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袋折叠机的把手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61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提袋折叠机的把手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包装袋折叠机的改进发明,包括塑料袋、手提袋、薄膜袋等的折叠,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手提袋折叠机的把手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查中国专利,其中专利号为201310302174.9、发明名称为《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提手折叠装置》,公开如下技术内容: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提手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提手翻折托板、托板翻转装置、提 手上翻托盘、提手折叠压杆、提手折叠压杆翻转装置、压杆复位装置、托盘纵向运动装置、塑料袋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交错藏尾式提手折叠推板和提手折叠推板联动装置,所述交错藏尾式提手折叠推板类似于Z字形结构,由工作面、尾部、颈部组成;所述提手折叠推板联动装置由两条直线导轨、气缸、连杆、托架、托板翻转轴构成;每条直线导轨上分别设有两个滑动体,其中的一个滑动体上安装一个提手折叠推板、另一个滑动体上安装一个交错藏尾式提手折叠推板,分别设在直线导轨上的一个交错藏尾式提手折叠推板和设在另一条直线导轨上的提手折叠推板相对应,交叉安装,提手折叠推板和交错藏尾式提手折叠推板连接连杆、气缸,两条直线导轨平行设在托架上,托架设在托板翻转轴上。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塑料袋提手的自动折叠,但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仅适用于一种规格的塑料袋,使用范围小,因此,对生产厂家来说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生产成本较低的手提袋折叠机的把手折叠机构,并且实用性强,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手提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手提袋折叠机的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托板、把手插板及把手定位部件,所述把手插板设置在托板的后方,且所述把手插板与带动其前后水平移动且用于调节把手插板水平位置的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把手定位部件包括有压杆及带动压杆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压杆设置在托板的上方,所述压杆分为左压杆和右压杆,且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可以水平摆动,在把手折叠工况时,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呈打开状态向下移动压住手提袋,且置于把手插板的下方,折叠完成后,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呈并拢状态并向上移动离开手提袋。

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与带动其水平摆动的动力源连接,且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同步相向或反向摆动。

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各自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齿轮,且两齿轮啮合,其中一齿轮与动力源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压杆座及升降气缸,所述压杆安装在压杆座上,所述升降气缸与压杆座连接。

所述把手定位部件设置有两组。

所述把手定位部件还包括有用于调节压杆下压位置的推拉组件。

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有安装座、导杆及推动安装座移动的动力源二,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杆穿过导向孔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压杆安装在安装座上。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推拉气缸和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拉气缸连接,所述推拉气缸的活塞杆与把手插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以水平摆动的左压杆和右压杆,在把手折叠工况时,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向呈打开状态,并将手提袋压住,压杆置于把手插板的下方,把手插板向前插入实现把手折叠,折叠完成后,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并拢状态,然后上升,从把手之间退出,最终复位。本实用新型结构十分精简,而且可以根据手提袋的尺寸调节压杆和把手插板的水平位置,使压杆下压时的位置刚好置于手提袋的把手折叠部位,而把手插板则刚好将把手部位托住,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之间的角度也可以调节,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手提袋的把手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定位部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定位部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规格手提袋的调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折叠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有关细节。参照附图,该种手提袋折叠机的把手折叠机构,包括有机架3、托板4、把手插板2及把手定位部件1,所述把手插板2设置在托板4的后方,且所述把手插板2与带动其前后水平移动且用于调节把手插板水平位置的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手提袋5的袋体部分由托板4托住,所述把手部分由把手插板2托住,根据手提袋的规格通过移动组件调整把手插板的前后位置,使得手提袋的把手部分刚好置于把手插板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推拉气缸20和调节气缸80,所述调节气缸80安装在机架3上,所述调节气缸80的活塞杆与推拉气缸20连接,所述推拉气缸20的活塞杆与把手插板2连接;所述把手定位部件1和把手插板2可以设置有两组,两组把手定位部件1同步运行,为了便于调节两组把手插板的位置,所述两组把手插板的推拉气缸20安装在插板座21上,所述调节气缸80的活塞杆与推板座21连接,为了保证插板座前后移动稳定,可以采用导柱进行导向,即插板座的两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柱床导向孔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插板座21沿导柱前后移动。

所述把手定位部件1包括有压杆10、带动压杆升降的升降组件及用于调节压杆下压位置的推拉组件,所述压杆10设置在托板4的上方,所述压杆10向下移动压住手提袋时,且此时压杆10在把手插板2的下方,推拉气缸20推动把手插板2向前移动时将把手向前折压;所述压杆10分为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且所述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可以水平摆动,即所述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与带动其水平摆动的动力源连接,且所述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同步相向或反向摆动,所述动力源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为气缸17,所述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各自连接有转轴14,即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14上安装有齿轮15,且两齿轮啮合,且其中一齿轮与气缸传动连接,气缸17通过连杆推动齿轮15转动,齿轮带动转轴14转动,从而实现压杆10的摆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压杆座19及升降气缸18,所述压杆10的转轴一和转轴二通过轴承安装在压杆座19上,所述气缸17也安装在压杆座19上,所述升降气缸18与压杆座19连接,所述两组把手定位部件的压杆10可以采用一个气缸,即两组把手定位部件中的各有一个齿轮通过连杆与升降气缸18连接,如此实现一个气缸带动两个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两组压杆10摆动;所述推拉组件根据手提袋的规格调整压杆下压的位置,也就是通过推拉组件带动压杆移动调整压杆的位置;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有安装座12、导杆11及推动安装座移动的动力源二,动力源二可以采用气缸或者电机,所述安装座12的两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杆11穿过导向孔安装在机架3上,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气缸18安装在安装座12上;参照图3和图5,在把手折叠工况时,所述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打开,本实施例中为八字形,所述升降气缸18带动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向下移动压住手提袋的把手折叠部位,此时,左压杆和右压杆在把手插板的下方,折叠完成后,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并拢,最后由升降气缸18带动其复位。

本机工作时,参照图5,先根据手提袋的规格调整压杆10及把手插板2的位置,手提袋的中心位置是不变的,因此较大的手提袋的把手部位比较小的手提袋的把手部位要靠后,调节时,针对较大的手提袋,动力源二带动安装座12向后移动,使安装座上的升降组件以及压杆向后移动,最终使压杆下压的位置刚好与手提袋把手折叠部位,同时,调节气缸80带动插板座21沿导柱相后移动,插板座上的把手插板2也向后移动,使得手提袋的把手刚好置于把手插板上;如果手提袋较小时,则动力源二推动安装座12向前移动,使安装座上的升降组件及压杆向前移动,调节气缸则伸出带动插板座及把手插板向前移动;调整完成后,即可进行折叠工作,成型后的手提袋被送至托板4上,所述手提袋的袋体置于托板4上,所述手提袋的把手部分置于把手插板2上,此时,所述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打开呈八字形,所述升降气缸18推动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向下移动并压住手提袋把手折叠部位,参照图4和5,此时,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在把手插板2的下方,接着推拉气缸20推动把手插板2向前移动,将置于其上方的把手向前推,使把手折叠在袋体的上方,所述气缸17回缩带动齿轮15转动,转轴一和转轴二相向转动,使左压杆13和右压杆16相向摆动,并拢后升降气缸18带动压杆向上移动离开手提袋,压杆复位后,气缸17伸出带动齿轮15反向转动,使左压杆和右压杆反向摆动,呈打开状态,而把手插板2完成把手折叠工作后,推拉气缸20带动回缩带动把手插板向后移动并复位,等待下一次把手折叠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