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的施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0862阅读:20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机的施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机的施胶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机是纸张抄造的联合装备,主要包括网布、压榨部、烘干部、表面施胶部、烘干部、压光部、卷纸部等部分构成。表面施胶是将施胶剂涂在纸表面,以增强纸对水溶液的抗渗透性和防扩散性的工艺过程。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4435115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7月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用施胶机,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箱,所述的安装箱上设置有位于原纸上表面上的上施胶辊和位于原纸下表面上的下施胶辊,所述的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平行且相错相切分布,所述的上施胶辊上可转向连接有指向原纸上表面的计量棒式上施胶头,所述的下施胶辊上可转向连接有指向原纸下表面的计量棒式下施胶头;所述的基座上还设置有分别位于安装箱左右两侧且供原纸通过的进入纸辊和输出纸辊。

这种造纸用施胶机在使用时,通过计量棒式上施胶头以及计量棒式下施胶头分别对纸张的上下表面进行施胶,此时计量棒式上施胶头、计量棒式下施胶头均会沿着纸张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列分布有多个,从而能较为均匀的对纸张的上下表面进行施胶,但是因相邻的计量棒式上施胶头之间、相邻的计量棒式下施胶头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间隙,此时沿着纸张的宽度方向容易出现施胶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机的施胶装置,具有均匀施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造纸机的施胶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一侧上方的进料辊、转动连接在机架另一侧下方的出料辊、设置在机架中部且在高度上处于进料辊与出料辊之间的施胶辊组、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施胶的出胶机构,所述施胶辊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上施胶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上施胶辊之间形成供纸张经过的传输间隙的下施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分别覆盖所述传输间隙两端的挡板,所述出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多个朝向所述上施胶辊与所述下施胶辊交界处的上出胶支管的上出胶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多个朝向所述上施胶辊与所述下施胶辊交界的下出胶支管的下出胶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对纸张进行上胶过程中,纸张传输时依次经过进料辊、形成在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之间的传输间隙、出料辊;当纸张经过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之间的传输间隙时,因通过上出胶管上的上出胶支管、下出胶管上的下出胶支管输出的施胶剂流到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之间的交接处,且在重力作用下朝向传输间隙处流动并堆积,并且位于传输间隙两端的挡板使得施胶剂不会从传输间隙的两端流落,从而使得经过传输间隙的纸张能完全与施胶剂进行接触,且在通过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的挤压后实现均匀施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施胶辊位于靠近所述出料辊的一侧,所述下施胶辊位于靠近所述进料辊的一侧,所述上施胶辊的高度高于所述下施胶辊的高度,沿着所述上施胶辊的长度方向,所述上施胶辊的圆心与所述下施胶辊的圆心两者之间形成的中垂线与所述进料辊靠近所述出料辊一侧的边缘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纸张经过进料辊时,纸张能沿着上施胶辊的圆心与下施胶辊的圆心两者之间形成的中垂线进入到传输间隙,从而使得纸张和上施胶辊之间、纸张和下施胶辊之间均预留有相差无几的空间,从而方便上出胶支管中流出的施胶剂进入到纸张与上施胶辊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方便下出胶支管流出的施胶剂进入到纸张与下施胶辊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施胶辊的周侧外壁上、所述下施胶辊的周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施胶辊周侧外壁上的橡胶层以及在下施胶辊周侧外壁上的橡胶层因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当与纸张相抵触时,位于传输间隙处的施胶剂不易渗透落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出胶管、所述下出胶管的一端均连接有进料软管,所述上出胶管与所述进料软管之间、所述下出胶管与所述进料软管之间均设置有进料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出胶管与进料软管之间、下出胶管与进料软管之间均设置有控制阀门,从而能通过进料阀门的开启程度,从而控制进入到上出胶管和下出胶管中的施胶剂的进入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出胶支管、所述下出胶支管均由陶瓷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出胶支管和下出胶支管均通过陶瓷材料制成,因陶瓷表面较为光滑,从而使得施胶剂能顺滑的从上出胶支管或下出胶支管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上施胶辊上方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具有朝向所述上施胶辊的第一喷头的第一喷淋管,位于所述下施胶辊的上方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具有朝向所述下施胶辊的第二喷头的第二喷淋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造纸机的施胶装置完成施工后,因上施胶辊的表面、下施胶辊的表面均粘附有施胶剂,此时能通过第一喷淋管上的第一喷头朝向上施胶辊的表面进行喷淋清洗,能通过第二喷淋管上的第二喷头朝向下施胶辊的表面进行喷淋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下施胶辊两端的所述机架上铰接有安装座,所述下施胶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安装座转动且使得所述下施胶辊远离所述上施胶辊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件带动安装座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下施胶辊远离上施胶辊,从而使得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之间的传输间隙变大,从而方便纸张穿过传输间隙;且通过微调节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之间的传输间隙,能适配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施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驱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从而改变气缸与安装座的铰接点到气缸与机架的铰接点之间的间距,实现带动安装座进行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出胶管上的上出胶支管、下出胶管上的下出胶支管输出的施胶剂流到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之间的交接处,且在重力作用下朝向传输间隙处流动并堆积,并且位于传输间隙两端的挡板使得施胶剂不会从传输间隙的两端流落,从而使得经过传输间隙的纸张能完全与施胶剂进行接触,且在通过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的挤压后实现均匀施胶;

2、在上施胶辊和下施胶辊表面设置的橡胶层能增加与纸张接触时的密封性,从而减小出现施胶剂从传输间隙发生渗透的情况出现;

3、上出胶支管和下出胶支管均有陶瓷材料制成,从而能增加施胶剂的流动性,使得出胶更为顺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安装座;2、进料辊;3、出料辊;4、施胶辊组;41、上施胶辊;42、下施胶辊;43、挡板;44、传输间隙;5、出胶机构;51、上出胶管;511、上出胶支管;52、下出胶管;521、下出胶支管;6、橡胶层;7、进料软管;71、进料阀门;8、第一喷淋管;81、第一喷头;9、第二喷淋管;91、第二喷头;10、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造纸机的施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一侧的上方的进料辊2、转动连接在机架1另一侧的下方的出料辊3、转动连接在机架1中部的施胶辊组4、设置在机架1上的出胶机构5。

如图1所示,进料辊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一侧上方,出料辊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另一侧的下方。

如图1和图3所示,机架1上的两端均通过销轴铰接有安装座11,在机架1和安装座11之间设置有驱动安装架转动的驱动件10,该驱动件10为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机架1上以及安装架上的驱动气缸。

如图1和图2所示,施胶辊组4包括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上施胶辊41、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端的安装架上的下施胶辊42、挡板43,在上施胶辊41的周侧外壁上、下施胶辊42的周侧外壁上均粘合有通过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层6。上施胶辊41位于靠近出料辊3的一侧的机架1上,下施胶辊42位于靠近进料辊2一侧的安装架上,且在高度上,上施胶辊41和下施胶辊42均处于进料辊2和出料辊3之间。同时上施胶辊41的高度高于下施胶辊42的高度,且在上施胶辊41和下施胶辊42之间形成有供纸张穿过的传输间隙44。且沿着上施胶辊41的长度方向,上施胶辊41的圆心与下施胶辊42的圆心两者之间形成的中垂线与进料辊2靠近出料辊3一侧的边缘相切。挡板43共两个分别固定在上施胶辊41两端的机架1上,且两个挡板43对传输间隙44的两端进行覆盖。

如图1所示,出胶机构5包括上出胶管51、下出胶管52。上出胶管51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施胶辊41上方的机架1上,且上出胶管5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上施胶辊41的长度方向,且在上出胶管51上连通有多个呈排列分布的上出胶支管511,多个上出胶支管511远离上出胶管51的一端均朝向靠近传输间隙44的方向延伸。下出胶管52固定安装在位于下施胶辊42上方的机架1上,且下出胶管5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施胶辊42的长度方向,且在下出胶管52上连通有多个呈排列分布的下出胶支管521,多个下出胶支管521远离下出胶管52的一端均朝向靠近传输间隙44的方向延伸。且上出胶支管511、下出胶支管521均由陶瓷材料制成;同时上出胶管51、下出胶管52的一端均连接有进料软管7,上出胶管51与进料软管7之间、下出胶管52与进料软管7之间均安装有进料阀门71。

如图1所示,同时在位于上施胶辊41上方的机架1上安装有具有多个朝向上施胶辊41的第一喷头81的第一喷淋管8,位于下施胶辊42的上方的机架1上安装有具有多个朝向下施胶辊42的第二喷头91的第二喷淋管9。

实施原理:在对纸张进行上胶过程中,纸张传输时依次经过进料辊2、形成在上施胶辊41和下施胶辊42之间的传输间隙44、出料辊3;当纸张经过上施胶辊41和下施胶辊42之间的传输间隙44时,因通过上出胶管51上的上出胶支管511、下出胶管52上的下出胶支管521输出的施胶剂流到上施胶辊41和下施胶辊42之间的交接处,且在重力作用下朝向传输间隙44处流动并堆积,并且位于传输间隙44两端的挡板43使得施胶剂不会从传输间隙44的两端流落,从而使得经过传输间隙44的纸张能完全与施胶剂进行接触,且在通过上施胶辊41和下施胶辊42的挤压后实现均匀施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