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和记录位置调整方法

文档序号:247827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和记录位置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详细地说,是具备读取记录用纸等记录用纸上的记录结果的装置,自动地进行记录位置对齐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这种记录位置对齐,是将由记录头的往复扫描分别形成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调整成正规的关系,或将由多个记录头分别形成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调整成正规的关系。该位置对齐处理的具体的一种手法,是在往复扫描时进行位置对齐的场合,使每个图案的点形成时间有所不同,在多张记录用纸上记录各次往复扫描分别由多个形成的点构成的规定图案,同时,由光学测定装置读取该规定图案,依据该读取的结果,选择点的位置关系为最佳的图案,根据其形成时间设定记录时的点形成时间等。也能大致同样地进行多个记录头之间的位置对齐。以下,与对齐调整或由用户的操作进行的对齐调整相区别,将这样的位置对齐称为自动对齐调整。该自动对齐(レジ)调整的一个例子,刊载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1-291477号上。
但是,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1-291477号中,构成光学测定装置的传感器配置在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的记录头的下游一侧,因此,与通常记录时相同,能一边向一个输送方向输送,一边读取为对齐调整记录的图案。
但是,出于装置的小型化等的观点,有的装置将构成光学测定装置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设置在输送方向的记录头的上游一侧。这样的装置,如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1-291477号所述的那样,不能用一个输送方法读取对齐调整图案。在这种场合,可以考虑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有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用纸,由传感器进行读取。但是,有可能由于向相反的方向的输送,会引起记录用纸的所谓的卡纸等不适当的输送现象。
即,一般的记录装置,从自动供纸装置将记录用纸一张一张地分离进行供纸,由输送机构将其输送到由记录头进行记录的记录区域,通过该单向输送进行记录。因此,在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的场合,在从自动供纸装置到记录区域的输送通道上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其结果是,有时输送的记录用纸的端部等会被设置在输送通道上的纸检测传感器或形成上述分离部、输送通道的导向部等挂住,产生折纸或卡纸现象。而且,在这种场合,不能恰当地测定由记录头记录的对齐调整图案。
特别是,在记录对齐(レジ)调整图案需要记录用纸的较宽的区域的场合,必须加长上述相反方向的输送距离,而产生上述那样的卡纸等现象的可能性更大。例如,为了记录使上述点形成时间不同的多个图案,需要记录用纸的较宽的记录区域。再有,对于与墨等记录剂的种类相对应的记录头来说,也需要上述图案。另外,能在记录用纸的更宽的记录区域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也就成了增加了能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的位置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在不能在这样的宽的记录区域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的场合,为了避免卡纸等现象,在用较短的输送距离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输送的场合,必须在1张记录用纸上记录的多个对齐调整图案,也需要分多张记录用纸进行记录。
另外,虽然可以考虑避免有可能产生以上那样的卡纸等现象的向相反的方向的输送,将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用纸再次放置在自动供纸装置上,向传感器的测定区域输送之类的方法,但在这种场合,需要用户做将记录有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用纸放置在供纸装置上等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即使该记录装置的结构是将读取对齐调整图案的传感器配置在记录头的记录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也能在单一的记录用纸的特别宽的区域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另外,能读取该图案,再有,对于对齐调整不需要用户的操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使用记录头在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备用于在记录时输送记录介质的第1输送通道;具有该第1输送通道的一部分和与该第1输送通道不同的输送通道的第2输送通道;用于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机构;用于检测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上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象的检测机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是控制用于对记录头的记录置进行调整的对齐调整处理的机构,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使用记录头记录该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至少一部分,同时,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依据该检测结果对记录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记录装置中的记录位置调整方法,该记录装置是使用记录头、在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具备用于在记录时输送记录介质的第1输送通道;具有该第1输送通道的一部分和与该第1输送通道不同的输送通道的第2输送通道;用于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机构;用于检测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上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象的检测机构,该记录装置的调整记录位置的方法具有以下工序控制对记录头的记录位置进行调整的对齐调整处理的工序,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该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至少一部分,同时,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控制工序,和依据上述检测结果对记录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工序,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工序,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该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一部分,同时,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该记录介质,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通过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上述一部分图案图象的剩下的图案图象。
根据以上结构,由于调整记录头的记录位置的对齐调整,是在具有与在记录时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第1输送通道不同的输送通道的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该记录介质,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因此,为了在与记录时的输送相关的第1输送通道上检测图案图象而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输送的距离有限,其结果是,即使在记录介质的能记录图案图象的区域小的场合,也能在第2输送通道上记录图案图象的至少一部分,能拉长为了其检测而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的距离。因此,完全能在记录介质的很宽的区域上记录图案图象。
其结果是,能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即使其结构为,读取对齐调整图案的传感器配置在记录头的记录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也能在单一的记录用纸的特别宽的区域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另外,能读取其图案,再有,对于对齐调整不需要用户的操作。
通过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如下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效果、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清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看的打印机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控制处理结构的方块图。
图4A和4B是用于说明在上述打印机上使PE感知杆后退的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上述打印机上的、各记录头的喷口排和用于读取对齐调整图案的浓度的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在使用2个输送通道进行对齐调整时,能记录记录用纸的对齐调整图案的区域的图。
图7A~7D是用于说明在对齐调整时在第2输送通道上通过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进行对齐调整的情况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8的箭头A方向看的打印机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看的记录装置的侧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记录头总成11在其下部具备喷出墨进行记录的各色的每种墨的记录头(未图示),而且能安装可自如地拆卸的贮存各色墨的墨盒12。滑架13搭载墨盒12和记录头总成11,能为了进行扫描而移动。即,滑架13能滑动地由导向轴14和与导向轴14平行的导轨15支承,另外,滑架13与滑架皮带16的一部分连接,而且,该皮带16中间隔着调紧皮带轮(空转轮)20由滑架马达17驱动。因此,滑架13能沿导向轴14等移动,记录头能进行扫描。对于该滑架的移动来说,为了检测滑架13的移动位置设置编码带18。在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墨的种类是黄色(Y)、品红(M)、深兰(C)、黑色(K)和颜料黑(Pig K)5种,与此相对应,如图1所示,使用5个墨盒12。另外,虽然也可以设置与这5种墨相对应的记录头,但如在以后的图5中所述的那样,各墨的喷口配置包含关于规定颜色的墨对称的配置为7排。
对上述记录头的扫描区域,输送记录用纸等记录用纸的输送机构具有以下要素。输送辊输送辊21和将记录用纸压在输送辊21上随之转动的夹送辊22,在记录用纸输送通道上,设置在由记录头扫描的扫描区域的上游一侧。夹送辊架23能旋转地保持该夹送辊22,夹送辊弹簧24产生夹送辊22的对输送辊21的上述推压力。25是固定在输送辊上的输送辊皮带轮,26是用于驱动输送辊的LF马达,27是用于检测输送辊的旋转角度的编码轮。在由记录头扫描的扫描区域的下游一侧,设有成对的第1排纸辊30和相对该第1排纸辊30推压记录用纸的第1加速排(拍车列)32;设置在第1排纸辊30的下游一侧的第2排纸辊31和相对该第2排纸辊31推压记录用纸的第2加速排33。34表示能旋转地保持第1加速排32和第2加速排33的加速排基座。在由记录头扫描的扫描区域的正下方,设有形成记录用纸的输送通道、而且用于平坦地支承输送的记录用纸的台板(プラテン)29。
相对上述输送机构设置用于供给记录用纸的供纸机构。主ASF37构成该整个供纸机构,装载多张记录用纸,而且,将其分离成一张一张地进行供给,38表示构成主ASF37的结构件的ASF基座,39表示抵着装载的记录用纸进行输送的供纸辊,40表示用于随着供纸辊的输送将多张记录用纸分离成一张一张的分离辊,41表示装载记录用纸而且用于使其对供纸辊39施加力的压板。再有,42表示设置在压板41上、用于以任意的宽度使记录用纸排列整齐的侧导向板,43表示在做供纸动作时,用于使突出到供纸辊39和分离辊40的钳部前面的记录用纸的前端返回到规定位置的返回爪,44表示限制记录用纸的过纸方向为单向(1方向)的ASF挡板。
虽然由以上的供纸机构将记录用纸输送到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的钳部(ニツプ部),但在该输送通道上设有与输送的记录用纸接触、检测其存在的PE感知杆。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在该供纸输送通道的下方形成有大致水平的输送通道。而且,如在以后的图6、图7A-7D等所描述的那样,能由输送辊21等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供纸输送通道或其下方的水平输送通道上,向与记录时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输送。向这些输送通道之一的相反方向输送,PE感知杆在规定位置做退回的动作,因此,并不妨碍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另外,作为相关的机构,上升输入齿轮50与ASF行星齿轮49啮合,另外,上升减速齿轮排51减速并传递来自上升输入齿轮50的动力。再有,52表示直接与上升凸轮轴连接的上升凸轮齿轮,55表示用于偏心地对导向轴施加力的导向轴弹簧,56表示导向轴齿轮53的凸轮滑动的导向斜面,58表示使夹送辊架23等上升的上升凸轮轴,70表示用于将被记录用纸前端引导到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的钳部的过纸导向板。
在滑架13的移动区域的一个端部设有维护装置36。由该装置进行处理,防止记录头的喷口堵塞等。另外,该装置在更换墨盒12时,对记录头进行吸墨处理,因此,墨能很好地填充到记录头的各喷嘴。另外,以上说明的记录装置本体1作为其结构部件,具备机架10和基座72,在机架10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301。
图3是表示上述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处理结构的方块图。
在该图中,CPU310根据存储在ROM311中的程序,进行有关后述的对齐调整的控制、处理等、本打印机上的各种控制、处理,此时,RAM312用作工作区。
本打印机的检测部,具有搭载在滑架13上、读取编码带18的CR编码装置传感器19;安装在机架1上、读取编码轮27的LF编码装置传感器28;驱动主ASF37的ASF马达;67是检测PE感知杆的动作的PE传感器67;检测上升凸轮轴58的动作的上升凸轮传感器69;检测自动两面装置2的结合、分离的两面装置传感器130;检测维护装置36的动作的PG传感器303;检测主ASF37的动作的ASF传感器305;以及在对齐调整时用于读取规定的对齐调整图案的浓度的浓度传感器200。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由在控制电路板301上构成的控制部进行接收,由CPU310,如在以下说明的那样,根据各信号进行处理。
驱动输送辊等驱动输送机构的各辊子的LF马达26、用于驱动滑架13进行移动的CR马达17、驱动ASF37的供纸马达39的ASF马达46、和驱动维护装置36的PG马达302的各马达,由CPU310通过马达驱动器控制其旋转。另外,记录头总成11的各记录头,由CPU310根据记录数据控制对应的记录头驱动器307,喷出墨。在后述的记录对齐调整图案时,也同样由各记录头喷出墨。
再有,308表示将记录数据输送到本打印机的主装置,309表示转接主装置和本打印机的数据、控制信号的I/F。
参照这些图详细地对以上具有图1~图3所示的结构的本打印机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主装置308输送记录数据,该记录数据通过I/F309存储在RAM312中。而且,随着该记录数据的传输,CPU310命令做记录动作,开始做记录动作。
若开始做记录动作,首先,由主ASF37做供纸动作。即,装置在压板41上的记录用纸等记录用纸被分离成一张一张地进行供纸,具体地说,根据开始做供纸的命令,ASF马达46正向旋转,其动力经齿轮排使保持压板41的凸轮旋转。若由于该旋转凸轮离开压板41,则由于压板弹簧的作用,压板41向供纸辊39的方向施加力(弹压)。同时,由于供纸辊39向输送记录用纸的方向旋转,所以,开始输送装载的记录用纸的最上面的1张。此时,由于供纸辊39和记录用纸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记录用纸之间的摩擦力的条件,有时同时输送多张记录用纸。在这种场合,具有规定的反向旋转扭矩的分离辊40,压在供纸辊39上,向与记录用纸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做将除最靠近供纸辊39以外的记录用纸压回到原来的压板上的动作。另外,在ASF供纸动作结束时,靠凸轮的动作,分离辊40解除与供纸辊39的压接状态,离开规定的距离,而此时为了将记录用纸可靠地压回到压板上的规定位置,返回爪43转动。由于以上动作,仅将1张记录用纸输送到输送机构。而且,在从主ASF37供给1张记录用纸时,虽然记录用纸的前端抵在由ASF挡板弹簧向阻碍过纸通道的方向施加力的ASF挡板44上,但记录用纸推开ASF挡板而穿过去。若随着在供给的记录用纸上做记录动作,该记录用纸后端穿过ASF挡板(フうツプ)44,由于ASF挡板返回到原来的施力状态,封闭过纸通道,所以,即使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也能防止其返回到主ASF37一侧。
从主ASF37供给的记录用纸,进入到记录用纸输送机构的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的钳部。即,由于安装成夹送辊22的中心相对输送辊21的中心,向靠近第1排纸辊30的方向具有若干偏移,所以,插入记录用纸前端的切线方向相对水平面倾斜若干角度。因此,为了能将记录用纸前端准确地引导到钳部,使其在由夹送辊架23和过纸导向板70形成的过纸通道,带一定角度输送纸张。作为由ASF37供给的记录用纸的纸张,被停止状态的输送辊21的钳部挡住。此时,由于用主ASF37进行供纸的长度比规定过纸通道稍稍长一点,所以,在供纸辊39和输送辊21之间形成纸张的环。而且,通过靠该环想要笔直地返回的力,将其本身的前端推压到输送辊21的钳部,纸张的前端靠在输送辊21上,并变成平行状态,纸张前端取位动作结束。
在该纸张前端取位动作结束后,使LF马达26开始旋转,纸张向正的方向(向第1排纸辊30前进的方向)移动。然后,切断对供纸辊39的驱动力,与记录用纸一起旋转。在此刻,仅由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输送记录用纸。记录头每扫描一次纸张被向正的方向输送规定量,沿设置在台板29上的肋板前进。虽然纸张前端依次搭在第1排纸辊30和第1加速排32、第2排纸辊31和第2加速排33上,但由于第1排纸辊30和第2排纸辊31的圆周速度设定得与输送辊21的圆周速度大致相等,且从输送辊21到第1排纸辊30、第2排纸辊32,用齿轮排连接,同步旋转,所以,以始终作用有一定张力的状态输送纸张。
记录头总成11的各记录头通过与各对应的墨盒12连接的墨供给通道接收供给的墨,该墨填充到分别与多个喷口连通的墨通道(喷嘴)中,而该多个喷口配置在与记录头的台板29对峙的面上。在墨通道的附近配置有产生用于喷出的能量的喷出用执行元件。作为该喷出用执行元件,在本实施例使用利用由电-热变换元件产生的液体的膜沸腾压力的元件。另外,可以使用压电元件等电-压力变换元件。由于通过挠性的扁平电缆传递来自记录头驱动器307的驱动信号,所以,记录头能喷出与记录数据相对应的墨。另外,由于由搭载在滑架13上的CR编码装置传感器19读取拉设(架设)在机架10的编码带18,所以,能在恰当的时间从扫描的记录头喷出墨。因此,若1行的记录结束,则由上述纸张输送机构以规定量输送纸张。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能对整面纸张进行记录。
记录头维护部36,为了防止记录头的喷口堵塞或解除由于纸粉等引起的污染,在更换墨盒12时还进行吸墨。因此,设置成在滑架13的待机位置与记录头总成11的各记录头对峙的维护装置36具有与记录头的喷口面接触、覆盖喷口面的帽(未图示);刮喷口面的刮刀(未图示);与帽连接在帽内产生负压的泵(未图示)等。通过吸墨将帽推到记录头的喷口面上,驱动泵,使帽内为负压,由此吸出墨。另外,也有在吸墨后墨附着在喷口面上的场合,或纸粉等异物附着在喷口面上的场合,为了将其去除,使刮刀抵在喷口面上平行移动的机构等。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作为1个记录模式,具有所谓的无边记录。通常的记录模式是在记录用纸的周围部分留有页边进行记录,与此相对应,无边记录以没有页边的状态进行记录。打印机在图2的N所代表的记录头的喷口排的长度区域、和输送辊21与夹送辊22的钳部之间,通常必须离开长度L1,实际上不能使其为0。这是为了配置通向喷嘴的墨流道、或为了向使其喷出墨的执行元件布线,需要有上述长度L的区域的缘故。因此,由于用通常的记录模式,在用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夹持记录用纸的状态下进行记录,所以,在距输送辊21等的钳部的下游一侧(图2中的左侧)仅长度L1的位置的上游一侧的区域,不对该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在该输送方向能有宽度为L1部分的空白。与此相反,在无边记录模式,在仅用第1排纸辊30和第2排纸辊31夹着进行输送的场合也继续进行做记录动作。因此,能做没有空白的记录。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关于对齐调整处理,向与记录时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有对齐调整用图案的记录用纸,读取对齐调整图案。而且,由于分开使用2个输送通道进行该相反方向的输送,所以,能在1张记录用纸的比较宽的区域(在本实施例是大致1页的区域)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此时,做使PE感知杆在上述2个输送通道中从上述下侧的大致水平的输送通道退出的动作,进行其在该输送通道不妨碍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
通常,PE感知杆相对输送的记录用纸的面具有规定的角度,以使其在向通常的输送方向进行输送时能准确地检测记录用纸前端或后端的位置,另外,安装成能摆动。因此,在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纸张的场合,有时记录用纸的一端被挂住,或PE感知杆前端进入输送过程中的记录用纸中。因此,本实施例在上述水平输送通道上向相反方向输送时,使PE感知杆从该输送通道中退出。
图4A图4B是用于说明使PE感知杆退出的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4A是表示PE感知杆推压凸轮61处于初始位置、PE感知杆66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图。PE感知杆66其轴66a能自如旋转地支承在机架10的轴承部上,而且,靠PE感知杆弹簧68的比较弱的作用,向逆时针方向施加力(弹压)。此时,PE感知杆66的屏蔽板部66c处于切断PE传感器67的光路的状态。与该状态相对应,向图中的左方输送的记录用纸与PE感知杆66的接触部66d接触,克服上述弹簧的比较弱的力,一边推压该部分一边穿过去,因此,PE传感器66向该图的顺时针方向(箭头b的方向)旋转。因此,PE传感器67为透过状态,能检测到有记录用纸。通过切换该遮光和透过状态,能检测记录用纸的前端和后端部。
图4B是表示PE感知杆66闭锁状态的图。即,PE感知杆由于其推压凸轮61向该图中的箭头a的方向转动,而向上推凸轮随动件部,向图中箭头b的方向转动。因此,PE感知杆的接触部66d隐藏到夹送辊架23(参照图2)的内侧,即使在水平输送通道上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也能防止记录用纸与PE感知杆66接触。
图5是表示各记录头的喷口排与用于针对其浓度读取对齐调整图案的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具体地说,是从图1的箭头B方向(下侧)看滑架13的图。
如该图所示,在滑架13上搭载有记录头总成11。另外,在滑架13的图中的右侧端部,在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安装有传感器200。各记录头的喷口排11A、1B、11C、11D、11E的中心与传感器200之间具有ΔX的距离,在读取对齐调整的图案时,记录用纸被向相反的方向仅输送距离ΔX。
反射型传感器200的结构为,在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的部分上照射光,同时,接收其反射光,检测图案的浓度。更加详细地说,使记录头总成11一边对例如喷出时间不同的多个图案进行扫描,一边使用上述喷口排各全部的喷口进行记录,然后,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该记录用纸距离ΔX,同时,一边使滑架13移动,一边由传感器200检测各图案的中心部的浓度。
反复进行记录该对齐调整图案和由传感器测定浓度至所需要的次数。而且,在这样测定的浓度中,将与规定浓度的图案相关的喷出时间关系,作为适当的时间进行设定,结束对齐调整。
关于上述的对齐调整的记录及其浓度测定,以下对相反方向的2个输送通道的切分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区域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2个输送通道中,在用于由ASF37进行供纸的输送通道(在图2中是上侧的输送通道、以下称第1输送通道)中将记录用纸回送距离ΔX的场合,在纸张的后端从ASF37的供纸辊39和分离辊40之间穿过之后,不能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其原因是,由于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与返回爪43、ASF挡板44等在该输送通道的元件、或供纸辊39乃至分离辊40接触,产生卡纸的可能性很高的缘故。换句话说,在纸张的后端从ASF37的供纸辊39和分离辊40之间穿过之前,用该第1输送通道,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距离ΔX。
图6所示的区域A,表示通过该第1输送通道的反向输送能测定浓度的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区域。另一方面,区域B表示通过使用第2输送通道的用于由上述ASF37进行供纸的输送通道的下游一侧的输送通道(在图2中是下游一侧的输送通道,包含第1输送通道的一部分的输送辊21的下游一侧)的反向输送能测定浓度的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区域。但是,在该区域,为了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必须使PE感知杆66退回。
图7A~7D是用于说明随着该退回的在第2输送通道上的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的对齐调整的图。
图7A表示如以上所述在由记录头对记录用纸4的区域的对齐调整图案进行记录和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后由传感器200对图案进行浓度测定之后的状态,表示记录用纸4的后端部处于PE感知杆66的下游一侧的状态。即,由于在对区域A的对齐调整图案进行记录和其测定结束的时刻,如以上所述,记录用纸还处在夹在ASF37的供纸辊39和分离辊40之间的状态或其后端要离去的状态,所以,在对区域A的对齐调整处理结束之后进行控制,将记录用纸输送到图7A所示的位置。在该图所示的时刻,记录用纸4保持夹在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的钳部的状态。
在进行该输送控制之后,如图7A所示,PE感知杆66做退回动作。即,在图4A和图4B做上述动作,使其为将PE感知杆66隐藏在夹送辊架23内的状态。因此,即使记录用纸4在第2输送通道的水平通道上向图中的右向(相反方向)输送,记录用纸4也与不会也PE感知杆66接触。而且,如图7C所示,从图7B的状态在与ASF的第1输送通道不同的第2输送通道上向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最后,如图7D所示,进行解除PE感知杆66的退回状态的动作,为使PE感知杆66与在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的记录用纸4接触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向图中的左方(顺向)输送记录用纸4,使记录有对齐调整图案的区域B与上述区域A邻接,由记录头在区域B上从上游一侧依次记录对齐调整图案。而且,向相反的方向仅输送距离ΔX,使记录的图案在能与传感器200对峙的位置上,对其进行测定。以下,反复进行同样的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和其浓度的测定,对区域B记录对齐调整图案以及进行其浓度测定。
而且,依据具体的图案内容和其测定结果,调整记录位置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用于记录对齐调整图案和测定其浓度的输送控制,如在图4A中说明的那样,以记录用纸4的后端通过PE感知杆66的时刻为基准,能控制从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的钳部向第2输送通道的箭头方向输送的输送量。在这种场合,本实施例具有能通过在第2输送通道上向箭头方向的输送实现的区域B至少能与区域A重合的输送通道。
而且,在本实施例,即使用不具有记录对齐调整图案所需要的区域的记录用纸进行自动对齐调整,在ASF的输送通道内也能PE感知杆检测纸的前端和后端,能进行纸长检测判断,在判定为纸张的长度不足时,不进行向第2输送通道输送记录用纸的工序,强制地提出记录用纸,强制地结束自动对齐调整。另外,在由比对齐调整所需要的区域长的记录用纸进行自动对齐调整的场合,在第2输送通道上进行自动对齐调整的工序的区域,通过由PE感知杆检测纸后端部,确保距纸张后端的记录区域。即使用比所需长度长的记录用纸进行自动对齐调整,也能由第2输送通道确保在第1输送通道上完全不足的印字区域,能不受记录用纸长度的影响,进行自动对齐调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具有纸长能确保自动对齐调整所需要的记录区域的记录用纸,则不会给用户添麻烦,而且,不用超出需要增大记录装置,能进行自动对齐调整。
而且,区域A、B的大小,当然不限于图6所示的大致1页的部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意思是用在其它的第2输送通道上的反向输送弥补在供纸输送通道的第1输送通道上的反向输送不能满足的对齐调整图案记录区域,从以上的说明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各区域的大小并不是主要的。
(第2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利用两面记录的输送通道,在记录用纸的比较大的区域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并进行其读取的。
图8和图9是表示在图1、图2所示的打印机上安装自动两面装置2的状态的图。本实施例,将第2输送通道作为两面装置上的输送通道,使其在该输送通道上的反向输送时,读取记录用纸的总区域的对齐调整图案。即,在对齐调整时,在从主ASF37供给记录用纸时,与上述第1实施例不同,不进行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因此,也不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输送),仅判断记录用纸是否具有仅能记录全部对齐调整图案的大小。
首先,对使用自动两面装置2输送记录用纸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图9所示的两面装置2,104表示能旋转地支承着、决定记录用纸的过纸方向的切换挡板,106表示能旋转地支承着、在记录用纸从两面装置2排出时关闭的出口挡板,108表示在两面装置2内输送记录用纸的两面凸轮A,109表示相同的两面凸轮B,112表示跟随两面凸轮B转动的两面夹送辊B,113表示跟随两面辊A转动的两面夹送辊A。
若开始做记录动作,则由于供纸辊39等的作用,从装载在主ASF37上的多张记录用纸中,分成一张一张地进行供纸。由于该供纸而被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夹着的记录用纸,向图中箭头a的方向输送。该输送的记录动作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
在进行两面记录的场合,如以上所述,在结束了记录用纸的正(表)面记录之后,由输送辊21和排纸辊30、31等,在设置在主ASF37的下方的水平输送通道内向图9中的箭头b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通过该相反方向的输送,记录用纸从水平输送通道被引导到自动两面装置2内,向图9中的箭头c方向输送。在自动两面装置2内,由两面辊B109和两面夹送辊B112夹持着,转换行进方向,再由两面辊A108和两面夹送辊A113夹持着,向图9的箭头d的方向输送,最后将行进方向改变180°,返回到水平输送通道。因此,能使与记录头的扫描区域对峙的面翻转,使其为里侧(反面)。在水平输送通道内向图9中的箭头a的方向输送的记录用纸,再次由输送辊21和夹送辊22夹持着进行输送,对反面进行记录。如以上所述,正面记录结束后的记录用纸,通过由主ASF37下方向的水平输送通道和处在主ASF37后方的自动两面装置2进行正反面翻转,再次对反面进行记录,能在正反面上进行记录。
本实施例的对齐调整是利用在该两面装置上的输送,对对齐调整图案的浓度进行测定。而且,用于测定其浓度的反射型传感器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在滑架上设置在各记录头喷口排的上游一侧。
在对齐调整处理时,首先,从ASF37供给记录用纸,输送到其后端越过PE感知杆66。通过该PE感知杆的检测,在判定为记录用纸的长度不能确保对齐调整所需要的记录区域的场合,原封不动地将记录用纸排出,强制结束对齐调整。
在判定为记录用纸的长度能确保可以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的记录区域时,不排出记录用纸,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向作为第2输送通道的两面装置内输送规定的量。接着,向正的方向(图9中箭头a的方向)输送规定的量,在记录用纸的一部分上记录第1排对齐调整图案。而且,若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结束,则将记录用纸向相反的方向(图9中箭头b的方向)仅输送距离ΔX,由反射型传感器200对对齐调整图案的浓度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的同时或其后,记录第2排对齐调整图案。然后,再次将记录用纸仅输送距离ΔX,由传感器200对对齐调整图案的浓度进行检测。当反复进行该动作至所需的次数,排出记录用纸,结束对齐调整。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是夹着记录用纸进行输送,且反复记录对齐调整图案和测定其浓度,但不一定必须这样的动作,也可以在将记录用纸导入到水平输送通道之后,在例如图6所示的区域A和B上1次记录所有的对齐调整图案,然后依次向相反的方向各输送ΔX,测定对齐调整图案的浓度。在这种场合,由于不需要反复交替地进行记录和测定,所以能缩短对齐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进行对齐调整用的记录之前,能检测记录用纸的长度,不需要必须使用记录用纸。
(其它实施例)以上说明的各实施例,虽然是有关使用喷墨形式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的,但从以上的说明中就可以明白,本发明的应用并不仅限于使用该形式的记录头的装置。即使在喷墨形式中,除了上述实施例的BJ形式之外,也可以是使用压电形式的装置,另外,除了喷墨形式以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热复印形式或感热形式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本申请已由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从上述描述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了改变和变型,而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也覆盖了落入本发明的真正精神的这种改变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记录头在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备用于在记录时输送记录介质的第1输送通道;具有该第1输送通道的一部分和与该第1输送通道不同的输送通道的第2输送通道;用于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机构;用于检测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上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象的检测机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是控制用于对记录头的记录位置进行调整的对齐调整处理的机构,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使用记录头记录该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至少一部分,同时,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依据该检测结果对记录位置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控制机构,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该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一部分,同时,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该记录介质,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通过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上述一部分图案图象的剩下的图案图象。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控制机构通过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全部上述图案图象。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记录头将墨喷出到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5.一种记录装置中的记录位置调整方法,该记录装置是使用记录头、在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具备用于在记录时输送记录介质的第1输送通道;具有该第1输送通道的一部分和与该第1输送通道不同的输送通道的第2输送通道;用于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机构;用于检测在上述第1和第2输送通道上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象的检测机构,该记录装置的调整记录位置的方法具有以下工序控制对记录头的记录位置进行调整的对齐调整处理的工序,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该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至少一部分,同时,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控制工序,和依据上述检测结果对记录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工序,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工序,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该用于调整记录位置的图案图象的一部分,同时,由上述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输送通道上向与用于记录上述图案图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该记录介质,由上述检测机构检测在该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案图象,通过在上述第2输送通道上输送记录介质,记录上述一部分图案图象的剩下的图案图象。
全文摘要
即使记录装置的结构是将读取对齐调整图案的传感器配置在记录头的记录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也能在记录用纸的很宽的区域上记录对齐调整图案,另外,能读取该图案。详细地说,在使用第1输送通道由对着记录用纸(4)的区域A的记录头对对齐调整图案进行记录和向相反的方向输送之后,由传感器对图案的浓度进行测定,然后,做使PE感知杆(66)退回的动作。因此,即使记录用纸(4)在第2输送通道—水平的输送通道上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记录用纸(4)也不会与PE感知杆(66)接触。然后,在第2输送通道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在该状态下,顺向输送记录用纸(4),使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的区域(B)与上述区域A邻接,在区域(B)从记录头的上游一侧依次记录对齐调整图案。然后,仅向相反的方向输送规定距离,进行图案的测定。
文档编号B41J13/00GK1590093SQ20041005798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9日
发明者木田朗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