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75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机,特别是一种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主要用于对层状的 BIPV组件进行加温并加压使其结合为一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光伏太阳能电池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玻璃层、EVA层、电池板层等各层在有一定温度情况下压合形成一体结构。目前使用的层压机结构是包括支撑在机架上的用于加热的油箱,油箱上方为平板状的加热板,油箱内侧设有加热件,多为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位于油箱上方有安装在液压机压头上的压板,压板的周边下面有密封条。工作时,加热件将油箱内的油加热,油箱上方的平板状加热板随之升温。在液压机的左侧有被热压的层状组件输入装置,通过该输入装置将被压组件送入加热板上,然后上方的压板在液压机带动下下移,压板周边的密封条被挤压在加热板的上面周边,在加热板和压板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与抽真空装置通过抽真空口相接,被压组件被压在压板和加热板之间,同时抽真空,然后压板上升,再由输出装置将热压好的组件输出。这种结构的层压机有如下缺点当被压组件到达加热板上时即被加热,此时压板还没有下移,更没有被抽真空,被压组件提前受热,其中的EVA层提前熔化,导致成品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泡,甚至造成组件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压组件进入后不先接触加热板、待压板下压后并抽真空时开始与加热板接触受热、组件内无气泡产生、提高成品质量的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包括支撑在机架上的用于加热的油箱,油箱上方为平板状的加热板,油箱内侧设有加热件,位于油箱上方有安装在液压机上的压板,压板的周边下面有密封条;所述的油箱内设有多个套;每个套内上方设有支柱,下方设有弹簧;支柱上端自套内孔向上伸出到加热板的上方。本发明的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其中所述的支柱上端为半球形。本发明的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由于油箱内有通过弹簧支撑的支柱,当被压组件进入后先由支柱支撑,使被压组件不与加热板接触,不提前被加热,当压板下压接触被压组件时被压组件随压板同时下移,此时支柱下移,弹簧被压缩,最终使被压组件的下面与加热板接触,在被加热的同时被抽真空,克服了被压组件提前受热的现锡有,使组件中无气泡产生,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压板下压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在机架上支撑有内腔装有加热油1的油箱,油箱由上方的平板状的加热板2和侧面周边的侧板4、下方的底板3组成,在油箱内侧分部有加热件15,加热件15 为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位于油箱上方有安装在液压机10上的压板9,压板9的周边空腔围板8,在空腔围板8的下面镶嵌有密封条7油箱内设有多个竖直的套13,套13与加热板2和底板3之间可选择焊接,保持无缝,防止漏油。每个套13内上方设有支柱12,支柱12上端为半球形,下方设有弹簧16,支柱12上端自套13内孔向上伸出到加热板2的上方。支柱12的数量可根据被压组件的规格确定,只要保证能安全支撑即可。在左侧有上方设置转辊的输入装置5,右侧有上方设置转辊的输出装置14。工作时,被压组件6通过输入装置5被送入后先由支柱12支撑,使被压组件6不与加热板2接触,不提前被加热,当压板9下压接触被压组件6时被压组件6随压板9同时下移,此时支柱12下移,弹簧16被压缩,最终使被压组件6的下面与加热板2上面接触,在被加热的同时通过压板9侧边的抽真空口 11和与其连接的抽真空装置将形成的空腔17抽真空。
权利要求
1.一种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包括支撑在机架上的用于加热的油箱,油箱上方为平板状的加热板(2),油箱内侧设有加热件(15),位于油箱上方有安装在液压机上的压板(9), 压板(9)的周边下面有密封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内设有多个套(13);每个套 (13)内上方设有支柱(12),下方设有弹簧(16);支柱(12)上端自套(13)内孔向上伸出到加热板(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12)上端为半球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PV组件专用层压机,包括支撑在机架上的用于加热的油箱,油箱上方为平板状的加热板,油箱内侧设有加热件,位于油箱上方有安装在液压机上的压板,压板的周边下面有密封条;所述的油箱内设有多个套;每个套内上方设有支柱,下方设有弹簧;支柱上端自套内孔向上伸出到加热板的上方。由于油箱内有通过弹簧支撑的支柱,当被压组件进入后先由支柱支撑,使被压组件不与加热板接触,不提前被加热,当压板下压接触被压组件时被压组件随压板同时下移,此时支柱下移,弹簧被压缩,最终使被压组件的下面与加热板接触,在被加热的同时被抽真空,克服了被压组件提前受热的现锡有,使组件中无气泡产生,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B32B37/10GK102218886SQ2011101122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
发明者吴安, 王志建, 苏龑, 齐忠斌 申请人:大连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