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56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包括复合层、离型层和IMTL基薄膜层,所述复合层包括HC层、印刷层和注塑层,所述印刷层包括LOGO层、油墨层、光油层和粘结剂层,所述注塑层内侧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粘结剂层、光油层、油墨层、LOGO层、HC(Hard coating)层、离型层和IMTL基薄膜层。本方案结合注塑过程模内自动切边工艺可以实现产品变形稳定、边缘包覆效果好和边缘不漏白,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运营成本,避免造成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专利说明】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

【背景技术】
[0002]MTL又称模内装饰技术,是一种将已印刷好图案的膜片放入金属模具,将成形用的树脂注入金属模内与膜片接合,使印刷有图案的膜片与树脂形成一体进而固化成成品的方法。
[0003]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家电产品的普及,在其功能日益强大的基础上,人们对产品外壳的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目前,在模内注塑行业,ML注塑件普遍采用在PET/PC/PMMA薄膜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在另一面上印刷油墨,采用此种方案在加工时会出现产品变形不稳定、包覆效果不好和边缘漏白难以控制的情况,使得企业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从而造成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件,可以实现产品在模内自动切边加工工艺中变形稳定、边缘包覆效果好和边缘不漏白,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运营成本,避免造成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包括复合层、离型层和MTL基薄膜层,所述复合层包括HC层、印刷层和注塑层,所述印刷层包括LOGO层、油墨层、光油层和粘结剂层,所述注塑层内侧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粘结剂层、光油层、油墨层、LOGO层、HC(Hard coating)层、离型层和MTL基薄膜层。
[0006]所述油墨层由于自身的特性通过每种颜色层层垒叠得到不同颜色及精美图案,在所述油墨层内侧印刷光油层可以增加油墨的附着力而且还可以防止油墨掉色;所述粘结剂层在注塑完成后可以使注塑件和塑胶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所述HC层是指在所述离型层上涂刷一层UV涂料再经过固化处理而成,可以实现产品外壳既有硬度又有软触感的效果,起到防止产品表面被刮花且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的作用;所述离型层有利于MTL基薄膜层与HC层剥离。采用从内到外依次为注塑层、粘结剂层、光油层、油墨层、LOGO层、HC层、离型层和IMTL基薄膜层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一般硬度的介质在其外表上频繁磨擦不会被刮花且能长期保持鲜明的颜色不容易褪色,所述复合层是在模具合模过程自动切断,本实用新型结合注塑过程模内自动切边工艺可以实现产品变形稳定、边缘包覆效果好和边缘不漏白。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HC层为UV涂料和所述印刷层的材料为油墨涂料。
[0008]UV涂料具有防止污染及节能效果,涂饰的化学性、物理性优秀,有快速固化的特性,广泛用于生产塑胶行业。所述HC层采用UV涂料不仅可以使产品表面耐摩擦、防刮花,而且可以使产品的颜色长期保持鲜明不褪色。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MTL基薄膜层是指PET薄膜。
[0010]PET薄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热成型以后可以较好的保持结构形状。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离型层是于MTL基膜上涂布硅油所形成。
[0012]PET离型膜表面涂刷有硅油具有一定的吸附和贴合功能。且有利于PET基膜层与HC层分离,以达到离型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采用从内到外依次为注塑层、粘结剂层、光油层、油墨层、LOGO层、HC层、离型层和MTL基薄膜层的结构并结合注塑过程模内自动切边工艺可以实现产品变形稳定、边缘包覆效果好和边缘不漏白,且边缘干净稳定。2、通过在PET离型膜上涂刷UV涂料再经过固化处理形成HC层,可以使产品表面耐摩擦、防刮花。3、由于印刷层可以设计各种图案、文字以及图案和文字的组合并采用油墨涂料作为材质,不仅可以使产品的外观丰富多彩,而且可以使产品的颜色长期保持鲜明不褪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加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包括复合层10、离型层7和MTL基薄膜层8,所述复合层包括HC层6、印刷层9和注塑层I,所述印刷层包括LOGO层5、油墨层4、光油层3和粘结剂层2,所述注塑层内侧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粘结剂层、光油层、油墨层、LOGO层、HC层、尚型层和IMTL基薄I旲层。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HC层为UV涂料和所述印刷层的材料为油墨涂料。
[0019]所述MTL基薄膜层是指PET薄膜。
[0020]所述离型层是于MTL基膜上涂布硅油所形成。
[002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复合层是在注塑模具合模过程中被模具分型面上的刀口在合模动作中自行切断。自动切边有利于产品边缘整齐且包覆稳定。
[00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注塑件的加工工艺是一种注塑过程模内自动切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I)、在PET薄膜内侧涂布硅油形成离型层;
[0024]2)、在离型层内侧涂刷UV涂料再进行固化处理形成HC (Hard coating)层6 ;
[0025]3)、在 HC(Hard coating)层内侧有印刷层 9;
[0026]4)、印刷层9包括(由内到外依次):L0G0层5、油墨层4、光油层3和粘结剂层2 ;
[0027]5)、将完成步骤I至4的注塑件片材11热压成型出产品的3D外观形状;
[0028]6)、将热压成型后的注塑件片材11以注塑层I朝下的方式放置在模具的母模仁12的型腔内,并将注塑件片材11与型腔贴合;
[0029]7)、模具的母模仁12和公模仁13合模,位于模具分型面上的刀口切断注塑件片材11的复合层10 ;
[0030]8)、向注塑件片材11的注塑层I注塑高温塑胶,注塑完成后进行保压冷却;
[0031]9)、模具的母模仁12和公模仁13开模,瞬间将PET离型膜与产品分离,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注塑件。
[0032]在本实施例中,在模具的分型面上设有刀口,可以把传统加工工艺中的冲切工序和模具合模工序合二为一,当模具合模时,位于模具分型面上的刀口同时将注塑件片材11的复合层10切断,而PET离型膜保持完好,使得注塑件片材11服帖于模具型腔且注塑件片材11边缘与模具型腔边缘切合,不仅使得在注塑时产品不会产生边缘漏白,且使得产品边缘包覆效果好。
[0033]上述实施例中,所属HC(Hard coating)层,除其之外也可以优选PC薄膜,PET薄膜或者PU发泡革,只要能满足HC(Hard coating)层在产品中的功能,其他适合用于本产品的结构层均可使用。
[0034]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层(10)、离型层(7)和MTL基薄膜层(8),所述复合层包括HC层¢)、印刷层(9)和注塑层(I),所述印刷层包括LOGO层(5)、油墨层(4)、光油层(3)和粘结剂层(2),所述注塑层内侧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粘结剂层、光油层、油墨层、LOGO层、HC层、尚型层和IMTL基薄I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HC层为UV涂料和所述印刷层的材料为油墨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IMTL基薄膜层是指PET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模内自动切边工艺的注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是于頂TL基膜上涂布硅油所形成。
【文档编号】B32B33/00GK204036992SQ20142023119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邵宜健 申请人:浙江兆奕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