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26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装置,用于通过将光束发射到安装在记录鼓上的记录材料来记录图像。
背景技术
当以四种彩色墨水,例如黄色(Y),紫色(M),青色(C),黑色(B)墨水进行打印时,在用来定位印刷板的用于印刷机的定位孔和印刷板上记录的图像之间,对YMCK颜色的每一种都必须保持相同的位置关系。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印刷机的定位孔”包括一个定位孔,用于将印刷板放置在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还包括一个冲孔,例如定位孔,用于将印刷板放置在冲孔机上,以便在印刷板上形成另一个冲孔。
在USP6213020中提出的方法中(以下称为“第一方法”),在将记录材料附着到记录鼓之前,在记录材料上几乎同时地形成用于定位记录材料于记录鼓上的定位孔和用于印刷机的定位孔,并利用模板将记录材料定位在记录鼓上。特别地,当向记录鼓附着记录材料时,通过放置形成于记录材料与定位销相接触的一端的定位孔,可以相对于记录鼓定位该记录材料,然后将记录材料固定到记录鼓上。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号No.1997-152707中提出的方法中(以下称为“第二方法”),在记录鼓的表面上设置一个冲孔单元,在记录鼓的外围附着记录材料后,使用该冲孔单元在记录材料中形成一个用于印刷机的定位孔,用于定位印刷板。
在上述第一方法中,通过放置形成于记录材料与定位销相接触的一端的定位孔,将记录材料定位在记录鼓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记录材料是软性材料时,由于记录材料的变形,不可能将记录材料准确地定位在记录鼓上。这将导致定位孔和记录图像之间不准确的位置关系。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方法要求将冲孔单元附加在记录鼓外围。当记录鼓以高速旋转时,由于冲孔单元的重量,将很难高度准确的旋转记录鼓,除非对整个记录鼓的重量平衡进行非常准确地调整。当冲孔单元被定制后,必须对记录鼓再次执行重量平衡的调整,因此其缺点是不容易对冲孔单元进行定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能够准确的保持记录材料上记录的图像和定位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能够对记录鼓进行简单的平衡调整。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图像记录装置来实现的,该图像记录装置包括记录鼓,具有限定了沿该鼓的轴向延伸的凹口的外表面;附着机构,用于将记录材料附着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并使记录材料的前端位于该凹口上;旋转机构,用于旋转该记录鼓;记录头,用于通过与记录鼓的旋转同步地沿记录鼓的轴向移动,并发射光束到安装在所述记录鼓外围的记录材料上,将图像记录在记录材料上;冲孔单元,具有限定了缝隙的冲模,和在该冲模内部的可移动的冲头,用于在插入该缝隙的记录材料中打出定位孔;和移动机构,用于在备用位置和冲孔位置之间移动该冲孔单元,该备用位置与该记录鼓相分离,在该冲孔位置,安装在该记录鼓外围的记录材料的前端被插入到冲模内形成的缝隙中。
通过这种图像记录装置,可以提高冲孔单元形成的冲孔和所记录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准确度,而不必以很高的精确度将记录材料定位在记录鼓外表面上。并且,不需要将冲孔单元附加在记录鼓上,因为设置有用于在与记录鼓相分离的备用位置和冲孔位置之间移动该冲孔单元的移动机构。因此,当定制冲孔单元时,不需要调制记录鼓的重量平衡。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在记录鼓外围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
该装置还可包括形成在记录鼓的外表面的吸气孔,和通过通气管与吸气孔相连的排气机构,用于通过该通气管抽出空气,从而通过吸力将记录材料保持在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当从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记录材料时,排气机构可以被反转而将空气送入通气管。
该装置还可包括爪机构,用于当从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记录材料时,将记录材料从记录鼓的外表面分离。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在记录鼓外围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和控制设备,用于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控制移动机构引起的冲孔单元的移动量,以及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调整记录头的图像记录起始位置。
传感器可以被附加在冲孔单元上,用于在冲孔单元移动期间检测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
从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为了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几种目前优选的形式,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的精确装置和手段。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冲孔机构和记录鼓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该冲孔机构和该记录鼓的透视图;图4是从冲孔单元的相反侧看去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冲孔模块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6A是表示移动到用于在记录材料中形成定位孔的位置的冲孔模块的冲头的示意图;图6B是表示备用状态下冲孔模块的冲头的示意图;图6C是表示移动到用于在记录材料中形成定位孔的位置的另一冲孔模块的冲头的示意图;图7A是表示移动到用于在记录材料中形成定位孔的该位置的冲孔模块的冲头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备用状态下该冲孔模块的该冲头的示意图;图7C是表示移动到用于在记录材料中形成定位孔的该位置的该另一冲孔模块的冲头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该图像记录装置的主要电路结构的框图;图9是从附着记录材料到记录鼓上到释放记录材料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0是从附着记录材料到记录鼓上到释放记录材料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传感器检测记录材料的前端的操作示意图;图12A是表示位于与记录材料的前端相邻的位置上的挡风板的示意图;图12B是表示缩回到凹口的该挡风板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定位孔和图像记录起始位置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分离记录材料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5是记录鼓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16是表示定位孔和图像记录起始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示意图。
该图像记录装置包括垂直排列的两个记录材料存储部分12;用于传送记录材料P的记录材料传送设备13;用于升高和降低传送设备13的提升机构;具有凸轮52和凸轮随动件53的倾斜机构,用于使传送设备13倾斜;记录鼓14,用于支撑安装在其外围的记录材料P;图像记录器15,用于在记录鼓14上安装的记录材料P上记录图像;和释放机构17,用于将记录有图像的记录材料P释放到释放盘16上。
每个记录材料存储部分12都包括送料盒21和一对输出辊23、24,送料盒21中存储有卷曲形式的伸长的记录材料P,输出辊23、24用于从送料盒21输出记录材料P。
记录材料传送设备13以水平状态支撑从任何一个记录材料存储部分12输出的记录材料P,并以之字形模式将记录材料P向记录鼓14传送。该传送设备13包括用于传送记录材料P的一对传送辊31、32,和用于切割伸长的记录材料P的切具22。该记录材料传送设备13通过提升机构和倾斜机构的运动,可以在图1所示的位置A、B、C之间移动,位置A对着上面的记录材料存储部分12,位置B对着下面的记录材料存储部分12,位置C对着记录鼓14。
在与记录鼓14的外围相对的位置上排列的是机构61,用于打开和关闭前端夹具,该前端夹具用于夹住记录鼓14上安装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机构62,用于将后端夹具附加到记录鼓14上和从记录鼓14上卸下后端夹具,该后端夹具用于将记录材料P的后端固定到记录鼓14上;和作为本发明特定特征的挤压辊63和冲孔机构64。
图像记录器15用于在安装于记录鼓14上的记录材料P上记录图像,该图像记录器15包括记录头65和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用于沿记录鼓14的轴向(以垂直于图1纸面的方向次扫描方向)移动记录头65。随着记录鼓14在主扫描方向的高速旋转,记录头65沿记录鼓14的轴向移动,图像记录器15通过发射例如激光束到记录材料P上来记录图像。
记录头65通过未示出的电机在次扫描方向上移动,该移动是与记录鼓14的旋转同步的。根据接收自下文将描述的编码器131的主扫描位置信息,和记录鼓14的指示旋转角度,记录头65随着记录鼓14的旋转将激光束发射到记录材料P上。从而,图像记录器15可以在记录材料P上记录图像,该图像关于记录鼓14的外表面具有位置再现性。
释放机构17用于在图像记录步骤后将记录材料P释放到释放盘16,该释放机构17包括多个爪71,用于将记录材料P从记录鼓14的外表面分离出来;多个传送辊对72和变向部件74。变向部件74具有位于其一端的传送辊对73,并且可从图1中实线所示的位置移动到两点一划线所示的位置,从而以之字形模式改变记录材料P的移动方向。因此,释放机构17从记录鼓14的外表面除去已记录有图像的记录材料P,并将记录材料P传送到释放盘16。
然后,将说明构成本发明的特定特征的冲孔机构64的结构。图2和图3是表示冲孔机构64和记录鼓14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从图2和图3的相反方向看去,冲孔机构64中的冲孔单元66的透视图。
该冲孔机构64包括冲孔单元66和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用于在图2所示的备用位置和图3所示的冲孔位置之间垂直移动冲孔单元66。
冲孔单元66具有一对冲孔模块101,用于在相对较小尺寸的记录材料P上形成定位孔;和一对冲孔模块102,用于在相对较大尺寸的记录材料P上形成定位孔。臂104通过支撑板103来支撑这些冲孔模块101和102。臂104具有马达106,用于旋转驱动杆105来驱动冲孔模块101和102;检测器100,用于检测驱动杆105的旋转角度;和传感器107,用于检测记录材料P的前端。
移动机构包括在臂104的相对的两端排列的支撑部件111;与支撑部件111连接的滑动轴112和滚珠螺丝113;和脉冲马达116,用于通过同步条114和同步滑轮115驱动滚珠螺丝113。使用这种移动机构,通过脉冲马达116的驱动而旋转的滚珠螺丝113,在图2所示的备用位置和图3所示的冲孔位置之间垂直地移动冲孔单元66。
冲孔单元66的冲孔位置是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安装于记录鼓14的外围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插入到下文所述的形成在各冲孔模块101和102的冲模122中的缝隙121中。备用位置是冲孔单元66从冲孔位置降低而离开记录鼓14的位置。
图15是记录鼓14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用于说明凹口18。为了便于说明,该图中省略了一些部件,例如前端夹具109。
如图15所示,凹口18是一个侧翼形的凹槽,其深度沿切线方向逐步增加,并沿记录鼓14的轴向而延长。在凹口18的底部,沿记录鼓14的轴向以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突出部分18a,用于放置前端夹具109。突出部分18a的表面与记录鼓14的外表面具有相同的曲率。沿图15中的X方向送入记录材料P,其前端停留在突出部分18a上由长短交替的虚线y指示的位置上。记录材料P被多个突出部分18a支撑着其中间部分,并通过下文所述的前端夹具109固定在这个状态。从而记录材料P的前端不会落到凹口18中。也就是说,记录材料P的前端被直线形地支撑在凹口18上。
冲孔模块101和102的冲头123可沿图15的Y方向伸缩移动到突出部分18a侧面排列的的切除部分中。
如图2和图3所示,记录鼓14具有六个前端夹具109,用于夹住位于记录鼓14的凹口18上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前端夹具109被下文所述的开合机构61打开和关闭。挡风板110位于这些前端夹具109的附近。当记录鼓14高速旋转并且前端夹具109夹住记录材料P的前端时,气流将通过记录材料P和记录鼓65之间的空间进入。提供挡风板110是为了阻止这种会产生将记录材料P从记录鼓14的外表面分离的力量的进入气流。
前端夹具109是合叶形部件,各具有一个端部,用于压住和固定记录材料P。通过未示出的弹簧,这个端部被偏向记录鼓65的外表面。当其他端部被开合机构61压住时,前端夹具109打开,用于准备接收记录材料传送设备13馈送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
如图2所示,挡风板110是一个沿记录鼓14的轴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其具有形成在与前端夹具109对应的部分中的多个(例如6个)切割部分。如图12所示,挡风板110被固定在凹口18的底部,从而具有一开/关端部,该开/关端部与压住记录材料P的前端夹具109的端部面对相同的方向。通过弹簧110a,挡风板110被偏斜到打开其开/关端部的方向。在其开/关端部打开时,挡风板110可阻止气流进入记录材料P的前端和记录鼓65之间。
下面将说明上述冲孔单元66中的冲孔模块101和102的结构。图5是表示冲孔模块101(102)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6和图7是表示用于形成定位孔的冲孔模块101和102的操作示意图。
各冲孔模块101和102都具有限定了缝隙121的冲模122,和可穿过冲模122中的冲头123,用于在插入缝隙121的记录材料P中打出一个定位孔。冲头123连接到移动部件125,并可通过腔体124前后移动(图4)。移动部件125具有形成于其一端的椭圆形开口126。
开口126具有安装在其中、并与下文所述的驱动杆105连接的凸轮127。当驱动杆105被马达106驱动而旋转时,如图4所示,凸轮127压在开口126的内壁上。结果,移动部件125通过腔体124移动。当移动部件125从实线所示的位置移动到两点一划线所示的位置时,如图5所示,冲头123在冲模122中移动到用于在插在缝隙121中的记录材料上打出定位孔的位置。
该对冲孔模块101中的凸轮127a和该对冲孔模块102中的凸轮127b以不同的状态连接到驱动杆105。从而,当驱动杆125从图6B和7B所示的备用状态逆时针旋转时,各冲孔模块102中的冲头123移动到图6A和7A所示的记录材料上用于打出定位孔的位置。当驱动杆125从图6B和7B所示的备用状态顺时针旋转时,各冲孔模块101中的冲头123移动到图6C和7C所示的记录材料上用于打出定位孔的位置。
使用这种结构时,就可以通过改变驱动杆125的旋转方向,形成不同间距的定位孔。因此,即使在需要形成不同间距的定位孔的情况下,冲孔单元66的结构也可以很简单。
下面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主要电路结构。图8是表示该图像记录装置的主要电路结构的框图。
用于支撑记录材料P的记录鼓14被连接到马达130。先前提到的编码器131被附加到马达130。编码器131传输指示记录鼓14的旋转角度的主扫描位置信息到控制器140。根据接收自编码器131的主扫描位置信息和接收自图像存储器136的图像数据,记录头65将调制后的激光束发射到安装于记录鼓14外围的记录材料P上。另外,记录头65从控制器140接收下文所述的用于改变图像记录起始位置的数据。
控制器140还连接到马达106、传感器107、脉冲马达116上,马达106用于旋转冲孔单元66的驱动杆105,传感器107用于检测记录材料P的前端,脉冲马达116用于垂直移动冲孔单元66。
虽然没有示出,记录鼓14具有中空结构。记录鼓14具有形成于其外表面上的吸气孔,该吸气孔与鼓14的内部空间连通,用于通过吸力来保持该鼓14外表面上的记录材料P。记录鼓14的内表面通过气管133连接到由换流器驱动的风扇134上。通过风扇134的运动从气管133吸出空气,从而记录材料P可以被吸附在记录鼓14的外表面。
通过来自控制器140的信号控制换流器135使该风扇134可反转。以下将要描述,当从记录鼓14的外表面释放记录材料P时,反转风扇134以便将空气送入记录鼓14的内部空间。
然后,将描述上述图像记录装置的从附着记录材料P到记录鼓14上到释放记录材料P的操作。图9和图10是从附着记录材料P到记录鼓14上到释放记录材料P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图1的位置C上,从记录材料传送设备13馈送来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被夹在记录鼓14的外表面(步骤S1)。该操作是通过使图1所示的开合机构61操作图2和图3所示的前端夹具109来执行的。
然后,图8所示的换流器135使风扇134前向旋转(步骤S2)。然后,图1所示的挤压辊63被降低到记录材料P(步骤S3)。记录鼓14以低速逆时针旋转,如图1所示,从而缠绕记录材料P紧密包围在记录鼓14的外表面上(步骤S4)。
然后,夹住记录材料P的后端(步骤S5)。该操作是通过使图1的开合机构62将后端夹具附加在记录鼓14的外表面来实现的。在夹住该后端之后,升高挤压辊63(步骤S6)。
然后,将记录鼓14旋转到冲孔备用状态,并停在这个角位(步骤S7)。控制器140根据来自编码器131的信号持续地监视该记录鼓14的角位,并能够将记录鼓14停在相对于冲孔单元66的准确位置。在将记录鼓14旋转到冲孔备用位置后,通过制动机构可机械地阻止记录鼓14的进一步旋转。
然后,操作图2和图3所示的脉冲马达116来升高冲孔单元66(步骤S8)。在冲孔单元66上升时,如图11所示,附加在冲孔单元66上的传感器107检验记录材料P的前端。当传感器107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前端时(步骤9),确定冲孔单元66平放于冲孔位置,并停止冲孔单元66的上升(步骤S10)。以这种方式检测记录材料P的前端和停止冲孔单元66的上升,可以将记录材料P的前端和冲孔单元66始终以固定的位置关系放置。
一旦传感器107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前端,就不必停止冲孔单元66的上升。在传感器107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前端之后,当冲孔单元66已被升高了固定量时,可以将冲孔单元66停止在某个时刻。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记录材料P的前端和冲孔单元66始终以固定的位置关系放置。
在一般状态下,如图12A所示,先前提到的挡风板110位于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相邻的位置。然而,当冲孔单元66移动到冲孔位置时,如图12B所示,挡风板110被冲模122按压到凹口18内。当冲孔单元66移动到备用位置时,挡风板110返回到图12A所示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冲孔单元66的马达106被操作为以任一方向旋转驱动杆105,以便移动冲孔模块101或102的冲模122中的冲头123,从而在插入缝隙121的记录材料P中打出定位孔(步骤S11)。结束冲孔操作后,冲孔单元66被降低到备用位置(步骤S12)。
然后,高速旋转记录鼓14来记录图像(步骤S13)。在记录图像时,根据传感器107检测到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的位置,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记录起始位置。
将参照图13来说明这一方案。图13是表示定位孔201的位置和图像记录起始位置的示意图。
当向记录鼓14附着记录材料P时,如图13的左端所示,记录材料P的前端可能与记录鼓14的外表面上的参考位置一致。这样,图像200的记录起始位置与预定位置一致,此时板的边缘距离(即,从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定位孔201的中心的距离)为L1。
另一方面,当附着在记录鼓14上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从参考位置发生偏移时,如图13的中部所示,板的边缘距离从L1改变到L2。这种偏移对印刷本身没有影响,因为定位孔201和图像200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然而,板的边缘距离的差异可能会在后续过程中引起问题。
通过当传感器107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前端时,脉冲马达116停止冲孔单元66的上升,上述实施例始终保持板的边缘距离为L1。如图13的右端所示,根据传感器107检测到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的位置,调整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记录起始位置,从而固定了定位孔201和图像200之间的位置关系。
再次参见图10,当结束图像记录操作后,挤压辊63被降低到记录材料P(步骤S14)。然后,释放记录材料P的被夹住的后端(步骤S15)。通过图8所示的换流器135的操作使风扇134反向,将空气通过气管133馈送到记录鼓14的内部空间(步骤S16)。这样将便于记录材料P从记录鼓14外表面的分离。
在该状态下,将分离爪71降低到接触到记录鼓14表面的位置(步骤S17)。然后,顺时针旋转记录鼓14,如图1所示,从而将记录材料P从记录鼓14的外表面分离(步骤S18)。在该状态下,如图14所示,通过分离爪71将记录材料P的前端引导至传送辊对72中的一个。然后,升高挤压辊63(步骤S19),释放记录材料P的被夹住的前端(步骤S20),并向释放机构17传送记录材料P。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夹具和真空吸力的组合使记录材料P保持在记录鼓14的外表面上。也可以只通过夹具或风扇134的真空吸力来保持记录材料P。另外,还可以通过除了夹具或真空吸力之外的其他附着机构,来使记录材料P保持在记录鼓14的外表面上来实现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冲孔备用位置上,将传感器107附加在冲孔单元66上,通过脉冲马达116将冲孔单元66朝着记录鼓65的方向升高,当传感器107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前端时,停止冲孔单元66的上升。然后,根据冲孔单元66距离备用位置(初始位置)的上升量,来调整图像记录起始位置。通过这样执行冲孔操作,可以使定位孔和所记录的图像保持所需的位置关系,同时保证固定的板边缘距离。
然而,在不需要准确的板边缘距离时,上述冲孔过程并不是绝对需要的。也就是说,传感器107是可省略的。下面将参照图9和图10的流程图来描述该情况下执行的过程。在该情况下,冲孔单元66在图9的步骤S8中被升高一定量。传感器107对记录材料P的前端的检测(步骤S9)并不执行。由于在步骤S7中记录鼓14已经位于准确的冲孔备用位置,因此可以在相对于记录鼓14外表面的固定位置上形成定位孔,而不必检测记录材料P的前端,只需设定冲孔单元66的固定升高量即可。
在记录材料P是软性材料,例如是具有聚酯基底的印刷板的情况下,如图16的右侧所示,记录材料P1的前端可被固定为一偏移于记录鼓14外表面参考位置的状态。即使在该情况下,冲孔单元66也可以与记录材料P2固定到参考位置(图16的左侧)时的情况一样被升高相同的量,从而对于两种记录材料P1和P2,在定位孔201和记录图像200之间确保了相同的位置关系。在图16所示的情况下,对于两种记录材料P1和P2,定位孔201和所记录的图像的右上角之间的记录鼓14的沿圆周的偏移都是L3。
在前述实施例中,传感器107用于对记录材料P校正记录起始位置和冲孔位置。传感器107可用于执行错误处理,例如在检测到记录材料P从附着的参考位置的偏移后,向操作者发出警告。这样,可通过当传感器107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前端时,判定冲孔单元66从备用位置的升高量是否在预定范围内,来判定被固定的记录材料P从参考位置的偏移是否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当升高量在上述预定范围以外时,通过显示错误消息,或者不执行图像记录操作而从该装置释放固定在记录鼓14的记录材料P,来执行错误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的是记录材料P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偏移。也可检测记录材料P在次扫描方向上的偏移。该情况下,在次扫描方向上移动冲孔单元66,记录头65的图像记录起始位置也在次扫描方向上移动。
另外,通过以不同高度附加在冲孔单元66上的多个传感器107,可以检测记录材料P的倾斜量。该情况下,形成该对冲孔模块101(102)的各冲孔模块101(102)的冲孔时刻彼此不同。也就是说,在两个冲孔模块101(102)中的一个打孔后,冲孔单元66被升高一对应于上述倾斜量的量,并在次扫描方向上移动。然后,另一个冲孔模块101(102)进行打孔。结果,由这对冲孔模块101(102)形成的连接这对定位孔201的直线与记录材料P的前端平行延伸。图像存储器13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被旋转,从而记录头65在记录材料P上记录的图像被旋转。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其它特定形式来实现,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性,相应的,应当参考随后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的说明书来指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要求2003年8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304288的优先权,这里结合其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记录鼓,具有限定了沿该鼓的轴向延伸的凹口的外表面;附着机构,用于将记录材料附着到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并使所述记录材料的前端位于所述凹口上;旋转机构,用于旋转所述记录鼓;记录头,用于通过与所述记录鼓的旋转同步地沿所述记录鼓的轴向移动,并发射光束到安装在所述记录鼓外围的所述记录材料上,将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冲孔单元,具有限定了缝隙的冲模,和在所述冲模内部可移动的冲头,用于在插入所述缝隙的记录材料中打出定位孔;和移动机构,用于在备用位置和冲孔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冲孔单元,所述备用位置与所述记录鼓相分离,在所述冲孔位置,安装在所述记录鼓外围的记录材料的前端被插入到所述冲模内形成的缝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在所述记录鼓外围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通过气管与排气机构相连,所述排气机构用于通过所述气管抽出空气,从而通过吸力将所述记录材料保持在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其中,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排气机构被反转而将空气送入所述气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爪机构,用于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在所述记录鼓外围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引起的所述冲孔单元的移动量,以及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调整所述记录头的图像记录起始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被附加到所述冲孔单元,用于在所述冲孔单元移动期间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通过气管与排气机构相连,所述排气机构用于通过所述气管抽出空气,从而通过吸力将所述记录材料保持在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其中,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排气机构被反转而将空气送入所述气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爪机构,用于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分离。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通过气管与排气机构相连,所述排气机构用于通过所述气管抽出空气,从而通过吸力将所述记录材料保持在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其中,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排气机构被反转而将空气送入所述气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爪机构,用于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分离。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通过气管与排气机构相连,所述排气机构用于通过所述气管抽出空气,从而通过吸力将使所述记录材料保持在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上;其中,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排气机构被反转将空气送入所述气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爪机构,用于当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释放所述记录材料时,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记录鼓的外表面分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装置。该图像记录装置中的冲孔单元包括由臂通过支撑板支撑的冲孔模块。该臂上排列有用于旋转驱动杆的马达,用于检测驱动杆的旋转角度的检测器,和用于检测记录材料的前端的传感器。该冲孔单元可通过移动机构移动,该移动机构包括在该臂的相对的两端排列的支撑部件;与该支撑部件连接的滑动轴和滚珠螺丝;和脉冲马达,用于通过同步条和同步滑轮来驱动滚珠螺丝。
文档编号B41C1/10GK1591201SQ20041005789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
发明者田村利夫, 川田亨, 田中宏尚, 奥胜次 申请人:大日本网目版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