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780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转移纸原纸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热转移是一项新兴的印刷工艺,由国外传入。热转移也称为热升华,是将人像、风景等任意图片使用热转移墨水打印在热转移纸上,再经过相应的热转移设备在数分钟内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把纸上的图象色彩逼真的转印到瓷杯、瓷盘、瓷板、衣服、金属等材质上的一种特殊工艺。热转移纸是转印图像的载体,他对图像的转印后的色彩鲜明度、图像逼真性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的热转移纸原纸的品质较差,主要体现下以下几点:抗张强度和耐热性能较低;具有“三差”较大,匀度差;原纸不能满足热转移纸涂布的要求,批次与批次之间,同批次之间生产的原纸质量差异性大,质量不均匀、稳定性差;原纸需要进行特殊涂料的涂布,涂层的吸墨性不好、墨滴吸收速度慢,打印完毕时图像有明显堆墨和洇色现象;所生产的原纸紧度小,透气度大,对涂料吸收时不够均匀一致,打印时纸面产生起皱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工艺,利用回转链条带动挤压组件在过滤工序与挤压工序中,分别实现对浆料在铺洒到成形网之前的过滤工作与浆料铺洒在成形网上后的挤压脱水工作,解决了热转移纸原纸匀度差,紧度小的技术问题,实现热转转移纸原纸品质的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工艺,包括:

步骤一,供料工序,浆料箱内的浆料经桨料泵泵送,沿管道输送至供料管,并从供料管的供料部喷洒而出;

步骤二,过滤工序,挤压组件由回转链条带动输送至供料管下方的过滤工位,对供料管喷洒出的浆料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浆料平铺在成形网上,并由成形网带动沿与回转链条回转方向同向输送,且其输送速度与回转链条回转速度一致;

步骤三,挤压工序,挤压组件由回转链条带动输送至过滤工位后侧的挤压工位处,且经过过滤后的浆料由成形网同步输送至挤压工位,挤压组件由限位组件进行纵向与竖向的限位后,向下下降对成形网上的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脱水;

步骤四,吸水工序,完成挤压脱水后的浆料继续由成形网带动输送至挤压工位后侧的吸水工位处,由吸水装置对浆料进行水分吸除,而挤压组件脱离限位组件的限位,并由回转链条带动进行回转;

步骤五,剥离工序,完成吸水工序后的浆料成形为原纸,并由成形网带动输送至位于吸水工位后侧的剥离工位,由剥纸刀对原纸进行剥离,使原纸与成形网分离;

步骤六,裁切工序,完成剥离后的原纸,由成形网带动输送至位于剥离工位后侧的裁切工位,由气缸带动切刀竖直向下进裁切;

步骤七,输出工序,完成裁切后的原纸,由成形网带动从裁切工位输出。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以及步骤四中,位于回转链条下部的若干挤压组件均沿该回转链条等距设置,且其前后边缘抵触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二与步骤三中,任一挤压组件在对供料管喷出的浆料进行过滤时,其后一挤压组件同步对成形网上的浆料进行挤压脱水。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由第一弹簧对挤压组件上的若干第一挤压板与若干第二挤压板进行弹性抵触,使其上的锯齿配合形成过滤孔。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在过滤工位的下方设置有桨料回用装置,该浆料回用装置对从成形网上流出的浆料进行收集回用。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由弧形挤压块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使挤压组件上的若干第一挤压板与若干第二挤压板上的锯齿穿纵向插配合形成完整的方向板。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由限位板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使挤压组件整体向下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三中,在挤压工位的下方设置有废水回收装置,该废水回收装置对从成形网上浆料挤压出的废水进行收集后统一处理。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五中,剥纸刀固定设置,由成形网带动原纸输送的动力作为主动力带动原纸进行分离。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六中,气缸同步带动压纸板对裁切工位前后两端的原纸进行定位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交错形成过滤网对输送到成形区上的浆料进行过滤,过滤出浆料中的粗纤维,使制造出的原纸的均匀度更好,同时,随后挤压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形成一个整体无缺的挤压板对成形区上的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脱水压实,提高原纸的紧度,实现原纸品质的提升;

(2)本发明通过利用回转链条带动挤压组件回转设置,实现成形区上原纸的连续生产,且由于相邻两组挤压组件先后对成形区上的浆料进行挤压,在其中部形成一条分界线,在后续的原纸裁切过程中提供了准确的参照,保证了原纸的一致性;

(3)本发明通过利用气缸带动裁切刀对沿分界线对原纸进行裁切的过程中,同步利用设置在气缸两侧的压纸板将成形区上的原纸在裁切的瞬间前后压紧,避免裁切刀在裁切过程中,撕扯原纸,导致原纸切口不一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生产制造原纸品质高,原纸裁切平整一种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热转移纸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供料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挤压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挤压机构挤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挤压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挤压板与第二挤压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限位板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承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吸水箱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裁切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裁切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回用装置与废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工艺,包括:

步骤一,供料工序,浆料箱302内的浆料经桨料泵303泵送,沿管道输送至供料管301,并从供料管301的供料部3012喷洒而出;

步骤二,过滤工序,挤压组件312由回转链条311带动输送至供料管301下方的过滤工位,对供料管301喷洒出的浆料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浆料平铺在成形网2上,并由成形网2带动沿与回转链条311回转方向同向输送,且其输送速度与回转链条311回转速度一致;

步骤三,挤压工序,挤压组件312由回转链条311带动输送至过滤工位后侧的挤压工位处,且经过过滤后的浆料由成形网2同步输送至挤压工位,挤压组件312由限位组件314进行纵向与竖向的限位后,向下下降对成形网2上的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脱水;

步骤四,吸水工序,完成挤压脱水后的浆料继续由成形网2带动输送至挤压工位后侧的吸水工位处,由吸水装置4对浆料进行水分吸除,而挤压组件312脱离限位组件314的限位,并由回转链条311带动进行回转;

步骤五,剥离工序,完成吸水工序后的浆料成形为原纸,并由成形网2带动输送至位于吸水工位后侧的剥离工位,由剥纸刀56对原纸进行剥离,使原纸与成形网2分离;

步骤六,裁切工序,完成剥离后的原纸,由成形网2带动输送至位于剥离工位后侧的裁切工位,由气缸51带动切刀52竖直向下进裁切;

步骤七,输出工序,完成裁切后的原纸,由成形网2带动从裁切工位输出。

其中,所述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以及步骤四中,位于回转链条311下部的若干挤压组件312均沿该回转链条311等距设置,且其前后边缘抵触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步骤二与步骤三中,任一挤压组件312在对供料管301喷出的浆料进行过滤时,其后一挤压组件312同步对成形网2上的浆料进行挤压脱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由第一弹簧3124对挤压组件312上的若干第一挤压板3122与若干第二挤压板3123进行弹性抵触,使其上的锯齿配合形成过滤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在过滤工位的下方设置有桨料回用装置7,该浆料回用装置7对从成形网2上流出的浆料进行收集回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三中,由弧形挤压块3144对第一弹簧3124进行挤压,使挤压组件312上的若干第一挤压板3122与若干第二挤压板3123上的锯齿穿纵向插配合形成完整的方向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由限位板3141对第二弹簧3135进行挤压,使挤压组件312整体向下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步骤三中,在挤压工位的下方设置有废水回收装置8,该废水回收装置8对从成形网2上浆料挤压出的废水进行收集后统一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五中,剥纸刀56固定设置,由成形网2带动原纸输送的动力作为主动力带动原纸进行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六中,气缸51同步带动压纸板54对裁切工位前后两端的原纸进行定位工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系统,包括机架1,还包括:

成形网2,所述成形网2回转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中部,形成无端网环,该成形网2上部的成形区21用于进行热转移纸的生产加工;

供料挤压装置3,所述供料挤压装置3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该供料挤压装置3用于对所述成形区21的输入端进行浆料供应,并对该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挤压脱水;

吸水装置4,所述吸水装置4位于所述供料挤压装置3的后侧,其末端位于所述成形网2的无端网环内,其对所述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水分抽吸;以及

裁切装置5,所裁切装置5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成形区21输出端的上方,其用于对所述成形区21成形的热转移纸6进行裁切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成形网2由第一驱动电机20带动沿机架1进行回转输送,借助输送辊与导向辊形成无端网环,在输送过程中,成形网2上部的区域进行热转移纸原纸的生产加工即成形区21;供料挤压装置3对成形区21的输入端进行浆料的输送,并且在浆料输送的过程中,供料挤压装置3对浆料进行过滤,将粗纤维从浆料中过滤出来,提高原纸的均匀性;之后由供料挤压装置3对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平铺到成形区21上,并且脱去浆料内的部分水分,之后成形区21输送至吸水装置4处由吸水装置4吸出浆料内最后的水分形成原纸,最后由裁切装置5对成形的原纸进行裁切。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料挤压装置3包括:

供料机构30,所述供料机构30设置于所述成形区21输入端的下部,其末端的供料管301对称设置于所述成形区21输入端的两侧,且其位于该成形区21的上端;以及

挤压机构31,所述挤压机构31回转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其位于所述成形区21输入端的上方,该挤压机构31用于对所述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挤压脱水。

如图2与图3所示,其中,所述供料管301为l形设置,其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部3011于纵向设置的供料部3012,且该供料部3012覆盖所述成形区21的部位等距设置有若干的供料孔301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供料机构30还包括浆料箱302与浆料泵303,浆料箱302设置于机架1的一侧,供料管301通过管道与所述浆料箱302连通,其由浆料箱302上的浆料泵303进行泵送供料。

值得说明的是,供料机构30在供料时,浆料穿过挤压机构31,浆料内的粗纤维被挤压机构31过滤截留。

如图4与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压机构31包括:

回转链条311,所述回转链条311对称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其位于所述成形区21的上方,且其为回转设置;

若干挤压组件312,所述挤压组件312均等距架设于所述回转链条311上,其随该回转链条311回转输送;

若干连接组件313,所述连接组件313均一一对应所述挤压组件312设置,其设置于所述回转链条311与所述挤压组件312之间,且其上端与所述回转链条311铰接,且其下端与所述挤压组件312的中部穿插配合连接;以及

限位组件314,所述限位组件314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回转链条311中部的下方。

如图7、图8与图10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组件312包括:

挤压框3121,所述挤压框3121为田字形设置,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313的下方,且其中部与该连接组件313的下端穿插卡合连接,该挤压框312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成形区21的输送方向一致;

若干第一挤压板3122,所述第一挤压板3122均为双面锯齿设置,其均沿所述挤压框312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且其两端均与该挤压框3121的宽度方向两端滑动套接;

若干第二挤压板3123,所述第二挤压板3123均为单面锯齿设置,其均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板3122的两侧,且其上的锯齿均与该第一挤压板3122的锯齿穿插配合,该第二挤压板3123的两端均与所述挤压框3121的宽度方向两端滑动套接;

若干第一弹簧3124,所述第一弹簧3124均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板3122与所述第二挤压板3123的之间,其位于所述挤压框3121宽度方向的两端;

挤压件3125,所述挤压件3125对称设置于所述挤压框3121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与所述第二挤压板3123固定连接,且其与所述限位组件314对应配合,使所述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穿插配合形成整体;以及

承压板3126,所述承压板3126设置于所述回转链条311中部的下方,其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且其上等距开设有若干的过水孔3127。

其中,所述挤压件3125与所述限位组件314对应配合的一侧等距设置有若干的滚轮3128。

如图6所示,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313包括:

连接杆3131,所述连接杆3131的两端与两侧的所述回转链条311固定连接;

铰接杆3132,所述铰接杆3132为竖直设置,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杆3131铰接;

下限位环3133,所述下限位环3133位于铰接杆3132与连接杆3131铰接部的下方,其与所述限位组件314对应配合,使挤压组件312在挤压工作时不会晃动;以及

滑套3134,所述滑套3134的上端滑动套设于所述铰接杆3132的下端,其与该铰接杆3132之间抵触设置有第二弹簧3135,且其下端与所述挤压框3121的中部穿插配合连接。

如图5与图9所示,更为具体的,所述限位组件314包括:

限位板3141,所述限位板3141设置于所述承压板3126的正上方,其两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且其中部开设在有一字槽3142,该一字槽314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三角板3143,该三角板3143与所述滑套3134的上端面对应配合;以及

弧形挤压块3144,所述弧形挤压块3144位于所述承压板3126的正上方纵向两侧,其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且其中部为圆滑凸起设置,该弧形挤压块3144与所述挤压件3125对应配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回转链条311由第二驱动电机310带动进行回转,而挤压组件312通过连接组件313架设在回转链条311上,并且随回转链条311进行回转输送。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回转输送过程中,挤压组件312输送至供料管301的下方时,第一弹簧3124使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张开,其上的锯齿彼此组合形成筛网,对供料管301输出的浆料进行筛选,粗纤维被筛网筛出并截留在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组合形成的筛网上,其中,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锯齿的形状可为三角形、方形等任一形状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当挤压组件312输送至限位组件314处时,挤压件3125与弧形挤压块3144挤压配合,使第一弹簧3124压缩,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上的锯齿则穿插配合,形成完整无缺的挤压板,同步,滑套3134的上端面与限位板3141对应配合,三角板3143使第二弹簧3135压缩,滑套3134下降,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形成的完整无缺的挤压板下降与承压板3126配合对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均匀平铺在成形区21上,且脱去浆料内的部分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限位板3141上的一字槽3142是为了便于挤压组件312的通过。

值得具体说明的是,相邻的所述挤压组件312在对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挤压脱水时,在成形区21上形成明显的分界线,分界线在后续的原纸裁切时提供一个参照。

如图2与图1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水装置4包括:

吸水泵41,所述吸水泵41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以及

吸水箱42,所述吸水箱42设置于所述成形区21输送方向的中部位置,其位于所述成形网2的无端网环内部,且其与所述吸水泵41连通,该吸水箱42的上表面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的吸水孔421,且吸水箱42由所述吸水泵41驱动对所述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水分吸出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吸水泵41与吸水箱42连通处为并列等距设置的多个连接口,保证吸水泵41在吸水箱42处形成平衡的吸力,对成形区21上的浆料内剩余的水分吸出。

如图2、图12、图13与图1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裁切装置5包括:

气缸51,所述气缸51竖直设置于所述成形区21的输出端上方,其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切刀52,所述切刀52设置于所述气缸51的下方,其与该气缸51的推杆紧固连接,且对应该切刀52的成形区21上设置有切刀槽211与其相配合;

几字板53,所述几字板53为几字形设置,其与所述气缸51固定连接,且其随该气缸51上下升降,该几字板53两端的l形连接部531对称设置于所述气缸51的横向两侧;

压纸板54,所述压纸板54为长条形设置,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气缸51的横向两侧,且其与所述l形连接部531弹性滑动连接;

承载板55,所述承载板55设置与所述成形区21的下方,其中部开设有缺口用以设置切刀槽211,且其与所述压纸板54对应配合;以及

剥纸刀56,所述剥纸刀56为圆弧形设置,其两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且其紧贴所述成形区21设置于所述切刀槽211的前端,该剥纸刀56的刀刃处向所述成形区21的输送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吸水装置4完成吸水后的浆料形成原纸6,原纸6输送至承载板55处时,由剥纸刀56将原纸6从成形区21上剥离,之后由气缸51带动切刀52下降对原纸6进行裁切,在裁切的过程中,压纸板54压住原纸6的前后两端,使裁切的原纸的切边平整。

进一步说明的是,切刀52上下进行一次剪切的时间,刚好等于两条分界线之间原纸从切刀52下方行进的时间。

如图15所示,一种联机复合造纸成型系统,还包括桨料回用装置7,该桨料回用装置7设置于所述供料管301的正下方,其包括:

浆料收集槽71,所述浆料收集槽71位于所述供料管301的正下方,其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其对供料管301喷洒到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收集;

浆料回用管72,所述浆料回用管72设置于所述浆料收集槽71的下方,其上端与该浆料收集槽71的底面中部连通,其下端与所述浆料箱302的上端面连通,其将所述浆料收集槽71收集的浆料导回到所述浆料箱302内进行再利用,节约陈本。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压板3126下方的废水回收装置8,该废水回收装置8包括:

废水收集槽81,所述废水收集槽81为方形设置,其上方开口正对所述承压板3126设置,所述挤压组件312将所述成形区21上浆料内的大部分水分挤压出后,水分透过所述过水孔3127,被废水收集槽81收集;

废水导出管82,所述废水导出管82设置于所述废水收集槽81的下方,其与该废水收集槽81的下底面连通,其将废水收集槽81收集的废水导出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了废水在工作区域内横流,污染工作环境。

工作过程如下:

成形网2由第一驱动电机20带动沿机架1进行回转输送,借助输送辊与导向辊形成无端网环,在输送过程中,成形网2上部的区域进行热转移纸原纸的生产加工即成形区21;供料挤压装置3对成形区21的输入端进行浆料的输送,并且在浆料输送的过程中,挤压组件312输送至供料管301的下方时,第一弹簧3124使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张开,其上的锯齿彼此组合形成筛网,对供料管301输出的浆料进行筛选,粗纤维被筛网筛出并截留在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组合形成的筛网上,当挤压组件312输送至限位组件314处时,挤压件3125与弧形挤压块3144挤压配合,使第一弹簧3124压缩,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上的锯齿则穿插配合,形成完整无缺的挤压板,同步,下限位环3133与限位板3141对应配合,三角板3143使第二弹簧3135压缩,滑套3134下降,第一挤压板3122与第二挤压板3123形成的完整无缺的挤压板下降与承压板3126配合对成形区21上的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均匀平铺在成形区21上,且脱去浆料内的部分水分,之后成形区21输送至吸水装置4处由吸水装置4吸出浆料内最后的水分形成原纸,最后由裁切装置5对成形的原纸进行裁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