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98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特别是指一种运用黏接手段将每两相邻的 复合板材并接在一起以作为车体使用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的车体大都是由复合板材制成,而当想要加高或加大复合板材时,通常 会将多片复合板材并接在一起,以组立成一个较大面积的复合板材组合体,为了使两两相 互并接的复合板材固定结合,目前业界已研发出多种不同的结合制法。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复合板材组合体1,包含两片左右并接的复合板材11。图 1只显示位于左方复合板材11的右侧边,与位于右方复合板材11的左侧边的组接构造。每 一复合板材11都包括一芯层12,及分别黏贴在芯层12的两相反表面的一第一表层13与一 第二表层14。该芯层12具有一邻近另一复合板材11的对接段121。第一表层13具有一 凸伸出芯层12的对接段121外的凸出段131。第二表层14具有一向内往芯层12的对接段 121凹陷的第二黏接段141。此外,所述复合板材11还在第一表层13与第二表层14的外 侧面上分别被覆一烤漆层15。参阅图2,而以往将上述复合板材11结合在一起的结合制法,其步骤如下制备将第一表层13与第二表层14对应黏接在芯层12的两相反表面上,以陆续 制出复合板材11,如步骤(a)所示。烤漆如步骤(b)所示,分别在第一表层13与第二表层14的外侧面上涂漆烘烤, 以形成烤漆层15。涂胶如步骤(c)所示,在凸出段131面向芯层12的内侧面上,分别均勻地涂覆一 层胶合剂16,而后静待胶合剂16干燥。搭接如步骤(d)所示,将左方复合板材11的凸出段131,搭叠在右方复合板材11 的第二黏接段141外侧,并将右方复合板材11的凸出段131,搭叠在左方复合板材11的第 二黏接段141外侧,以借由胶合剂16黏接结合所述复合板材11。由于上述黏接用的胶合剂16为两液型胶合剂,于涂布后需长时间静待干燥才能 再进行黏合,所以会耗费较多的等待时间,无法快速进行结合,不但会相对延长组拼作业的 工时,而且还需要占地广阔的空间以供堆放,施工上较为麻烦不便。上述胶合剂16所采用 的环氧基树脂材料,通常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0C)和其它有毒物质的化学药品, 使用上较为危险,不但有害人体健康,而且也不环保。因此有的厂商即构思利用胶合剂膜来取代胶合剂,但是一般的胶合剂膜与烤漆层 15间的黏合强度较差,无法牢固黏贴在烤漆层15上。所以如何能快速地结合复合板材,已 成为厂商研发的重要课题中的一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
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制备复合板材制造一芯层、一第一表层与一第二表层,并在芯层的两相反表面上 各别黏接第一表层及第二表层,以复合制成一片复合板材,使该复合板材的芯层具有一基 体段,及一形成在该基体段的端缘的对接段,该第一表层具有一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与对 接段的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及一由第一叠接段的侧边往外凸伸出对接段外的第一黏接 段,该第二表层具有一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的另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及一形成于第二 叠接段的侧边的第二黏接段。黏贴胶合剂膜将一片胶合剂膜对应黏贴在第一黏接段的内侧面与第二黏接段的 外侧面的其中的一面上;搭接复合板材将两片复合板材的相邻侧边相向移近,分别令所述复合板材的第 一黏接段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外侧,以成为一搭接侧边,使所述胶合剂 膜分别介于第一黏接段与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间。热熔胶合剂膜借由一加热单元热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熔融位于搭 接侧边的胶合剂膜。冷却胶合剂膜借由一冷却单元冷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冷却前述熔 融的胶合剂膜,使所述复合板材的第一黏接段与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相互黏接结
I=I O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在该热熔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相互 搭接的复合板材往一个制程方向输送,使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通过该加热单元,用以 热压熔融位于该搭接侧边的胶合剂膜,且在该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继续将所述相互搭接 的复合板材往该制程方向输送,再使该搭接侧边通过该冷却单元,用以冷却前述熔融的胶 合剂膜,让各第一黏接段黏接在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上。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加热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 有热介质的热压滚轮,该冷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有冷介质的冷压滚轮。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在该热熔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该加 热单元移至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加热使所述胶合剂膜熔融以后,再将该加热单元移 离所述复合板材,接着在该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该冷却单元移至所述搭接侧边,冷却 上述熔融的胶合剂膜后,再将该冷却单元移离所述复合板材。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加热单元具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 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热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所述热夹座相向移近所述复合板材的热夹气 压棒,该冷却单元具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冷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 所述冷夹座相向移近所述复合板材的冷夹气压棒。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为150°C至 200°C,该冷却单元的冷却温度为10°C至80°C。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制法还包含一个被覆烤漆层步骤, 是在该第一表层的第一叠接段与第一黏接段的外侧面上,以及在该第二表层的第二叠接段 的外侧面上烤漆,以分别被覆形成一片烤漆层,该烤漆层并未被覆形成在该第二表层的第 二黏接段的外侧面上。另外,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
制备复合板材制造至少两片芯层、多片数量相同于芯层的第一表层,与多片数量 相同于芯层的第二表层。黏贴胶合剂膜是将一第二表层黏贴在一芯层的一表面上,并将一片胶合剂膜黏 贴在一第一表层的内侧面,而后再借由胶合剂膜将第一表层黏接在该芯层的另一表面上, 以制成一复合板材,而使该复合板材的芯层具有一基体段,及一形成在该基体段的端缘的 对接段,该第一表层具有一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与对接段的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及一 由第一叠接段的侧边往外凸伸出对接段外的第一黏接段,令该第一黏接段连同黏合的胶合 剂膜凸伸出该芯层外,该第二表层具有一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的另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 段,及一形成于第二叠接段的侧边的第二黏接段。搭接复合板材将两片复合板材的相邻侧边相向移近,分别令所述复合板材的第 一黏接段搭叠在相邻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外侧,以成为一搭接侧边,使所述胶合剂 膜分别介于第一黏接段与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间。热熔胶合剂膜借由一加热单元热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熔融位于搭 接侧边的胶合剂膜。冷却胶合剂膜借由一冷却单元冷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冷却前述熔 融的胶合剂膜,使所述复合板材的第一黏接段与另一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相互黏接结
I=I O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在该热熔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所述 相互搭接的复合板材往一个制程方向输送,使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通过该加热单元, 用以热压熔融位于该搭接侧边的胶合剂膜,且在该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继续将所述相互 搭接的复合板材往该制程方向输送,再使上述搭接侧边通过该冷却单元,用以冷却前述熔 融的胶合剂膜,让第一黏接段黏接在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上。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加热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 有热介质的热压滚轮,该冷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有冷介质的冷压滚轮。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在该热熔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该加 热单元移至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加热使所述胶合剂膜熔融以后,再将该加热单元移 离所述复合板材,接着在该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该冷却单元移至所述搭接侧边,冷却 上述熔融的胶合剂膜后,再将该冷却单元移离所述复合板材。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加热单元具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 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热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所述热夹座相向移近复合板材的热夹气压 棒,该冷却单元具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冷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所 述冷夹座相向移近所述复合板材的冷夹气压棒。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为150°C至 200°C,该冷却单元的冷却温度为10°C至80°C。本发明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该制法还包含一个被覆烤漆层步骤, 是在该第一表层的第一叠接段与第一黏接段的外侧面上,以及在该第二表层的第二叠接段 的外侧面上烤漆,以分别被覆形成一片烤漆层,该烤漆层并未被覆形成在该第二表层的第 二黏接段的外侧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胶合剂膜直接黏贴在第一表层与第二表层上,并将复合板材的相邻侧边搭接在一起,而后在对应胶合剂膜处采用局部加热再冷却的制程,如此 即能透过胶合剂膜黏合复合板材,确实可达到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功效。


图1是一种以往复合板材组合体的一剖视示意图;图2是一种以往将复合板材结合在一起的结合制法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的一第一优选实施例所制造出的一复 合板材组合体的一部份剖视分解示意图;图4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图5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图6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制造方块图;图7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部份制造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的一第二优选实施例所制造出的一复 合板材组合体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图9是该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的一第三优选实施例所制造出的一复 合板材组合体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图11是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3及图4,是利用本发明制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所制造出的一个复合板材 组合体,其包含两片左右并接的复合板材2,图中只显示位于左方复合板材2的右侧边,与 位于右方复合板材2的左侧边的组接构造,而且图式中只以示意图表示复合板材2的长度 以及厚度,实施上所述复合板材2也可以上下并接,也可以增加数量,所以其长度、厚度、方 向以及设置数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每一复合板材2都包括一芯层21,及各别黏接在该芯层21的前、后两相反表面 上的一第一表层22及一第二表层23。该芯层21是由塑料材料或是在塑料材料内加入发 泡剂发泡制成的非金属基质硬化成型体,上述塑料材料可以选自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copolymer,简称EVA)。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皆为金属板,可选自铝合金板、 镀锌钢板、镀铝锌钢板、镀铝锌镁钢板、钛合金板、铜合金板、不锈钢板、锌合金板,或烤漆钢 板等刚性强度佳的金属板。该芯层21具有一基体段211,及一形成在该基体段211的端缘且邻近于另一复合 板材2的对接段212。在以下说明中皆以朝向该芯层21的方向为向内,远离该芯层21的方 向为向外。该第一表层22具有一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211与对接段212的外侧面上的第 一叠接段221,及一由第一叠接段221的侧边往外凸伸出对接段212外的第一黏接段222。 该第二表层23具有一对应黏合在该基体段211的另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231,及一形成于第二叠接段231的侧边且向内往芯层12的对接段212凹陷的第二黏接段232。该第二黏 接段232的长度对应于第一黏接段222。此外,每一复合板材2还包括两分别被覆形成在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外的 烤漆层对,及一片黏贴在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间且对应位于第二表层23未设置烤 漆层M的部位的胶合剂膜25。所述烤漆层M分别被覆形成在第一表层22的第一叠接段 221与第一黏接段222的外侧面,以及第二表层23的第二叠接段231的外侧面上。该胶合 剂膜25是对应黏贴在第一表层22的第一黏接段222的内侧面上。所述胶合剂膜25可选 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或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等材料,上述成分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0C)和其它有毒物质的化学药品,使用上 较为安全且环保。而烤漆层M可选用聚酯涂料、硅利康改质聚酯涂料、压克力涂料、聚偏 二氟乙烯(简称PVDF)涂料,或氟烯烃与烷基乙烯基醚或酯的共聚物(简称FEVE)涂料等 涂料,使用上也较安全而环保。所述复合板材2是前后颠倒摆放,且令彼此的对接段212相邻靠近,并使左方复合 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右方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上,右方复合板材2的 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左方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上,借由第一黏接段222与第二 黏接段232间的胶合剂膜25黏接,以将复合板材2固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板材组合体。以上仅说明各复合板材2彼此相邻衔接的一侧端的搭接构造,至于该复合板材2 的另一侧端构造则可以与上述搭接构造相同或颠倒设置,当然也可以呈平整切齐而未设置 搭接构造,但是本发明的重点在于两复合板材2间的结合,所以其另一侧端是否设有与其 它复合板材2结合的搭接构造,或为板材端缘而未设置搭接构造的设计,则不在此详细说 明。如图5及图6所示,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制备复合板材先制造出相同数量的芯层21、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在各芯 层21的两相反表面上均勻地涂覆黏胶,并移送至第一表层22与第二表层23间加以滚压, 以将第一表层22、芯层21及第二表层23黏接压合成一片复合板材2,而后再依相同方法制 出另一片复合板材2,如步骤(a)所示。被覆烤漆层如步骤(b)所示,分别在第一表层22的第一叠接段221与第一黏接 段222的外侧面上涂漆烘烤,并在第二表层23的第二叠接段231的外侧面上涂漆烘烤,以 各自在所述复合板材2的外侧面上被覆形成为一烤漆层M。黏贴胶合剂膜如步骤(c)所示,制备两片胶合剂膜25,并将所述胶合剂膜25分 别黏贴在所述复合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的内侧面上。当然也可以对应黏贴在第二黏接 段232的外侧面上。搭接复合板材如步骤(d)所示,将上述复合板材2的其中的一面片复合板材2平 摆放置在左侧,且另一片复合板材2颠倒放置在右侧,并将所述复合板材2的相邻侧边相向 移近,令左方复合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右方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外侧, 右方复合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搭叠在左方复合板材2的第二黏接段232外侧,让复合 板材2的相邻侧边彼此搭接,以成为一搭接侧边20,使得所述胶合剂膜25分别黏贴夹置于 第一黏接段222与第二黏接段232间。热熔胶合剂膜如步骤(e)所示,借由一加热单元3热压前述复合板材2的搭接侧边20,用以熔融位于第一黏接段222与第二黏接段232间的胶合剂膜25。冷却胶合剂膜如步骤(f)所示,借由一冷却单元4冷压前述复合板材2的搭接侧 边20,用以冷却前述熔融的胶合剂膜25,使所述复合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与第二黏接 段232相互黏接结合,以成为一复合板材组合体。参阅图5与图7,进一步来看热熔胶合剂膜与冷却胶合剂膜的步骤,由于本实施例 的胶合剂膜25的熔点为90°C至135°C,而该加热单元3具有至少一个中空的热压滚轮31, 每一热压滚轮31内容装有加热到150°C至200°C的热介质,例如热煤油,且该冷却单元4具 有至少一个中空的冷压滚轮41,每一冷压滚轮41内容装有10°C至80°C的冷介质,例如水, 而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数个引取滚轮5,将彼此搭接的复合板材2往一制程方向(如箭头 51所示)输送,以依序通过该加热单元3及该冷却单元4。在该热熔胶合剂膜步骤中,是使 复合板材2的搭接侧边20通过该加热单元3,用以热压熔融位于第一黏接段222与第二黏 接段232间的胶合剂膜25。在该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再继续使复合板材2的搭接侧边20 通过该冷却单元4,用以冷却前述熔融的胶合剂膜25,让第一黏接段222黏接固定在第二黏 接段232上,以结合所述复合板材2。当然,在设计上该加热单元3还可以采用雷射、超音 波、高周波、热传导、热对流、热风、电磁或辐射等加热方式。而该冷却单元4还可以采用液 态氮或液态二氧化碳等冷却方式,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参阅图8,是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 不同的部分在于本实施例的加热单元3具有两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2的两相反侧的热 夹座32,及两可滑移定位并带动热夹座32相向移近复合板材2的热夹气压棒33。本实施 例的冷却单元4具有两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2的两相反侧的冷夹座42,及两可滑移定位 并带动冷夹座42相向移近复合板材2的冷夹气压棒43。本实施例在热熔胶合剂膜步骤中, 是如箭头38所示驱动该加热单元3移至复合板材2的搭接侧边20,再如箭头39所示令热 夹气压棒33带动热夹座32移向该搭接侧边20,夹压并加热熔融胶合剂膜25,再令该加热 单元3移离该搭接侧边20,而回复原来位置。接着如图9所示的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如 箭头48所示驱动该冷却单元4移至该搭接侧边20,再如箭头49所示令冷夹气压棒43带动 冷夹座42移向该搭接侧边20,夹压并冷却上述熔融的胶合剂膜25,而后再移离所述搭接侧 边20,回复原来位置。当然,该加热单元3与该冷却单元4也可以为其它构造,设计上也可 以令该加热单元3与该冷却单元4不移动位置,而使搭接的复合板材2移动,以依序通过该 加热单元3与该冷却单元4,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参阅图10及图11,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的第三优选实施例大致与 第一、二实施例相同,不同的部分在于本实施例是将黏贴胶合剂膜步骤并入制备复合板材 步骤中,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步骤(a)中,是将一第二表层23黏贴在一芯层21的一表面 上,并将一片胶合剂膜25黏贴在一第一表层22的内侧面,而后再借此胶合剂膜25将第一 表层22黏接在该芯层21的另一表面上,以制成一复合板材2,令该第一黏接段222连同黏 合的胶合剂膜25凸伸出该芯层21外。接着进行(b)被覆烤漆层步骤,并在(c)搭接复合 板材步骤中,即能直接将第一黏接段222搭接在第二黏接段232上,而后就能进行(d)热熔 胶合剂膜步骤及(e)冷却胶合剂膜步骤。所以本实施例可省略一道黏贴的步骤,制造上可 更为快速简便。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在设计上,是不在第二表层23的第二黏接段232上涂漆烘烤,所以第二黏接段232的外侧面并未被覆烤漆层M,再将胶合剂 膜25直接黏贴在第一表层22的第一黏接段222,或是第二表层23的第二黏接段232上, 并将所述复合板材2的第一黏接段222与第二黏接段232搭接在一起,而后在设有胶合剂 膜25的搭接侧边20采用局部加热再冷却的制程,如此即能透过胶合剂膜黏合复合板材2, 以具有快速结合复合板材2的功效,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而且在复合板材2尚 未结合以前,将胶合剂膜25事先黏贴在第一黏接段222或第二黏接段232上的设计,可相 当于在第一黏接段222或第二黏接段232侧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确能达到防氧化锈蚀的功 效。须说明的是,由于一般烤漆层M的胶合性较差,所以本发明的第一 三实施例,皆未在 第二黏接段232的外侧面被覆有烤漆层24,能有利于胶合剂膜25的黏贴结合,当然在设计 上该烤漆层24也可以采用其它容易胶合的涂料例如环氧树脂,如此即能在第二表层23的 第二黏接段232及第二黏接段232上形成烤漆层24,而不会影响后续的胶合黏结。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制备复合板材制造一片芯层、一片第一表层与一片第二表层,并在所述芯层的两相反 表面上各别黏接所述第一表层及所述第二表层,以复合制成一片复合板材,使所述复合板 材的芯层具有一个基体段,及一个形成在所述基体段的端缘的对接段,所述第一表层具有 一个对应黏合在所述基体段与所述对接段的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及一个由所述第一叠 接段的侧边往外凸伸出所述对接段外的第一黏接段,所述第二表层具有一个对应黏合在所 述基体段的另一个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及一个形成于所述第二叠接段的侧边的第二黏 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法还包含下列步骤黏贴胶合剂膜将一片胶合剂膜对应黏贴在所述第一黏接段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黏接 段的外侧面的其中的一面上;搭接复合板材将两片复合板材的相邻侧边相向移近,分别令所述复合板材的第一黏 接段搭叠在相邻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外侧,以成为一个搭接侧边,使所述胶合剂 膜分别介于各第一黏接段与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间;热熔胶合剂膜借由一个加热单元热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熔融位于所述 搭接侧边的胶合剂膜;及冷却胶合剂膜借由一个冷却单元冷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冷却前述熔融 的胶合剂膜,使所述复合板材的第一黏接段与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相互黏接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熔胶合 剂膜步骤中,是将相互搭接的复合板材往一个制程方向输送,使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 通过所述加热单元,用以热压熔融位于所述搭接侧边的胶合剂膜,且在所述冷却胶合剂膜 步骤中,继续将所述相互搭接的复合板材往所述制程方向输送,再使所述搭接侧边通过所 述冷却单元,用以冷却前述熔融的胶合剂膜,让各第一黏接段黏接在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 二黏接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具 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有热介质的热压滚轮,所述冷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有冷 介质的冷压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熔胶合 剂膜步骤中,是将所述加热单元移至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加热使所述胶合剂膜熔融 以后,再将所述加热单元移离所述复合板材,接着在所述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所述冷 却单元移至所述搭接侧边,冷却上述熔融的胶合剂膜后,再将所述冷却单元移离所述复合 板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具 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热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所述热夹座相向移近 所述复合板材的热夹气压棒,所述冷却单元具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 冷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所述冷夹座相向移近所述复合板材的冷夹气压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 加热温度为150°C至200°C,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温度为10°C至80°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法还包含 一个被覆烤漆层步骤,是在所述第一表层的第一叠接段与第一黏接段的外侧面上,以及在 所述第二表层的第二叠接段的外侧面上烤漆,以分别被覆形成一片烤漆层,所述烤漆层并 未被覆形成在所述第二表层的第二黏接段的外侧面上。
8.一种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制备复合板材制造至少两片芯层、多片数量相同于芯层的第一表层,与多片数量相同 于芯层的第二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法还包含下列步骤黏贴胶合剂膜是将一片第二表层黏贴在一片芯层的一表面上,并将一片胶合剂膜黏 贴在一片第一表层的内侧面,而后再借由所述胶合剂膜将所述第一表层黏接在所述芯层的 另一表面上,以制成一片复合板材,而使所述复合板材的芯层具有一个基体段,及一个形成 在所述基体段的端缘的对接段,所述第一表层具有一个对应黏合在所述基体段与所述对接 段的外侧面上的第一叠接段,及一个由所述第一叠接段的侧边往外凸伸出所述对接段外的 第一黏接段,令所述第一黏接段连同黏合的胶合剂膜凸伸出所述芯层外,所述第二表层具 有一个对应黏合在所述基体段的另一个外侧面上的第二叠接段,及一个形成于第二叠接段 的侧边的第二黏接段;搭接复合板材将两片复合板材的相邻侧边相向移近,分别令所述复合板材的第一黏 接段搭叠在相邻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外侧,以成为一个搭接侧边,使所述胶合剂 膜分别介于所述第一黏接段与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间;热熔胶合剂膜借由一个加热单元热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熔融位于所述 搭接侧边的胶合剂膜;及冷却胶合剂膜借由一个冷却单元冷压前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用以冷却前述熔融 的胶合剂膜,使所述复合板材的第一黏接段与另一片复合板材的第二黏接段相互黏接结合 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熔胶合 剂膜步骤中,是将所述相互搭接的复合板材往一个制程方向输送,使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 侧边通过所述加热单元,用以热压熔融位于所述搭接侧边的胶合剂膜,且在所述冷却胶合 剂膜步骤中,继续将所述相互搭接的复合板材往所述制程方向输送,再使上述搭接侧边通 过所述冷却单元,用以冷却前述熔融的胶合剂膜,让第一黏接段黏接在另一片复合板材的 第二黏接段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具 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有热介质的热压滚轮,所述冷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中空且容装有冷 介质的冷压滚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熔胶合 剂膜步骤中,是将所述加热单元移至所述复合板材的搭接侧边,加热使所述胶合剂膜熔融 以后,再将所述加热单元移离所述复合板材,接着在所述冷却胶合剂膜步骤中,是将所述冷 却单元移至所述搭接侧边,冷却上述熔融的胶合剂膜后,再将所述冷却单元移离所述复合 板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具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热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所述热夹座相向移 近复合板材的热夹气压棒,所述冷却单元具有两个相对位在所述复合板材的两相反侧的冷 夹座,及两个分别带动所述冷夹座相向移近所述复合板材的冷夹气压棒。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 加热温度为150°C至200°C,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温度为10°C至80°C。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法还包含 一个被覆烤漆层步骤,是在所述第一表层的第一叠接段与第一黏接段的外侧面上,以及在 所述第二表层的第二叠接段的外侧面上烤漆,以分别被覆形成一片烤漆层,所述烤漆层并 未被覆形成在所述第二表层的第二黏接段的外侧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可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制法,其制造上是在两片复合板材彼此搭叠的相邻侧边间,中介黏贴有胶合剂膜,针对此设有胶合剂膜的搭接侧边,先利用一加热单元热压熔融所述胶合剂膜,而后再利用一冷却单元冷却前述熔融的胶合剂膜,借以黏接结合所述复合板材的相邻侧边。上述透过黏贴胶合剂膜,并于黏贴处局部加热再冷却的方式,确可加快复合板材的黏结制程,以达到快速结合复合板材的功效。
文档编号B32B37/12GK102126326SQ20101000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郑宪得, 郑宪松 申请人:森钜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