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26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等记录装置,涉及一边输送搭载了被记录材料的托盘一边在该托盘上的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由打印机等记录装置记录地被记录材料提出有各种形式。其中,具有CD-R、DVD、卡那样小型并具有厚度的被记录材料(以下统称为光盘或CD)。在现有通用的记录装置中,当在CD等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时,会发生一些问题,例如当使用单票用纸的输送路径时,刚性高使得输送性变差,易于产生损伤,或由于输送辊间的距离关系而不能输送。因此,使用托盘,将CD等被记录材料搭载于托盘上,使用与单票用纸的输送路径不同的路径加以应付。
在对CD等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时,由搭载于滑架(carriage)上的传感器检测托盘上的反射板,确定CD等的记录位置,然后进行记录。反射板使用热印在设于树脂的托盘的凸部表面形成。另外,为了提高反射板的读取精度,在反射板周围设置斜面(参照图16)。另外,在简易的场合,有时用热印(hot stamping)直接在托盘平面形成反射板。
然而,在上述已有技术例中存在以下那样的技术问题。即,第1,在进行热印之前的托盘凸部端面不成为边缘的场合,由于反射面边缘未整齐地形成,所以,存在产生读取误差的可能性。为此,需要严密地对树脂的边缘进行管理,有时导致检查费用发生或合格率下降,导致增加成本。第2,由于在树脂的凸部形成反射面,所以,存在由托盘的处理方法在凸部端面形成伤痕的可能性,由此存在产生读取误差的可能性。第3,直接用热印在托盘表面形成反射面时,存在热印的印刷偏移或端部的缺口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发生反射面读取误差。第4,在使用者误朝与正规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设置托盘时,存在误打印到CD搭载部以外的场所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使用厚纸或CD-R等的托盘进行记录,可由低成本进行高精度的印刷。


图1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在图1的记录装置中打开供纸托盘和排纸托盘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为从右前方观看图1的记录装置的透视图。
图4为从左前方观看图3的记录装置的内部机构的透视图。
图5为图3的记录装置的纵断面图。
图6A和图6B分别为示出在图1的记录装置安装CD输送部之前和安装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为示出可安装到图1的记录装置的CD输送部的透视图。
图8为示出图1的记录装置的下壳的CD输送部安装部和安装检测部的局部透视图。
图9为示出图1的记录装置的下壳与CD输送部的钩的安装状态的局部纵断面图。
图10A和图10B分别为示出CD输送部安装前和安装后使滑动罩移动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1为示出从记录装置的下壳解除CD输送部的钩时的状态的局部纵断面图。
图12A和12B为分别示出CD输送部的滑动罩移动前和移动后的臂的状态的局部纵断面图。
图13为在托盘上示出适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CD的记录位置的计算机构的示意平面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托盘位置检测部的构成的纵断面图。
图15为图14的托盘位置检测部的反射板的平面图。
图16为示出托盘基准位置检测部的参考构成例的纵断面图。
图1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托盘与位置检测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的局部平面图。
图18为例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托盘位置检测时的反射板检测程序的光量变化的图。
图19A~19F为说明当将托盘插入到正规的方向时对检测标记进行检测的动作的图。
图20A~20C为说明当朝反方向插入托盘时对检测标记进行检测的动作的图。
图21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由托盘上的检测标记进行检测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22为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托盘设置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
图23为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输送托盘的状态的纵断面图。
图24A和24B为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滑架导向轴升降机构的构成和作用的局部断面图,图24A表示滑架下降时,图24B表示滑架上升时。
图25为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CD输送部的侧压滚轮和推压滚轮对托盘的作用的示意透视图。
图26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托盘位置检测部的构成的纵断面图。
图27为从托盘表面观看图26的托盘位置检测部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各图中相同符号表示相同或对应部分。图1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示出在图1的记录装置中打开供纸托盘和排纸托盘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为从右前方观看图1的记录装置的透视图,图4为从左前方观看图3的记录装置的内部机构的透视图。图5为图3的记录装置的纵断面图。在图1~图5中,记录装置1具有供纸部2、送纸部3、排纸部4、滑架部5、清洗部(恢复机构部)6、记录头(记录机构)7、CD输送部8、及电气部9。
供纸部2通过在基座20安装用于堆放纸张材料P的压板21、供给纸张材料P的供纸辊28、分离纸张材料P的分离辊241、及用于将纸张材料P返回到堆放位置的恢复杆22等而构成。用于保持堆放的纸张材料P的供纸托盘26安装于上述基座20或记录装置的外部装饰件。供纸托盘26如图2所示那样为多级式,使用时拉出使用。供纸辊28呈圆弧状断面的杆状,在该供纸辊28根据用纸基准设置1个供纸辊橡胶,从而进行纸材的供给。供纸辊28的驱动从设于供纸部2的供纸电动机273通过驱动传递齿轮271和行星齿轮272传递的驱动力进行。
在通常的等候状态下,压板21由压板凸轮214释放,分离辊241由控制凸轮25释放,恢复杆22将纸张材料P返回到堆放位置,同时,防止在堆放时纸张材料P进入到里面地设置到堵塞堆放口那样的堆放位置。开始供纸时,由电动机驱动首先将分离辊241接触于供纸辊28。然后,恢复杆22被释放,压板21接触于供纸辊28。在该状态下开始纸张材料P的供纸。纸张材料P由设于基座20的前段分离部201限制,仅纸张材料P的预定张数输送到由供纸辊28和分离辊241形成的钳夹部。输送的纸张材料P在该钳夹部进行分离,仅最上部位置的纸张材料P被输送。
在由弯曲的金属板材构成的机架11安装送纸部3。送纸部3具有输送纸张材料P的输送辊36和PE传感器32。输送辊36为在金属轴的表面涂覆陶瓷的微小粒子的构成,通过由轴承38支承两轴的金属部分而安装于机架11。为了由输送辊36进行稳定的输送,在轴承38与输送辊36之间设置输送辊张力弹簧381,通过对输送辊36施加弹性力(付势),作用预定负荷。
在输送辊36接触地设置从动回转的多个夹送辊37。夹送辊37保持于夹送辊支架30,由夹送辊弹簧31压接于输送辊36,产生纸张材料P的输送力。在这里,夹送辊支架30的回转轴安装于机架11的轴承,以该回转轴为中心回转。另外,在将纸张材料P输送来的送纸部3的入口配置对纸张材料P进行引导的导纸挡板33和压纸台34。另外,在夹送辊支架30设置用于将纸张材料P的前端和后端的检测结果传递到PE传感器32的PE传感器杆321。
压纸台34安装于机架11进行定位。导纸挡板33与输送辊36配合,可以滑动的轴承部331为中心回转,通过接触于机架11而定位。在压纸台34的纸基准侧设置覆盖纸张材料P的端部的压纸件341。这样,即使在端部变形的纸张材料P或卷曲的纸张材料P的场合,该纸张材料P的端部也不会浮起与滑架50或记录头7干涉。另外,在输送辊36的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根据图像信息形成图像的记录头7。
在上述构成中,输送到送纸部3的纸张材料P由夹送辊支架30和导纸挡板33引导,送入到输送辊36与夹送辊37的输送辊对。此时,检测由PE传感器杆321输送来的纸张材料P的前端,由此求出纸张材料P的记录位置。另外,通过由输送电动机35使输送辊对36、37回转,从而在压纸台34上输送纸张材料P。在压纸台34上形成作为输送基准面的肋。该肋用于对与记录头7的间隙进行管理,同时,与后述的排纸部一起减轻纸张材料P的起伏。
输送辊36的驱动通过将由DC电动机构成的输送电动机35的回转力用正时皮带351传递到设于输送辊36的轴上的皮带轮361而进行。另外,在输送辊36的轴上设置用于检测由该输送辊36进行的输送量的编码轮362,在该编码轮362按1501pi~3001pi的节距形成标记,在与上述编码轮362邻接的位置的机架11的部位安装用于读取上述标记的编码传感器36。作为上述记录头7,使用搭载了各色墨水槽分开的可更换的墨水槽的喷墨记录头。该记录头7可由加热器(发热元件)等将热传递到墨水。该热使墨水产生膜沸腾,根据该膜沸腾形成的气泡的成长或收缩产生的压力变化从记录头7的喷射口喷射墨水,由喷射的墨水滴在纸张材料P等被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滑架部5具有安装有记录头7的滑架50。该滑架50可朝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地由沿与纸张材料P的输送方向直交的方向设置的导向轴52和导轨111导向支承。滑架50由安装于机架11的滑架电动机54通过定时皮带541驱动。该定时皮带541由空转轮542进行张设支承。为了检测滑架50的位置,按1501pi~3001pi的节距形成标记的编码带561平行于定时皮带541地设置。用于读取该编码带561的编码传感器56设在搭载于滑架50的滑架基板92。在该滑架基板92设置用于与记录头7进行电连接的触点921。另外,在滑架50设置用于从电气部(电气基板)9将记录头信号传递到记录头7的柔性基板57。
为了将记录头7固定于滑架50,在该滑架50设置用于定位的接触部501和用于推压记录头7加以固定的推压机构511。在导向轴52的两端设置偏心凸轮521,由滑架升降电动机58的驱动通过齿轮列581将驱动传递到偏心凸轮521,从而可使导向轴52上下升降。相应于该导向轴52的升降使滑架50也同样地升降,对于厚度不同的纸张材料P也可形成最佳的间隙。
在滑架50安装检测传感器59,该检测传感器59由反射型光传感器构成,用于检测后述的CD印刷用的托盘83的被检测部(检测标记)834。该托盘83为了在CD-R等小型、厚壁的记录材料的显示部记录,保持该厚壁的被记录材料进行输送。该检测传感器59通过从发光元件发光、接收其反射光,可检测托盘83的位置。在上述构成中,在纸张材料P记录时,由输送辊对36、37将纸张材料P输送到记录的行的位置,同时,由滑架电动机54将滑架50移动到记录位置,使记录头7与记录位置相对。此后,根据来自电气部9的信号,记录头7朝纸张材料P喷射墨水而形成图像。
排纸部4具有2个排纸辊40、41、通过按预定压力接触于该排纸辊40、41而可从动回转的压紧正齿轮42、及用于将输送辊36的驱动传递到排纸辊40、41的齿轮列。排纸辊40、41安装于压纸台34。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排纸辊40通过在金属轴设置多个橡胶部(排纸辊橡胶)401而构成。通过空转齿轮传递来自输送辊36的驱动而驱动排纸辊40。下游侧的排纸辊41形成为将多个弹性材料等的弹性体411安装于树脂轴的构成。通过空转齿轮从排纸辊40传递驱动从而对排纸辊41进行驱动。
压紧正齿轮42安装于压紧正齿轮支架43。在本实施例中,由将螺旋弹簧设成杆状的压紧正齿轮弹簧44进行压紧正齿轮42相对压紧正齿轮支架43的安装和在排纸辊40、41的压接。压紧正齿轮42存在主要产生纸张材料P的输送力的形式和主要阻止记录时的纸张材料P的浮起的形式。产生输送力的压紧正齿轮配置在与排纸辊40、41的橡胶部(排纸辊橡胶部、弹性体部)对应的位置。另一方面,用于阻止纸张材料P的浮起的压紧正齿轮配置到没有排纸辊40、41的橡胶部401的位置(橡胶部401与橡胶部401之间等)。
在上述排纸辊40、41间设置纸端支承件45。该纸端支承件45通过抬起纸张材料P两端、先于排纸辊40、41保持纸张材料P,从而防止摩擦先出来的纸张材料P上的图像记录部导致记录图像损伤或质量下降。纸端支承件45通过由纸端支承件弹簧452对在前端设置滚轮451的树脂构件施加弹性力从而按预定的推压力将该滚轮451推压到纸张材料P,将该纸张材料P的两端抬起,形成该纸张材料P的刚性,可保持该纸张材料P。
由以上的构成,在滑架部5形成了图像的纸张材料P由排纸辊41与压紧正齿轮42的钳夹部夹持着输送,排出到排纸托盘46。排纸托盘46具有由多个构件组成的拼合构造,可收容于记录装置的下壳99的下部。该排纸托盘46在使用时拉出使用。在图示的排纸托盘46中,朝其前端增大高度地形成,其两侧端缘也增大高度地形成,这样,可提高排出的纸张材料P的堆放性和防止该纸张材料P的记录面的摩擦。
清洗部(恢复机构部)6具有进行用于记录头7的排出性能维持恢复的吸引恢复处理的吸引泵60、用于记录头7的喷射口面的保护和防止干燥的盖61、及擦拭除去记录头7的排出口周边部分的墨水和灰尘等附着物的擦拭刮板62等。清洗部6具有专用的恢复电动机69。另外,在清洗部6中设置单向超越离合器691,使得由电动机69的单向的回转使泵60动作(作动),由反转进行使擦拭刮板62的擦拭动作和盖61的升降动作。
吸引泵60通过由泵滚轮68对2个管67抽真空形成负压地构成。盖61与吸引泵60通过阀65等连接。具有吸引泵60的吸引恢复机构通过在将盖61紧密接触于记录头7的喷射口面地加盖的状态下使吸引泵60作用,从而在该盖61内产生负压,由该负压从记录头7的喷射口将增粘墨水、气泡、灰尘等异物与墨水一起吸引排出。在盖61的部分设置用于减轻吸引后的排出面上的残留墨水的盖吸收体611。为此,通过在打开盖61的状态下吸引残留于盖61的墨水,以防止墨水残留固着于该处而产生危害。由上述吸引泵60吸引的废墨水由设于后述的下壳99的废墨水吸收体991(图9)吸收和保持。
以上说明的各功能部通过组装到记录装置1的机架11而形成记录装置的机构部分,覆盖这些机构部分的周围地安装外部装饰部。外部装饰部主要由下壳99、上壳98、检修盖97、连接器盖96、前盖95构成。在下壳99的下部设置排纸托盘轨992,可收容于构成拼合型(伸缩型)的排纸托盘46。另外,前盖95成为在排纸托盘非使用时闭塞排纸口的构成。
下面,说明在适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对CD(光盘)的表面进行印刷的场合的构成和印刷顺序的详细内容。该CD印刷使用安装于记录装置的CD输送部8进行。图6A和6B分别为示出在图1的记录装置安装CD输送部8前和安装后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为示出可安装到图1的记录装置的CD输送部8的透视图。图8为示出图1的记录装置的下壳99的CD输送部安装部和安装检测部的局部透视图,图9为示出图1的记录装置的下壳99与CD输送部8的钩84的安装状态的局部纵断面图。图10A和图10B分别为示出CD输送部安装前和安装后使滑动罩81移动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1为示出从下壳99解除CD输送部8的钩84时的状态的局部纵断面图,图12A和12B分别为示出CD输送部8的滑动罩81移动前和移动后的臂85的状态的局部纵断面图。图13为在托盘上示出适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CD的记录位置的计算机构的示意平面图。
如图6A和图6B所示那样,当使CD输送部8朝图示的箭头Y方向笔直地滑动时,该CD输送部8安装到记录装置1的下壳99。此时,沿设于图8和图9所示下壳99的两侧的导轨993插入托盘导向件82两端的配合部822,从而进行CD输送部8的定位。在托盘导向件82的左右两侧端部设置可回转的钩84,该钩84朝单向施加弹性力。CD输送部8滑动而插入到预定位置时,碰到预定部位,不能进一步插入。钩84作用于导轨993的停止部,使CD输送部8也不能朝可滑动的方向返回地锁定。
在压纸台34上设置用于机械地检测出托盘导向件82(CD输送部8)安装于记录装置的预定位置的状态的检测传感器344,当托盘导向件82安装到记录装置本体时,托盘导向件82的一部分推压检测传感器344,从而可检测托盘导向件82已安装这一状态。
如图10A、10B、图12A、12B所示那样,当使滑动盖81朝记录装置的本体方向移动时,与该滑动盖81连动地使臂85朝记录装置的本体方向突出。搭载了压紧正齿轮42的压紧正齿轮支架43可相对压纸台34朝上下方向移动地安装,由预定压力的弹性力朝下方向施加弹性力。因此,通过使臂85进入到压紧正齿轮支架43与压纸台34之间,压紧正齿轮支架43朝上方抬起预定量。此时,由形成于臂85前端的倾斜部851可使该臂85可平稳地进入到压纸台34与压紧正齿轮支架43之间。这样,可在压纸台34与压紧正齿轮支架43之间形成用于可使托盘83通过的空间。
另外,臂85在插入到压纸台34与压紧正齿轮支架43之间的状态下定位,在突出(前进)之前的收容于托盘导向件82内的状态下按相对该托盘导向件82具有晃动的状态收容。另外,最初,在不使滑动盖81朝记录装置的本体方向移动的状态下,CD输送部8的开口部821关闭,所以,不能插入托盘83。由于当使滑动盖81朝记录装置本体方向移动时滑动盖81朝斜上方移动地构成,所以,在该滑动盖81与托盘导向件82之间形成开口部821。按照该状态,可从开口部821插入装填了CD的托盘83,设定到预定位置。通过这样的构成,可防止当在上述压紧正齿轮支架43未上升的状态下插入托盘83时该托盘83与压紧正齿轮42干涉而使该托盘83的前端的托盘座831和压紧正齿轮42破损。
如图11所示,在安装托盘导向件82的状态下,当从本体拉出滑动盖81时,与该滑动盖81连动地从压紧正齿轮支架43拆下臂85,压紧正齿轮支架43和压紧正齿轮(拍车/spur)44下降到原来的预定位置。此时,当仍安装着托盘83时,在滑动盖81与托盘导向件82之间的开口部821夹住托盘83,成为不进一步拉出滑动盖81的构成。这样,可防止在CD-R等记录媒体残留于记录装置本体内的状态下压紧正齿轮44下降而对该CD产生损伤的问题的发生。另外,当拉滑动盖81时,如图11所示那样,滑动盖81作用于钩84,该钩84从下壳99的导轨993脱开,从而解除CD输送部8在记录装置本体的安装。
本实施形式的托盘83由板厚2mm~3mm左右的树脂板构成,在该树脂板上如图13所示那样设置CD安装部832、托盘进出时操作者握住的操作部833、作为被检测部使用反射性能高的材料形成的检测标记834(在图13中为834A、834B、834C、834D、834E这样5个部位)、CD取出用孔835、插入位置对准标记836(在图13中为2个部位)。另外,在上述托盘83的前端部安装用于将托盘83啮入到输送辊36和夹送辊37的托盘座831。
符号834A为用于确定托盘83的检测位置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符号834B为用于与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一起检测托盘83的位置的确认用检测标记。符号834C、834D为用于检测从正规的方向的反方向插入托盘83这一状态的反插入检测标记。符号834E为用于检测是否被记录材料安装于托盘83的被记录材料有无的检测标记。
(实施例1)首先,说明作为实施例1的被检测部的检测标记的构成。图14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构成的纵断面图,图15为图14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反射板的平面图。图16为示出基准位置检测标记的参考例的纵断面图。图1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作为位置检测机构的检测传感器59的相对位置的局部平面图,图18为例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托盘位置检测时的反射板检测程序的光量变化的图。图19为说明当将托盘插入到正规的方向时对检测标记进行检测的动作的图,图20为说明当朝反方向插入托盘时对检测标记进行检测的动作的图。
图21为示出适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检测标记的检测程序的流程图,图22为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托盘设置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图23为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中输送托盘的状态的纵断面图,图24为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滑架导向轴升降机构的构成和作用的局部断面图。图25为用于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CD输送部的侧压滚轮和推压滚轮对托盘的作用的示意透视图。
在图13和图14中,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为确定托盘83的位置、作为CD印刷位置的基准的被检测部,为最要求精度的被检测部。其原因在于,为了预先设定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和CD的位置,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位置、检测精度直接与记录位置精度相关。如图14所示那样,具有反射面834A1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从托盘背面侧安装在设于托盘83的背面的凹部。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如图15所示那样,在反射面834A1侧的周围具有双面胶粘带部834A2,在该部分粘贴、安装于托盘83。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在托盘83的安装方法可为其它方法,例如也可为快速连接方式或间隔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
当由检测传感器59读取位置时,由检测标记834的边缘部确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边缘检测托盘垂直面部837。垂直面837由于为托盘83的一部分,所以,可将与CD安装部832的位置精度制造得非常高。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为与托盘83分开的构件,但即使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偏移一些地粘贴,对读取精度也不影响。另外,由于在从托盘83的表面凹下的位置存在反射面834A1,所以,反射面834A1受伤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此,由这样的构成可提供记录精度非常高、可靠性高的CD印刷功能的记录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使用在树脂(PET)表面蒸镀铝的标记。厚度为约0.1mm~约2.0mm。尺寸为边长约3mm~约10mm的正方形。其反射面834A1的反射率约为50%~约98%。另外,在托盘垂直面837的周围设置斜面部839。斜面部839为对表面进行了抛光的斜面,所以,设于滑架50的检测传感器59的发光不从该斜面返回到受光部。因此,可对受光部从反射面834A1接受到的发光量设置较大的差,可进一步提高反射部的检测精度。
CD印刷开始位置成为图13的最大圆的下部,但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接近该印刷开始位置地配置。因此,由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确定CD的位置后移动到印刷开始位置的距离较短,为此,由托盘移动产生的误差变得很少,可进行更高精度的印刷。在这里,说明反射部的参考例与本实施例的不同点。在示出托盘基准位置检测部(反射部)的参考例的图16中,托盘83上的位置检测部1834为由热印制造的反射面构成。在该位置检测部1834的周围同样设置斜面1839。在这里,作为参考例,当作为位置检测部1834的边缘的角部1834A3不完全成为角时,反射面不变得水平,位置检测部1834的位置检测产生误差。现实中,由树脂成形制作托盘83,为此,角部1834A3成为完全的角非常困难。
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那样,即使托盘83的垂直面837的上下角部不成为边缘,反射面834A1的边缘也可正确地检测出。下面参照图17和图18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图17与从上面观看图16的图相当(上图相同)。图18为示出搭载于滑架的检测传感器59检测的光量与传感器位置的关系的图。即,图18为示出沿图17中的箭头方向探索反射板时结果的图,光量由电压(V)检测。通常,如图38中的(c)所示那样,从托盘83的表面也检测出一些反射光,当移动到斜面部839的部位时,反射光基本上不返回,所以,光量如图18中的(a)所示那样下降。
反射面的确定由图18中的(a)与(b)的光量差进行,通过设置斜面部839而增加光量差,所以,可确保用于位置检测的光量范围。在本实施例的构成的图14的场合,在图18中的(d)、(j)检测反射面端部,所以,其中心位置(g)成为反射面的位置,进行正确的位置检测。然而,在图16的参考例中,例如当在角部834A3的一方形成圆角(R)时,成为图18中的(f)的2点划线那样的反射光探索,反射面端部由图18中的(e)、(j)检测,图18中的(h)成为反射面的位置。因此,在图16的参考例中,相对图14的由本实施例检测的正确的位置,在图18中产生由X示出的量的误差。如以上那样按照本实施例,可排除产生这样的误差的可能性。
图13中的其它检测标记834B、834C、834D、834E如后述的那样,通过检测反射板的有无而判断,所以,与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场合相比较,不需要高的位置精度。因此,也可为图16的构成。作为更简易的构成,也可为在托盘83形成贯通孔那样的构成。即使为这样的贯通孔的构成,在可获得某种程度的反射光的差的场合,作为托盘(CD)的有无检测用没有问题。即,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以外的检测标记834B~834E也可安装于与检测传感器59相对的面。
在图13中,在CD安装部832设置多个模制爪,由其进行安装CD的场合的定位和晃动消除。操作者将CD中央的孔对准CD安装部832地安装。CD安装部832比托盘83的此外的面低一级。在较低的面设置被记录材料有无检测标记834E。在未在托盘83搭载CD的场合,被记录材料有无检测标记834E露出,所以,判断未安装被记录材料。
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用于确定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即,为了防止反射物附着于CD上或托盘上的场合的误检测,只有在检测到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和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到双方后才判断正确地检测到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
在图13中,在托盘83的前端部安装用于确实地将托盘83啮入到输送辊36和夹送辊37的托盘座831。该托盘座831由厚0.1mm~0.3mm左右的PET等制成的片材形成,具有预定的摩擦系数和硬度。另外,托盘83自身也在其前端部设置有锥部830。首先,通过将托盘83啮入到输送辊36和夹送辊37而产生输送力,然后,托盘83的前端的锥部830抬起夹送辊37,从而在输送辊36和夹送辊37之间夹持具有厚度的托盘83,可进行托盘83的正确的输送。
在图25中,在构成CD输送部8的托盘导向件82设置用于将托盘83推压到托盘导向件82的基准面的侧压滚轮824,由滚轮弹簧825按预定压力将托盘83推压到上述基准面而进行定位。在上述滑动盖812设置左右的推压滚轮811,由滚轮弹簧812按预定压力将托盘83推压到排纸辊41从而产生该托盘83的输送力。可由该输送力在印刷开始时从设定位置将托盘83输送到输送辊36和夹送辊37的钳夹部。另外,当印刷结束时,可将托盘83输送到操作者取出的预定位置。在该场合,位置检测标记834的位置与推压滚轮811的位置也不同地构成。因此,可防止上述位置检测标记834接触到推压滚轮811而使其表面受伤。通过将输送的托盘83拉出到预定位置,从而可从托盘导向件82取出托盘83。
下面,参照图19A~图21说明使用上述构成的场合的对CD的印刷动作和检测标记读取程序。当使CD输送部8朝记录装置本体笔直地滑动时CD输送部8安装于下壳99。此时,可由托盘导向件检测传感器344检测托盘导向件82安装到记录装置本体这一状态。然后,当使滑动盖81朝记录装置本体方向移动时,与该滑动盖81连动,臂85朝记录装置本体方向突出。然后,臂85进入到压紧正齿轮支架43与压纸台34之间从而朝上方将压紧正齿轮支架43抬起预定量。
这样使滑动盖81朝记录装置本体方向移动时,该滑动盖81由于成为朝斜上方移动的构成,所以,在与托盘导向件82之间形成开口部821(图6)。在该阶段,可如图22所示那样,从开口部821插入装填了CD的托盘83,设定到预定位置。操作者握住操作部833,将托盘83插入到检测标记834与托盘导向件82的托盘设置标记826一致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当从主机送来记录信号时,开始记录动作(打印动作)。首先,如图23所示那样,使输送辊36、排纸辊40、41反转。由推压滚轮811和滚轮弹簧812按预定压力将托盘83推压到排纸辊40、41,从而产生该托盘83的输送力,所以,相应于排纸辊40、41的反转将托盘83输送到记录装置内部。托盘83啮入到输送辊36和夹送辊37从而产生预定的输送力,托盘83的前端部的锥部830抬起夹送辊37,从而将托盘83夹持于输送辊36和夹送辊37之间。
然后,滑架50为了检测托盘83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记录区域。此时,如图24所示那样,由滑架升降电动机58的驱动使导向轴52上升,可相对托盘83形成最佳的间隙。此时,也可形成使保持夹送辊37的夹送辊支架30连动从而使夹送辊37从输送辊36离开以确保托盘输送空间的构成。
下面,根据图19A~图21说明由检测传感器59检测托盘83的检测标记834的程序。图19A~19F为说明当将托盘朝正规的方向插入时检测传感器59对检测标记834进行探索的动作的图,图20A~20C为说明当朝反方向插入托盘时检测传感器59对检测标记834进行探索的动作的图。图21为示出本程序的流程图。在这里,设滑架50的移动方向为X方向,托盘83的移动方向为Y方向。首先,说明将托盘83沿正规方向插入的场合。最初,在图19A中,使滑架50停止在检测传感器59与托盘83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对应的位置。然后,朝图19A所示Y1方向输送托盘83,检测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上端边缘位置。在检测出上端边缘后,朝Y1方向进一步输送托盘83,检测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下端边缘。然后,使检测传感器59来到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Y方向的大体中央地朝Y2方向输送托盘83。然后,如图19B所示那样,使滑架50朝左右(X方向)移动,检测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右端边缘位置和左端边缘位置。
由以上动作计算出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中心位置。然后,从该中心位置求出搭载于托盘83的CD的印刷位置。如以上那样,由于进行托盘83的位置检测,所以,与不进行检测地仅由机械精度进行印刷的场合相比,不会由部件精度的偏差和托盘的状态等使印刷相对CD偏移。另外,CD安装部832与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边缘部为同一部件,部件组装精度等不累计,所以,可确保高位置精度。为此,可进行高精度的CD印刷。
在检测出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位置后,滑架50为了检测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而移动,但为了在途中确认托盘83是否朝反方向插入,如图19C那样进行反插入检测标记834D的检测动作。在这里,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834D关于Y方向处于相同位置,关于Y方向处于与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偏移的位置。为此,在检测到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后,如不使托盘83朝Y方向移动,仅使滑架50移动,则检测不到反插入检测标记834D。在未检测反插入检测标记834D的场合,判断托盘不为反向、而是按正规方向插入。然后,使滑架50朝X方向移动,同时,使托盘83朝Y1方向移动,进行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的检测(图19D)。在未检测到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的场合,判断先前检测到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未正确地检测,误检测了CD的边缘和已在CD印刷的状态等。然后,再次进行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检测动作。
该再检测动作在托盘的合计输送量达到预定量之前反复进行。如检测到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则判断前面检测到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正确,转移到下一动作。然后,使滑架50朝X方向移动,同时,使托盘83朝Y1方向移动,进行被记录材料有无检测标记834E的检测(图19E)。此时,当检测到被记录材料有无检测标记834E时判断未搭载CD,中断印刷动作,将托盘83排出到预定位置,显示无媒体的错误。在如图19F那样将CD搭载到托盘83的场合,不能检测上述被记录材料有无检测标记834E,所以,判断搭载了CD,继续进行印刷动作。
下面使用图20A~20C说明误朝反方向插入托盘83的场合。在这里,如图13所示那样,关于X方向,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与托盘83的端部83B的距离大体等于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与托盘83的端部83A的距离。即,当朝正规方向插入托盘83时,滑架50与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对应地停止的位置与将托盘83朝反方向插入时的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的位置对应。当朝反方向插入托盘83时,最初检测到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的位置(图20A)。然后,检测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的上端、下端、右端、左端,检测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的中心位置。在该时刻,不知道托盘83已朝反方向插入这一状态,判断检测到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
然后,使滑架50朝X方向移动,进行反插入检测标记834D的检测动作(图20B、20C)。如上述那样,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834D关于Y方向处于相同位置,所以,当托盘83朝反方向插入时,检测出反插入检测标记834D。在这里,当检测到反插入检测标记834D时,判断托盘83朝反方向插入。当托盘83朝反方向插入时,从没有托盘座831一侧插入到装置本体,所以,托盘83不容易进入。然而,如强行推入,则可插入。另外,作为本实施例构成的变型,在CD印刷时不仅滑架而且夹送辊也连动,使用电动机使其朝上方退避,从最初确保托盘83的纸通道,在使用这样的构成的场合,容易朝反方向插入托盘83,所以,需要托盘反插入检测。
如未设置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834D,则在反插入的场合,最初用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进行位置确定,检测出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所以,误将确认用检测标记834B检测为基准位置检测标记,从错误的位置开始印刷。为此,为了防止对从CD偏移的位置进行印刷,需要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834D。另外,也可在托盘83的背面设置背面检测用的反射板(检测标记)使得不仅可检测出朝反方向设置托盘的场合,而且可检测出托盘83例如设置到背面这一状态。
在结束以上一连串的初期动作时,将托盘83输送到可对记录装置的内部的CD全体进行印刷的预定位置。此后,相应于从主机送来的图像数据开始记录。对于图像,通过使用由多次扫描形成图像的所谓多道次打印,可减轻托盘的输送精度和记录头7的墨水滴击中精度产生的带状不均等。结束印刷后,将托盘83输送到在上述印刷之前操作者将托盘83设定到托盘导向件82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可取出搭载了印刷后的CD的托盘83。另外,通过拉滑动盖81,从而从压紧正齿轮支架43解除臂85,通过从下壳99解除钩84,从本体(记录装置)解除CD输送部8将其取下。由以上说明的记录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和动作,可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在CD等小型并且具有厚度的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良好精度的印刷的记录装置。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中,记录装置具有托盘输送机构和作为记录机构的记录头7,该托盘输送机构输送搭载了CD等具有厚度的小型的被记录材料的托盘83,该记录头7可根据记录信息在托盘上的被记录材料进行记录;其中具有为了检测托盘83而设于该托盘的检测标记834和通过检测托盘上的被检测部而检测出该托盘的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59,将被检测部的检测端部形成为设于托盘83的检测标记837的端面地构成。按照这样的构成,进行托盘自身的位置检测,所以,当使用托盘在厚纸和CD-R等进行记录时,可进行良好精度的托盘位置检测,同时,可防止被检测部受伤,提供可用低成本进行高精度的印刷的可靠性高的记录装置。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将检测标记834设于托盘83上的多个部位,至少1个部位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由反射构件形成,该反射构件从与位置检测机构59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安装于该托盘,并且其反射面834A1从托盘83的孔部837露出,由反射构件834A确定托盘83的位置,上述至少1个部位的被检测部834A以外的检测标记834B~834E设于与位置检测机构59相对的面。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托盘83设置用于检测该托盘安装到与正规方向不同的方向这一状态的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834D。另外,检测标记834成为具有由铝等薄板构成的反射面的构成。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记录装置具有托盘输送机构和作为记录机构的记录头7,该托盘输送机构输送搭载了CD等具有厚度的小型的被记录材料的托盘83,该记录头7可根据记录信息在托盘上的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其中具有为了检测托盘83的位置而设于该托盘上的检测标记834和通过检测该被检测部而检测该托盘的位置的检测机构59,检测标记834包含用于检测托盘83安装到与正规方向不同的方向这一状态的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834D,在位置检测机构59进行的检测标记834的读取程序中包含读取反插入检测标记834C、834D的构成。按照这样的构成,可提供由所需最低限度的动作程序使得托盘的反插入可能、可防止在CD等被记录材料的误印刷的记录装置。
(实施例2)图26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托盘位置检测部的构成的纵断面图,图27为从托盘表面观看图26的托盘位置检测部的平面图。在图26和图27中,即使对于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场合相同,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位置由形成于托盘83的垂直面837确定其边缘。为此,可相对CD等具有厚度的小型被记录材料进行高精度的印刷。在例如墨水雾和污垢等异物附着到反射面834A1的场合,存在对检测精度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虽然附着异物的位置如为反射面中央部则没有大的影响,但在异物接触于托盘垂直面837的场合,存在边缘读取精度恶化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托盘垂直面837的里侧设置一部分异物可退避的异物退避空间838。即,本实施例在露出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反射面834A1的托盘83的孔部837的周围设置异物可退避的退避空间838,这一点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但其构成实质上与实施例1的场合相同。在反射面上,由雾产生的墨水滴和灰尘等易于聚集到角部,但按照本实施例,通过在反射面834A1的角部设置异物退避空间838,从而可降低异物附着于托盘垂直面837的正下方的可能性。按照图26和图27的实施例2,由不增大成本的简单的构成,可进一步提高反射板读取精度,可提供高质量的CD印刷。图26和图27说明的实施例2的其它构成和作用实质上与上述实施例1的场合相同。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以一边使记录头7相对被记录材料移动一边进行记录的串行记录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相对使用覆盖被记录材料的整个宽度或一部分的长度的线型的记录机构仅通过副扫描进行记录的线记录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也同样可适用,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发明对于使用1个记录机构的记录装置、使用由不同颜色的墨水记录的多个记录机构的彩色记录装置、或使用由同一色彩以不同浓度记录的多个记录机构的色调记录装置、及组合了它们的记录装置的场合,都可同样地适用,可实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在使用将记录头和墨水槽一体化的可更换的墨水盒的构成、使记录头和墨水槽各成一体并由墨水供给用的管等连接其间的构成等记录头和墨水槽的配置构成为什么样的场合,也同样适用,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喷墨记录装置使用压电元件等电机械变换体等的记录机构的场合,但其中,对于利用热能喷射墨水的方式的记录机构的喷墨记录装置可获得优良的效果。这是因为,按照该方式,可使记录高密度化、高精细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输送搭载了被记录材料的托盘,由记录机构在上述托盘上的被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包含配置于上述托盘的被检测部,和通过检测上述被检测部从而检测上述托盘的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被检测部为设于上述托盘的孔部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具有多个上述被检测部,该多个被检测部中的至少1个由反射构件形成,该反射构件从与上述位置检测机构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安装,其反射面从上述托盘的孔部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1个被检测部以外的被检测部安装在与上述位置检测机构相对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反射构件的反射面露出的上述托盘的孔部的周围设置异物可退避的退避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具有用于检测该托盘朝反方向插入这一状态的检测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被检测部具有由铝等的薄板构成的反射面。
全文摘要
将厚纸和CD-R等被记录材料安装于托盘,一边输送该托盘一边在被记录材料上进行印刷,在该构成中,从托盘的背面安装作为托盘(83)上的被检测部的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使基准位置检测标记(834A)的检测端部为形成于托盘(83)的孔部(837)的端面。这样,可按高精度检测安装于托盘的厚纸和CD-R等被记录材料的位置,可使被检测部受伤为最小极限,可由简单的构成进行精度良好的印刷。
文档编号B41J29/12GK1583406SQ2004100578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0日
发明者川口浩一郎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