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4135发布日期:2018-06-05 19:2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麻类纤维具有吸水、吸湿和透气性好的特点,通过对麻类纤维成分的研究,发现麻类纤维不仅普遍含有抗菌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含有十多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降血压和提高人体机能的效果。现有技术中通过麻类纤维和其它纤维混纺制得的面料温度降低有限,不能使人体感受到足够的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面料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15wt%-25wt%的束纤维麻、30wt%-35wt%的空调纤维和40wt%-55wt%的其它纤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束纤维麻包括大麻、亚麻和罗布麻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纤维为涤纶基空调纤维或者粘胶纤维基空调纤维。

其中,所述空调纤维是利用变相材料不断地吸收和释放能量来调节温度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其它纤维包括棉、丝、毛、聚酯纤维、锦纶、氨纶、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

1)对束纤维麻进行生物预处理得到打成麻;

2)对所述打成麻进行除杂;

3)对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养生;

4)将养生后的所述打成麻放在输送带上进行初开松,再在高压管道对初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精开松;

5)对精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一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3%-5%之间;

6)将一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梳理处理,使纤维的劈裂支数到达1800-2300之间,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一次梳理平整均匀;

7)将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

8)对一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二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1%-2%之间;

9)将二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梳理处理,使纤维劈裂支数达到3400支以上,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二次梳理平整均匀;

10)将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比一次成网处理后更加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

11)将二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与空调纤维以及其它纤维进行多次并条处理形成原料混合物,其中所述原料混合物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wt%-25wt%的束纤维麻、30wt%-35wt%的空调纤维和40wt%-55wt%的其它纤维;

12)对所述原料混合物依次进行粗纱处理(该过程需要合理的牵引倍数及捻系数,轻定量的控制,并减小压力)、细纱处理(该过程需要加强牵引区的压力,捻系数合理设计)、成筒处理(将细纱处理好的纱线绕卷成筒)、坯纱处理(将成筒的坯纱放在织坯机上备用)和色纱处理(对坯纱直接进行染色,增加光泽度工艺),再进行相应的针织/梭织处理得到针织/梭织坯布;

13)由所得到的针织/梭织坯布制备针织/梭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的生物预处理为脱胶酶处理,所述脱胶酶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束纤维麻的重量,将40wt%-50wt%的果胶酶、30wt%-35wt%的木聚糖酶、5wt%-10wt%的甘露聚糖酶、10wt%-15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5wt%-8wt%的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将所述酶混合物在pH为8-9、温度为20℃-45℃且湿度为95%-100%的条件下施加于所述束纤维麻上6天-9天,然后再基于所述束纤维麻的重量,喷洒0.5wt%-1.5wt%的乳化油静置24小时后,从而使所述束纤维麻的麻皮从所述束纤维麻的麻杆上面分离并脱离得到打成麻,其中,当环境温度为20℃-30℃时,所述酶混合物在所述束纤维麻上施加7天-9天;当环境温度为30℃-45℃时,所述酶混合物在所述束纤维麻上施加6天-7天。

其中,本发明的脱胶酶处理中所使用的脱胶酶是申请人自主研发的脱胶酶,为绿色环保型,且不带有可迁移性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善纤维的透气性和抗菌性,并且可以提高面料(针织、梭织)印染时着色率。根据对不同产地的大麻、亚麻、罗布麻的系统分析,准确的掌握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利用目前市场上的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各种酶制剂复配出合适的脱胶酶,喷涂于束纤维麻的麻茎上,完成脱胶,实现麻皮与茎杆的分离和纤维劈裂支数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的生物预处理为脱胶菌处理,所述脱胶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定向培养的脱胶菌种在pH为7.5-8.5、温度为35℃-55℃且湿度为95%-100%的条件下喷洒或浸泡所述束纤维麻5天至8天,然后再基于所述束纤维麻的重量,喷洒0.5wt%-1.5wt%的乳化油静置24小时后,从而使所述束纤维麻的麻皮从所述束纤维麻的麻杆上面分离并脱离得到打成麻,其中,当环境温度为35℃-45℃时,所述酶混合物在所述束纤维麻上施加7天-8天;当环境温度为45℃-55℃时,所述酶混合物在所述束纤维麻上施加5天-7天,所述脱胶菌种为欧文氏杆菌。

其中,所述脱胶菌处理利用定向培养的脱胶菌种(欧文氏杆菌),喷涂或浸泡接种于束纤维麻的麻茎上,给予脱胶菌种以适合的生存培养条件,以麻皮中的果胶、半纤维素、水溶物等为培养基,实现“胶养菌,菌产酶,酶脱胶”的循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的养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的重量,将30wt%-40wt%的果胶酶、25wt%-30wt%的木聚糖酶、5wt%-10wt%的甘露聚糖酶、3wt%-6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2wt%-5wt%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再用水稀释100倍之后,再将稀释后的所述酶混合物与亚麻油剂以1:0.3-0.7的重量比混合后于35℃-45℃的温度下喷洒或浸泡所述打成麻5天-7天。

其中,养生过程使束纤维麻变的柔软松散、菌变推进,催化裂变而形成高支分裂的劈裂状态。大麻、亚麻和罗布麻属于束纤维麻,根据产品的用途,纤维劈裂支数可以调整,目前市场上的纤维劈裂支数一般在2000支左右。本发明中纤维劈裂支数已经比市场上的普通束纤维麻的纤维劈裂支数高出很多,而纤维劈裂支数的高低与纤维的降温多少成正比。本发明中纤维劈裂支数可以达到3400支,特殊产品可以做到3400支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之间根据产品的要求还包括以下步骤:对除杂后的打成麻依次进行漂白处理、脱水处理和烘干处理后,再进行养生。

其中,根据产品要求而决定是否需要对除杂后的打成麻进行漂白处理,如果不需要就可以直接以原色状态进行养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1)中的所述束纤维麻包括大麻、亚麻和罗布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空调纤维为涤纶基空调纤维或者粘胶纤维基空调纤维;所述其它纤维包括棉、丝、毛、聚酯纤维、锦纶、氨纶、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是利用束纤维麻(大麻、亚麻和罗布麻中一种或几种)本身的优良特性,通过与空调纤维(涤纶基、粘胶基)混合,以及根据产品需求加入一定比例的其它纤维(其它纤维:棉、丝、毛、聚酯纤维、锦纶、氨纶、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及其它再生纤维素纤维)混合后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和创新高支纤维生产技术工艺制备的含束纤维麻的功能性面料(比如梭织、针织等),经过对这些面料进行实验测试,发现所制得的功能性面料具有降温、恒温、抗菌和防紫外线等的效果。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含束纤维麻的针织/梭织坯布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成品面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梭织成品面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含束纤维麻的针织/梭织坯布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地,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束纤维麻进行生物预处理得到打成麻;2)对所述打成麻进行除杂;3)对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养生;4)将养生后的所述打成麻放在输送带上进行初开松,再在高压管道对初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精开松;5)对精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一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3%-5%之间;6)将一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梳理处理,使纤维的劈裂支数到达1800-2300之间,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一次梳理平整均匀;7)将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8)对一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二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1%-2%之间;9)将二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梳理处理,使纤维劈裂支数达到3400支以上,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二次梳理平整均匀;10)将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比一次成网处理后更加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11)将二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与空调纤维以及其它纤维进行多次并条处理形成原料混合物,其中所述原料混合物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wt%-25wt%的束纤维麻、30wt%-35wt%的空调纤维和40wt%-55wt%的其它纤维;12)对所述原料混合物依次进行粗纱处理、细纱处理、成筒处理、坯纱处理和色纱处理(色纱处理为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的),再进行相应的针织处理(大圆机针织)或者梭织处理(织布机梭织)得到针织坯布或梭织坯布;13)由所得到的针织坯布或梭织坯布制备针织或梭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成品面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对所得到的针织坯布依次进行翻布缝头、烧毛、煮练、染色(染色处理为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的)、预定型、开幅、特种整理、定型、预缩、检验和成卷的工艺,从而制备针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梭织成品面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对所得到的梭织坯布依次进行翻布缝头、烧毛、煮练、预定型、染色(染色处理为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的)、特种整理、定型、预缩、检验和成卷的工艺,从而制备梭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其中,图1中的色纱处理与图2-图3中的染色处理择一进行,比如图1如果进行了色纱处理,那么图2和图3中的染色处理就可省略,相应地,图1如果不进行色纱处理,那么图2和图3中就要进行染色处理。

本发明对面料的生产工艺的环节上也进行了优化,面料(针织、梭织)的印染过程中,取消丝光的工序,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以免影响面料降温效果,在印染完成后对面料进行后整理,增加光泽整理,这样的工艺优化大幅度的提升降温效果,又没有影响面料(针织、梭织)的光泽感。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的制备过程,特提供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分别准备5公斤的大麻、15公斤的亚麻和5公斤的罗布麻的束纤维麻作为原料备用;基于所述束纤维麻的重量,将40wt%的果胶酶、35wt%的木聚糖酶、8wt%的甘露聚糖酶、15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5wt%的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将所述酶混合物在pH为8-9、温度为30℃且湿度为95%-100%的条件下施加于所述束纤维麻上7天,然后再基于所述束纤维麻的重量,喷洒1wt%的乳化油静置24小时后,从而使所述束纤维麻的麻皮从所述束纤维麻的麻杆上面分离并脱离得到打成麻;对所述打成麻进行除杂;对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养生,具体地,基于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的重量,将40wt%的果胶酶、30wt%的木聚糖酶、10wt%的甘露聚糖酶、3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5wt%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再用水稀释100倍之后,再将稀释后的所述酶混合物与亚麻油剂以1:0.5的重量比混合后于40℃的温度下喷洒所述打成麻6天;将养生后的所述打成麻放在输送带上进行初开松,再在高压管道对初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精开松;对精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一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3%-5%之间;将一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梳理处理,使纤维的劈裂支数到达1800-2300之间,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对一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二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1%-2%之间;将二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梳理处理,使纤维劈裂支数达到3400支以上,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比一次成网处理后更加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将二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与30公斤的粘胶基空调纤维以及10公斤的锦纶、20公斤的莱赛尔纤维和15公斤的棉进行多次并条处理形成原料混合物;对所述原料混合物依次进行粗纱处理、细纱处理、成筒处理和坯纱处理,再进行织布机梭织得到梭织坯布;对所得到的梭织坯布依次进行翻布缝头、烧毛、煮练、预定型、染色、特种整理、定型、预缩、检验和成卷的工艺,从而制备梭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梭织成品面料进行参数以及性能的测定,发现实施例1中的梭织成品面料比例为大麻5wt%+亚麻15wt%+罗布麻5wt%+空调纤维(粘胶基)30wt%+锦纶10wt%+莱赛尔纤维20wt%+棉15wt%,(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3700-3900支),并发现所制得的梭织成品面料的温度相比于仅含未经生物预处理的束纤维麻(大麻5wt%+亚麻15wt%+罗布麻5wt%)+锦纶40wt%+莱赛尔纤维20wt%+棉15wt%的混纺梭织面料(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2000支以下)的面料降温4℃-6℃。

实施例2

准备25公斤的亚麻作为原料备用;将定向培养的欧文氏杆菌在pH为7.5-8.5、温度为35℃且湿度为95%-100%的条件下喷洒所述亚麻8天,然后再基于所述亚麻的重量,喷洒1.5wt%的乳化油静置24小时后,从而使所述亚麻的麻皮从所述亚麻的麻杆上面分离并脱离得到打成麻;对所述打成麻进行除杂;对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养生,具体地,基于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的重量,将30wt%的果胶酶、25wt%的木聚糖酶、6wt%的甘露聚糖酶、5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4wt%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再用水稀释100倍之后,再将稀释后的所述酶混合物与亚麻油剂以1:0.5的重量比混合后于40℃的温度下喷洒所述打成麻7天;将养生后的所述打成麻放在输送带上进行初开松,再在高压管道对初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精开松;对精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一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3%-5%之间;将一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梳理处理,使纤维的劈裂支数到达1800-2300之间,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对一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二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1%-2%之间;将二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梳理处理,使纤维劈裂支数达到3400支以上,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比一次成网处理后更加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将二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与35公斤的粘胶基空调纤维以及30公斤的聚酯纤维和15公斤的莱赛尔纤维进行多次并条处理形成原料混合物;对所述原料混合物依次进行粗纱处理、细纱处理、成筒处理、坯纱处理和色纱处理,再进行织布机梭织得到梭织坯布;对所得到的梭织坯布依次进行翻布缝头、烧毛、煮练、预定型、特种整理、定型、预缩、检验和成卷的工艺,从而制备梭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对实施例2中得到的梭织成品面料进行参数以及性能的测定,发现实施例2中的梭织成品面料比例为亚麻25wt%+空调纤维(粘胶基)35wt%+聚酯纤维25wt%+莱赛尔纤维15wt%,(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3400-3600支),并发现所制得的梭织成品面料的温度相比于仅含未经生物预处理的束纤维麻(亚麻25wt%)+聚酯纤维35wt%+莱赛尔纤维40wt%的混纺梭织面料(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2000支以下)的面料降温3℃-4℃。

实施例3

分别准备15公斤的大麻和15公斤的罗布麻的束纤维麻作为原料备用;基于所述束纤维麻的重量,将42wt%的果胶酶、35wt%的木聚糖酶、7wt%的甘露聚糖酶、15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8wt%的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将所述酶混合物在pH为8-9、温度为30℃且湿度为95%-100%的条件下施加于所述束纤维麻上7天,然后再基于所述束纤维麻的重量,喷洒1wt%的乳化油静置24小时后,从而使所述束纤维麻的麻皮从所述束纤维麻的麻杆上面分离并脱离得到打成麻;对所述打成麻进行除杂;对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养生,具体地,基于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的重量,将30wt%的果胶酶、30wt%的木聚糖酶、8wt%的甘露聚糖酶、5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3wt%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再用水稀释100倍之后,再将稀释后的所述酶混合物与亚麻油剂以1:0.5的重量比混合后于35℃的温度下喷洒所述打成麻7天;将养生后的所述打成麻放在输送带上进行初开松,再在高压管道对初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精开松;对精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一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3%-5%之间;将一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梳理处理,使纤维的劈裂支数到达1800-2300之间,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对一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二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1%-2%之间;将二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梳理处理,使纤维劈裂支数达到3400支以上,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比一次成网处理后更加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将二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与35公斤的涤纶基空调纤维以及20公斤的聚酯纤维、15公斤的莱赛尔纤维和5公斤的氨纶进行多次并条处理形成原料混合物;对所述原料混合物依次进行粗纱处理、细纱处理、成筒处理和坯纱处理,再进行大圆机针织得到针织坯布;对所得到的针织坯布依次进行翻布缝头、烧毛、煮练、染色、预定型、开幅、特种整理、定型、预缩、检验和成卷的工艺,从而制备针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对实施例3中得到的针织成品面料进行参数以及性能的测定,发现实施例3中的针织成品面料比例为大麻15wt%+罗布麻15wt%+空调纤维(涤纶基)35wt%+聚酯纤维15wt%+莱赛尔纤维15wt%+氨纶5wt%,(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3400-3600支),并发现所制得的针织成品面料的温度相比于仅含未经生物预处理的束纤维麻(大麻15wt%+罗布麻15wt%)+聚酯纤维35wt%+莱赛尔纤维20wt%+氨纶15wt%的混纺针织面料(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2000支以下)的面料降温4℃-6℃。

实施例4

分别准备10公斤的大麻和5公斤的亚麻的束纤维麻作为原料备用;将定向培养的欧文氏杆菌在pH为7.5-8.5、温度为55℃且湿度为95%-100%的条件下喷洒所述大麻和亚麻6天,然后再基于所述大麻和亚麻的总重量,喷洒1wt%的乳化油静置24小时后,从而使所述亚麻的麻皮从所述亚麻的麻杆上面分离并脱离得到打成麻;对所述打成麻进行除杂;对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养生,具体地,基于除杂后的所述打成麻的重量,将40wt%的果胶酶、25wt%的木聚糖酶、5wt%的甘露聚糖酶、5wt%的中性纤维素酶和3wt%酯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酶混合物再用水稀释100倍之后,再将稀释后的所述酶混合物与亚麻油剂以1:0.5的重量比混合后于35℃的温度下喷洒所述打成麻7天;将养生后的所述打成麻放在输送带上进行初开松,再在高压管道对初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精开松;对精开松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一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3%-5%之间;将一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梳理处理,使纤维的劈裂支数到达1800-2300之间,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一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一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对一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清花处理,其中所述二次清花的落渣率控制在1%-2%之间;将二次清花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梳理处理,使纤维劈裂支数达到3400支以上,从而将所述打成麻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将二次梳理平整均匀后的所述打成麻进行二次成网处理,使纤维达到比一次成网处理后更加松散的状态,便于后面继续加工;将二次成网处理后的所述打成麻与35公斤的涤纶基空调纤维以及25公斤的棉、20公斤的莫代尔纤维和5公斤的氨纶进行多次并条处理形成原料混合物;对所述原料混合物依次进行粗纱处理、细纱处理、成筒处理、坯纱处理和色纱处理,再进行织布机梭织得到梭织坯布;对所得到的梭织坯布依次进行翻布缝头、烧毛、煮练、预定型、特种整理、定型、预缩、检验和成卷的工艺,从而制备梭织成品面料并入库。

对实施例4中得到的针织成品面料进行参数以及性能的测定,发现实施例4中的针织成品面料比例为大麻10wt%+亚麻5wt%+空调纤维(涤纶基)35wt%+棉25wt%+莫代尔纤维20wt%+氨纶5wt%,(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3400-3600支)并发现所制得的针织成品面料的温度相比于仅含未经生物预处理的束纤维麻(大麻10wt%+亚麻5wt%)+棉30wt%+莫代尔纤维30wt%+氨纶25wt%的混纺针织面料(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为2000支以下)的面料降温3℃-4℃。

实际上,影响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的降温效果的因素是:1、同样含量的束纤维麻的情况下,纤维劈裂支数越高,面料的降温效果越好;2、相同纤维劈裂支数的情况下,束纤维麻含量越高,降温效果越好。本发明束纤维麻和空调纤维混纺的面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wt%-25wt%的束纤维麻、30wt%-35wt%的空调纤维和40wt%-55wt%的其它纤维,其中束纤维麻经过二次梳理处理后,纤维劈裂支数达到3400支以上,而这是现有技术束纤维麻未达到的纤维劈裂支数,所制得的这种面料具有降温、恒温、抗菌和防紫外线等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