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口袋折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4626发布日期:2020-10-09 18:1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口袋折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口袋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阀口袋折口机。



背景技术:

阀口袋生产过程中,其中一步工艺为对袋口的一端边角进行朝内翻折来形成灌装口,现有的技术中为了实现该工艺通常采用折口机。

其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752297.1公开了一种包装袋折口装置,包括上吸盒及下吸盒,使得通过上吸盒及下吸盒对阀口袋上下两侧吸附并张开阀口袋,此外,还包括上张坂及下张坂,使得上张坂及下张坂在阀口袋内部配合上吸盒及下吸盒有效的将阀口袋夹持,之后还设置折口板,使得通过折口板对已经夹持固定的阀口袋进行折边。

但是,现有的折口机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整体装置中不存在对折口板行进的定位位置,因此,折口板的行进间距主要靠驱动折口板的设备控制,因此,将会出现各阀口袋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此外,折口板朝内折叠阀口袋时,阀口袋上下两侧上均会产生一道折痕,而除折口板将折叠出一道平整的折痕外,其余两道折痕由于定位位置无法控制,将导致折痕位置杂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实现对阀口袋上侧及下侧折痕进行定位而形成平整的折痕,且实现在上下平整折痕形成的同时对折痕机构的行进间距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不同阀口袋折痕生产的一致性的一种阀口袋折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吸附阀口袋上端表面的上吸机构、吸附阀口袋下端表面的下吸机构、用于将阀口袋的袋口张开的张开机构及用于将阀口袋袋口处的边角朝内翻折的折痕机构,所述上吸机构与下吸机构之间设置供阀口袋放入加工的加工间隙,所述张开机构包括上张坂、下张坂、驱动上张坂及下张坂水平滑移的插入驱动组件及驱动上张坂及下张坂竖向滑移的张开驱动组件,所述上张坂水平朝向折痕机构侧设置有用于定位阀口袋上侧折痕位置的上折痕定位边,所述下张坂水平朝向折痕机构侧设置有用于定位阀口袋下侧折痕位置的下折痕定位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吸机构及下吸机构可将阀口袋外侧的上下表面吸附,并通过竖向滑移而实现阀口袋的袋口打开,之后通过张开机构的上张坂及下张坂在阀口袋内张开而配合对应侧的上吸机构及下吸机构将阀口袋有效夹持,使得折痕机构可对阀口袋袋口处的边角朝内翻折,且在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拉紧时完成折口,此时,阀口袋上下两侧的折痕在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的定位作用下实现了有效的定位,从而实现平整的折痕,而折痕机构形成的中间折痕则在折痕机构的推力作用下平整度得到保证,此外,三道经过定位的折痕有效的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保证不同阀口袋上折痕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折痕定位边水平朝向加工间隙侧设置有呈弧形的上保护弧边,所述下折痕定位边水平朝向加工间隙侧设置有呈弧形的下保护弧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保证在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上形成的折痕连续性更好,需要让上折痕定位边完全穿设进入阀口袋内,直至相抵阀口袋的内壁,因此,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对阀口袋具有相抵作用,为了防止相抵导致阀口袋被顶破,设置上保护弧边及下保护弧边,使得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与阀口袋的接触面积更大,且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张开机构安装的第一安装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x轨道及y轨道,所述x轨道与y轨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沿x轨道滑移的x滑移端,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沿y轨道滑移的y滑移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板为张开机构提供了安装位,此外,机架上设置相互垂直的x轨道及y轨道供第一安装板进行调节,因此,便可实现在x滑移端沿x轨道滑移的同时,带动y滑移端沿y轨道滑移,使得第一安装板与x轨道及y轨道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而带动上张坂与下张坂发生偏转,最终实现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在阀口袋内的位置及角度发生改变,使得形成的折痕位置及角度发生一定变化,从而适配不同的生产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痕机构包括折口板及驱动折口板水平滑移的折口驱动组件,所述上折痕定位边与下折痕定位边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折口板的滑移方向与上折痕定位边相互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折痕机构采用折口驱动组件实现折口板的滑移而朝阀口袋运动,并将阀口袋袋口的边角朝内进行推动而形成折口,并持续的将阀口袋袋口的边角推送至上折痕定位边与下折痕定位边处完全拉紧而最终完成折口;2.在折口板行进至最大位移处时,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上的阀口袋折痕被拉紧,此时由于折口板的滑移方向与上折痕定位边相互垂直,因此,折口板对阀口袋的作用力不但不易在上折痕定位边及下折痕定位边上产生其余方向的分力而使折口效果更加,而且,相互垂直的方向可实现折口板的工作滑移间距最短,使得工作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口板水平朝向加工间隙侧设置有中间折痕定位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折痕定位边的设置,使得折口板对阀口袋的作用而产生的折痕可由中间折痕定位边实现,使得产生的折痕平整度更高,其中,且为了实现中间折痕定位边的效果达到最佳,可对阀口袋的摆放进行调整或者对折痕机构位置的摆放进行调整,使得阀口袋被形成中间折痕的初始边与形成的中间折痕以上折痕定位边(或下折痕定位边)呈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折痕定位边水平朝向加工间隙侧设置有呈弧形的中间保护弧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保护弧边的设置,则保证折口板在行进过程中对阀口袋的作用力由中间保护弧边进行支撑,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造成对阀口袋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折痕机构安装的第二安装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折痕机构靠近或者远离加工间隙的行程调整轨道,所述第二安装板滑移设置于行程调整轨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板的设置为折痕机构提供了安装位,且行程调整轨道的设置,则可在初始化时对折痕机构进行位置调整,防止折痕机构形成过大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防止折痕机构行程过小而导致上下料的不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3为待折口的阀口袋的示意图;

图4为完成折口的阀口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机架与张开机构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机架与张开机构的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机架与折痕机构的装配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机架与折痕机构的装配图;

图9为图5中a的放大图;

图10为图5中b的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c的放大图;

图12为图7中d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口袋折口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的上端设置有上吸机构2、下端设置有下吸机构3、前侧右端设置有张开机构4及前侧左端设置有折痕机构5,且上吸机构2与下吸机构3之间设置供阀口袋6放入加工的加工间隙11。

另外,如图3-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待加工的阀口袋6,其中,阀口袋6可由牛皮、编制材料制成,此时,阀口袋6处于前端袋口61打开状态,而前端左侧为阀口袋6需要加工的边角,经过形成上端折痕62、中间折痕63及下端折痕64而朝内翻折形成如图4所示的这边完成的阀口袋6。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上吸机构2包括上吸盒21、上导向杆22、上驱动气缸23,上吸盒21由板体拼接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成形,且内部呈空心作为负压腔室,而上吸盒21下端成平面设置,且上吸盒21的下端平面上沿竖向贯穿开设有若干的上吸孔24,另外,上吸盒21的上端延伸至外侧设置有一管段,使得可通过将管段连接于抽气泵等外接设备,从而对上吸盒21内的负压腔室进行抽气,使得负压腔室形成负压而对阀口袋6的上端表面进行吸附,此外,上驱动气缸23通过螺栓等方式安装于机架1,且上驱动气缸23的输出轴沿竖向朝下,并与上吸盒21通过螺纹等方式而实现固定安装,因此,上驱动气缸23的工作便可将上吸盒21朝上移动,从而将阀口袋6的上端朝上移动,并打开袋口61,另外,上导向杆22的数量为两根,分别对称设置在上驱动气缸23的左右两侧,且各上导向杆22的轴向沿竖直方向,并通过贯穿机架1的方式沿竖向滑移于机架1,使得将上导向杆22通过螺纹等方式固定安装于上吸盒21,便可实现在上导向杆22的作用下保证上吸盒21上下滑移的稳定性。

同理,下吸机构3包括下吸盒31、下导向杆32、下驱动气缸33,下吸盒31由板体拼接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固定成形,且内部呈空心作为负压腔室,而下吸盒31上端成平面设置,且下吸盒31的上端平面上沿竖向贯穿开设有若干的下吸孔34,另外,下吸盒31的下端延伸至外侧设置有一管段,此外,下驱动气缸33通过螺栓等方式安装于机架1,且下驱动气缸33的输出轴沿竖向朝上,并与下吸盒31通过螺纹等方式而实现固定安装,另外,下导向杆32的数量为两根,分别对称设置在下驱动气缸33的左右两侧,且各下导向杆32的轴向沿竖直方向,并通过贯穿机架1的方式沿竖向滑移于机架1,且各下导向杆32通过螺纹等方式固定安装于下吸盒31。

结合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张开机构4包括上张坂41、下张坂42、插入驱动组件43及张开驱动组件44,其中,插入驱动组件43包括插入驱动电机431、第一带轮432、第一皮带433及插入传输导轨434,而张开驱动组件44包括张开安装架441、上张开气缸442及下张开气缸443,此外,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2,使得插入传输导轨434可通过螺栓等方式实现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2上,而第一带轮432的数量为两件,分别通过轴承等方式实现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2上,且第一皮带433安装于两第一带轮432之间,并在第一带轮432的转动下而实现传输,另外,插入驱动电机431通过螺栓等方式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2上,且插入驱动电机431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实现与其中的第一带轮432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在插入驱动电机431的工作下可实现自动化带动第一皮带433的传输,其中,第一皮带433的传输方向与插入传输导轨434的轨道方向相互平行,且与左右方向一般呈30-60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使得张开安装架441设置于插入传输导轨434及第一皮带433上方,并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一皮带433,来实现与第一皮带433同步传输,而张开安装架441开设有与插入传输导轨434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槽道,使得通过该槽道卡接于插入传输导轨434而实现随第一皮带433稳定的传输,另外,上张开气缸442与下张开气缸443分别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张开安装架441,且上张开气缸442位于下张开气缸443的竖向上方,以及上张开气缸442的输出轴竖直朝下、下张开气缸443的输出轴竖直朝上,另外,上张坂41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上张开气缸442的输出轴上,而下张坂42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下张开气缸443的输出轴上。因此,便可通过插入驱动电机431的工作带动第一带轮43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带轮432带动第一皮带433及张开安装架441传输,使得上张坂41及下张坂42稳定的插入袋口61以及打开的阀口袋6内,之后在插入到位后,上张开气缸442及下张开气缸443工作,便可各自驱动对应的上张坂41朝上、下张坂42朝下,实现与上吸盒21及下吸盒31配合而对阀口袋6进行有效的夹持,使得后续的折边工作更加的稳定有效。

其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上张坂41水平朝向折痕机构5侧设置有上折痕定位边411,而下张坂42水平朝向折痕机构5侧设置有下折痕定位边421,且上折痕定位边411与下折痕定位相互平行设置,因此,便可通过上折痕定位边411来实现对上端折痕62的定位,使得当折痕机构5将阀口袋6的边角朝内翻折,并直至在上折痕定位边411的作用下而无法朝内继续翻折时,形成一道平整的上端折痕62,下折痕定位边421同理设置。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机架1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x轨道13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y轨道14,其中,x轨道13及y轨道14可通过呈外周设置t形槽道的长条杆体实现,对应的,第一安装板12位于x轨道13侧设置有x滑移端121,x滑移端121处开设有通孔,使得可通过螺栓螺母(图中未视出)的组合贯穿x轨道13的t形槽道及x滑移端121处的通孔而实现固定,且可通过松动螺栓螺母来进行x滑移端121沿x方向的位置调整,同理,第一安装板12位于y轨道14侧设置有y滑移端122,y滑移端122处开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图中未视出)的组合贯穿x轨道13的t形槽道及x滑移端121处的通孔而实现固定。因此,便可实现在x滑移端121沿x轨道13滑移的同时,带动y滑移端122沿y轨道14滑移,使得第一安装板12与x轨道13及y轨道14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而带动上张坂41与下张坂42发生偏转,最终实现上折痕定位边411及下折痕定位边421在阀口袋6内的位置及角度发生改变,使得形成的折痕位置及角度发生一定变化,从而适配不同的生产要求。

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x滑移端121与y滑移端122上的通孔呈长条形,且x滑移端121上的通孔的长条方向呈前后方向,而y滑移端122上的通孔的长条方向呈左右方向,因此,x滑移端121及y滑移端122在x轨道13及y轨道14上经过调整之后,还可通过各自的通孔进行适当的位置调整,从而使调整精度更高。

结合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折痕定位边411水平朝向加工间隙11侧设置有呈弧形的上保护弧边412,而下折痕定位边421水平朝向加工间隙11侧设置有呈弧形的下保护弧边422。因此,在上折痕定位边411及下折痕定位边421插入而抵触阀口袋6内壁时,上保护弧边412及下保护弧边422,使得上折痕定位边411及下折痕定位边421与阀口袋6的接触面积更大,且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对阀口袋6起到保护作用。

结合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痕机构5包括折口板51及折口驱动组件52,其中,折口驱动组件52包括折口驱动电机521、第二带轮522、第二皮带523及折口传输导轨524,此外,机架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5,使得折口传输导轨524可通过螺栓等方式实现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5上,而第二带轮522的数量为两件,分别通过轴承等方式实现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5上,且第二皮带523安装于两第二带轮522之间,并在第二带轮522的转动下而实现传输,另外,折口驱动电机521通过螺栓等方式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5上,且折口驱动电机521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实现与其中的第二带轮522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在折口驱动电机521的工作下可实现自动化带动第二皮带523的传输,其中,第二皮带523的传输方向与折口传输导轨524的轨道方向相互平行,且与左右方向一般呈30-60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另外,折口板5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座525,而安装座525设置于折口传输导轨524及第二皮带523上方,并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二皮带523,来实现与第二皮带523同步传输,而安装座525开设有与折口传输导轨524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槽道,使得通过该槽道卡接于折口传输导轨524而实现随第二皮带523稳定的传输。因此,便可通过折口驱动电机521的工作带动第二带轮52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带轮522带动第二皮带523及折口板51传输,使得折口板51稳定的朝阀口袋6的边角抵触,并将该边角朝内进行折口。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折口板51的滑移方向与上折痕定位边411(下折痕定位边421)相互垂直设置。因此,在折口板51行进至最大位移处时,上折痕定位边411及下折痕定位边421上的阀口袋6折痕被拉紧,此时由于折口板51的滑移方向与上折痕定位边411相互垂直,折口板51对阀口袋6的作用力不但不易在上折痕定位边411及下折痕定位边421上产生其余方向的分力而使折口效果更加,而且,相互垂直的方向可实现折口板51的工作滑移间距最短,使得工作效率更高。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折口板51水平朝向加工间隙11侧设置有中间折痕定位边511,使得折口板51对阀口袋6的作用而产生的中间折痕63可由中间折痕定位边511挤压实现,从而生产出平整度更高的中间折痕63,另外,为了实现中间折痕定位边511的效果达到最佳(即上端折痕62及下端折痕64完全成型时,中间折痕63与中间折痕定位边511完全重合),可对阀口袋6的摆放进行调整或者对折痕机构5位置的摆放进行调整,使得阀口袋6被形成中间折痕63的初始边与形成的中间折痕63以上折痕定位边411(或下折痕定位边421)呈对称设置。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机架1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行程调整轨道16,其中,行程调整轨道16可通过呈外周设置t形槽道的长条杆体实现,对应的,第二安装板1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使得可通过螺栓螺母(图中未视出)的组合贯穿行程调整轨道16的t形槽道及第二安装板15上的通孔而实现固定,且可通过松动螺栓螺母来进行第二安装板15沿行程调整轨道16的轨道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因此,可在调试过程中对折痕机构5进行位置调整,防止折痕机构5形成过大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防止折痕机构5行程过小而导致上下料的不便。

结合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安装板15上的各通孔呈长条形,且第二安装板15上的通孔的长条方向呈左右方向,因此,第二安装架可通过沿第二安装板15上的通孔进行滑移,而调整折口板51的朝向,从而在张开机构4位置调整的情况下,调整满足折口板51的滑移方向与上折痕定位边411(下折痕定位边421)相互垂直设置。

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中间折痕定位边511水平朝右侧设置有呈弧形的中间保护弧边512。因此,保证折口板51在行进过程中对阀口袋6的作用力由中间保护弧边512进行支撑,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造成对阀口袋6的破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