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975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产品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混纺纱及其生产工
-H-
O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空气、人体、土壤、水质等无污染,纤维主要由大豆蛋白质组成,纤维本身易生物降解。大豆蛋白纤维原料来自自然界的大豆,原料丰富且具有可再生性,不会对资源造成掠夺性开发,大豆蛋白纤维的纤维结构的特点是:不光滑,表面沟槽导湿,截面呈不规则哑铃型,海岛结构,有细微孔隙,透气导湿。但是,单独的大豆蛋白纤维,纤维卷曲数较少,并且易产生静电现象严重,使得纺纱难度较大。大豆蛋白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能提高棉织物的亲肤性,增加了棉织物的光泽,改善导湿快干性和悬垂性,增加了织物的穿着干爽舒适型,可提升棉产品的档次。大豆蛋白纤维与长绒棉混纺的高支纱,用于生产春、秋、冬季的薄型绒衫,其滑糯、轻盈、柔软,能保留精纺面料的光泽和细腻感,增加滑糯手感,也是生产轻薄柔软型高级西装和大衣的理想面料。
[0003]竹浆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浆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竹浆纤维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柔滑软暖,似“绫罗绸缎”。竹浆纤维具有单位细度细、手感柔软;白度好、色彩亮丽;韧性及耐磨性强,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柔软滑爽不扎身,比棉还软,有着特有的丝绒感。二是吸湿透气,冬暖夏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纤维、竹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相结合的混纺纱线以及纺纱工艺,该混纺纱线既具有棉纤维的优点、又具有竹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的特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混纺纱,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混纺纱线包括棉纤维、竹浆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所述棉纤维的混纺比为50%,竹浆纤维的混纺比为40%,大豆蛋白纤维的混纺比为10%。
[0006]进一步的,所述混纺纱采用棉纤维、竹浆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进行混纺,具体步骤如下:
(I)开清棉:大豆蛋白纤维需进行给油加湿处理,堆放养生24小时,使回潮率控制在14%?17% ;抓棉小车速度控制在680?720r/min,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460?480r/min,成卷机使用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710?720r/min,成卷罗拉的速度控制在9?llr/min ; (2)梳棉:对于棉纤维,刺辊速度控制在820?900r/min,锡林速度控制在330?360r/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2?26r/min ;对于竹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刺棍速度控制在820?850r/min,锡林速度控制在270?320r/min,道夫速度控制在19?24r/min ;
(3)并条:进行三次混并,出条速度控制在240?290m/min;
(4)粗纱: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2?1.5倍,粗纱捻系数为90?10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6?8mm,中罗拉中心距控制在21?24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27?32mm,锭速控制在910?940r/min,机械总牵伸倍数控制在8.7?9.6,定量控制在3.1?3.7g/10m ;
(5)细纱具体步骤为: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采用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1?1.5倍,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17?20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30?38mm,捻系数控制在300?360 ;
(6)络筒步骤具体为:采用自动络筒机,络筒速度800?1300m/min,电子清纱器清纱工艺参数设置:短粗节100?400%X 1.0?8.0mm,长粗节25?100%X8?40cm,长细节-30 ?-75% X 8 ?40cm ;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紧密赛络纺纱技术,合理的原料搭配,可以有效地降低了纱的毛羽,改善了大豆蛋白纤维的抗折皱差的缺陷,从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起毛起球,增大了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改善了竹浆纤维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差的问题。生产出的纱线强度好,条干均匀,透气好,蓬松柔软,具有极佳的亲肤性及保健功能。采用三混并的混合方式,有利于混纺比准确,成分均匀,生产出的单纱条干均匀,单纱强力高,棉结少,纱疵少。纱线品种赋予织物良好的透气性,蓬松柔软,具有极佳的亲肤性及保健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0008]实施例1
一种新型混纺纱,包括棉纤维、竹浆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的混纺比为50%,竹浆纤维的混纺比为40%,大豆蛋白纤维的混纺比为10%。
[0009]混纺纱采用棉纤维、竹浆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进行混纺,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开清棉:大豆蛋白纤维需进行给油加湿处理,堆放养生24小时,使回潮率控制在14% ;抓棉小车速度控制在680r/min,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460r/min,成卷机使用梳针打手,速度控制在710r/min,成卷罗拉的速度控制在9r/min ;
第二步,梳棉:对于棉纤维,刺棍速度控制在820r/min,锡林速度控制在330r/min,道夫速度控制在22r/min ;对于竹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刺棍速度控制在820r/min,锡林速度控制在270r/min,道夫速度控制在19r/min ;
第三步,并条:进行三次混并,出条速度控制在240m/min ;
第四步,粗纱: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2倍,粗纱捻系数为9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6mm,中罗拉中心距控制在21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27mm,锭速控制在910r/min,机械总牵伸倍数控制在8.7,定量控制在3.lg/10m ;
第五步,细纱具体步骤为: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采用四罗拉负压式紧密纺装置,后区牵伸倍数参数选择1.1倍,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17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30mm,捻系数控制在300 ; 第六步,络筒步骤具体为:采用自动络筒机,络筒速度800m/min,电子清纱器清纱工艺参数设置:短粗节100%X 1.0mm,长粗节25%X8cm,长细节_75%X8cm。
[0010]实施例2
一种新型混纺纱,包括棉纤维、竹浆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的混纺比为50%,竹浆纤维的混纺比为40%,大豆蛋白纤维的混纺比为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