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被覆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11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被覆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被覆物。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使用金属丝网以片材或带材形式形成的被覆物,而且该被覆物被设置在流体管上,以便在船舶的机舱或各种工业场所中防止漏出的可燃性燃料的扩散或飞散。
背景技术
沿海地区海上运输的增加已经导致了例如船舶着火或海难等各种海损事故发生率的上升,以及由漏油所致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增多。
通常,如果同时存在氧气、火源和可燃物质,就会发生火灾。这些条件称为火灾的三要素。特别地,在船舶的机舱中,存在可燃物质例如燃油、润滑剂等和火源例如以下设备的热表面锅炉、焚烧炉、蒸汽管、排气集管和排气管等以及电气设备。此外,空气可以由通风设备提供,并且机舱的空间中也存在空气。因此,船舶的机舱总是容易发生火灾。
因此,为了防止在机舱中着火,需要保护例如燃油和润滑剂等可燃物质免于飞散或泄漏的手段。
如韩国海运技术信息No.2003005/IMO(国际海事组织)中对于燃油系统的保护/隔离所述,并根据韩国海事和渔业部拟定的海上安全法的第2条第1款第2项(船用发动机标准的第23条第2款)的要求(该条款是参考2002年5月15日召开的IMO第36次会议所讨论的2000SOLAS(《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细则第2章2/15.2.11中的要求拟定的,2000SOLAS在2001年10月17日经过修订),应当对内燃机的高压管进行被覆,以防止由漏油所致的火灾的发生。
在船舶中,蒸汽管或发动机的管件的表面温度较高,如果流体管受损,可燃性油可能漏出并飞散。因此,为了防止可燃性油飞散,要求以具有耐热性、耐压性和气密性的物质被覆蒸汽管或发动机的管件。
在这方面,欧洲专利EP 0626183B1(1994年11月30日公开)已经公开了“用于防止可燃性液体喷出船用发动机舱中的部件的层压材料和方法”,其中该层压材料包括至少一个层压结构,其包含由织物制成的基底层和粘附至基底层的一面或两面的铝箔或青铜箔,其中所述织物选自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的织物或非织造物。该专利公开文本中,还公开了可以优选使用芳族聚酰胺纤维,特别是用于防弹衣的材料如Kevlar(DuPont的注册商标)作为非织造物或织物。
然而,防弹材料通常在子弹旋转穿透材料时减缓子弹的旋转速度。因此,该防弹材料不能用作防刺材料,因为刀或箭并不旋转,而是作直线运动。
同时,当可燃性燃油从船舶的机舱中的流体管件飞散时,它并不旋转,而是作直线运动。
那么,为了防止可燃性流体在机舱中飞散,使用防刺材料是有效的,而不是防弹材料。
考虑到防刺衣包含保护人体不受直线运动的箭或刀伤害的金属板,本发明人通过使用金属网来代替常规的织物或非织造物以防止可燃性流体飞散,由此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可燃性燃料扩散或飞散的金属材料被覆物,其中所述可燃性燃料为船舶的机舱中或各种工业场所中已从流体管件漏出的可燃性燃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可燃性燃料扩散或飞散的被覆物,其能承受可燃性燃料的高压力和流体管件的表面环境或环境温度的变化,并且还能在高温下保持粘附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材料被覆物,其适用于容易发生由燃油的飞散所致的火灾的普通工业设备或动力驱动机器,由此有助于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被覆物包含由不锈钢或青铜制成的金属丝网或金属布料,并通过使用耐热性粘合剂在该金属丝网或金属布料的单面或两面上层压经过热处理的铝箔。
金属丝网的厚度优选是0.01mm~1.0mm。
可以使用石棉板来代替由不锈钢或青铜制造的丝网或布料。
所述铝箔的热处理可以是通过加热或冷却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脆性的常规方法。在本发明中优选猝火热处理。
因为耐热性取决于应用耐热性粘合剂的基材,所以选择合适的耐热性粘合剂是重要的。因此,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可经受200℃或200℃以上的高温的硅酮粘合剂。
本发明的被覆物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上述的层压结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被覆物可以包含多个上述层压结构。
本发明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被覆物不仅可以制成具有预定宽度和长度的带材形式,而且可以制成片材形式,以便更广阔地被覆发动机的管件。
通常,船舶机舱或工业场所的管件中可燃性流体的压力与供应泵和运输泵的喷射压力一样高,即10kg/cm2,并且温度高至90℃或90℃以上。因此,用于防止由该流体燃烧所导致的飞散的层压结构应当足以承受所述高压和高温。
此外,如果层压结构的强度较低,则从机舱的管件中高压喷出的可燃性燃料的直线运动或直线飞散将使层压材料破裂。因此,要求该层压结构具有足够高的强度,以有效防止飞散。
上述欧洲专利出版物中,使用铝箔作为金属材料,并且在该铝箔的单面上或一对铝箔之间,设置了基底层,该基底层由防弹材料如Kevlar或者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的织物或非织造物制成。
然而,如以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如果通过加热对所述铝箔进行处理,则所述铝箔会变得更坚固,并且如果使用不锈钢或青铜制成的丝网或石棉板来代替织物或非织造物,可以明显地增强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效果。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带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参考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要点,但是本 将两个80A-10K法兰盲板在其中央冲孔以钻出尺寸1cm2的孔。在装有这两个盲板的用于破裂强度测试的设备中,按次序设置尺寸50mm×50mm的试样,所述试样是普通铝箔和淬火铝箔,分别具有30μm和50μm的厚度。每个试样的一端用液压泵加压,在样品破裂瞬间测量每个试样的破裂强度。测试结果列于下列表1中<表1>
制备三个层压材料样品,即厚度0.12mm的不锈钢丝网、青铜丝网和石棉板。分别在每个的层压材料样品的底面和顶面贴附一对厚度为30μm的淬火铝箔,以制备三个层压样品。以和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该层压样品的破裂强度。从按上述方法测得的层压样品的破裂强度中减去由实施例1中得到的厚度为30μm的淬火铝箔的破裂强度,即可得到层压材料样品的破裂强度。测试结果列于下列表2中。
<表2>
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淬火铝箔分别用耐热性粘合剂粘附至实施例2中使用的不锈钢丝网和青铜丝网的底面和顶面,以此制备带材形式的层压结构样品。
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上述层压结构样品的破裂强度。测试结果列于下列表3中。
<表3>
制备直径100mm的圆柱形管件,设计成能改变其表面温度的形式。用层压结构样品缠绕该管件,其中所述层压结构样品包括实施例3中得到的不锈钢丝网,该样品呈宽度25mm和长度150mm的带材形式。然后,接通电热器,并加热该管件直至该管件的表面温度达到240℃。加热该管件的同时,在层压的带材样品的一端悬挂载荷袋,并逐步在载荷袋中放置重物,以增加施加于带材的重量。随着载荷袋的重量的增加,当该带材从管件上脱离时,测定当时的重量。在特定的管温下测得的重量相当于在该带材在此温度下的粘附强度。测试结果列于下列表4中。
<表4>带材在不同温度下的粘附强度
图1是层压结构的截面图,该层压结构包含用耐热性粘合剂粘附至不锈钢丝网的两个表面的热处理过的铝箔。
也就是说,在不锈钢丝网3的底面和顶面上形成由耐热性粘合剂制成的粘合层2和4,并在粘合层2和4各自的外表面上设置经过热处理的铝箔1和5。然后,在下部铝箔5的底面上设置耐热性粘合剂6,并在该耐热性粘合剂6上粘附由多氟化的箔制成的分离层7。
上述层压结构包含热处理过的铝箔,并且可以层压多个不锈钢丝网。
测试上述层压结构即本发明的被覆物的破裂强度和粘附强度,其测试条件比可燃性燃油飞散时所处的条件(即压力为10kg/cm2,温度为90℃)苛刻两倍以上。结果,上述包含热处理过的铝箔的层压结构表现出比仅包含普通铝箔的层压结构优异得多的数据。此外,包含不锈钢丝网的层压结构在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方面比包含织物或非织造物的层压结构要有效得多。
本发明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被覆物可以在容易发生由燃油飞散所致的火灾的陆用普通工业设备或动力驱动的机器上使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被覆物可防止可燃性燃料的扩散或飞散,其中所述可燃性燃料为船舶的机舱中或各种工业场所中已从流体管件漏出的可燃性燃料。
此外,本发明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料扩散或飞散的被覆物可经受可燃性燃料的高压力和流体管件的表面环境或环境温度的变化,并且还能在高温下保持粘附强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该被覆物可以应用于容易发生由燃油飞散所致的火灾的普通工业设备或动力驱动的机器,由此有助于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对于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型。如果此类改变和变型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包括此类改变和变型。
权利要求
1.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料飞散的被覆物,该被覆物包含由不锈钢或青铜制成的金属丝网或金属布料,通过使用耐热性粘合剂在所述金属丝网或金属布料的单面或两面上层压经过热处理的铝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物,其中,所述被覆物包含至少一个层压结构,所述层压结构包含所述金属丝网、耐热性粘合剂和经过热处理的铝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使用金属丝网以片材或带材形式形成的被覆物,该被覆物可设置在流体管件上以防止船舶的机舱或各种工业场所中漏出的可燃性燃料的扩散或飞散。该被覆物包含由不锈钢或青铜制成的金属丝网或金属布料,而且通过使用耐热性粘合剂在该金属丝网或金属布料的单面或两面上层压经过热处理的铝箔。可以将多个上述层压的被覆物层压在一起。
文档编号B32B15/01GK1759903SQ2005101031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权五燮, 李民圭, 刘水龙 申请人:H.D Service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