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络菲尔复合纺纱的纱线在线染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4274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赛络菲尔复合纺纱的纱线在线染色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赛络菲尔纺纺纱方法是在赛络纺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如中国公开出版物《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公开时间为2007年4月,文章名称为“棉/涤纶粘胶涤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成纱工艺性能研究”,该技术的原理为粘胶涤纶长丝直接通过导丝装置从前罗拉喂入,并在前罗拉前钳口处与经过牵伸的棉棉粗纱须条保持一定的间距输出,经加捻三角区分别轻度初次加捻后在汇聚点处汇合,然后再次加强捻并合,继而被卷绕到纱管上形成赛络菲尔纱。因此,赛络菲尔复合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良好的包缠特点,该纺纱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纱线强力和成纱质量。不足之处在于若想赋予纱线特殊的性能,则须在纱线后整理工序中添加改性工序。

目前存在通过添加超细羊毛粉体来提高纤维或纱线染色性能的研究,如中国公开出版物《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公开时间为2009年14月,文章名称为“聚乙烯醇/超细羊毛粉体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染色性能”,该文献介绍了将超细羊毛粉体和pva混合在一起来制备pva/超细羊毛粉体共混膜的方法,并测试该共混膜的上染率较原pva大幅度提升。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是成纱前对纱线添加超细羊毛粉体,使得生产环节复杂化,增加了生产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赛络菲尔复合纺纱的纱线在线染色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赛络菲尔复合纺纱的纱线在线染色的方法,该制备方法针对赛络菲尔复合纺纱,采用在环锭细纱机上涤纶长丝运行的途径中设置染色装置,染色装置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设置烘干装置,涤纶长丝经染色装置施加色浆后运行至前罗拉处,与经后罗拉、中罗拉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处的棉粗纱汇合,施加了色浆的涤纶长丝与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加捻形成有色细纱,有色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卷绕到细纱管上。其中,所述的色浆由染色羊毛粉体、udt、乙醇和蒸馏水调配而成,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赛络菲尔复合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良好的包缠特点,在赛络菲尔复合纺纱过程中通过染色装置对涤纶长丝施加色浆,施加色浆后的涤纶长丝和棉粗纱加捻得到有色细纱。涤纶长丝经染色装置施加色浆后表面布满色浆,当涤纶长丝与棉粗纱在前钳口处因加捻作用而相互缠绕,涤纶长丝以空间螺旋状包缠在棉纤维外侧,涤纶长丝表面的色浆会部分转移到与其接触的棉纤维上。由于色浆中乙醇的含量超过10%,而乙醇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能,当涤纶长丝上的色浆与棉纤维接触时乙醇会带动色浆向棉纤维方向转移。从加捻三角区形成的细纱长度方向侧呈现一段涤纶长丝一段棉纤维的状态,涤纶长丝上的色浆向与其接触的棉纤维转移,由于涤纶长丝所带的色浆量有限,色浆不能完全将从加捻三角区形成的细纱长度方向侧呈现的棉纤维覆盖,所以细纱长度方向呈现一段染色一段不染色的状态,因此可制备有色细纱。

本发明设置的烘干装置进一步加快了乙醇和蒸馏水的挥发速度,实现了细纱快速烘干的目的。有色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后,乙醇和蒸馏水挥发只留下染色丝素和udt,则有色细纱是以干燥的状态卷绕在细纱筒上。本发明在赛络菲尔复合纺纱过程中对细纱在线染色,与常规在细纱定型后对细纱染色的工艺相比,无需增加染色设备,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生产周期的目的,且本发明制备的细纱与不经染色的赛络菲尔复合纺纱的涤棉混纺纱相比,细纱表面具有明显的着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图1。

一种赛络菲尔复合纺纱的纱线在线染色的方法,采用在环锭细纱机上涤纶长丝1至前罗拉3的运行途径中设置染色装置2,染色装置2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流量控制装置可采用注射泵或蠕动泵,润湿装置采用海绵润湿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之间软管连接,流量控制装置调节色浆流动速度,其流速为10-40滴/min,润湿装置对涤纶长丝施加色浆。其中,所述的色浆由染色羊毛粉体、udt、乙醇和蒸馏水调配而成,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3至细纱管6之间上设置烘干装置5,烘干装置5可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或电阻加热器,涤纶长丝1经染色装置2施加色浆后运行至前罗拉3处,与经后罗拉8、中罗拉7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3处的棉粗纱9汇合,施加了色浆的涤纶长丝1与棉粗纱9在前罗拉3的前钳口处加捻形成有色细纱4,有色细纱4经烘干装置5烘干卷绕到细纱管6上,其烘干温度为40℃-70℃。

具体实施例

按上述方法。

实施例1

在环锭细纱机上涤纶长丝至前罗拉的运行途径中设置染色装置,染色装置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流量控制装置采用注射泵,润湿装置采用海绵润湿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之间软管连接,流量控制装置调节色浆流动速度,其流速为10滴/min,润湿装置对涤纶长丝施加色浆。色浆由染色羊毛粉体、udt、乙醇和蒸馏水调配而成:其中染色羊毛粉体的质量比为3%,udt的质量比为45%,乙醇的质量比为13%,蒸馏水的质量比为39%。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设置烘干装置,烘干装置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涤纶长丝经染色装置施加色浆后运行至前罗拉处,与经后罗拉、中罗拉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处的棉粗纱汇合,施加了色浆的涤纶长丝与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形成加捻三角区并加捻形成有色细纱,有色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卷绕到细纱管上,其烘干温度为40℃。制得的细纱测试其k/s值,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在环锭细纱机上涤纶长丝至前罗拉的运行途径中设置染色装置,染色装置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流量控制装置采用蠕动泵,润湿装置采用海绵润湿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之间软管连接,流量控制装置调节色浆流动速度,其流速为20滴/min,润湿装置对涤纶长丝施加色浆。色浆由染色羊毛粉体、udt、乙醇和蒸馏水调配而成:其中染色羊毛粉体的质量比为4%,udt的质量比为45%,乙醇的质量比为14%,蒸馏水的质量比为37%。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设置烘干装置,烘干装置采用电阻加热器,涤纶长丝经染色装置施加色浆后运行至前罗拉处,与经后罗拉、中罗拉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处的棉粗纱汇合,施加了色浆的涤纶长丝与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形成加捻三角区并加捻形成有色细纱,有色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卷绕到细纱管上,其烘干温度为50℃。制得的细纱测试其k/s值,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在环锭细纱机上涤纶长丝至前罗拉的运行途径中设置染色装置,染色装置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流量控制装置采用蠕动泵,润湿装置采用海绵润湿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之间软管连接,流量控制装置调节色浆流动速度,其流速为30滴/min,润湿装置对两根涤纶长丝施加色浆。色浆由染色羊毛粉体、udt、乙醇和蒸馏水调配而成:其中染色羊毛粉体的质量比为5%,udt的质量比为50%,乙醇的质量比为15%,蒸馏水的质量比为30%。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设置烘干装置,烘干装置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涤纶长丝经染色装置施加色浆后运行至前罗拉处,与经后罗拉、中罗拉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处的棉粗纱汇合,施加了色浆的涤纶长丝与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形成加捻三角区并加捻形成有色细纱,有色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卷绕到细纱管上,其烘干温度为60℃。制得的细纱测试其k/s值,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在环锭细纱机上涤纶长丝至前罗拉的运行途径中设置染色装置,染色装置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流量控制装置采用蠕动泵,润湿装置采用海绵润湿装置,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之间软管连接,流量控制装置调节色浆流动速度,其流速为40滴/min,润湿装置对两根涤纶长丝施加色浆。色浆由染色羊毛粉体、udt、乙醇和蒸馏水调配而成:其中染色羊毛粉体的质量比为6%,udt的质量比为55%,乙醇的质量比为16%,蒸馏水的质量比为23%。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设置烘干装置,烘干装置采用电阻加热器,涤纶长丝经染色装置施加色浆后运行至前罗拉处,与经后罗拉、中罗拉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处的棉粗纱汇合,施加了色浆的涤纶长丝与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形成加捻三角区并加捻形成有色细纱,有色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卷绕到细纱管上,其烘干温度为70℃。制得的细纱测试其k/s值,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为对比本方案的技术优点,先通过赛络菲尔复合纺纱方法制备一组未染色的涤棉混纺纱作为对比样,再按照实施例1-4制备四组染色的涤棉混纺纱,将对比样和四组染色纱通过小样织机织造出五块大小相同的机织物,将该机织物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下24小时,恒温恒湿环境中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并在该条件下测试五组样品的k/s值,该测试方法是将以上五块样品剪成大小一致的圆形布样置于测色配色仪上,测量每块样品的k/s值。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在线染色后细纱织成织物的k/s值

细纱经在线染色后,织造的织物色深增加较为明显。由表1数据可知,随着染色羊毛粉体使用量越大,织物的k/s值就越大,在线染色的效果越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