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纤维的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687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纺纱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牛奶纤维的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牛奶蛋白纤维是以牛乳作为基本原料,经过脱水、脱油、脱脂、分离、提纯,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线型大分子结构的乳酪蛋白;再与聚丙烯腈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共混、交联、接枝,制备成纺丝原液;最后通过湿法纺丝成纤、固化、牵伸、干燥、卷曲、定形、短纤维切断(长丝卷绕)而成的。具有极好的服用安全性;具有天然抑菌功能,比羊毛、羊绒防霉防蛀,强度高,耐穿耐洗,易贮藏;水洗后易干,洗涤后仍可保持产品永久性能等。对于牛奶纤维的纺纱,纤维的预处理极其关键。由于牛奶蛋白纤维表面光滑、抱合力略差,纺纱过程中会出现静电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牛奶纤维的纺纱工艺,能改善组织结构,能提升产品品质,减少能量的损耗,节约能源。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牛奶纤维的纺纱工艺,以重量份比采用40%~60%的牛奶纤维和60%~40%的铜氨纤维纺纱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清工序:综合打手转速620-650r/min,开棉机打手转速320-350r/min,棉卷罗拉转速15-18r/min,棉卷定量350-380g/m,棉卷长度35-40m,棉卷用塑料薄膜包盖,并存放4-8小时;(2)梳棉工序:锡林刺辊间速比1-1.5倍,锡林转速205-250r/min,道夫15-20/min,刺辊400-500r/min,刺辊与给棉板间距0.3-0.7mm,锡林与盖板间四点间距为0.2-05mm、0.2-0.3mm、0.15-0.2mm、0.2-0.25mm,生条质量10g/m;(3)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合,头并并合数为3-6,二道三道为8-9,且头并、二并、三并罗拉隔距均为15±0.5mm*25±0.5mm,后区牵伸倍数头并2±0.02、二并2±0.02、三并1.5±0.02,末并熟条定量28±0.5g/5m;本发明一种牛奶纤维的纺纱工艺,严格对各阶段工艺参数进行控制,能提升产品品质,减少能量的损耗,节约能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操作步骤如下:一种牛奶纤维的纺纱工艺,以重量份比采用50%的牛奶纤维和55%的铜氨纤维纺纱而成,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2)开清工序:综合打手转速640r/min,开棉机打手转速330r/min,棉卷罗拉转速16r/min,棉卷定量360g/m,棉卷长度38m,棉卷用塑料薄膜包盖,并存放6小时;(2)梳棉工序:锡林刺辊间速比1.2倍,锡林转速230r/min,道夫18/min,刺辊450r/min,刺辊与给棉板间距0.4mm,锡林与盖板间四点间距为0.4mm、0.2mm、0.15-0.2mm、0.2mm,生条质量10g/m;(3)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合,头并并合数为5,二道三道为8,且头并、二并、三并罗拉隔距均为15*25mm,后区牵伸倍数头并2、二并2、三并1.5,末并熟条定量28g/5m;本发明一种牛奶纤维的纺纱工艺,严格对各阶段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开清工序,由于牛奶蛋白纤维抱合力略差,比电阻较高,成卷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棉卷易粘附蓬松,为使棉卷正卷率高、纵向均匀,严格控制车间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减少静电的影响;对棉卷喷洒适当的防静电剂,严格控制棉卷定量,减少对以后工序带来不良影响,降低打手速度,加强分梳与开松效果、减少纤维损伤,棉卷用塑料薄膜包盖,并存放4-8小时,运转操作严格执行先进先用;梳棉工序,牛奶蛋白纤维在纺纱过程中生产难点主要集中在此道工序,顺利转移、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抬高给棉板,降低刺辊、锡林和盖板速度,提高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放大盖板与锡林的隔距,充塞盖板,提高棉网的质量和清晰度,适当降低道夫速度,减少纤维损失,并条工序,由于牛奶蛋白纤维弹性好、整齐度好,但立体卷曲少、抱合力略差,所以并条工艺以提高纤维伸直度、降低重量不匀为重点,缩小台间的差异波动,以保证成纱后色差差异稳定,采用顺牵伸工艺配置,头并后牵伸倍数和罗拉隔距偏大掌握,有利于纤维的平行伸直和改善条干均匀度,车速可适当降低,可减少缠绕罗拉和胶辊。喇叭口口径适当偏小,能约束条子,提高熟条条干。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钟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