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43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由调压阀、烘缸、汽水分离器、凝结水泵、冷凝器、真空泵、热压缩机组成;所述调压阀安装在烘缸的上方;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管道与烘缸相连接,安装在烘缸的下方;所述凝结水泵与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蒸汽的热量,热效率较高。控制检测仪表方面的配制很完善,使自动调控水压大为提高。也大大提高了烘干部烘干热效率,降能节耗。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系统烘干部供热排水装置,用于制造成品纸质烘干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多数引用的是在烘干部中每个烘缸都由供汽总管直接供汽,单独调压,冷凝水经疏水阀进入凝水箱的系统,凝水由凝水箱直接送回锅炉旁,不带内蒸循环利用,热效率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供汽排水系统采用循环供汽排水系统,节约成本,降低能耗,使操作更加工方便,降低人耗,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
[0004]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由调压阀、烘缸、汽水分离器、凝结水泵、冷凝器、真空泵、热压缩机组成;所述调压阀安装在烘缸的上方;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管道与烘缸相连接,安装在烘缸的下方;所述凝结水泵与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烘缸是一种大直径烘缸。
[0006]本实用新型循环供汽系统使烘缸可以进入一定量的吹过汽,把进汽带入缸内的不凝氧气吹出,并有利于缸内凝水的排出,使烘缸传热效率提高。吹过汽在汽水分离器中同闪蒸汽一同经热压缩机或其它适当升压装置把压力提高到相当于大烘缸进汽压力而再进入缸内,作为一部分汽源,即循环汽源。热压缩机是用供汽总管的高压汽经过喷射口带入循环汽并使之升压的。一部分闪蒸汽经过压力控制后进入冷凝器,再经真空泵排出。汽水分离器下部的凝水则由凝结水泵送回锅炉旁。这种系统充分利用了蒸汽的热量,热效率较高。控制检测仪表方面的配制很完善,使自动调控水压大为提高。也大大提高了烘干部烘干热效率,降能节耗。
[0007]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蒸汽的热量,热效率较高。控制检测仪表方面的配制很完善,使自动调控水压大为提高。也大大提高了烘干部烘干热效率,降能节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供汽排水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高压蒸汽1、调压阀2、烘缸3、汽水分离器4、凝结水泵5、冷凝器6、真空泵7、热压缩机8。
【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由调压阀2、烘缸3、汽水分离器4、凝结水泵5、冷凝器6、真空泵7、热压缩机8组成;所述调压阀2安装在烘缸3的上方;所述汽水分离器4通过管道与烘缸3相连接,安装在烘缸3的下方;所述凝结水泵5与汽水分离器4相连接;所述冷凝器6与汽水分离器4相连接;所述真空泵7通过管道与冷凝器6相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烘缸3是一种大直径烘缸。
[00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5]一定量的蒸汽通过高压管道I进入烘缸3,吹过汽进入烘缸3烘干纸质后进入汽水分离器4 ;一部分闪蒸汽经压力控制后进入冷凝器6,通过冷凝器6后一部分进入汽水分离器4与吹过汽会合,一部分直接通过调压阀进入管道,通过管道进入热压缩机8,热压缩机8用供汽总管的高压汽经过喷射口带入循环汽并使之升压后一起再进入烘缸再次进行循环用汽,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调压阀、烘缸、汽水分离器、凝结水泵、冷凝器、真空泵、热压缩机组成;所述调压阀安装在烘缸的上方;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管道与烘缸相连接,安装在烘缸的下方;所述凝结水泵与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汽水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烘缸供汽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缸是一种大直径烘缸。
【文档编号】D21F5/10GK203440705SQ20132053437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金梅, 刘子政 申请人:中轻国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