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和/或调质纤维幅面的设备和方法

文档序号:243057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备和/或调质纤维幅面的设备和方法
制备和/或调质纤维幅面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和/或调质纤维幅面特别是纸幅面或纸板幅面 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可加热的和可旋转的筒,特别是干燥部的干燥筒以及可 从内部施加热流体的筒壳层。
由DE 10260509.2已知这类可加热的筒。在该已知的筒中,基于该筒内 区比外区有更大的膨胀所产生的拉应力通过该筒壳层由至少两个壳层组成 达到尽可能减小,其中与内筒壳层的材料相比,该外筒壳层的材料在低于平 均运行温度的装配温度下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和在高于平均运行温度的装 配温度下有较小的热膨胀系数。另一措施在于,该外筒壳层层厚小于内筒壳 层层厚。
在这类干燥筒中,在纸干燥情况下会形成朝向表面的温度梯度。该筒的 表面温度小于加热该筒的蒸汽温度;由此限制了干燥能力。从经济角度看, 提高饱和蒸汽温度基本上是不合适的。
由EP 0559628B1中已知一种用于干燥纤维幅面的干燥器,其中应用与 鼓风罩相连的直通筒。其配置有喷嘴装置,利用该装置将干燥气喷射施加到 待干燥的幅面的外表面上,这时该干燥气喷射在约270。或更大的区域上围绕 该加热的筒。该筒的壳层配置有通道管线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传送来自冷却 剂源的冷冷剂。通过该干燥气喷射使幅面中的水向外蒸发,并经在鼓风罩中 的腔排出。另一方面,来自幅面的水在筒的冷却的壳层表面上冷凝,并经在 筒的外筒壳层中的通孔和在筒内部存在的负压吸出。该筒的整个内腔可用于 接受冷凝液。由此该筒的内壁必需具有一定的最小壁厚,以在所应用的筒直 径下可承受压力负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可加热筒的干燥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筒壳层的外表面下方形成至少一条用于流过热 流体的通道。
通过本发明,可将该热流体送到非常接近可加热筒的外表面处。由此所 述温度梯度比已知的该类设备更小,并相应提高了干燥效率。
按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方案,为形成至少一条通道,在该筒壳层内
安装另一筒壳层,它与在外侧的所述筒壳层相互间隔。其在结构上易于拆卸, 并且其优点是该外筒壳层的整个内侧可施加热流体。
按本发明的另一方案,该外筒秉层支承在内筒壳层上。该外筒壳层的壁 厚可由此保持呈薄的,因为该内筒壳层可起支承筒的作用。由此还可继续提 高干燥效率。
为将外筒壳层支承在内筒壳层上,可特别配置接片、杆、销钉、铆钉、 螺栓、螺钉和/或其它连接器件。重要的是,这些连接器件分布在两个筒壳层 的表面上,以确保均匀支承。
接片或其它连接器件可沿轴向、环周方向和/或位于其间的方向延伸分 布。在所有情况下均可达优良支承。
如果接片至少部分配置有热流体的通孔,则接片按环周方向延伸分布是 特别有利的。该热流体不仅可沿干燥筒的环周方向还可沿干燥筒的纵向流 动。
该干燥筒的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可由相同的材料或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在各种情况下,采用金属材料是有利的,因为可确保优良的导热性和足够的 稳定性。
特别是用于外筒壳层的材料优选使用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特别是可用 钢优选锅炉钢、铜、铝或青铜。由此可确保向纤维幅面的热传送。
从结构上看,以厚壁管形成内筒是有利的。由此可确保优良的支承特性。 该内筒也可由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壳层组成。由此可改进热膨胀特性和支 承能力。
但该内筒也可呈条棒结构或框架-肋-结构。在某些应用中这是有利的。
按本发明的另一方案,该外筒壳层的内侧配置有许多凸起。以此使在外 筒壳层内侧上收集到的冷凝液成湍流,从而改进热传导。因为该收集的冷凝 流可起绝热作用,并提高对筒表面的温度梯度。
按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外筒壳层的内侧呈肋状和/或粒结状和/或 呈栅格结构或蜂窝结构。由此可使该冷凝液成旋流。
在外筒壳层内侧的凸起的高度优选是如此选定,以使其突出于在运行中 形成的流体冷凝液。以此方式该凸起与热流体直接接触,由此热量可更好地 传向干燥筒的外表面。此外,该表面通过凸起的放大对热传送起到有利作用。 因此凸起的高度小于冷凝液高度是有利的。
该凸起优选沿筒纵向和/或沿螺旋线延伸分布。通过螺旋线可实现冷凝 液排出的特殊的输送作用。
为排出在运行中形成的冷凝液,按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配置有一个或多个 虹吸管。其可随干燥筒呈旋转或固定设计。由此可减少在外筒壳层的内侧上 所收集的冷凝液量。
该干燥筒的外表面可配置有涂层或覆盖层。其特别是用于防腐蚀或防磨 损或用于改进表面特性例如避免纸的粘附。
按本发明的 一个特殊方案,在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之间配置与内筒壳层 连接的接片板作为连接部件。该外筒壳层优选由也与接片板相连接的盖板形 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特殊方案中,该接片板和盖板组合成型材件,优选为
U-形型材件或T-形型材件。
按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案,该外筒壳层和连接部件呈整体制造,特别是 通过焊接、管的铣削、浇铸或用其它加工方法来制备。
该外筒壳层和内筒壳层宜通过压配合相互连接。另一可能是螺钉连接。 此外,锥形配合或形状闭合式连接,特别是L形-连接、T形-连接或燕尾形 连接也是有利的。为在连接不形成间隙,还可引入钎焊材料,该钎焊材料在 其后的筒加热时熔化,并随后再硬化。但也可选择不引起间隙的公差。
该连接的其它可能性包括夹紧部件、自联锁或固定销连接。也可应用各 种所述连接的组合,例如具有锥座配合的T形-槽-连接或具有螺钉的T形-槽-连接。
按本发明的另一方案,该内筒壳层由各薄板形成,这些薄板以合适的方 法如焊接与连接部件相连,并相互连接。不仅该内筒壳层而且该外筒壳层也 可以此法制备。
按本发明的另 一特定方案,可用螺栓作为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之间的连 接部件,将该螺栓安装在外筒壳层中的孔中,并与内筒壳层相连接,例如通 过摩擦焊接或电阻压对焊接或通过旋紧连接。螺栓和外筒壳层在孔中的连接 宜接着例如通过焊接实现。也可在内筒壳层的孔中配置螺栓以代替在外筒壳 层的孔中安放螺栓,然后再与外筒壳层相连按。
按本发明的另 一方案,该内筒壳层与外筒壳层在它们的总长度上一体制 备而成,例如通过浇4寿而制成。
按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仅配置呈厚壁管的筒壳层,并例如通过深钻孔或 铣削在其中引入热流体通道。以此方法可使热流体接近干燥筒的外表面,并 由此提高干燥效率。
按本发明的又一方案,将内筒壳层和连接部件制成一个部件,然后用合 适的方法将外筒壳层固定在该部件上。
如果在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之间的接片在高度上呈倾斜分布会形成一 种有利的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在内筒壳层上和外筒壳层上分别配置分接片。 通过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的彼此相对旋转使这些分接片件相互连接,并产生 力传递式的连接。
为输入和排出热流体,宜在干燥筒的轴中配置相应的通道。该流入通道 和回流通道可相互嵌套。这可节省场地并简化结构。
通过径向通道,特别是至少在输入侧的盖中的通道,该热流体可分布到 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之间的空腔中。如果在环周上相邻配置许多单个孔道是 特别有利的,例如在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之间的接片沿干燥筒的纵向穿过的 情况下或在单个壳层有钻孔的情况下。
此外,车削所属外筒壳层表面可能是有利的。由此可得到光滑的表面。
在外筒壳层的内侧的凸起可经铣、拉、压、轧制成浇铸来制备。也可采 用另外的制备方法。
在内筒壳层和外筒壳层之向的接片、薄板或其它连接部件可经车削、原
型工艺(urformtechnisch)或成型工艺制备。也可采用这些方法的组合。
所述类型的设备优选应用于制备纤维幅面,特别是纸幅面或纸板幅面。 这时可应用一个这类干燥筒或多个这类干燥筒。本发明的干燥筒也可与常用 的干燥筒相组合。
在制备时,该纤维幅面可始终以相同侧接触干燥筒。但也可在两侧接触 干燥筒。依应用情况不同,该种方案或另一种方案是有利的。
所有已知辅助装置均可用于幅面导向,例如抽收箱或鼓风箱、抽吸或非 抽吸的辊、空气箔或干燥网。
作为常用的干燥筒特别可考虑使用筒式干燥法、加速干燥工艺、 Condebelt干燥法、扬克式烘缸和Hi-干燥器。
也可使金属带与纤维幅面和可能是毛毡一起在干燥筒上通过。该金属带 优选是经冷却的,并受张力作用。由此可增加纤维幅面上的温度梯度,并由
此可快速排出湿汽。
通过本发明方法和本发明的设备可提高干燥效率。由此可在较小的停留 时间下得到充分干的纸。其有利之处在于, 一方面与现有技术的干燥部相比, 只需较小的场地,由此在土地价格、车间建造成本、机器安装座位和烟雾排 除罩以及在传动装置和罩通风的运行成本方面均有所节省。另一方面在给定 的场地如纸机建造场地情况,在相同的干燥段长度下可实现提速。由此纸机 可经济地运行。此外,在相同的干燥效率下可降低蒸汽压。该蒸汽压差例如 可用于发电,或使产生蒸汽的所需能量尽可能少。
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于附图中,并在下面进行描述。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设备的干燥筒的纵向截面,
图2示出图1干燥筒的端面的部分俯视图,
图3示出本发明设备的干燥器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4示出图3的一种变型方案,
图5示出图3的另一种变型方案,
图6示出本发明设备的干燥器的部分纵向截面图,
图7示出图6的一种变型方案,
图8示出本发明设备的另一种干燥器的简化纵截面图
图1示出在纸机的干燥部中的一个干燥筒。该干燥筒包括外筒壳层1和
同心安装的内筒壳层2。该内筒壳层2是经螺钉3固定在两端面盖4上,该
端面盖呈板形并分别具有支承轴5, 6。在图1的左方是干燥筒的驱动侧,右
方是干燥筒的导向侧。
该外筒壳层1具有外表面7,经该外表面传导待干燥的纸幅面。该外筒
壳层1的外表面7与两盖4的环周面8齐平。由此实现纸幅面的连续的贴靠面。
该外筒壳层1具有厚度山,该厚度小于内筒壳层2的厚度d2。该外筒壳 层1的内筒壳层面9与内筒壳层2的外筒壳层面IO之间有一间距,以使在 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形成环形空腔11。该环形腔11在两筒壳层1, 2的端面上经盖4中的未示出的通道与盖4的两轴5, 6中的径向通道12, 13相连。该导向侧盖4的轴5的径向通道12在该侧与一轴向通道14相连, 该轴向通道14位于导向侧盖4的轴5的中心,并通到连接端15。同样该驱 动侧盖4的轴5的径向通道13与一轴向通道16相连。该通道16 ^人驱动侧
盖4开始与干燥筒的旋转轴I同心在中心通过该两筒壳层1, 2和导向侧盖4
的轴5,并也通向连接端17。通道16同心地贯穿通道14,从使该通道14 具有环形横截面。
通过所述结构形成通道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 间的空腔11形成循环。在此例如热流体经连4妄端15进入环通道14。该热流 体再经径向通道12进入右导向侧的盖4中的未示出的通道,并A^那里进入 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空腔11。该热介质再从导向侧经空腔11流 向驱动侧,并经在驱动侧的盖4中的未示出的通道进入驱动侧的轴6的径向 通道13中。该热流体再从那里经中心通道16回流到其连接端17。
该外筒壳层1在其两端面侧各具有渐窄段18,由此该外筒壳层1总置 于盖4环周侧上的相应支座19上。由此该外筒壳层1支承在两盖4上。但 该外筒壳层1的主支承是通过其长度借助于连接部件20实现,该连接部件 如示例性示于图2中并分布排列在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的环周面上。此 外,图2还示出虹吸管21,其配置在该空腔11的端面端用于排出冷凝填充 液。这种虹吸管21不仅可安装在驱动侧,也可安装在导向侧,并呈旋转或 固定设计。在环周方向还可配置多个这类的虹吸管。
在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连接器件20的各种方案示于图3 - 5, 并于下面描述。
图3-5示出本发明的具有小厚度d,的外筒壳层1和具有较大厚度d2 的内筒壳层2的干燥筒的环周截面。在该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存在 有用于热流体流过的空腔11。
在图3的Al处示出在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螺钉连接。为此 该内筒壳层2具有孔22,螺钉23穿过该孔。对置于内筒壳层中的孔22,该 外筒壳层1具有径向朝向内的凸缘24,在该凸缘中有螺紋孔25,该螺钉23 旋入该螺孔中。该外筒壳层1经径向凸缘24支承在内筒壳层2上,螺钉23 固定该两筒壳层l, 2。径向凸缘可各仅配置在螺钉23处或沿干燥筒轴向或 其它方向连续伸展。
在A2处示出内筒壳层2和外筒壳层l之间的类似连接。唯一的区别在 于,在径向凸缘24对面的内筒壳层2的外周面IO上各配置有切向铣削的支 座26。由此可实现改进的支承。
在A3处示出的连接与A2连接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该螺钉孔
22和螺钉23的直径小于A2处的相应直径。例如在A2处可应用大小为M10 的螺钉,在A3处可应用大小为M8的螺钉。与较大的螺^"相比,该较小的 螺钉节省了重量。
A4处示出A3的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其区别在于,支座26不是沿切向 而是与切向呈2°夹角铣削。该铣削用于与内筒壳层2相比夹紧外筒壳层1。 为此该外筒壳层在内筒壳层上朝升高的支座26的方向即在图3上绕干燥筒 轴I向右;^走转。
在A5处所示的连接可实现更强的夹紧。这里该铣削角相对于切向为5°。 该类连接在其余方面与A4的连接一改。
在A6处所示的方案中,存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呈5°的经铣削的支座26。 但该外筒壳层1的径向凸缘24不是如前述方案那样实施,而是呈L形。该 L-形凸缘24的基底27支承在经铣削的支座26上。由此该支承更稳定。
在A7处示出,L-形凸缘24也可与呈0°铣削的支座26或呈10°铣削的 支座26相组合。
最后在图3中示出在外筒壳层1的内周面9上可配置有凸起28。其用 于使收集的冷凝液呈湍流,以改进向外筒壳层1的外表面7的导热。除所示 的形状外还可呈其它形状。该凸起的高度优选如此选定,即其至少某一块突 出于冷凝液,以便其直接受热介质所冲击,以产生向外筒壳层1的外表面7 的更好的导热。
图4示出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形状闭合式连接的各种方案。 如B1处所示,该外筒壳层1的壳层内侧9上配置有沿轴向或其它方向伸展 的凸缘29。其中朝向内简壳层2有开口的T-形槽30。其朝向外筒壳层l开 口的相应的T-槽31配置在内筒壳层2的外表面10上。通过在槽30, 31中 的双-T-支座32实现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形状闭合式连接,同时 产生该外筒壳层1在内筒壳层2上的支承。该双-T-支座32可具有的外尺寸 使在双-T-支座32和T-形槽30, 31之间出现间隙,特别是背部间隙和侧向间 隙。该装配通过在将外筒壳层1滑动到内筒壳层2上后将双-T-支座32推入 T-形槽30, 31实现。
在B2处所示的方案中,在内筒壳层2的外表面10中也配置有T-形槽 33。但在外筒壳层1的壳层内侧的横截面呈T-形的凸缘34啮合在该槽中。 该装配是通过将外筒壳层2简单推到内筒壳层2上实现的。这里也可形成有
间隙或无间隙的连接。
该槽33可如在前述方案中的槽31 —样优选在内筒壳层2的外表面10
上铣出。但另一种制备方法也是可能的。
在B3处示出的方案与在B2处示出的方案的不同在于,用于接纳截面 呈T-形的凸缘34的槽33不在内筒壳层2的外表面10上,而是通过焊接相 应槽型材件35形成。凸缘34较短,并通过槽型材件35支承在内筒壳层2 的外表面10上。这里该连接也优选形成背部间隙和侧向间隙。与Bl的方案 相比,不需要内筒壳层2中的槽。
在B4处的方案与B3方案基本一致。其区别仅在于,该槽型材件35不 与内筒壳层2焊接,而是通过螺钉36旋紧。为此该槽型材件35具有侧面的 螺紋孔37。
在B5处所示的方案的特征在于,在内筒壳层2的外环周9上旋紧型材 件38,该型材件38在其径向外侧具有截面呈T-形的段39,该段可插入凸缘 29的槽30中,该凸缘基本上与Bl处所示的凸缘29—致。为此将螺钉36 旋入配置在侧面法兰40中的相应的螺紋孔41中。在此方案中也优选在T-形段39和槽30之间存在背部间隙和侧向间隙。
在B6处所示的方案类似于B5处所示的方案。其中配置有T-型材件42 代替型材件38,该型材件42插入内筒壳层2的外侧10上的槽43中。此外, 为固定型材件42,仅将一系列螺钉36插入型材件42的相应螺紋孔44中。
该B7处所示的方案基本上与B4方案一致。但该槽型材件45由两个各 向外指向的法兰46形成,在法兰中各配置有用于旋入螺钉36的螺紋孔47。 此外,该槽型材件45较靠近该外筒壳层1的内表面9,以使该截面呈T-形 的凸缘34较短。
该B8处所示的方案也基本上与B3方案一致。但该槽型材件48未与内 筒壳层2焊接,而还是通过螺钉36连接。为此在该槽型材件48的面向内筒 壳层2的侧面具有相应的螺紋孔49。该槽型材件48也与B7的方案一样较 靠近该外筒壳层1的内表面9,以便与相应较短的凸缘34 —起作用在外筒壳 层1的内侧9上。
在图4中所示的形状闭合式连接方案中,在外筒壳层1的内侧9上也可 配置用于在形成的冷凝液中产生湍流的凸起28。该凸起28也可呈所有可能 的形状和取向,但优选突出该冷凝液一小段。 图5示出另一形状闭合式连接方案。在C1处示出的方案是,在内筒壳
层2的外表面10上焊接有角型材件50。在外筒壳层1的内侧上的截面呈L-型的凸缘51与该角型材件50相互作用。该型材件51的基底52下啮合角型 材件50,并支承在该内筒壳层2的外侧10上的呈5。铣削的支座53上。通 过该凸缘51的型面在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2之间产生自联锁连接。
为装配,该外筒壳层1在C1处以虚线示出的凸缘51的位置沿轴向在 内筒壳层2上推动。然后该外筒壳层1相对于内筒壳层2以角型材件50的 方向即图5中的向右绕干燥筒的轴旋转距离r,以使凸缘51以其基底52下 啮合角型材件50,并自联锁固定。
在C2处所示的方案基本上与Cl方案一致。这里仅提供螺紋连接用于 面对内筒壳层2地固定外筒壳层1以代替凸缘51的自联锁型面。为此该内 筒壳层2配置有引入螺钉55的孔54,该螺钉可旋入螺紋孔56中,该螺紋孔 配置在附件57中,该附件沿轴向以合适的间距配置在凸缘51的背向L-形凸 缘51的基底52的侧面。该装配以相应于Cl的方案的方式进行,仅在该两 筒壳层1 , 2相对旋转后还旋入螺钉55。
在C3处所示的方案中也经螺钉55相互固定该两筒壳层1, 2。但不同 于C2方案,其是将该螺钉旋入配置在与内筒壳层2相连按的角型材件59中 的螺紋孔58中。此外,在此方案中不存在内筒壳层2的外侧IO上的经铣削 的支座。
这种经铣削的支座在C4处所示的方案中再次存在。在此方案中支座60 是呈正切铣削的。其它方面该方案与C3方案一致。在C3和C4两方案中, 该装配相应于C2是通过推动外筒壳层1后再相对于内筒壳层2旋转该外筒 壳层1并接着旋入螺钉55实现的。
图6的部分纵截面图再次一般性地示出该外筒壳层1与内筒壳层2或在 内筒壳层2上通过以螺钉表示的连接部件20的连接和支承。为使内筒壳层2 和外筒壳层l之间的空腔11向外呈密封,在外筒壳层1和盖4之间,在盖4 的环周面中配置密封环61 。向内的密封基本上是不需要的。
图7所示方案中配置有密封填料62代替密封环61,其它均与图6方案 一致。该密封填料62嵌住螺钉63,由此将盖4固定在内筒壳层2上。这可 确保向外的更优良的密封。
最后图8再次简化示出具有外筒壳层1、内筒壳层2成整体的干燥辊的
结构,该内筒壳层2固定在两盖4上,该两盖安装在轴5, 6上。该导向侧 的轴5具有径向通道12以及同心的轴向通道14和15,该驱动侧的轴6也具 有径向通道13。这里未示出在径向通道12或13和在外筒壳层1和内筒壳层 2之间的空腔11之间的连接通道。该热流体的流向用箭头II示出。
附图标记列表 1外筒壳层 2内筒壳层 3固定螺钉 4盖
5导向侧的轴
6驱动侧的轴
71的外侧
84的周面
91的内侧
102的外侧
11空腔
12径向通道
13径向通道
14轴向通道
1514的连4妻端
16轴向通道
1716的连4妄端
181的渐窄賴二
19支座
20连接部件
21虹吸管
22孑匕
23螺钉
24凸缘25 螺紋孔
26 支座
27 24的基底
28 凸起
29 凸缘
30 槽
31 槽
32 双-T形支座
33 槽
34 凸缘
35 槽型材件
36 螺钉
37 螺紋孔
38 型材件
39 38的T型段
40 法兰
41 螺紋孔
42 T-型材件
43 槽
44 螺紋孔
45 槽型材件
46 法兰
47 螺紋孔
48 槽型材件
49 螺紋孔
50 角型材件
51 凸缘
52 51的基底
53 支座
54 孑L
55 螺钉
56螺紋孔
57附件
58螺纹孔
59角型材件
60支座
61密封环
62密封填料
63螺钉
I旋转轴
II流向
山1的厚度
d22的厚度
r间距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备和/或调质纤维幅面特别是纸幅面或纸板幅面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可加热的和可旋转的筒,特别是干燥部的干燥筒以及可从内部施加热流体的筒壳层(1),其特征在于,在筒壳层(1)的外表面(7)的下面形成至少一条用于流过热流体的通道(11)。
2. 按照权利要求l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形成至少一条通道(ll),在 所述筒壳层(1)内安装另一筒壳层(2),它与在外侧的所述筒壳层(l)呈间隔地设置。
3. 按照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支承在所述 内筒壳层(2)上。
4. 按照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和内筒壳层 (2)通过径向接片、杆、销钉、铆钉、螺栓、该螺钉和/或其它连接器件(20) 连接。
5. 按照权利要求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20)可沿轴向、 环周方向和/或沿位于这两个方向之间的方向延伸分布或设置。
6. 按照权利要求4或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片至少部分具有 用于热流体的穿透孔。
7. 按照权利要求2-6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层(2)和外筒壳层(1 )可由相同的或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
8.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筒壳层(l, 2) 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特别是钢,优选锅炉钢、铜、铝或青铜制成。
9. 按照权利要求2-8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层(2)设计 成厚壁管。
10. 按照权利要求2-8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层(2)由 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壳层组成。
11. 按照权利要求2-8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层(2)设 计成条棒结构或框架-肋-结构。
12. 按照权利要求2-11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 的内侧(9)配置有许多凸起(28)。
13. 按照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1)的内侧(9) 配置有肋状和/或粒结状和/或呈栅格结构或蜂窝结构。
14. 按照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8)的高度 如此选定,以使其突出于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冷凝液。
15. 按照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8)尽可能少量突 出于流体冷凝液。
16. 按照权利要求12-15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沿筒纵向延 伸延伸分布和/或螺旋线状的凸起(28)。
17.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排出运行中形成的 冷凝液,配置有一个或多个虹吸管(21)。
18. 按照权利要求1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至少一个固定的和/或 至少一个旋转的虹吸管(21)。
19.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的外筒壳 层表面(7)配置有涂层或覆盖层。
20. 按照权利要求1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或覆盖层用于防 腐蚀和/或防磨损和/或用于改进表面特性。
21.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接片面作为外筒 壳层(l)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连接部件(20)。
22.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通过 盖板形成。
23. 按照权利要求2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接片板组合成 型材件,特别是U-形型材件或T-形型材件。
24.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和连 接部件(20)按整体制造,特别是通过焊接、管的铣削或浇铸来制备。
25.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和内 筒壳层(2)之间的连接包括螺钉。
26.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和内 筒壳层(2)之间的连接包括锥形支座。
27.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和内 筒壳层(2)之间的连接包括形状闭合式连接,特别是L-型槽、T-型槽或燕尾形 -连接。
28. 按照权利要求2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附加地提供钎焊连接。
29. 按照权利要求2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设计成没有间隙。
30.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和内 筒壳层(2)之间的连接包括压配合。
31.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夹紧部件作为外 筒壳层(l)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连接部件。
32.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自联锁连接部件。
33.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在外筒壳层(l) 和内筒壳层(2)之间的卡锁连接。
34.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层(2)由各 单个薄板组合而成,特别是在各单个薄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35.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层(l)和内 筒壳层(2)分别 一体地制造而成。
36.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螺栓作为连接部 件,其穿过在所述外筒壳层(l)中的孔,并与所述内筒壳层(2)相连接,特别 是通过摩擦焊接或电阻压对焊接或通过旋紧连接。
37.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层在总长度 上为一体制造,如通过浇铸来制备。
38.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层(2)和连 接部件(20)—体化地制造而成。
39.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在其高度上呈倾 斜分布的接片作为连接部件。
40. 按照权利要求l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厚壁管作为干燥筒,在 该厚壁管中尤其通过深钻孔或铣削引入热流体通道。
41.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体的进入和 流出通过干燥筒的筒轴(5, 6)实现。
42. 按照权利要求4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和流出通道至少 部分呈相互嵌套式配置。
43.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进入侧配置具 有热流体径向通道的盖(4)。
44.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的外侧(7) 是经车削的。
45.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8)经铣、 拉、压、轧制成浇铸来制备。
46.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件(20)可经车 削、预成形工艺或成型工艺来制备。
47. —种制备纤维幅面,特别是纸幅面或纸板幅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应用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设备。
48. 按照权利要求4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一个或多个按照上述 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干燥筒。
49. 按照权利要求47或4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幅面总是在 相同侧与干燥筒接触。
50. 按照权利要求47或4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幅面两侧均 被接触。
51. 按照权利要求47- 50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辅助装置进 行幅面导向,特别是抽收箱或鼓风箱、抽吸或非抽吸的辊、空气箔或干燥网。
52. 按照权利要求47-5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个或多个按 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干燥筒与常用的干燥工艺相组合,特制是与筒式干燥 法、加速干燥工艺、Condebelt干燥法、扬克式烘缸和Hi-干燥器相组合。
53. 按照权利要求47- 5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金属带与纤维 幅面一起在干燥筒上被导送通过。
54. 按照权利要求5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受到冷却。
55. 按照权利要求53或5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在张力作 用下被导送通过所述干燥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和/或调质纤维幅面特别是纸幅面或纸板幅面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可加热的和可旋转的筒,特别是干燥部的干燥筒以及可从内部施加热流体的筒壳层(1),为改进加热效率,在筒壳层的外表面(7)的下方形成至少一条用于流过热流体的通道,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方法。
文档编号D21F5/02GK101098996SQ200580045928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5日
发明者克里斯托弗·哈斯, 冈特·哈尔姆施拉格, 冈特·塞托休伯, 埃里克·罗尔尼茨, 安德烈亚斯·菲格尔, 彼得·卡斯特纳, 托马斯·格鲁伯纳德林格, 格哈德·霍特曼, 诺伯特·卡纳, 赫伯特·博登, 雷纳·克洛伊布霍弗 申请人: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