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66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浆、造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回收白水和纤维的节浆
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造纸工业的发展,造成纸资源日益紧缺,节约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原辅材 料的利润率,已成为造纸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制浆高浓除砂器排渣系统, 在排重渣过程中常规的工艺处理都是排入地沟,不可避免的造成大量的白水和纤维原料的 流失,同时也给污水处理增大了处理负荷和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高浓除砂器在排渣过程中造成大量的白水和纤维原料流 失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要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节浆装置,包括螺旋提渣机,所述螺旋提渣机上表面设有贯穿容器壳体的接 渣口,接渣口通过管道与安装在螺旋提渣机上方的高浓除砂器重渣排渣口连通;所述螺旋 提渣机侧壁上端设有贯穿容器壳体的流体出口,流体出口与连接管道进水口连通;所述连 接管道还依次连接二次沉渣器,并通过溢流出口用管道与白水回收槽进水管管道连通;所 述白水回收槽下端设有贯穿回收槽侧壁的排污口和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抽水泵 的进水管管道连通,抽水泵出水管通过管道接入碎解卸料池。 所述螺旋提渣机利用旋转的提渣螺旋提取重渣,提渣螺旋的旋转速度为40转/分 钟 50转/分钟。 螺旋提渣机利用容量空间大、高位溢流出口及旋转的提渣螺旋实现重渣和白水、 纤维的有效分离。二次沉渣器是利用白水和纤维通过溢流管慢速流动自然沉降的原理进一 步除去重杂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旋提渣机溢流出口连接白水槽、回收泵,同时在连接管道上 加装一个沉渣器,在白水和纤维回收时除去高浓排出的重渣,实现白水和纤维的再回收利 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排污负荷。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旋提渣机溢流出口连接白水槽、回收泵,同时在连接管道上 装一个沉渣器,在白水和纤维回收时除去高浓排出的重渣,实现白水和纤维的再回收利用。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0011 ]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节浆装置,包括螺旋提渣机1 ,所述螺旋提渣机1上表面设有 贯穿容器壳体的接渣口 2,接渣口通过管道与安装在螺旋提渣机上方的高浓除砂器重渣排 渣口连通,所述螺旋提渣机1侧壁上端设有贯穿容器壳体的流体出口 3,流体出口与连接管 道4进水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4还依次连接二次沉渣器5,并通过溢流出口 6用管道与白 水回收槽7进水管管道连通;所述白水回收槽下端设有贯穿回收槽侧壁的排污口 8和出水 口 9 ;所述出水口 9通过管道与抽水泵10的进水管管道连通,抽水泵出水管通过管道接入 碎解卸料池11。螺旋提渣机利用旋转的提渣螺旋12提取重渣。 实施例。 高浓排渣口排出的重渣、白水、纤维等混合物,经螺旋提渣机1接渣口 2进入螺旋 提渣机1容量空间,重渣由旋转转速为45转/分钟的提渣螺旋12提取出;白水、纤维、一部 分杂质的混合物经连接管道4进水口流进连接管道4,先经过二次沉渣器5自然沉降进一步 除去少量重杂质;进一步除去少量重杂质后的白水、纤维、一部分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溢流出 口经管道流进白水回收槽7 ;污物经排污口 9去除,白水和纤维由抽水泵10抽到碎解卸料 池11从而实现对白水、纤维的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一种节浆装置,包括螺旋提渣机(1),所述螺旋提渣机(1)上表面设有贯穿容器壳体的接渣口(2),接渣口通过管道与安装在螺旋提渣机上方的高浓除砂器重渣排渣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提渣机(1)侧壁上端设有贯穿容器壳体的流体出口(3),流体出口与连接管道(4)进水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4)还依次连接二次沉渣器(5),并通过溢流出口(6)通过管道与白水回收槽(7)进水管管道连通;所述白水回收槽下端设有贯穿回收槽侧壁的排污口(8)和出水口(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节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 (9)通过管道与抽水泵(10)的进水管管道连通,抽水泵出水管通过管道接入碎解卸料池(1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提渣机的提渣螺旋(12)的旋转速度为40转/分钟 50转/分钟。
专利摘要一种节浆装置,包括螺旋提渣机,所述螺旋提渣机上表面设有贯穿容器壳体的接渣口,接渣口通过管道与安装在螺旋提渣机上方的高浓除砂器重渣排渣口连通;所述螺旋提渣机侧壁上端设有贯穿容器壳体的流体出口,流体出口与连接管道进水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还依次连接二次沉渣器,并通过溢流出口用管道与白水回收槽进水管管道连通;所述白水回收槽下端设有贯穿回收槽侧壁的排污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抽水泵的进水管管道连通,抽水泵出水管通过管道接入碎解卸料池。本实用新型在白水和纤维回收时有效除去了高浓排出的重渣,实现白水和纤维的再回收利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D21F1/66GK201534937SQ200920195268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8日
发明者刘名中, 张成飞, 林新阳, 王安东 申请人: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