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纤维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8141发布日期:2018-08-19 01: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设备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苎麻纤维初加工的机械设备,既适合苎麻纤维集中加工,又可与割麻机配套实现联合作业。



背景技术:

苎麻是我国的特色经济作物,苎麻纤维号称天然纤维之王,但传统的收获方式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机械收获显得尤其重要。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形式的苎麻纤维加工机械,但迄今为止机械化收获加工技术尚不成熟。

与本发明较接近的现有技术zl201510062043.7自动高效脱麻,采用两道夹持链喂入,一道夹持链反向拉出,用三套脱麻机构脱麻,左脱麻机构的前端喂入脱麻,后段反向清理,中、右脱麻机构分别完成基部的喂入脱麻和反向清理的技术方案。实践表明,该机尚存以下缺陷:一是夹持链喂入和反拉交换尚不可靠;二是基部经中脱麻机构脱麻后易缠绕,不易进入右脱麻机构进行清理;三是长麻杆梢部未进行处理直接反拉,纤维损失大,不可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具体目的是公开一种结构合理,工作可靠,生产效率更高的苎麻纤维加工机。既能场上固定作业,实现集中化加工,又可与割麻机配套田间移动作业,实现联合收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喂入机构,麻杆压折机构,左脱麻机构,麻秆基部压折机构,右脱麻机构,麻秆夹持输送机构,纤维夹持输送机构,动力及传动机构。左右脱麻机构丁字形垂直配置,麻秆和麻秆基部压折机构倾斜45°配置在左、右脱麻机构的前面,麻秆和纤维夹持输送机构平行,尾首重叠衔接,与脱麻机构倾斜45°,传动机构的多向输出传动箱设置在左右脱麻机构之间的底座上,3根输出轴与输入轴交叉,分别驱动。喂入、压折、输送、脱麻以及联合收获时的麻秆中间输送。

喂入机构由与麻秆堆放台连接的滑板,前档杆,定位挡板和两道拨送链组成,右拨送链条与夹持链条为同一根,滑板下面与拨送链条的间隙略大于麻秆直径以利麻秆通过,当与割麻机配套联合收获时,拨送链直接与中间输送机构衔接。

麻秆压折机构和麻秆基部压折机构均为一对螺旋滚筒,线速度与夹持输送速度相同,螺旋升角45°,条数为4。下滚螺旋槽右旋,宽20mm,深10mm,上滚螺旋叶片左旋,高10mm。麻秆压折滚筒长度是麻秆基部压折滚筒的2倍,下滚中部断开设置喂入链轮,上滚中部对应断开设置折骨圆盘。

脱麻机构为叶片双滚筒,一端开启,叶片线速度15米/秒左右,左脱麻机构长度是右脱麻机构的2倍。

麻秆夹持输送机构为公知的夹持链,由驱动轮、从动轮、链条托轨、链条、压杆、推杆、圆柱压簧等组成。

纤维夹持输送机构采用夹持带,由上下两套偶合而成,上下机构均由传动轮、从动轮、上(下)压(托)轮、夹持带组成。

传动机构的多向输出传动箱,由两副圆柱齿轮和三副圆锥齿轮、箱体等组成,输入轴同时带动左脱麻机构,输出一轴与输入轴的轴交角为90°,带动右脱麻机构,输出二轴与输入轴的平面夹角45°,带动夹持输送、喂入,压折机构,输出三轴正立面左倾35°,联合收获时驱动麻秆中间夹持输送装置。

加工过程是:麻秆中间输送装置送来的麻秆,或人工将放麻台上喂入的麻秆由喂入机构喂入麻秆压折机构后,麻秆基部进入麻秆夹持输送机构,在夹持输送机构与喂入机构的共同作用下,经压折的麻秆横向从左脱麻机构的开启端,轴向进入,切向拉出,在继续输送的过程中麻秆基部进入麻秆基部压折机构,从左脱麻机构切向拉出的纤维进入纤维夹持输送机构,在继续脱麻过程中基部麻秆脱离麻秆夹持输送机构,再由纤维夹持输送机构夹持经麻秆基部压折机构末端出来,从右脱麻机构开启端轴向进入切向拉出完成脱麻后放入纤维仓。

本发明的实施产生以下明显的效果:

1、压折机构将麻秆压扁、压破,麻骨折碎后进入脱麻机构,有利直接反拉得到纤维,无缠绕,可用于苎麻及其他麻类作物纤维加工,适应性能广。

2、从进到出链带夹持实现了纯机械全自动化,既可单机固定作业,又能与割麻机配套实现联合收获。

附图说明

图1整机主视(正立面)示意图,图2整机俯视(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整机左视(侧立面)示意图。

图4麻秆压折机构示意图。

图5多向输出传动箱主视示意图,图6多向输出传动箱俯视示意图,图7多向输出传动箱c-c剖面示意图。

图中1.喂入机构,2.麻秆压折机构,3.左脱麻机构,4.动力(传动总轴),5.纤维夹持输送机构,6.右脱麻机构,7.麻秆基部压折机构,8.麻秆夹持输送机构,9.多向输出传动箱。

2.1、传动齿轮,2.2、压折上滚,2.3、带座轴承,2.4、压折下滚,2.5、驱动链轮。

9.1、箱体,9.2、第二输出轴,9.3、圆柱齿轮副,9.4、四轴,9.5、圆锥齿轮副,9.6、三轴,9.7、圆锥齿轮副,9.8、带轮,9.9、输入轴,9.10、圆锥齿轮副,9.11、第一输出轴,9.12、链轮,9.13、轴承,9.14、箱盖,9.15、第三输出轴,9.16、轴承盖,9.17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整机如图1、图2、图3所示,由喂入机构1,麻秆压折机构2,左脱麻机构3,动力(或动力传动总轴)4,纤维夹持输送机构5,右脱麻结构6,麻秆基部压折机构7,麻秆夹持输送机构8以及多向输出传动箱9组成,左右脱麻机构丁字形垂直配置,两压折机构倾斜45°,配置在脱麻机构的前面,麻秆和纤维夹持输送机构平行,尾首重叠衔接,与脱麻机构倾斜45°,与压折机构垂直。多向输出传动箱设置在左右脱麻机构之间的底座上,输入轴与左脱麻机构滚筒轴平行。

所述的麻秆压折机构2,如图4所示,是一对条数为4,升角为45°啮合传动的螺旋滚筒,由传动齿轮2.1,上滚2.2,带座轴承2.3,下滚2.4,驱动链轮2.5组成。下滚2.4螺旋槽右旋,槽宽20mm,槽深10mm,中部断开设置喂入链轮,上滚2.2螺旋叶片左旋,高度10mm,中部对应断开设置折骨圆盘,两滚筒外径90mm,线速度与夹持输送速度相同。麻秆基部压折机构7长度是麻秆压折机构的一半,不断开,其余结构与麻秆压折机构2相同。

所述的多向输出传动箱9如图5、图6、图7所示,由三副圆锥齿轮副9.5、9.7、9.10和两副圆柱齿轮副9.3,六根轴(其中三根输出轴)及箱体9.1等组成,三根输出轴的转速、转向、倾角不同,以满足脱麻机构,夹持输送机构等工作机构不同转速、传动方向的要求。

进一步地,第一输出轴9.11与输入轴9.9的轴交角90°,通过齿数相同的圆锥齿轮副9.7传动,传动比为1,以满足左、右脱麻机构3与6垂直配置、转速相同的要求。第二输出轴9.2在水平面与输入轴9.9的夹角45°,通过轴交角45°的圆锥齿轮副9.10和两级圆柱齿轮副9.3传动,传动比为14.75(54÷18×51÷23×51÷23),以满足喂入机构、夹持输送机构、压折机构与脱麻机构倾斜45°的要求。第三输出轴9.15与输入轴9.9立体交叉,正立面左倾35°与四轴9.4的轴交角66°,通过圆锥齿轮副9.10,圆柱齿轮副9.3和齿数相同的圆锥齿轮副9.5传动,传动比为6.65(54÷18×51÷23×30÷30),满足联合收获时麻秆中间输送装置倾斜35°的要求。

脱麻机构为叶片双滚筒,一端开启,左脱麻机构3滚筒长度是右脱麻机构6的2倍。

麻秆夹持输送机构8采用夹持链,纤维夹持输送机构5采用夹持带,均为现有技术。

工作过程是:联合作业时,麻秆中间输送装置送来的麻秆由喂入机构1喂入麻秆压折机构2后,麻秆基部进入麻秆夹持输送机构8,在麻秆夹持输送机构8与喂入机构1的共同作用下,经压折的麻秆横向从左脱麻机构3的开启端轴向进入,切向拉出,在连续输送的过程中麻秆基部进入麻秆基部压折机构7,从左脱麻机构3切向拉出的纤维进入纤维夹持输送机构5,在连续脱麻过程中基部麻秆脱离麻秆夹持输送机构8,再由纤维夹持输送机构5夹持经麻秆基部压折机构7末端出来,从右脱麻机构6开启端,轴向进入切向拉出,完成脱麻后放入纤维仓。

传动路线是:电动机或收割机动力输出轴的动力通过皮带到纤维加工机传动轴,传动轴通过皮带到左脱麻机构3,另一端连接多向输出传动箱9;从传动箱输入轴通过锥齿(传动比1)到第一输出轴,通过皮带到右脱麻机构;从传动箱通过1级锥齿、2级柱齿,传动比14.75,到第二输出轴,通过链到喂入、夹持、压折传动轴,从压折传动轴通过链到麻秆基部压折机构7下滚,通过齿轮到麻秆基部压折机构7上滚,通过链到纤维夹持输送机构5上驱动轮,从压折传动轴通过链到纤维夹持输送机构5下驱动轮。压折传动轴直接驱动喂入及麻秆夹持输送机构8,直接驱动麻秆压折机构2下滚,直接驱动喂入机构1左链,通过齿轮到麻杆压折机构2上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