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文档序号:251612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和一种喷墨记录方法。
对于采用喷墨技术的打印技术而言,包括,比如,在一个鼓上卡住和传送一种记录介质的一种方法(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告号(JP-B)No.48-8005),在一个卷筒轮上卡住和传送一种记录介质的一种方法(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No.2001-171103),在一个环形带上保持并传送一种记录介质的一种方法(见JP-A Nos.2-238948,2001-199071和2002-103598)等等。对于这些方法,当要进行高速打印时,采用环形带来传送一种记录介质的方法是有效的。特别是,可以通过为记录介质配上与其宽度相同的打印长度的保持形式的全线打印头,来实现高速打印。然而,当采用环形带时,在带子宽度方向上的弯曲会导致图像质量的变坏。因此,当已知皮带弯曲时,在一种改进中,通过改变由皮带所环绕的一组轮子的相对位置,来改变环形皮带两端的张力,轮子的排列得到了优化,环形皮带受到恢复力的作用,以便返回其原始位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以高精确度进行高速打印时,需要高精度的控制,这在技术上有困难。此外,当采用全线打印头时,喷嘴的数量巨大,会产生由于喷嘴阻塞、崩溃之类的故障引起的打印头问题,图像的质量会因此而变坏。当发生喷嘴不喷墨的情况时,这种问题非常难以修复,这就需要更换打印头本身,在完成更换之前,打印系统的生产效率降低到零。
用来实现上述目标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是这样一种结构,它包括一个喷墨的图像形成元件,用来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图案;一根环形带形状的传送带,它把记录介质保持在一个预定的位置,并沿着纵向方向传送记录介质;一个位置探测元件,它可以探测环形带相对于图像成像元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相对位置和记录介质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和一个变更元件,它可以根据探测到的至少一个相关位置,通过成像元件,来改变成像位置。
本发明的成像元件喷射墨水,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图像。当记录介质被这种环形的传送带沿着纵向方向输送的同时,进行着图像记录。这里,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当传送带沿着宽度方向从皮带上的一个预定位置移动时,墨水没有被喷射到适当的位置。因此,传送带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和记录介质相对于成像元件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会被位置探测元件探测到。因此,成像元件会根据探测到的相对位置,来改变成像元件的成像位置。
比起通过改变传送带本身的张力以便使恢复力作用在传送带上,从而进行传送带的位置控制而言,通过上述的成像元件来改变成像位置,可以更简单地形成一幅高质量的图像。
第二方面的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是这样一种结构,它包括一个成像元件,其中包括一组喷嘴,它利用基于图像数据信号的静电场,从这组喷嘴中来喷射油基墨水,以便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图像;和一个插补执行元件,当喷嘴中的一部分发生喷墨故障时,它可以执行插补动作,以便由其它喷嘴代替被故障所影响的喷嘴来执行图像形成过程,其它喷嘴是工作良好的喷嘴。
本发明的成像元件是从一组喷嘴喷射墨水,并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图像。这里,在一些喷嘴发生了喷墨故障的情况下,对应于那些喷嘴的图像部分就无法恰当地形成,从而导致图像质量变坏。因此,在一些喷嘴发生喷墨故障的情况下,插补过程就通过插补执行元件来执行,结果通过其它工作良好的喷嘴来代替那些喷嘴,来执行图像形成过程。这里,喷墨故障是指喷墨失败、喷墨量不正常、和/或喷墨方向不正常。
根据上述的结构,因为插补执行元件对相应于受喷墨故障影响的喷嘴的图像形成部分进行了插补,所以在不必更换喷嘴的情况下,就可以防止成像质量的下降。
根据第三方面的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是这样一种结构,它包括一个成像元件,它利用静电场,根据图像数据信号来喷射油基墨水,从而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图像;一个记录介质传送元件,它包括一种皮带形式和一种环形形式,它可以保持和传送记录介质;一个位置探测元件,用来沿着记录介质传送元件的宽度方向,探测记录介质传送元件和保持在记录介质传送元件上的记录介质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和一个位置控制元件,用来根据位置探测元件探测到的位置,沿着记录介质传送元件的宽度方向,来控制成像元件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造,成像元件的位置是由位置控制元件,根据记录介质传送元件和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来控制的。这样,比起改变传送带本身的张力并向传送带施加恢复力,来对传送带进行位置控制的情况而言,可以更为简单地形成一幅高质量的图像。
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成像元件可以包括一组沿着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基本相交叉的方向排列的喷嘴,利用这组喷嘴进行成像,是通过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主扫描来实现的。这里,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大致相交的方向,是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大致相交的一个方向。
另外,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在辅助扫描方向上,多个喷嘴排列可以从一端到另一端横跨图像形成区域。根据这种结构,图像的形成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主扫描周期,在图像形成区域的整个辅助扫描方向上来进行,图像的形成可以快速地进行。
此外,喷墨记录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喷射故障喷嘴探测元件,它用来探测有喷射故障的喷嘴,这些喷嘴处于带有喷射故障的喷嘴之中,和可以移动成像元件的位置控制元件,以便通过工作良好、没有工作故障的喷嘴取代由喷射故障喷嘴探测元件探测到的有喷射故障的喷嘴来执行成像。
因此,由于可以用工作良好的喷嘴取代有喷射故障的喷嘴成像,所以可以在不更换喷嘴的情况下来防止图像质量的下降。
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把记录介质保持在记录介质传送元件上的保持力可以由一个静电元件来提供。
另外,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保持在记录介质传送元件上的记录介质,可以通过静电元件和机械元件中的一种或两者来剥离。
此外,在这种喷墨记录装置中,油基墨水可以是这样一种墨水,其中彩色粒子至少要被分散在一种非水的溶剂中,溶剂的特征电阻系数值至少为109Ω·cm,相对介电常数最大为3.5。
喷墨记录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用来从成像元件中回收油基墨水的墨水回收元件,和一个用来把墨水回收元件所回收的油基墨水向成像元件供给的墨水供给元件。
这种喷墨记录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定影元件,用来定影已经被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的油基墨水。
一种采用了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一个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采用一个成像元件喷射墨水,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个图像;沿着传送带的纵向方向来输送记录介质,而记录介质已经被保持在了传送带的一个预定的位置上了;探测传送带在沿着与纵向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以及记录介质相对于成像元件的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探测到的相对位置,通过成像元件来改变成像位置。
一种采用了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一个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图像数据,利用静电场,从一组喷嘴喷射油基墨水,从而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图像;和在喷嘴中的一个或多个喷嘴发生了喷墨故障的情况下执行插补过程,以便用油嘴中的另一个油嘴的成像来替代发生了喷墨故障的喷嘴的成像。
一种采用了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一个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图像数据信号,通过一个成像元件利用静电场来喷射油基墨水,从而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图像;沿着记录介质输送元件的纵向方向输送记录介质,而记录介质输送元件上已经保持有记录介质;沿着与记录介质输送元件的纵向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探测记录介质输送元件和保持在记录介质输送元件上的记录介质(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和,根据探测到的位置,控制成像元件在沿着与记录介质输送元件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可以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以高速度打印出清晰高质量的打印文件。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可靠的喷墨记录装置,即使在打印头的喷嘴的一部分出现了问题其生产率也不会降低为零,而那部分(喷嘴部分)包含有大量的喷嘴。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可以从不同的图像信息,以清晰、廉价和高速的方式打印出打印材料。
图2是一个示意图,用来说明

图1中装置的主要零件。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打印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一个方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喷墨头的移动程序的一个流程图。
图5展示了一个差值S和一个移动量M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一个插补程序的一个流程图。
图7是一个结构示意图,它示意性地展示了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喷墨成像装置的另一种实例。
图8是一个结构示意图,它示意性地展示了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喷墨成像装置又一个实例,它可以两面打印。
图9是一个结构示意图,它展示了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喷墨成像装置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从记录介质的一侧看去的一个示意图。
图11是一个结构示意图,它展示了另一种采用了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的一个立体图。
图13是图11中所示的主要部分从喷嘴的远端侧看去的一个视图。
图14是一个立体图,它展示了本发明的又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一种喷墨头的结构。
图15是一个侧视剖视图(沿着图14中的X-X线剖开),它展示了当图14中所示的喷墨头中所采用的喷射部分的数量很大时,带电粒子分布的一种状态。
图16是一个侧视剖视图(沿着图14中的X-X线剖开),它展示了当图14中所示的喷墨头中所采用的喷墨头喷射部分的数量很小时,带电粒子分布的一种状态。
图17是一个侧视剖视图(沿着图14中的X-X线剖开),它展示了当采用了图14中所示喷墨头的喷墨记录装置停止工作时,带电粒子分布的一种状态。
图18是一个侧视剖视图,它展示了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头的一个变体实例。
图19是一个侧视剖视图,它展示了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头的另一个变体实例。
图20是一个平面图,它展示了图19中所示的喷墨头的浮动导电板的一个实例。
图21是一个平面图,它展示了图19中所示的喷墨头的浮动导电板的一个实例。
图22是一个平面图,它展示了图19中所示的喷墨头的浮动导电板的一个实例。
图23是一个示意图,它展示了图14中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运转实例。
本发明适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特别是仅仅适用于通过喷墨技术利用静电场来喷射油基墨水,从而在一种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形,其中的记录介质被输送给喷墨记录装置。这里,将描述采用这种形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例。
由于涉及本发明的喷墨技术采用油基墨水,不会发生像采用水基墨水那样的由于吸收墨水而产生的纸张起皱的情况,且对记录介质的限制更少。此外,通过采用含有带电色彩粒子的油基墨水,可以以一种较高的浓度来喷射色彩粒子,从而形成没有墨水毛刺的一幅清晰而高密度的图像。这样,不仅可以在专用的喷墨纸张上,而且可以在普通的胶印纸张和塑料薄膜上形成高精度的图像。
以下描述了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喷墨装置的一个结构实例。请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结构实例。
首先,将详细描述图1和2中所示的,用来在一种记录介质上进行单面四色打印的一种装置的总体细节。
如图1所示,一个喷墨记录装置1配有一个循环系统3,一个打印头驱动器4和一个位置控制零件5。循环系统3向喷射头2输送墨水,并从喷射头2回收墨水。喷射头2由四种颜色的喷射头,即喷射头2C,2M,2Y和2K构成,以便执行四色图像的成像。(喷射)头驱动器4根据诸如一台电脑、一个RIP或类似的外围设备的输出信号来驱动喷射头2。喷墨记录装置1还配有一个传送带7,一个皮带位置探测元件8,一个静电吸附元件9,一个静电消除元件10和一个机械元件11。传送带7在三个轮子6A、6B和6C之间伸展。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配有一个光学传感器,它可以检测传送带7在其宽度方向或类似的方向上的一个位置。静电吸附元件9用来把一个记录介质P保持在传送带上。静电消除元件10和机械元件11被用来在成像完成后,把记录介质P从传送带7上剥离下来。用来从一个栈式存储器向传送带7输送记录介质的一个导轨13和一个送进轮12,和用来把墨水定影在已经被剥离下来的记录介质P上,并把该记录介质传送到输出栈式存储器的一个导轨15和一个定影元件14,被安装在传送带7的上游和下游。喷墨记录装置1的内部还带有一个记录介质位置探测元件16。此外,包含有一个排风扇17和一个溶剂蒸汽吸收材料18的溶剂回收部件,被配置在喷墨记录装置1的内部。设备内部的蒸汽经过这个回收部分,被排放到了设备之外。
图2是一个示意图,其中仅仅抽出了图1中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以便描述传送带7和位置控制元件5。传送带7是由一种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材料构成,是由一种金属、一种聚茚树脂、一种氟树脂、其它树脂、或一种复合材料制成。在如上所述的,用静电充电元件来把记录介质保持在传送带7上或从上面剥离的情况下,传送带7在其接触滚轮6A、6B和6C的一面可以带有导电性。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通过在一条金属带上涂覆一个上述的树脂层,或采用粘结剂之类的方式在一条金属带上粘结一个树脂片,或对上述树脂片的背面进行蒸镀,来提供一个金属层。如果传送带7的接触记录介质P的一面是光滑的就更好。在这种情况下,记录介质P的吸附性最好。传送带7在滚轮6A、6B和6C之间延伸,滚轮6A、6B和6C中的至少一个与动力源相耦合。通过比如一种已知的方法,传送带7的弯曲被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作为一种限制弯曲的方法,有一种方法是改变传送带两端的张力,并通过作为张紧轮的6C来补偿弯曲,张紧轮的轴线相对于皮带轮6A和6B的轴线的倾斜要符合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的输出值。另外,最好采用一种方法,精巧地制作滚轮6A、6B和6C的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形式。在图2中,喷射头2的安装位置要使其每种颜色的喷嘴的排列方向沿着传送带7的宽度方向,喷射头2安装在位置控制元件5上,主扫描的完成是通过传送带7传送记录介质来实现的。位置控制元件5的结构中包括一个马达或类似的装置,位置控制元件5可以根据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的输出值,按照来自系统控制部件30(见图3)的指令,沿着图2中箭头X的方向(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由于通过采用传送带7传送记录介质,以这种方式来进行主扫描,比起像市场上出售的其它打印机那样由一个喷头顺序扫描的情况而言,成像的速度可以更快。
图3是一个示意图,它展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控制系统的一个示意性的方框图。系统控制部件30的机构中包括一个CPU、一个ROM和一个RAM,并连接着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记录介质位置探测元件16、位置控制元件5、(喷射)头驱动器4、一个滚轮驱动马达32、一个存储部件34、一个故障喷嘴探测元件36和一个指令部件38。
传送带位置探测部件8探测传送带7的一个端部上的一个位置P1,并把探测到的位置P1输出到系统控制部件30。记录介质位置探测元件16探测记录介质的一端上的一个位置P2,并把探测到的位置P2输出到系统控制部件30。位置控制元件5被做成可移动的,以便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件30的指令,做垂直于传送方向的运动。滚轮驱动马达32是一个用来向一个或多个滚轮6A、6B和6C来提供动力的马达。喷射头驱动器4是一个部件,它根据图像数据来控制每个喷嘴的工作。故障喷嘴探测元件36在喷射头2的喷嘴中,探测发生了喷墨失败、喷墨量不正常、喷墨方向不正常或类似问题的故障喷嘴,并向系统控制部件30连续地输出这些故障喷嘴的位置。指令部件38是用来实现用户的各种指令的一个部件,包括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用来启动/停止记录程序的指令。
传送带7的一个理想位置P0被存储在存储部件34中。喷射头的移动量M,与理想位置P0与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所实际探测到的传送带7的位置之间偏离值S(见图5)之间的关系,也存储在存储部件34中。这里,移动量M是在传送带7和喷射头2被移动到,使得喷射头2和传送带7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传送带7被置于理想位置P0的情况相同时的移动量。移动量M是根据差值S来确定的。由故障喷嘴探测元件36所探测到的故障喷嘴的位置和数量也存储在存储部件34中。
现在,将参照图2来描述关于本发明的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在采用一个多通道喷头作为喷头2的情况下,记录介质的传送是以一种把记录介质P保持在传送带7上的方式来进行的,成像是通过沿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辅助扫描来实现的。此时,喷射头2的辅助扫描程序,是根据喷射头的喷嘴密度和图像清晰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隔行扫描的方法来选择的。为了在整个记录介质表面上进行记录,在传送带7携带着记录介质的状态下,(传送带)要转动许多个循环。因此,传送带在宽度方向上的弯曲会导致线性的无规律性,并使得图像质量变坏。然而,根据本发明,传送带7在垂直于传送带的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上的位置被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所探测到,位置控制部件5根据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的输出值而动作。喷射头2精确地按照传送带7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误差量来移动(此后,一个涉及喷射头位移的程序序列被称为“喷射头移动程序”)。这个喷射头移动程序将参照图4来描述。
当一条启动喷墨记录装置1中的记录程序的指令,被通过指令部件38输入时,系统控制部件30就启动喷射头移动程序。记录程序开始后,这个程序就以预定的间隔重复。在步骤ST1中,程序等待一个预定的通过时间。当通过了预定的时间之后,在步骤ST2中,从指令部件38输出的传送带位置P1被读入,存储在存储部件34中的理想位置P0被读入,理想位置P0和传送带位置之间的差值被计算出来。在步骤ST3中,从存储部件34中输出对应于计算差值S的一个移动量M。例如,如图5所示,在计算差值为S2的情况下,读出的移动量为M2。在步骤ST4中,要判断移动量M是否为零。如果移动量M为零,程序就返回步骤ST1,程序从这里开始重复。这里,如图5所示,在传送带7的定位误差量处于范围S-1≤S≤S1中时,由于在所形成图像上这一定位误差的影响将是轻微的,运动量M被设置为零,且位置控制元件5不进行位移。如果步骤ST4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在步骤ST5中,就输入一条使位置控制元件5运动的指令,结果使得位置控制元件5精确地按照运动量M来移动。然后程序返回到步骤ST1。在传送带7被驱动的同时,这个程序在重复。
当位置控制部件5受到来自系统控制部件30的运动指令时,位置控制部件5就根据运动指令来移动。这样,喷射头2和传送带7之间的位置关系就得到了修正。
请注意,尽管上述的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所进行的位置探测,是探测传送带端部的位置,各种位置探测方法都是可能的,比如探测另一个位置,就像例如,传送带上被定位的一个探测标志所在的位置等等。因此,传送带的弯曲可以得到修正,并可以获得一幅没有线性扭曲的高质量的图像。
现在,在采用沿着辅助扫描方向覆盖一幅图像的整个形成区域的一个全线(喷墨)头作为喷墨头2的情况下,记录介质P以保持在传送带7上的状态被传输,整个图像可以在仅仅经过喷墨头2的一个循环中来完成(一个主扫描循环),而无需辅助扫描。在这种情况下,喷墨头2的喷嘴的密度等于图像的清晰度,在普通情况下,喷射头会不起作用。因此,在普通情况下,由于传送带的弯曲,会产生一幅记录图像的变形,例如一幅弯曲的图像。因此,在本发明中,传送带7沿着其宽度方向的位置被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所探测,而位置控制元件5根据来自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输出值进行动作。喷墨头2(全线喷墨头)严格地根据传送带7在其宽度方向的位移来运动。这样,传送带7的弯曲可以得到补偿,并可以形成一幅高质量的图像。
在上面,传送带7的弯曲是根据传送带7的位置来修正的。然而,传送带7的弯曲可以根据记录介质上的P2位置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图像的形成,是通过记录介质位置探测元件16,沿着垂直于传输的方向,探测记录介质P的位置来实现的,而喷墨头2是根据这个探测位置来运动的。
然后,要描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其它预期的结果。
当喷墨头2的任何一个喷嘴出现问题时,例如无法喷墨,喷墨量不稳定,喷墨方向不稳定或类似的问题,就要在维修平台上对故障喷嘴进行修理,如后面所述。然而,在通过修理也无法消除故障的情况下,就必须更换包括故障喷嘴在内的喷墨头。特别是,在一个系统采用了一个不能工作的全线喷墨头的情况下,在更换喷墨头之前系统就不能工作。在本发明中,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故障喷嘴进行探测和鉴别,传送带7在垂直于传送带上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探测是通过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8来进行的,而位置控制元件5根据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的输出值,并按照对故障喷嘴的成像位置进行插补的一个位移值来驱动喷墨头2。具体的说,在载有记录介质P的传送带7通过喷墨头的第一个循环时,成像是由除了故障喷嘴之外的所有喷嘴来实现的。此时,剥离元件没有被启动,但在喷墨头的第二个通过循环时,喷墨头进行移动,并由故障喷嘴之外的正常工作的喷嘴在故障喷嘴的工作位置上执行插补(以下,这一工作序列被称为插补程序)。这个插补程序是通过把故障喷嘴的信息输入到系统控制部件30来实现的,系统控制部件30在其结构中包括CPU、ROM和RAM以及作为插补执行元件的伺服机构,并根据图像数据向喷墨头控制器4发送指令。这个插补程序将被参照图6来描述。
当一条启动喷墨记录装置1的记录程序的指令被从指令部件38输入时,在系统控制部件30中就启动了图6中所示的插补程序。在步骤ST10中,要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喷嘴,即,存储部件34中是否存有故障喷嘴的位置和数量。如果没有故障喷嘴,程序就前进到步骤ST11,并执行正常的成像程序。如果有故障喷嘴,在步骤ST12中,一条指令就被发送给预定的执行部件,以便对喷墨头2进行清洗。在步骤ST13中,程序将等待清洗结束。当清洗结束后,在步骤ST14,要根据故障喷嘴探测元件36的探测结果来判断每个故障喷嘴的故障是否被消除了。如果这个判断结果是肯定的,程序就前进到步骤ST11,并执行正常的成像程序。如果判定结构是否定的,在步骤ST15中,要判断是否进行成像。这个判定可以根据故障喷嘴的位置和数量来进行,并可以根据从指令部件38的输入(来自一个用户的一条指令)来进行。如果判定不进行成像,程序就结束。然而,如果判定要进行成像,在步骤ST16中,就只由工作正常的喷嘴来执行成像过程。这里,防止了故障喷嘴参与成像。在步骤ST17中,根据存储器34中存储的故障喷嘴的位置,来确定插补图像数据和喷墨头2的位置,以便由工作正常的喷嘴取代故障喷嘴来进行成像。在步骤ST18中,位置控制元件5输出一条移动到所确定位置的指令。在步骤ST19中,所确定的插补图像数据被输出给喷墨头驱动器4。因此,在步骤ST20中,根据所确定的图像数据,由工作正常的喷嘴来执行插补图像形成程序,程序结束。
然后,将描述涉及本发明的包括图2中系统的结构元件的一个成像过程。可以采用一个已知的滚轮作为送进轮12,送进轮12的安装是为了提高对于记录介质的输送能力。泥土、纸屑等等可能会附着在记录介质P上,有必要清除这些东西。可以采用一种已知的非接触方法,像吸尘清除、吹风清除、静电清除等等,或者接触的方法,像一个刷子、一个滚轮等,来作为一个清除元件。在本发明中,要求采用吸气或吹气的方法,或两种方法的结合。送进轮可以由一个略带粘性的滚轮构成,在结构上可以带有一个滚轮清洗器,当送进记录介质时,可以清除灰尘、纸屑等等。由送进轮输送的记录介质P经过导轨13,被输送到传送带7。
对于传送带,已经描述了一种一条涂覆了一层氟树脂的金属带的传送带的一个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采用上述的各种传送带。传送带7的一个金属层背面,经滚轮6A与地相连。正被传输的记录介质,在静电吸附元件9的作用下,被静电吸附在传送带上。这个静电吸附是由连接到高压电源的负极的一个静电充电器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除了一个屏蔽电极(scorotron),各种方法都可以用于静电吸附元件,例如一个电晕管,一个固体充电器,一个放电针或类似的东西。另外,如下所述,导电滚轮也可以被很好地采用。
靠着静电吸附元件9,记录介质P被静电吸附在传送带7上而不会掀起,且记录介质受到均匀的充电。这里,静电吸附元件被用作记录介质的充电元件,甚至可以被单独提供。当记录介质被充电时,传送带的传输速度范围要保证充电可以可靠地进行,并且可以与成像期间的传输速度相同,也可以与之不同。静电吸附元件可以工作多个转动周期,可以实现均匀充电。
静电喷墨成像,是通过利用传送带7把充电后的记录介质P输送到喷墨头部件,使得记录介质P偏置于一个充电电势,并使记录介质与记录信号电压相重叠来实现的。在传送带上配有一个加热元件,它可以提高记录介质的温度并改善成像质量,因为促进了被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的墨水滴的迅速定影,墨水毛刺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
成像后的记录介质P,上面带有的电荷被静电消除元件10所清除,又被机械元件11从传送带7上剥离下来,并被传送到一个定影部件。图1中展示了以一种以电晕管静电消除器作为静电消除元件的一个实例。然而,可以适当地采用各种方法,例如,一个屏蔽电极,一个固体充电器,一个放电针等等,或者可以适当地采用如后面所述的导电滚轮。对于机械元件而言,像一个剥离刀片,一个转动计数滚轮,一个空气刀和类似的东西都可以采用。
剥离下来的记录介质P被输送到成像定影元件14上,并进行定影。作为一个定影元件,可以单独采用热定影,熔化定影,闪光曝光定影等方法,也可以组合采用这些方法。对于热定影,常见的(方法)有,红外线或卤素照射,或氙气闪光灯照射,采用一个加热器的热风定影,以及热滚轮定影。在采用涂覆纸张或层压纸张作为记录介质的情况下,纸张中的含水物质会由于突然的升温而迅速蒸发,将会发生诸如称为起泡的纸张表面的不平整现象。因此,考虑到要防止起泡,最好是配备一组定影装置,并改变电源,和/或把定影装置与记录介质相隔离,以便逐渐地提升纸张的温度。对于熔化定影,一种与墨水中的树脂成分之间具有亲和力的溶剂被以蒸汽形式而喷射或曝光,而多余的溶剂则得到回收。采用氙灯之类的装置的闪光定影,可以在一段短时间内有效地进行定影。
至少在通过喷墨头2用油基墨水成像直到由图像定影元件14定影之间的步骤中,需要防止任何物质与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相接触。定影时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可以自由选择,可以同成像期间传送带7的传输速度相同,也可以与之不同。在这些速度不相同的情况下,最好在紧靠定影元件14之前,配置一个记录介质P的速度缓冲器。已经定影过的记录介质P,经导轨15被输出到栈式存储器中。
本喷墨记录装置带有一个用来回收油基墨水中释放出的溶剂蒸汽的回收元件。回收元件上配有溶剂蒸汽吸收材料18。任何种类的活性炭都可以很好地被用作溶剂蒸汽吸收材料。来自装置内部的含有溶剂蒸汽的空气,被排风扇17引导到吸收材料,蒸汽被吸收并回收,而空气则被排出到外面。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描述的实例。像滚轮、充电器之类的结构装置的数量、形式、相对位置、极性等等,可以自由地选择。另外,已经描述的是一种四色打印系统,但也可以采用更多颜色的,混合淡色墨水、专用墨水。
现在,将更为详细地描述一种成像步骤。图1中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图3中所示的系统控制部件30。系统控制部件30从一个外围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外围设备包括电脑、RIP、图像扫描仪、磁盘设备、图像数据传输设备或类似的设备。系统控制部件30执行分色,并把分色后的数据划分成适当数目的像素数和等级。系统控制部件30执行掩蔽过程,计算遮蔽的比例面积,并把数据分配给每个喷墨头驱动器4。
系统控制部件30,根据传送带7的传输时段,对喷墨头2和位置控制部件5的运动时段进行控制,并控制油基墨水的喷射。喷墨时段的控制,是利用从记录介质位置探测元件16的输出值,和/或来自传送带7的输出信号,和/或安装在传送带驱动元件上的一个编码器或光电解码器来实现的。
喷墨记录装置1可以包括一个喷墨头撤出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部件执行控制,以便把喷墨头2和被保持在传送带7上的记录介质P之间分离开。这是通过像接触轮这样的机械距离控制器,或来自光学间隙探测器的信号对喷墨头或传送带的位置进行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在成像期间,喷墨头2和记录介质P之间保持着一个特定的间隙,并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另外,在成像以外的时间内,分离元件工作,以便把喷墨头2从传送带7上至少分开500μm。这样,通过在非成像时间撤出喷墨头,可以防止喷墨头的物理损坏和/或污染,从而可以达到一个较长的寿命。
如有必要,喷墨记录装置1可以包括诸如一个清洗元件之类的保养元件。例如,在静止状态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情况下,或在问题已经影响到图像质量的情况下,用来以一只刷子或一块布之类的东西来洗刷喷墨头2的远端的元件,通过单独采用只循环墨水溶剂,只输送墨水溶剂,在循环墨水的同时对喷墨部分进行吸气,或类似的方法,或组合采用这些方法,从而维持良好的成像状态。此外,为了防止墨水的粘着,包括一个这样一个元件是有效的,当喷墨头2被充入墨水溶剂时,该元件将盖住被并进入到喷墨头2之中。在发生了严重污染的情况下,采用以下方法是有效的,从喷墨部件强行吸入墨水,通过墨水管道喷入空气、墨水或墨水溶剂,和/或在喷墨头被浸没到墨水溶剂中的状态下加上电压或超声波等等。可以单独采用或混合采用这些方法。
图7是涉及本发明的另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结构实例。该装置不同于图1中的实例之处在于,在传送带7的背面安装了一个导电压板19,并安装了滚轮20和21作为静电吸附和分离元件。导电压板19的安装,使得传送带7比起由滚轮6A和6B来绷紧的情况下更靠近喷墨头一侧。因此,传送带7在垂直方向上的松弛被克服了,且喷墨头2和记录介质P之间的距离被保持恒定。这样,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成像。因此,可以在传送带7的背面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配置一个张力零件。除了压板,还可以金属丝网、滚轮等。这些结构也可以用于图1和图8(以后描述)中的装置。
以下将描述在图7的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保持和分离步骤。被送进轮12和导轨13所传输的记录介质P,被加在与地相连的导电滚轮20和被偏置的导电压板19之间。记录介质P被导电滚轮20和导电压板19之间的静电场所静电吸附。吸附的记录介质P经受喷墨头2的成像,喷墨头2起着一个与偏置的导电压板19相反的电极的作用。然后电荷被滚轮6C和导电滚轮21所消除,且记录介质P被机械元件11所抬起,并从传送带上剥离下来。这里,导电压板19的前表面可以涂覆一层绝缘层,在喷墨头2的成像期间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经过的喷墨头喷墨。其它结构零件、操作、作用以及等等,都可以从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描述中导出。因此,省略了进一步的描述。自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例,像滚轮、压板、喷墨头等的数量、形式、相对位置、电极等等可以自由地选择。还有,已经描述的是一种四色打印系统,但也可以是具有更多的颜色、混合淡色墨水、专用墨水等的系统。
图8是涉及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又一种结构实例。这种装置带有一个自动的记录介质翻转装置。图8是一种能够双面打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说明性视图。喷墨头2采用一个全线喷墨头,传送带7是一个可以传送一组记录介质的器件。因此,这种装置可以有更高的打印速度。为了执行单面打印,从供给栈式存储器22送来的上面已经带有一幅形成的图像的一种记录介质P,通过图像定影元件14,被一个记录介质通道切换元件23沿着一个输出导轨24传送,并被输出到一个输出栈式存储器25。反之,当执行双面打印时,在记录介质P已经通过了定影元件14之后,记录介质被一个记录介质通道切换元件23,沿着一个记录介质翻转滚轮26和一个用于双面打印的导轨27输送。与上面的方法相同,记录介质再次被静电吸附元件28吸附在传送带上。此时,打印过的图像的表面就是接触传送带的表面。打印是按照已经打印过的一面相同的方式来进行的。记录介质P被再次输送经过定影元件14,被记录介质通道切换元件23沿着输出导轨24来输送,并被输出到输出栈式存储器25。这里,记录介质P已经被描述为一种片状。然而,卷状记录介质可以被切割成片状。在这种情况下,装置中配有切割元件,且记录介质P是被切割成任意选择的尺寸后来传输的。喷墨记录装置1还配有一个冷凝回收装置29。冷凝回收装置29可以有效地消除高速打印期间所产生的大量的熔化蒸汽。回收的溶剂可以反复使用。其它结构元件、操作和作用等等,与图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描述完全一致。因此,就省略了进一步的解释。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例,像滚轮、压板、喷墨头等结构装置的数量、形式、相对位置、电极等等都可以自由选择。另外,导电滚轮可以被偏置。还有,已经描述的是一种四色打印系统,但也可以是具有更多颜色,混合淡色墨水或专用墨水等的系统。另外,最好对打印后的记录介质加上打标签功能。
以下,将对一种成像装置的喷墨细节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本喷墨打印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配有一个喷墨头2和一个墨水循环系统。墨水循环系统还包括一个墨水槽,一个墨水循环装置,一个墨水浓度控制装置,和一个墨水温度控制装置。墨水槽中可以包括一个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防止墨水中的固体成分的凝结和析出。可以采用一个转动叶片,一个超声波振荡器或一个循环泵作为搅拌装置。这些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组合起来采用。墨水温度控制装置的安装,使得在没有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墨水特性和墨点直径改变的情况下,能够稳定的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墨水槽中的一个加热元件,例如一个加热器、一个珀耳帖效应元件等等,(喷墨)头或一个墨水通道,和/或一个冷却元件,都可以用作墨水温度控制装置。可以用一种温度传感器,按照已知的方法来实现控制等动作,例如,自动温度控制器等。在墨水槽中安装了温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下,配置搅拌装置以便使墨水槽中的温度分布均匀。所需的温度不低于15℃也不高于60℃,温度不低于20℃又不高于50℃会更好。搅拌装置起着双重的作用,即,保持温度分布的稳定和实现限制墨水中固体成分的凝结和沉淀的目的。在本打印装置中,为了进行高质量的成像,包含有一个墨水浓度控制装置。墨水浓度的物理测量,是通过光学检测、电学测量、速度测量或类似的方法来实现的,或者在一定数量的成像之后对墨水的浓度进行控制等等。从一个浓缩墨水补充槽和/或一个用来稀释的墨水运载槽向墨水槽中输送液体,在采用物理测量方法来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是根据从配置在墨水槽中和/或墨水通道中的光学探测器、传导测量仪和速度测量仪中的一个,或这些装置的组合的输出信号来控制的,或者在经过一定数量的成像之后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根据打印图像的数量和/或打印图像的频率来进行控制。
以下,将对喷墨头进行描述。
一个单通道喷墨头、一个多通道喷墨头或一个全线喷墨头都可以被用作喷墨头2。喷墨头2根据传送带7的转动进行主扫描。在采用带有许多喷墨部分的多通道喷墨头和全线喷墨头的情况下,喷嘴的排列方向被设定为大致沿着传送带7的宽度方向。在采用单通道喷墨头或多通道喷墨头的情况下,喷墨头2在前述系统控制部件的控制下,沿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进行连续运动或步进运动。根据系统控制部件计算得到的喷墨位置和遮蔽点比例面积,喷墨头2向被吸附在传送带7上的记录介质P上喷射油基墨水。因此,利用记录介质P上的油基墨水,遮蔽点影像形成了一幅与打印原作的光线和阴影相一致的图像。这种过程一直持续,直至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了一幅油基墨水图像。在喷墨头2是一个长度与记录介质的宽带大致相等的全线喷墨头的情况下,在传送带的一次循环中就可以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油基墨水图像和输出打印文件。当通过传送带7的转动来进行主扫描时,以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高速打印,利用位置控制部件5的作用就可以形成高精度的图像。
以下,将利用图9至13来描述喷墨头。本发明的范围丝毫不受以下实例的限制。
能够很好地用于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头,涉及到一种喷墨方法,这种方法使墨水通道中的带电粒子产生电泳,并增加开口区域附近的墨水浓度以便喷墨,这种喷墨头一般是通过安装在记录介质或记录介质的反面的相反电极产生静电吸附力来使墨水液滴产生喷射。因此,当记录介质或相反电极没有面对喷墨头,或记录介质或相反电极处于面对喷墨头的位置但是没有加电压时,即使不小心对喷墨电极加上了电压,或喷墨头受到震动等等,也不会发生墨水液滴的喷射,装置的内部也不会受到污染。
图9和10是用来描述一种喷墨头的一个很好的实例的示意图。图9描述了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多通道喷墨头的结构,并展示了对应于一个喷墨头的一个喷墨电极的横截面。在图9中,油基墨水100从一个循环装置111流过,111包括一个泵,泵通过墨水供应通道112被连接到一个喷墨头部件101,油基墨水100在一个喷墨头基板102和一个喷墨电极基板103之间被输送。油基墨水100流过一个同样连接到喷墨头部件101的回收通道113,并在循环装置111中被回收。喷墨电极基板103的结构中带有一个绝缘基板104,它包括一个通孔107,和形成在通孔107的周围靠近记录介质的一侧的一个喷射电极109。在喷墨头基板102上,在通孔107的正中心的位置上,安装着一个凸出的墨水导轨108。凸出的墨水导轨108是由一个塑性树脂、或一种陶瓷之类的绝缘零件制成的。凸出墨水导轨108通过一种特定的方法被保持在喷墨头基板102上,凸出墨水导轨108是以一定的行间距安装的,以便与通孔107大致对中。凸出墨水导轨108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其远端被切割成一种三角形或梯形。凸出墨水导轨108的一个远端部分起着墨水液滴发射点110的作用。可以在凸出墨水导轨108的远端部分上形成一个狭缝形状的沟槽,由于毛细管效应,这样一个狭缝可以把墨水顺畅地输送到墨水液滴发射点110上。因此,记录的频率可以得到改善。根据需要墨水导轨的任何表面都可以具有导电性。在此情况下,通过把墨水导轨的导电部分设置为一种电学上的浮动状态,通过施加一个很小的电压就可以在墨水发射点上有效的形成一个电场。每个凸出的墨水导轨108,精确地按照一个特定的垂直高度,大致沿着墨水液滴的喷射方向,从对应的通孔中凸起。传送带122上安装着一种记录介质,记录介质面对着凸出的墨水导轨108的远端。在喷墨头基板102和喷墨电极基板103之间形成了一个间隙,在这个空间的底部带有一个电泳电极105。通过对电泳电极105施加一个预定的电压,由于粒子的电泳作用,墨水中的彩色带电粒子会沿着墨水导轨的一个喷射位置的方向射出,喷墨响应性能可以得到改善。
下面,将利用图10,详细地描述喷墨电极基板103的一种具体的结构实例。图10是从记录介质一侧看去,得到的喷墨电极基板103的一个示意图。一组喷墨电极被排列成一种两行的阵列图案。通孔107形成在每个喷墨电极的中央,每个喷墨电极109分别形成在通孔107的周围。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喷墨电极109的内径略微大于通孔107的直径。然而,这些直径也可以彼此相同。绝缘基板104由厚度约为25至200μm的聚酰亚胺制成,喷墨电极109是由厚度约为10至100μm的铜箔制成,通孔7的直径约为100至250μm。在喷墨电极的表面可以提供一个绝缘层。
这里,对于采用了包含有带正电荷的彩色粒子的墨水的情况的一个实例进行了阐述。然而,也可以采用其中的彩色粒子为负电荷的墨水。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过程。这里,描述是对包含有带正电荷的彩色粒子的情况来进行的。
在记录的时段,油基墨水100是从图9中所示的循环装置111通过墨水供应通道112来供给的,油基墨水100被输送到位于凸出的墨水导轨108远端的墨水液滴发射点110。油基墨水100中的一部分,通过回收通道113,在循环装置111中被回收。这里,根据图像信号,正电压,例如,处于“ON”时段的+500V,被作为信号电压从一个信号电压源123加到喷墨电极109上。此时,一个+300V的电压被加在电泳电极105上。相应地,记录介质被一个电晕充电元件充电到-1.7kV。根据情况的不同,一个象图7中所示装置那样的导电压板可以被充电到,例如,作为一个偏压的-1.7kV。当喷墨电极109被置于ON状态(被加上了500V电压的状态)时,墨水液滴115就从位于凸出的墨水导轨108远端的墨水液滴发射点110飞出。墨水液滴飞向记录介质并形成图像。为了精确地控制发射后墨水液滴的飞行,并改善其在记录介质上的落点的精度,通常要配置像位于喷墨电极和记录介质之间的中间电极,以及用来限制喷墨电极之间的电场干扰的防护电极等等这样的结构。自然,如果有必要,这些结构也适用于本具体实施例。通过在喷墨头基板102和喷墨电极基板103之间安装一层多孔渗水的材料,可以防止由于喷墨头的运动所产生的墨水内部压力变化之类的影响,并可以实现在墨水液滴喷射后提高墨水向着通孔107的供给速度。这样,可以实现墨水液滴115飞行的稳定,并可以迅速地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一幅具有稳定密度的很好的图像。图9和10已经对一种喷嘴呈两行交错排列形式的实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喷嘴可以排列成更多的行,且可以把一组喷墨头单元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喷墨头。
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一种彩色粒子为正电荷的实例。然而,彩色粒子可以为负电荷。在这种情况下,以上提到的电极的极性都要反过来。
另外,在上面的描述中,描述的情况是,喷墨电极与彩色粒子具有相同的极性,而记录介质与彩色粒子具有相反的极性。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只要喷墨电极的极性与记录介质之间产生的电场,会使彩色粒子向着记录介质的方向运动就行。也就是说,喷墨电极可以设定为与彩色粒子具有同样的极性,且记录介质被设定为与彩色粒子同样的极性,或记录介质可以不被充电。
此外,喷墨电极可以被设定为与彩色粒子的极性相反,而记录介质被设定为与彩色粒子的极性相同。还有,喷墨电极可以被设定为0V,同时记录介质被设定为与彩色粒子相反的极性。
对于上面提到过的情况,对于记录介质被充电为与彩色粒子具有相同的极性的情况和记录介质不充电的情况,记录介质上不会出现与彩色粒子极性相反的电荷,这样彩色粒子就不会被记录介质上的不需要成像的位置所吸引,从而避免了出现污点。还有,在喷墨电极被充电为负电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个用于负电荷的加电压驱动器作为一个喷墨头驱动器。与正电荷加电压驱动器相比,成型的通用负电荷加电压驱动器的种类更多,且成本更低。因此,喷墨头驱动器的选择范围更大,并可以指望降低成本。
图11至13是描述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头的另一个实例。图11展示了涉及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喷墨头。在图11中,喷墨头是由一个喷墨头基板200和一个墨水回收基板230构成。喷墨头基板200配有一个离散的喷嘴220。离散喷嘴220排列在一个绝缘基板210上的一个阵列中。墨水回收基板230安装在喷墨头基板200上。绝缘基板210上可以采用一种加工性能良好的树脂,例如,PEEK(聚醚酮醚)之类,或采用一种表面涂覆着绝缘层的陶瓷。在绝缘基板210的上表面上开有一个用来保持离散喷嘴220的沟槽211。
离散喷嘴220由一种金属材料制成。如图12所示,离散喷嘴220带有一个沿纵向方向的V型的沟槽,其一个远端呈锥形。具体的说,如图13所示,远端具有一种缺失了一面的四面棱锥的形状,形成的V形槽向下直达离散喷嘴220的中心的位置。作为选择,可以把绝缘材料加工成同样的形状,并通过电镀或蒸镀之类的方法在V形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一个导电层。在图11至13所示的结构中,离散喷嘴220的远端被做成一种尖利的形状。然而,离散喷嘴的远端可以做成略微圆滑一些。
墨水回收基板230是由与绝缘基板210相同的材料构成的,且在墨水回收基板230的一个倾斜部分上形成了一个对应于喷嘴220的沟槽。这个沟槽是一个墨水回收通道231。这个用于墨水回收的沟槽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状。然而,其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呈足够的凹度即可。记录头连接着一个墨水循环装置240,240包括一个泵和一个墨水通道,而油基墨水250适合在其中流动。一个用来在上面保持记录介质的传送带被安装在记录头的前端。
以下,将描述涉及本具体实施例的喷墨头的工作。由墨水循环装置240供给的油基墨水250,流经一个输送通道(V形沟槽)221,并到达喷墨头的远端。由于墨水输送通道221的形式为V字形,由于毛细管效应,沟槽底部部分的表面张力作用于油基墨水250。因此,油基墨水250被可靠地输送到了离散喷嘴的作为墨水发射点的远端点222。当墨水的供应量达到了V形沟槽的深度时,多余的油基墨水250就沿着形成在墨水回收基板230上的沟槽流动,并流入墨水回收通道231。由于墨水回收基板230的沟槽中的毛细管效应产生了强烈的表面张力,就像喷墨头基板200上的绝缘基板210中那样,墨水可以被可靠地回收。这样,由于多于的墨水得到了稳定的循环,离散喷嘴220远端的墨水量,可以被稳定地保持在一个适当的量上。当喷墨记录装置开始记录工作时,脉冲电压,例如,处于ON时段的500伏特的电压,就被作为与图像信号一致的信号电压,从一个信号电压源271加到了离散喷嘴220上。因此,墨水液滴251,就从喷嘴220的远端墨水液滴发射位置222飞出,飞向记录介质,并形成图像点。
接着,将描述可以被用于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一种喷墨头的另一个实例。
如图14和15所示,一种喷墨头70包括一个墨水通道72,一个电绝缘基板74和一组喷墨部分76。在墨水通道72中形成了沿着一个方向的一股墨水流Q。基板74构成了墨水通道72的上壁。喷墨部分76向着记录介质P喷射墨水。在每个喷墨部分76上,配置了一个用来引导墨水液滴G的墨水导向部分78,墨水液滴从墨水通道72中飞出,飞向记录介质。在基板74上,形成了开口75,各个喷墨导向部分78从这些开口插入。在每个墨水导向部分78和开口75的内壁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弯液面42。墨水导向部分78和记录介质P间的间隙通常在200至1000μm之间。在墨水导向部分78的低端,墨水导向部分78被保持在一个支架杆部分40上。在图14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各个喷墨部分的保护电极的边沿。
基板74包括一个绝缘层44,第一喷墨电极46,一个绝缘层48,一个导向电极50和一个绝缘层52。绝缘层44以预定的间隙分离并隔绝喷墨电极。绝缘层48覆盖着第一喷墨电极46。导向电极50形成在绝缘层48的上表面上,而绝缘层52覆盖着导向电极50。基板74还包括第二喷墨电极56和一个绝缘层58。第二喷墨电极56形成在绝缘层44的底面一侧,绝缘层58覆盖着第二喷墨电极56。配置导向电极50用来防止加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或第二喷墨电极56等上的电压对邻近的喷墨部分产生影响。
在喷墨头70上配置了一个处于电学浮动状态的浮动导电板62。浮动导电板62构成了喷墨通道72的一个底部表面。浮动导电板62,使得墨水通道72中带正电的墨水粒子(带电粒子)R,在由加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上的脉冲形式的喷墨电压所产生的感应电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在浮动导电板62的一个前表面上,形成了一层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薄膜64。绝缘薄膜64防止了由于电荷被引入到墨水中等原因所产生的墨水特性和成分的不稳定。绝缘薄膜64的电阻率要求至少在1012Ω·cm,不小于1013Ω·em就更好。要求绝缘薄膜64不能被墨水所腐蚀,以防止墨水对浮动导电板62的腐蚀。另外,浮动导电板62的下面由一个绝缘零件66来覆盖。以这种结构,浮动导电板62可以被置于一种完全电绝缘的状态。
在每个喷墨头单元中至少配有一个浮动导电板62(例如,在有四个喷墨头C、M、Y和K的情况下,每个喷墨头的自由浮动导电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而不会配置介于C和M头单元等之间的公共的浮动导电板。)就墨水通道72中的墨水而言,可以采用一种其中分散着直径约为0.1至5.0μm的着色剂带电粒子的墨水。载体液体要求是一种具有高电阻率(至少为1010Ω·cm)的导电液体。如果采用了低电阻率的载体液体,当电压被加到喷墨电极上时,载体液体本身会受到加入的电荷的影响而带电荷。结果是,带电粒子(带静电电荷的粒子)的浓度就不会上升,也不会发生浓缩。此外,有一个问题就是,一种低电感应系数的液体会导致相邻的记录电极之间导电,这不适用于本具体实施例。
感应液体的适当的感应系数最好不大于5,小于或等于4就更好,甚至小于或等于3.5还要好。在相对感应系数处于这个范围时,电场有效地作用在感应液体的带电粒子上,电泳很容易实现。
用于本发明的感应液体,最好是一种直链形式或分支形式的含脂的碳水化合物,一种脂环族的的碳水化合物或一种芳香型碳水化合物,或者这些化合物的卤代物。例如,(正)己烷、庚烷、辛烷、异辛烷、癸烷、异癸烷、萘烷、壬烷、十二烷、异十二烷、环己胺、环辛烷、环葵烷、苯、甲苯、二甲苯、荚、ISOPARC、ISOPARE、ISOPARG、ISOPARH、ISOPAR L(ISOPAR是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商标名称)、SHELLSOL70、SHELLSOL71(SHELLSOL是壳牌公司的商标名称)、AMSCO OMS、AMSCO460溶剂(AMSCO是美利坚矿物乙醇公司的商标名称)、硅油(例如,Shin-Etsu化学公司制造的KF-96L)等等都可以被单独采用或混合采用。
分散在非水溶液中的彩色粒子,可以是一种本身扩散在感应液体中的着色剂材料的可扩散粒子,且可以被包含在可扩散的树脂粒子之中以改善附着性。在后面的情况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包裹上一种可扩散粒子的树脂材料,把一种颜料之类的东西制成有树脂包裹着的粒子,一种通常的方法是,用一种燃料之类的东西为可扩散的树脂粒子上色以便制成色彩粒子。任何过去用于喷墨合成物、打印墨水合成物和电子照相的液体显影剂的颜料和染料都可以用作着色剂。墨水中这些色彩粒子重量占墨水总质量的0.5至30%比较合适,按重量计算占1.5至25%更为合适,按重量计算占3至20%就更好。
在本发明的感应溶液中,所散布的色彩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在0.1至5μm比较合适,0.2至1.5μm更好,0.4至1.0μm还要好。利用CAPA-500(Horiba有限公司的商标名称)可以看到这个直径。
墨水合成物的粘性范围从0.5至5mPa·s是适合的,从0.6至3.0mPa·s更好,从0.7至2.0mPa·s还要好。色彩粒子带有电荷,如有必要,可以采用在电子照像中的液体显影剂所使用的各种电荷控制装置。所要求的电荷量范围在5至200μC/g之间,在10至150μC/g之间更好,在15至100μC/g之间还要好。通过加入电荷控制装置可以改变感应溶液的电阻,其分布比率,如以下定义,至少为50%,60%更好,达到70%还要好。
P=100×(σ1-σ2)/σ1这里,σ1是墨水合成物的电导率,σ2是当墨水合成物被离心分离时墨水合成物的一种浮在表面上的成分的电导率。电导率的数值是这样获得的,通过对用于液体的电极(由Kawaguchi Electric Works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LP-05型),采用一个LCR仪器(Ando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制造AG-4311),施加一个5V和频率为1KHz的电压进行测量。离心机采用一个小数值范围、高速度的冷冻离心分离机(由Tomy Seiko有限公司制造的SRX-201),扩散是在14,500rpm的转速和23℃的温度下经过30分钟而实现的。
当使用上述的墨水合成物时,带电粒子更容易受到电泳和浓缩的影响。
墨水合成物的电导率σ1的适当范围在100至3000pS/cm之间,在150至2500pS/cm之间更好,而在200至2000pS/cm之间还要好。当电导率处于上述范围之中时,加在喷墨电极的电压不需要很高,也不用担心发生在相邻记录电极之间的导电问题。此外,墨水合成物的表面张力的适当范围从15至50mN/m,在15.5至45mN/m范围中时更好,而在从16至40mN/m范围中时还要好。当表面张力处于这个范围中时,加在喷墨电极上的电压无需特别高,而墨水也不会扩散到喷墨头的周围而导致污染。
如图15和16中所示,当墨水要从喷墨头70流出以便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时,在通过墨水通道72中的墨水的循环产生了墨水流Q的状态下,一个特定的电压(例如,+100V)被加在了导向电极50上。
另外,正电压被加在了第一喷墨电极46、第二喷墨电极56和记录介质P上,结果在记录介质P和第一与第二喷墨电极46与56之间形成了一个飞行电场。飞行电场吸引墨水液滴G中的带正电的粒子R,它在墨水导向部分78的引导下,从开口75中飞出,飞向记录介质P。(在间隙d为500μm的情况下,估计其间所形成的电位差在大约为1kV至3kV的数量级。)在这种状态下,根据图像信号,脉冲电压作用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之间,而墨水液滴G,其中带电粒子的浓度升高了,被通过开口75喷出。(例如,在带电粒子的初始浓度为3至15%的情况下,墨水液滴G中的带电粒子的浓度为30%或更高。)此时,加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上的电压值被预先调整到,只有当脉冲电压被同时加到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上时,墨水液滴G才会喷射。因此,采用矩阵驱动是可能的,而驱动器的数量会得到减少。详细的说,电压是这样设定的,在不准备进行喷墨的状态下,向着记录介质的吸引电场被保持在一个不大于1.5×107V/m的范围,不大于1.0×107V/m更好,而在要进行喷墨的状态下,向着记录介质的吸引电场被保持在一个不小于2.0×107V/m的范围,不小于2.5×107V/m更好。例如,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之间的间隙为50μm的情况下,一个+600V的电压可以同时加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上。脉冲的宽度通常为数十至数百的数量级。通过调节脉冲电压的大小、加压的时间等,可以调节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的墨点的直径。
当这样施加了一个脉冲形式的正电压时,墨水液滴G在墨水导向部分78的引导下,从开口75飞出,并附着在记录介质P上。通过加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上的正电压,在浮动导电板62上也产生了一个正的感应电压。即使加在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上的电压具有脉冲形式,这个感应电压也大致是一个稳定的电压。(例如,在加在一个喷墨电极上的一个脉冲形式的电压在600V和0V之间交替重复时,在浮动导电板62上就产生了一个大约为300V的稳定的正电压。)因此,由于在记录介质P和浮动导电板62以及导向电极50之间形成的电场的作用,墨水通道72中带有正电荷的带电粒子受到一个向上运动的力,基板74附近的带电粒子的浓度提高了。同时,对于开口75中的墨水,墨水上部(墨水导轨的远端部分)的带电粒子被墨水的表面张力所束缚。这样,通过选择加压条件,墨水特性和其它条件,可以对从记录介质发出的作用于开口75中的带电粒子的静电吸引力进行控制。结果,带电粒子R的浓度会进一步升高。
当正在使用的喷墨部分(即,墨水液滴喷射的通道)的数量很大时,如图15所示,喷墨所需的带电粒子的数量就会很大,正在使用的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的数量也会很大。因此,在浮动导电板62上感应出的感应电压较高,向着记录介质一侧移动的带电粒子R的数量也会增加。
当正在使用的喷墨部分的数量很小时,如图16所示,正在使用的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的数量也会很小。因此,在浮动导电板62上感应出的感应电压较小。这样,向着记录介质一侧移动的带电粒子R的数量会相对较少,喷墨所需的带电粒子的数量也会较少。因此,处于墨水上部的墨水浓度较小。结果是,即使当正在使用的喷墨部分的数量较少时,也可以避免处于墨水下游一侧的喷墨部分76B的开口75B(一个不喷射墨水液滴的通道)发生阻塞,从正在使用的喷墨部分76A的开口75A附近发射的墨水液滴G的浓度可以得到适当的升高。
当喷墨记录装置1停止工作时,通过静电吸附元件9对记录介质P的反相充电不再进行,同时对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中的至少一个施加正电压。因此,如图17所示,在喷墨电极和浮动导电板62之间的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向着浮动导电板62移动,基板74附近的墨水通道中的带电粒子的浓度就变得更低。因此,开口75是自清洁开口。可以在浮动导电板62上连接一个能够在绝缘状态和一种加负电压来自动清洁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开关。这样,在图像记录装置开动的期间,浮动导电板62可以被置于电绝缘状态,而当图像记录装置停止动作时,可以把一个负电压加在浮动导电板62上。
如上所述,在喷墨头70中,浮动导电板62被置于一种电学浮动状态,也就是说,电绝缘状态。因此,当使用中的喷射部分的数量(即,使用的喷墨电极数量)大时,基板74附近的带电粒子浓度较高,而当使用中的喷墨部分较少时,基板74附近的带电粒子浓度较低。这样,浓度就得到了自动调节。结果是,即使正在使用的喷墨部分的数量较小时,也可以避免在墨水下游一侧的喷墨部分的开口发生阻塞。
另外,静电力不会作用在全部墨水上,而仅仅作用在带电粒子(带电的墨水粒子)R上,其中的带电粒子是散布在载体液体中的固体成分。这样,就可以在象普通纸张、无吸收性的PET薄膜之类的各种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并且可以在各种记录介质上以高成像质量来成像,而不会在记录介质上产生毛刺或发生流动之类的问题。
在本具体实施例的实例中,为每个喷墨部分配置了两个喷墨电极(即,喷墨电极被配置成两层的一个实例)。然而,当每个喷墨部分只配置一个喷墨电极时,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来防止开口75的阻塞。另外,如图18所示,可以在电绝缘基板74的上面为导向部分78配置一个喷墨电极77,以便当特定的正电压被加在喷墨电极77上时,一个用来使墨水液滴向着记录介质P飞行的电场得以建立,墨水的弯液面得以上升而形成液滴并发射。
如图19所示,浮动导电板62可以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横截面与相应的喷墨部分相适应,各个部件是电绝缘的。(在图19中,相邻的浮动导电板部件62A和62B彼此之间是相互绝缘的。)当采用这样一种结构时,由作用在相邻喷墨部分上的电压产生的影响可以被降低。也就是说,在喷墨头70的喷墨部分76A处于使用状态,而喷墨部分76B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在喷墨部分76A的浮动导电板部件62A会产生一个感应高电压,而在喷墨部分76B的浮动导电板部件62B上会产生一个低于浮动导电板部件62A上的感应电压。因此,在开口75A的附近聚集的带电粒子较多,而在开口75B附近聚集带电粒子可能性很小。因此,比起第一种模式而言,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处于墨水下游一侧的喷墨部分76B的开口75B的阻塞,而处于使用中的喷墨部分76A的开口75A附近的墨水浓度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提高。当相邻的喷墨部分76A和76B都处于使用中时,在每个浮动导电板板部件62A和62B上会产生相同的感应电压,带电粒子同样聚集在开口75A和75B的附近。
浮动导电板62和形式和排列可以采用,例如,图20至22中所示的任何一种模式。相邻导电板部件之间的间隙最好不要开得很大。另外,尽管作为当前模式已经展示了一种为一个喷墨部分配置一个浮动导电板部件的模式,但也可以采用为一组喷墨部分配置一个浮动导电板部件的模式。
以上描述了一个色彩粒子是正电荷的实例。然而,也可以采用带负电荷的色彩粒子。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提到的充电电极都具有相反的极性。
在以上的描述中,描述了一种喷墨电极与色彩粒子具有相同的极性,和记录介质P与色彩粒子具有相反极性的的情况。然而,只要产生了使带电粒子向着记录介质移动的电场,喷墨电极和记录介质的极性就不局限于以上情况。即,可以把喷墨电极设置成与色彩粒子相同的极性,并把记录介质P设置成与色彩粒子相同的极性,或者不对记录介质P充电。
也可以把喷墨电极设置成与色彩粒子相反的极性,并把记录介质P设置成与色彩粒子相反的极性。此外,也可以把喷墨电极设置成0V,并把记录介质设置成与色彩粒子相反的极性。
对于上述的情况,在记录介质被充电为与色彩粒子具有相同的极性的情况下,以及记录介质不充电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上就没有与色彩粒子极性相反的电荷。因此,色彩粒子不会被吸引到记录介质的不需要形成图像的位置上,从而防止了污点的出现。此外,在喷墨电极被负充电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个负电荷加压驱动器作为喷墨头驱动器。负电荷加压驱动器被做成各种形式以满足广泛的用途,其成本要低于正相充电加压驱动器。因此,可以指望因此而增加喷墨头驱动器的选择范围和降低成本。
在通过色彩粒子被正相充电,充电电极和记录介质P被反相充电的方式来进行成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首先,来自记录介质P,利用电场力(其电场强度至少为2.0×107V/m,最好不低于2.5×107V/m)的作用下使墨水液滴产生喷射的电场,在喷墨头70的充电部分76上连续地形成。然后,通过对第一喷墨电极46和第二喷墨电极56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反相充电,以便把喷墨部分76的电场强度设置在一个不会引起墨水液滴喷射的范围(即,不大于1.5×107V/m,最好不大于1.0×107V/m),从而控制喷墨。这样,就可以对记录介质P进行成像。例如,如图23所示,在记录介质P与喷墨部分76之间的间隙约为500μm的情况下,记录介质P被设置为-2.1kV,防护电极的电压被设置为-500V,浮动电极板被设定外为一种电学浮动状态,第一和第二喷墨电极被设置为-600V。因此,当要进行墨水液滴的喷射时,可以通过把第一和第二喷墨电极都设置为0V来实现上述的控制。
以下,要描述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一种记录介质。作为实例的记录介质包括通常用于印刷的高质量纸张、微铜版纸和铜版纸。另外,可以采用表面带有树脂薄膜层的纸张,例如,聚烯烃层压纸张、和塑料薄膜,比如,聚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氯乙烯薄膜、聚烯烃薄膜等等。还有,也可以采用表面蒸镀了一层金属或表面粘附了一层金属箔的塑料薄膜或处理过的纸张。也可以采用专用的喷墨纸张和专用的喷墨薄膜。
实例实例1在图1所示的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中,连接着四个独立的喷墨头的墨水槽中充满了四种墨水。(对于墨水,平均直径为0.7至1.0μm的带正电荷的色彩粒子分散在ISOPARG中。碳黑、苯二甲蓝染料、CI红色素、CI黄色素都可以被用作色彩粒子的颜料。)图9中所示的一种150dpi、833通道的头(通道以50dpi的密度排列成3个交错的行)被用作喷墨头,其中包含了一个1kW的加热器的硅橡胶加热滚轮被用作定影元件。墨水槽中配有作为墨水温度控制元件的浸入式加热器和搅拌叶轮。墨水的温度被设定在30℃,搅拌叶轮以30rpm的速度转动,温度是由一个自动调温器来控制的。搅拌叶轮作为搅拌元件用来防止沉淀和凝结。墨水通道被作成被半透明的,LED光线发射元件和光线探测元件的安装位置把墨水通道的透明部分夹在中间。墨水的浓缩是根据光线探测元件输出的信号,通过加入墨水稀释液体(IXOPARG)或浓缩墨水(其中的固体成分浓度被调节为上述墨水的两倍)来控制的。记录介质表面灰尘的清除是通过一个空气泵的吸气来实现的,此后使喷墨头靠近记录介质的成像位置。即将打印的图像数据被传送到一个图像数据计算控制部件,当根据传送带的转动来传送记录介质时,喷墨头步进移动,油基墨水就以2400dpi的图像分辨率来形成一幅图像。对于传送带,采用了带子是由一个金属带和一根聚酰亚胺薄膜粘结在一起形成的。在皮带的一端附近配置了一个线型打标机。这个标志可以被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所识别,一个位置控制元件执行动作以便形成图像。此时,根据一个光学间隙探测元件的输出值,喷墨头和记录介质中间的间隙被保持在0.5mm。在喷墨的时段,记录介质表面的位置要设定为-1.8kV,而在准备喷墨的时段,要施加+500V的脉冲电压(脉冲宽度为50μs)。成像是以15kHz的驱动频率来实现的。成像之类的问题是根本看不到的,由于剧烈的温度变化和打印时间延长所产生的墨点直径变化等问题而导致的图像质量变差是根本看不到的。因此,可以保证良好的打印质量。
在打印完成之后,为了保护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从一个靠近成像鼓的位置后撤50mm。
所获得的打印材料具有极其清晰的图像,没有线性不均匀或毛刺。经过10分钟的打印之后,向喷墨头中通入ISOPARG来取代墨水,以便进行清洗面,然后喷墨头被一个盖子盖住,盖子中充满了ISOPARG的蒸汽。这样,经过三个月之后,无需特别的保养操作,就可以产生出良好的打印文件。实例2在图7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采用了图11中所示的一个200dpi的具有601个通道的头(配置成具有50dpi的通道密度的四个交错的行)作为喷墨头。一个由涂覆了特氟纶(R)的硅橡胶制成的加热滚轮,上面带有一个0.8kW的加热器,被用作一个定影元件。由与一个聚酰亚胺薄膜粘结在一起的一根金属带所制成的带子被用作传送带。这根带子的一个端部要由一个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来进行光学解读,而位置控制元件执行驱动从而以1800dpi来成像。成像的其它条件与实例1中的设置相同。由于灰尘等所产生的成像问题是根本看不到的,由于温度的剧烈变化和打印时间的增加所产生的墨点直径变化之类问题而导致的图像质量变差也是根本看不到的。因此,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打印,所获得的打印文件具有极为清晰的图像,不会出现线性不均匀和毛刺现象。实例3在图8的装置中,采用了图23所示的1200dpi,10英寸宽的全线头型通道打印头。进行成像的其它条件设置与实例1中相同。根本看不到成像问题,由于温度的剧烈变化和打印张数增加所产生的墨点直径变化之类的问题而引起的图像质量变差也是根本看不到的。因此,可以实现单面和双面的全色彩打印。
在打印完成后,对打印头上的ISOPARG进行循环以便执行清洗,通过使打印头的远端与包含有ISOPARG的非纤维布料相接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清洗。这样,过了三个月之后,无需任何的保养操作,就可以生产出良好的打印材料。另外,当喷嘴发生喷墨失败时,就通过其它喷嘴利用先前所述的方法进行插补,而无需执行精心准备的清洗。利用相邻喷嘴作为替代喷嘴(根据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的输出,成像元件受到控制,使得重叠打印的位置移动21.1μm,它对应于1200dpi的一个刻度)的一个结果是,尽管生产率降低了,但可以获得没有图像缺陷的打印文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一个根据图像数据,通过一个喷射头向着记录介质上喷射墨水从而形成一幅图像的成像元件;一个传输元件,其配有一条把记录介质固定在自身的一个特定的位置上的传送带,并沿着传送带的纵向方向传输记录介质;一个位置探测元件,其探测传送带沿着自身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以及记录介质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和一个根据位置探测元件探测到的相对位置,通过成像元件来变换成像位置的位置变换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置探测元件要探测传送带和固定在传送带上的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位置;和位置变换元件根据位置探测元件所探测到的位置,控制成像元件相对于传送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带是环形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元件传输记录介质,要沿着主扫描方向和成像元件成像的辅助扫描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头具有许多喷嘴,喷嘴从成像区域的一端沿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向着成像区域的另一端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墨水是一种油基墨水,而喷射头利用静电场来喷射油基墨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头具有许多沿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喷嘴,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一个喷射故障喷嘴探测元件,其可以在许多喷嘴中的一个或多个喷嘴发生喷墨故障的情况下,来探测发生了喷射故障的一个或多个喷嘴;和一个插补执行元件,其可以用没有发生故障的一个或多个喷嘴的成像来替代发生了喷射故障的一个或多个喷嘴的成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置变换元件要沿着传送带的纵向方向和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来移动成像元件,以便用没有发生故障的喷嘴取代由故障喷嘴探测元件所探测到的喷嘴来成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的喷射故障至少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喷墨失败,喷射量不正常,喷射方向不正常。
10.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把一种记录介质固定在面对着具有一个喷墨头的成像元件的传送带的一个特定位置上,沿着传送带的纵向来传输记录介质;检测传送带上沿其宽度方向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以及记录介质相对于成像元件的一个相对位置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根据检测到的相对位置通过成像元件来改变成像位置;和根据图像数据,由喷射头来喷射墨水,以便形成一幅图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传送带或记录介质相对于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位置;和根据检测到的位置,成像元件的一个位置沿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带是环形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介质沿着传送带的纵向的传输方向就是主扫描方向以及成像元件成像的辅助扫描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射头具有许多沿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从成像区域的一端向着成像区域的另一端排列的喷嘴。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墨水是油基墨水,喷射头利用静电场来喷射油基墨水。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射头具有许多沿着传送带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喷嘴,喷墨记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许多喷嘴中的一个或多个喷嘴发生了喷墨故障的情况下,检测发生了喷射故障的喷嘴;和利用一个或多个其它的没有发生喷射故障的喷嘴,取代发生了喷射故障的一个或多个喷嘴来进行成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像元件沿着传送带的纵向方向和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来移动,以便利用没有发生喷墨故障的喷嘴取代发生了喷射故障的喷嘴来进行成像。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嘴的喷射故障至少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喷墨失败,喷射量不正常和喷射方向不正常。
全文摘要
可以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来形成高质量图像的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一个传送带位置探测元件探测传送带的一个端部的一个位置,并向一个系统控制部件输出探测到的位置。一个记录介质位置探测元件探测记录介质上的一个端部上的一个位置,并向系统控制部件输出探测到的位置。一个位置控制元件,可以根据系统控制部件的指令移动,以便沿着与传输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
文档编号B41J11/00GK1470381SQ0314508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中沢雄祐, 古川弘司, 中 雄 , 司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