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套筒配置嵌板组装成的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及用于该织物的嵌板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872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嵌板,其中该嵌板还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收材料或其组 合。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辐射能吸收材料是炭黑。21.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嵌板,包括至少一层薄膜,该至少一层薄膜包含选自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乙烯(P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酸(PCTA)、聚酰胺-6(PA-6)、PA-6/6、PA-6/10以及PA-6/12的材料。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薄膜包括一个双轴定向的、水解稳定化的PET 薄膜。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至少一层薄膜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收材 料或其组合。24.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嵌板,其中所述可成形金属材料选自铝合金、黄铜、冷乳钢、 铜、镀锌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热乳钢、钢合金、不锈钢锌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且使用化学 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25.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嵌板,其中该热固性材料是线性聚酰亚胺或芳香族杂环聚 酰亚胺;且使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26. 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在中心主体区域中的该嵌板的外 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表面粗糙度。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表面粗糙度在5μ和100μ之间。28. -种由串联毗连地固定的多个折叠的嵌板构造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 a) 每个折叠的嵌板是根据权利要求1形成的; b) 毗连的折叠的嵌板在一个复合接缝区域处互相连接,该复合接缝区域是通过使第一 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插入到第二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接收开口内且使该第二折叠的嵌板 的接缝环插入到该第一折叠的嵌板的接缝环接收开口内而形成的,从而在该复合接缝区域 处形成一个接缝通道;以及 c) 通过将一个接缝连接构件插入在毗连的折叠的嵌板之间的接缝通道中,来将毗连的 折叠的嵌板固定到彼此。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嵌板内,多个突出 部被布置在与每列接缝环条和接缝槽平行的一系列列中。30. 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突出部包括至少一个 横向孔隙。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突出部包括两个横向孔隙。32. 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孔隙提 供一个用于流体和/或空气在每个折叠的嵌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经过的流动路径。33. 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通过将泡沫状 物插入在该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折叠的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中心主体区域和端部主体区 域被进一步固定在一起。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泡沫状物是多孔开孔泡沫状 物或闭孔泡沫状物。35.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通过至少一个细丝构件将至少 一个折叠的嵌板的中心主体区域和端部主体区域进一步固定在一起,所述至少一个细丝构 件穿过第一层中的一列突出部的、与该第二层中的一列突出部交错的对准的孔隙。36. 根据权利要求28至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 嵌板中,每个缝边槽被设定尺度以接收至少一个突出部。37. 根据权利要求28至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 嵌板中,每个缝边槽与最接近折叠区域的一个对应的突出部对准。38. 根据权利要求28至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 嵌板中,每个边缘区域被固定到其相应的折叠区域,且通过一个缝边连接构件使所述折叠 区域固定在一起,所述缝边连接构件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缝边通道内。39. 根据权利要求28至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每个折叠的 嵌板中,每个折叠区域被折叠成U形,且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使所述折叠区域固定在 一起: a) -个放置在由互相连接的折叠区域形成的缝边通道内的缝边连接构件;以及 b) 将每个边缘区域固定到相对的端部主体区域的内表面。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一个间隔构件被固定在至少一 个折叠区域内。41. 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缝边连接构件选自销、单 丝、扣针、复丝以及金属线。42. 根据权利要求28至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折叠的嵌 板包括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或可成形金属。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每个折叠的嵌板包括选自聚酯、 聚酰胺、聚烯烃、聚苯硫醚和聚芳基醚酮的热塑性材料;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 法或其组合来固定该折叠的嵌板的部件。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所述边缘区域和/或该间隔构件 通过激光焊接被固定。45.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嵌板还包括添加剂、辐射能吸 收材料或其组合。4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辐射能吸收材料是炭黑。47.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包括至少一层薄膜,该至少一层薄膜 包含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乙烯(PE)、聚萘二甲 酸乙二醇酯(PEN)、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亚环己基二亚甲基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酸(PCTA)、聚酰胺-6 (PA-6)、PA-6/6、PA-6/10以及PA-6/12的材料。48. 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薄膜包括一个双轴定向的、水 解稳定化的PET薄膜。49. 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至少一层薄膜包括添加 剂、辐射能量吸收材料或其组合。50.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所述可成形金属材料选自铝合 金、黄铜、冷乳钢、铜、镀锌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热乳钢、钢合金、不锈钢锌以及它们的任意 组合;且使用化学方法、热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件。51.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热固性材料是线性聚酰亚胺 或芳香族杂环聚酰亚胺;且使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其组合来固定每个折叠的嵌板的部 件。52. 根据权利要求28至5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在中心主体区 域中的至少一个折叠的嵌板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具有表面粗糙度。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表面粗糙度在5μ和100μ之间。54. 根据权利要求28至5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附加的外部折 叠的嵌板被固定到每个折叠的嵌板的第一横向边缘和第二横向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使得该 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的材料不同于每个折叠的嵌板的材料。55. 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附加的外部折叠的嵌板包括 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56.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双层非织造工业织物,其中该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是 PPS、PEEK、可成形金属或水解稳定化的热塑性材料。57. -种在非织造工业织物的构造中使用的嵌板,该嵌板包括: a) 至少一层定向的PET的聚合物薄膜,所述聚合物薄膜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 b) -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 c) 两个相对的横向边缘和两个相对的外边缘; d) 在该嵌板的每个端部处的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每个折叠区域包括: i) 该嵌板的一个外边缘; ii) 一个边缘区域; iii) 一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列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且被设置成毗连该边缘区 域;以及 iv) -个缝边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缝边环条和缝边槽,该缝边折叠线被定 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e) -个主体区域,该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该主体区域包 括: i) 在该嵌板的内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和结合区,其中每个突出部具有至少一个孔隙, 且在每个突出部之间有一个结合区; ii) 第一接缝区域和第二接缝区域,每个接缝区域包括:一列接缝槽和接缝环条,该列 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以及一个接缝折叠线,其大体上在中间穿过该列接缝环条和接 缝槽,该接缝折叠线被定向成平行于该外边缘; iii) 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和第二端部主体区域,该第一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一折叠区域 和第一接缝折叠线之间;该第二端部主体区域在该第二折叠区域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 以及 iv) -个中间主体区域,其在该第一接缝折叠线和第二接缝折叠线之间; 其中当该嵌板被如下操作时,该嵌板形成一个折叠的嵌板: 首先,沿着每个缝边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每个外边缘被定向成朝向该嵌板的内表 面,每个缝边环条形成一个缝边环,且每个缝边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相对的折叠区域的缝 边环的缝边环接收开口; 然后,随后沿着每个接缝折叠线折叠该嵌板,使得在每个端部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 内表面被定向成与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处的该嵌板的内表面相对;该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 叠区域在一个缝边区域处互相连接且被安置在该中心主体区域和相应的端部主体区域之 间;每个接缝环条形成一个接缝环;每个接缝槽形成一个用于接收一个毗连的折叠的嵌板 的接缝环的接缝环接收开口;该中心主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一层,结合的端部主 体区域形成该折叠的嵌板的第二层;且通过将该第一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二层中的相 对的结合区和/或将该第二层中的突出部固定到该第一层中的相对的结合区来将该第一层 固定到该第二层。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聚合物薄膜是双轴定向的。59. 根据权利要求57或58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聚合物薄膜是水解稳定化的。60. 根据权利要求57至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板,其中所述嵌板包括聚合物薄膜的至 少两个共挤层,且所述至少两个共挤层中的一个包括辐射能吸收材料。61.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嵌板,其中该辐射能吸收材料是炭黑。
【专利摘要】非织造双层工业织物包括由合适的薄片材料或薄膜材料形成的、多个互相连接的选择性分切和成型的嵌板。每个嵌板包括在每个端部处的两个折叠区域。每个折叠区域具有槽和条的阵列,通过在该嵌板主体下方且朝向该嵌板主体折叠每个区域,该槽和条形成缝边环和缝边环接收开口。该嵌板还包括在该嵌板的中心部分处的两个接缝区域,当接缝区域被折叠时,提供接缝环和接缝环接收开口。端部折叠区域的外部自由边缘被返回且被密封到双层的内部,以避免自由端的磨损。折叠的嵌板的每个接缝区域通过一个接缝连接构件可与毗连的类似折叠的嵌板的对应的接缝区域互相连接。由耐热材料或耐磨损材料组成的附加的嵌板可以被连接到形成该织物的嵌板的横向外侧边缘。
【IPC分类】B65G15/30, F16G3/02, D21F1/10, D21F7/08
【公开号】CN105637145
【申请号】CN201480056377
【发明人】A·R·曼尼宁
【申请人】阿斯顿约翰逊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公告号】CN105793491A, WO2015081417A1, WO2015081418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