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945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因此,原木的采伐数量越来越大。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国家提倡要大力发展新型环保材料,生产以废代木制品,节省有限的木材资源。近些年来,各种利用农作物及其植物纤维生产的人造板、纤维板相继出现,且制备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成熟的薄木饰面人造板生产工艺技术是将不同材质的薄木单板和基材-各种人造板经一定的技术处理(如含水率平衡、表面涂胶、单板裁剪等)后、再按已设计的要求将薄木单板表覆在人造板表面,最后经高温、高压或仅在高压下复合而成的装饰板材的一种生产工艺。传统的薄木饰面人造板成熟的应用方式为将薄木饰面人造板按要求裁切、组合成加工工件,并进行整体或部件的打磨、砂光后,喷涂2-3遍底漆,2-3遍面漆,每喷一遍漆均要打磨、砂光到符合喷涂要求,直至达到产品达到薄木饰面的效果。薄木饰面人造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具、室内装饰装潢等领域的建材,使用该产品进行家具加工和室内装饰装修后,还必须进行漆面涂饰才能达到薄木单板装饰的理想效果,但漆面涂饰的工艺复杂,漆耗大,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漆膜硬度差,尤其环境污染严重。且绝大多数的木材加工企业,漆面涂饰、打磨、砂光是其产能的瓶颈。因此,如何减少漆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达到漆面饰面的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以减少漆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达到漆面饰面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包括人造板;设置于所述人造板上的薄木单板;涂覆于所述薄木单板上的合成树脂漆膜。优选地,在上述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人造板和所述薄木单板之间的无纺布。优选地,在上述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中,所述无纺布通过合成树脂胶层粘接在所述人造板上。优选地,在上述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中,所述薄木单板的厚度为O. 15-0. 5mmο优选地,在上述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中,所述薄木单板为含水率在6-10%的薄木单板。优选地,在上述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中,所述人造板为具有异型结构的人造板。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不仅保留了饰面材料-薄木单板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纹理,立体感增强,还大大减少制品在后续使用时,表面涂饰用漆量(或无漆),不仅提高了后续生产的劳动效率、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彻底解决实木复合制品(实木复合木门)进行表面涂饰的环境污染问题,真正实现了节能、高效、环保。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人造板特别是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高密度模压门面板)饰面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饰面的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使之实现质和量的飞越。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以减少漆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达到漆面饰面的效果。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包括人造板5、薄木单板2和合成树脂漆膜I。其中,薄木单板2设置于人造板5上,合成树脂漆膜I涂覆于薄木单板2上。本实用新型提供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解决了薄木饰面人造板在续后的使用时单纯依靠漆面涂饰来达到其饰面效果,漆耗大、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减少漆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的思想,先将薄木单板2和基材一次模压成型的纤维板经一定的技术处理(如含水率平衡、表面涂胶、单板裁剪等)、并按已设计的要求将薄木单板2表覆在人造板5表面,经高温、高压“二次”模压复合而成薄木饰面模压纤维板后,再将合成树脂喷涂在薄木饰面模压纤维板的表面上,当薄木饰面模压纤维板表面的合成树脂干燥到符合要求时,再将其送入压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第“三次”模压复合而成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不仅保留了饰面材料-薄木单板2 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纹理,立体感增强,还大大减少制品在后续使用时,表面涂饰用漆量(或无漆),不仅提高了后续生产的劳动效率、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彻底解决实木复合制品(实木复合木门)进行表面涂饰的环境污染问题,真正实现了节能、高效、环保。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人造板特别是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高密度模压门面板)饰面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饰面的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使之实现质和量的飞越。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人造板5和薄木单板2之间的无纺布3,即在薄木单板 2上贴覆一层无纺布3,无纺布3可通过合成树脂胶层4粘接在人造板5上。薄木单板2的厚度为O. 15-0. 5mm,薄木单板2为含水率在6_10 %的薄木单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造板5可为具有异型结构的人造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的生产工艺为I)先将厚度为O. 15-0. 5mm,含水率在6_10%的薄木单板(含无纺布)进行选材, 并剪裁成一定规格和图形的单板片,对单板片按30-45g/m2的涂胶量涂胶后陈放、待用;2)将处理后的薄木单板表覆在含水率平衡为6-10%的模压纤维板(即人造板) 表面;3)将模压纤维板送入温度为130_150°C、压力为10_15MPa的压机中,经30-60S的
“二次”模压复合成薄木饰面模压纤维板;4)对薄木饰面模压纤维板表面进行处理(打磨、修补、修色等),平衡含水率至 6-10%后,在其正表面喷100-200g/m2的合成树脂,当合成树脂固化后,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光洁、坚硬、均匀的合成树脂漆膜1,以此来代替薄木饰面纤维板后续使用加工过程中的底漆;5)将表面涂有合成树脂的薄木饰面模压纤维板送入温度为100-150°C的环境中, 干燥30S ;6)将干燥后的薄木饰面模压纤维板送入温度为140_180°C、压力为15_22MPa的压机模具中,热压60-90S,即可形成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人造板特别是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高密度模压门面板)饰面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饰面的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使之实现质和量的飞越;2)本实用新型是在实用新型专利“实木复合模压门面板及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浸溃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的原理,对其后续再加工、处理;3)本实用新型产品不仅保留了饰面材料-薄木单板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纹理,立体感增强,还大大减少制品在后续使用时,表面涂饰用漆量(或无漆),不仅提高了后续生产的劳动效率、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彻底解决实木复合制品(实木复合木门)进行表面涂饰的环境污染问题,真正实现了节能、高效、环保。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人造板(5);设置于所述人造板(5)上的薄木单板(2);涂覆于所述薄木单板(2)上的合成树脂漆膜(I)。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人造板(5)和所述薄木单板(2)之间的无纺布(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3)通过合成树脂胶层(4)粘接在所述人造板(5)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木单板(2)的厚度为O. 15-0. 5_。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木单板(2)为含水率在6-10%的薄木单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包括人造板;设置于所述人造板上的薄木单板;涂覆于所述薄木单板上的合成树脂漆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木饰面模压树脂人造板,不仅保留了饰面材料-薄木单板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纹理,立体感增强,还大大减少制品在后续使用时,表面涂饰用漆量(或无漆),不仅提高了后续生产的劳动效率、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彻底解决实木复合制品(实木复合木门)进行表面涂饰的环境污染问题,真正实现了节能、高效、环保。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人造板特别是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高密度模压门面板)饰面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具有异型面人造板饰面的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使之实现质和量的飞越。
文档编号B32B21/10GK202344960SQ20112036987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宋志磊, 曹绪英, 郭广才 申请人:桦甸市惠邦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