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22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专利涉及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钢板层(1),第一玻璃钢层(2),第一保温层(3),铝片层(4),第二保温层(5),第二玻璃钢层(6),第二钢板层(7)和防潮板(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 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船体的保温板,既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又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目前船舶多采用聚氨酯材料和玻璃棉材料,但是上述材料虽然保温性能优异,但是强度不够,并且当尺寸较大时候会形成空腔,导致强度下降,残次品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板材能延长船舶的维修周期,并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另外也应当考虑到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0003]鉴于此,本专利提供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本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钢板层(I ),第一玻璃钢层(2),第一保温层(3),铝片层(4),第二保温层(5),第二玻璃钢层(6),第二钢板层(7)和防潮板(8);
[0005]所述第一钢板层(I)的厚度为5cm,第一玻璃钢层(2)的厚度为4cm,第一保温层
(3)的厚度为20m,第二保温层(5)的厚度为30cm,第二玻璃钢层(6)的厚度为4cm,第二钢板层(7)的厚度为4cm,防潮板(8)的厚度为1cm ;
[0006]所述第一钢板层(I)和第二钢板层(7)的材质相同均为贝氏体钢。
[0007]所述第一玻璃钢层(2)和第二玻璃钢层(6)的材质相同。
[0008]所述第一保温层(3)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板。
[0009]所述第二保温层(5)的材质为岩棉保温板。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磨,耐腐蚀等众多优点,并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和提高强度。本专利采用的贝氏体钢的贝氏体组织通常通过空冷或控制冷却速度得到。这类钢具有高强度(530?1500MPa)、高韧性、抗拉强度随贝氏体转变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工艺性能(可焊性和成型性)较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4]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钢板层(I ),第一玻璃钢层(2),第一保温层(3),铝片层(4),第二保温层(5),第二玻璃钢层(6),第二钢板层
(7)和防潮板(8);
[0015]所述第一钢板层(I)的厚度为5cm,第一玻璃钢层(2)的厚度为4cm,第一保温层(3)的厚度为20m,第二保温层(5)的厚度为30cm,第二玻璃钢层(6)的厚度为4cm,第二钢板层(7)的厚度为4cm,防潮板(8)的厚度为1cm;
[0016]所述第一钢板层(I)和第二钢板层(7)的材质相同均为贝氏体钢。(该贝氏体刚为市售产品即可);
[0017]所述第一玻璃钢层(2)和第二玻璃钢层(6)的材质相同。
[0018]所述第一保温层(3)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板。
[0019]所述第二保温层(5)的材质为岩棉保温板。
[0020]所述第一玻璃钢层(2)和第二玻璃钢层(6)的材质为树脂纤维玻璃钢,含有25-30%的树脂,树脂可以是环氧树脂,纤维可以是碳纤维。
[0021]本专利采用的贝氏体钢的贝氏体组织通常通过空冷或控制冷却速度得到。这类钢具有高强度(530?1500MPa)、高韧性、抗拉强度随贝氏体转变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工艺性能(可焊性和成型性)较好。
[0022]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运输船舶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钢板层(1),第一玻璃钢层(2),第一保温层(3),铝片层(4),第二保温层(5),第二玻璃钢层(6),第二钢板层(7)和防潮板(8); 所述第一钢板层(I)的厚度为5cm,第一玻璃钢层(2)的厚度为4cm,第一保温层(3)的厚度为20m,第二保温层(5)的厚度为30cm,第二玻璃钢层(6)的厚度为4cm,第二钢板层(7)的厚度为4cm,防潮板⑶的厚度为1cm ; 所述第一钢板层(I)和第二钢板层(7)的材质相同均为贝氏体钢,所述第一玻璃钢层(2)和第二玻璃钢层¢)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保温层(3)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板,所述第二保温层(5)的材质为岩棉保温板。
【文档编号】B32B15/14GK204096033SQ20142018442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杜民献, 王春雄, 陈凌志, 彭华厦 申请人:湖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