一种新型家用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0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家用消防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设备,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新型家用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 人们消防意识的单薄,在家庭电器和厨房用品的使用过程中, 往往会造成火灾,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扑救,则会给人们的使命健康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是必须的。 而利用水进行灭火是一种经济且已取得的消防材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家用消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家用消防装置,帮助进行家庭消防。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新型家用消防装置,包括主体架,其特征是:所述主体架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内分别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筒型轴承与第一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穿过双孔丝杠滑块的下孔,所述第一丝杠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上,所述第四滑块通过第二筒型轴承与第二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穿过双孔丝杠滑块的上孔,所述第二丝杠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双孔丝杠滑块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架固接线圈固定环,所述线圈固定环下部通过第二支架固接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导向球,所述导向球环套有水管,所述水管上部环套有金属套,所述水管上端连通有软管,所述水管下端连接有喷头。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线圈固定环上设有一组电磁线圈。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套置于所述线圈固定环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第二丝杠和第一丝杠转动,从而实现双孔丝杠滑块的纵向和横向移动,进而实现喷头的纵向和横向移动,从而可根据着火点任意调整喷头位置,进行着重灭火,同时,在线圈固定环上的任一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力,进而吸附金属套,从而可改变喷头对准的方位,使灭火更加精准,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单,灭火效果较好,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架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固定环、电磁线圈和金属套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架、2-第一滑轨、3-第一丝杠、4-第一滑块、5-第一筒型轴承、6-双孔丝杠滑块、7-第二丝杠、8-第一联轴器、9-第二滑块、10-第一电机、11-第二滑块、12-第三滑轨、13-第三滑块、14-第二电机、15-第二联轴器、16-第四滑轨、17-第四滑块、18-第二筒型轴承、19-软管、20-第一支架、21-线圈固定环、22-第二支架、23-导向套、24-喷头、25-导向球、26-水管、27-金属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架1,所述主体架1上设有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11、第三滑轨12和第四滑轨13,所述第一滑轨2、第二滑轨11、第三滑轨12和第四滑轨13内分别设有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9、第三滑块13和第四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4通过第一筒型轴承5与第一丝杠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杠3穿过双孔丝杠滑块6的下孔,所述第一丝杠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5与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13上,所述第四滑块17通过第二筒型轴承18与第二丝杠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杠7穿过双孔丝杠滑块6的上孔,所述第二丝杠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8与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9上,所述双孔丝杠滑块6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架20固接线圈固定环21,所述线圈固定环21下部通过第二支架22固接导向套23,所述导向套23内设有导向球25,所述导向球25环套有水管26,所述水管26上部环套有金属套27,所述水管26上端连通有软管19,所述水管26下端连接有喷头24。

所述线圈固定环21上设有一组电磁线圈2101。

所述金属套27置于所述线圈固定环21的中部。

所述第一电机10和所述第二电机14均采用盛龙电机的型号XY86STH80-5504A的步进电机。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4分别带动第二丝杠4和第一丝杠3转动,从而实现双孔丝杠滑块6的纵向和横向移动,进而实现喷头24的纵向和横向移动,从而可根据着火点任意调整喷头24位置,进行着重灭火,同时,在线圈固定环21上的任一电磁线圈2101通电后会产生磁力,进而吸附金属套27,从而可改变喷头24对准的方位,使灭火更加精准。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