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27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在厚度厚、弯曲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用的机构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墨记录装置等的记录装置中,作为在厚度厚的被记录媒体(厚纸被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用的结构,实施或提出了一些方案。这些方案,在通常的记录装置上设置直线形的被记录媒体通过通道,使用和输送通常厚度的被记录媒体的送纸辊相同的送纸辊,进行被记录媒体的输送。
在这些方案中,如US-2002-067940公开的记录装置那样,使用者一度将处于压接状态的送纸辊分开,插入厚纸被记录媒体,然后再次将送纸辊压接之后,通过使送纸辊旋转,进行厚纸被记录媒体的输送的方案是已知的。或者,将厚纸被记录媒体的前端形成薄的锥形,自然地咬入送纸辊对的辊隙部,通过送纸辊对的旋转,进行厚纸被记录媒体的咬入及输送,这种方案已经产品化。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一些限制。作为这些限制之一,在记录动作开始之前,使用者必须实行分离送纸辊对的作业,及再次压接操作。因此,必须进行比较复杂的操作,操作性能低。
此外,将厚纸被记录媒体的前端减薄形成锥形进行给纸的方案,存在着只能对这样形成的专用的厚纸被记录媒体进行给纸,不能向一般的厚纸被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的限制。
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在作为记录媒体使用厚纸被记录纸张的情况下,使用者在进行记录操作时,可以减少操作步骤,提高记录装置的操作性能。此外,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在作为记录媒体使用厚纸被记录纸张的情况下,即使不是专用的被记录媒体,也能够供应并进行记录。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它包括输送部,该输送部利用进给辊和压接到该进给辊上的夹送辊夹持被记录媒体,将被记录媒体输送到与记录部对向的位置上;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可安装地配置在前述记录装置上,在由前述记录部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相对于前述输送部输送被记录媒体的方向,能够从下游侧供应被记录媒体,该导向机构可以采取能够从前述下游侧供应被记录媒体的第一形态,以及不能从前述下游侧供应被记录媒体的第二形态;检测前述导向机构处于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中的哪一形态的检测机构;使前述夹送辊移动至压接到前述进给辊上的位置和移动至离开前述进给辊的位置的移动机构;其中,根据前述检测机构检测出前述导向机构从前述第二形态向前述第一形态的变化,利用前述移动机构使前述夹送辊离开前述进给辊。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总体结构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表示从图1中箭头A方向观察时看到的记录装置的总体结构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3是表示驱动应用本发明的整个记录装置的驱动机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夹送辊释放机构,PE传感器杆释放机构,夹送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以及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的简略结构的示意透视图。
图5A、5B及5C是示意地表示夹送辊释放机构及夹送辊弹簧调整机构的动作的部分侧视图。
图6A及6B是示意地表示PE传感器杆升降机构的动作的部分侧视图。
图7A及7B是示意地表示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的动作的部分侧视图。
图8是表示滑架升降机构的示意透视图。
图9A、9B及9C是示意地表示滑架升降机构的动作的部分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升降凸轮轴的驱动机构的示意透视图。
图11A、11B、11C及11D是表示滑架,夹送辊,PE传感器杆,走纸导向件的动作的示意的部分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升降机构的动作状态的脉冲波形图。
图13A、13B及13C是用于说明在记录纸张的表面的记录结束后,将记录纸张再次引入到送纸辊的辊隙部的过程的示意侧视图。
图14是表示纸张反转部的走纸通道及输送用辊的设置状态的示意的侧视剖面图。
图15A及15B是说明切换挡板的动作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16是表示在大致水平通道的上方配置大直径的双面辊构成的纸张反转部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17是从与图2相反的一侧观察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时看到的、自动双面单元的辊类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18A、18B、18C、18D、18E及18F是说明图17的自动双面单元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用的示意的侧视剖面图。
图19是表示自动双面记录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20A、20B及20C是表示使用薄的记录纸张时的背面前端对准动作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21A、21B及21C是表示使用厚的记录纸张时的背面前端对准动作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22A、22B、22C、22D及22E是表示自动双面单元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状态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23是表示将厚的记录纸纸用的专用给纸导向件安装到记录装置上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图24表示在输送厚纸记录纸张的过程中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此外,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互对应的部分。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总体结构的示意透视图,图2是表示从图1中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看到的记录装置的总体结构的示意侧视剖面图。此外,图1及图2表示记录装置喷墨并在被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时的情况。此外,作为被记录媒体,可以使用纸,塑料片,布,金属片,或者片状构件等各种材质。但是,在下面的说明中,由于被记录媒体的代表例是记录纸张,所以,对于应该使用广义的被记录媒体的地方有时也称为记录纸张或纸张,但这并不是将被记录媒体的范围限定于记录纸张或纸张。
在图1及图2中,标号1表示记录单元主体(记录装置主体),标号2表示纸张反转部(自动双面单元,自动反转部),标号10表示支承记录单元主体1的结构的机架,标号11表示喷射油墨并进行记录的作为记录机构的记录头,标号12表示储存向记录头11供应的油墨的油墨容器,标号13表示保持记录头11及油墨容器12并进行扫描(主扫描)用的滑架,标号14表示对滑架13进行导向支承的导向轴,标号15表示与导向轴14平行地对滑架13进行引导支承的导轨,标号16表示驱动滑架13用的滑架皮带(正时齿带),标号17表示经由皮带轮驱动滑架皮带16的滑架马达,标号18表示用于检测滑架13的位置的编码带,标号20表示与滑架马达17的皮带轮对向、架设滑架皮带16的空转皮带轮。
此外,在图1及图2中,标号21表示对被记录媒体(记录纸张)4进行送纸(输送)用的送纸辊(输送辊),标号22表示推压送纸辊21的从动的夹送辊,标号23表示可旋转的保持夹送辊22的夹送辊保持器,标号24表示将夹送辊22压接到送纸辊21上的夹送辊弹簧,标号25表示固定在送纸辊21上的送纸辊皮带轮,标号26表示驱动送纸辊21用的LF马达(换行马达),标号27表示检测送纸辊21的旋转角度用的编码轮,标号29表示与记录头11对向、支承记录纸张4的台板。
进而,标号30表示与送纸辊21合作输送记录纸张4用的第一排纸辊,标号31表示设置在第一排纸辊30的下游侧的第二排纸辊,标号32表示作为与第一排纸辊30对向并保持记录纸张的旋转体的第一小正齿轮系,标号33表示作为与第二排纸辊31对向并保持记录纸张的旋转体的第二小正齿轮系,标号34表示可旋转地保持第一小正齿轮系32和第二小正齿轮系33的小正齿轮座,标号36表示防止记录头11的堵塞(喷射口及喷嘴的堵塞)、保持或恢复喷墨性能,或者在更换油墨容器12时使油墨渗透到记录头的油墨流路中时动作的维修单元,标号37表示装载记录纸张、在记录动作时一张张地向记录部供应的作为自动给纸部的主ASF(Automatic Sheet Feeder自动供纸器)。
进而,在图1及图2中,标号38表示成为主ASF37的基座的ASF座,标号39表示与装载的记录纸张接触、将记录纸张送出用的给纸辊,标号40表示在同时输送多张记录纸张时、将其一张张分离的分离辊,标号41表示装载记录纸张、向给纸辊39加载用的压板,标号42表示设置在压板41上、能够在记录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任意位置上固定的侧导板,标号43表示在给纸动作时,将从给纸辊39和分离辊40的辊隙部先进入的记录纸张的前端复位到规定位置的复位爪,标号44表示将来自主ASF37的记录纸张的输送方向限定在一个方向上的ASF挡板。
进而,标号50表示与ASF行星齿轮49配合的升降机输入齿轮,标号51表示一面将来自升降机输入齿轮50的动力减速一面进行传递的升降机减速齿轮系,标号52表示直接连接到升降凸轮轴上的升降凸轮轴齿轮,标号55表示将导向轴14向一个方向加载用的导向轴弹簧,标号56表示导向轴齿轮53的凸轮滑动的导向斜面,标号58表示使夹送辊保持器23等升降的升降凸轮轴,标号70表示将记录纸张的前端向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的辊隙部导向用的走纸导向件,标号72表示支承记录单元主体1的整体的基座,标号301表示将控制部集中起来的控制基板。
图3是表示驱动应用本发明的整个记录装置的驱动机构的框图。
在图3中,标号19表示读取装载在滑架13上的编码带18的CR(滑架)编码器传感器,标号28表示安装在机架1上的读取编码轮27的LF编码器传感器,标号46表示驱动主ASF的ASF马达,标号67表示检测PE传感器杆66的动作的PE(纸末端)传感器,标号69表示检测升降凸轮轴58的动作的升降凸轮传感器,标号130表示检测纸张反转部(自动双面单元)2的离合的纸张反转部(双面单元)传感器。
进而,在图3中,标号302表示驱动维修单元36的PG马达,标号303表示检测维修单元36的动作的PG传感器,标号305表示检测主ASF37的动作的ASF传感器,标号397表示驱动记录头11的头驱动器,标号308表示将记录数据送往记录装置的主机装置,标号309表示将主机装置308和记录装置电连接、作为其媒介的I/F(接口),标号310表示发出对记录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指令的CPU,标号311表示写有控制数据等的ROM,标号312表示成为展开记录数据等的区域的RAM。
这里,参照图1、图2及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概况,然后对各个部分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一般的串行扫描型的记录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大体上由给纸部,输送部,记录部,记录机构(记录头)维修部,以及纸张反转部构成。当从主机装置308送出记录数据,经由接口(I/F)309将数据存储到RAM312上时,CPU310输出记录动作开始信号,记录动作开始。
当记录动作开始时,首先进行给纸动作。给纸部由主ASF构成,该给纸部由在每次记录动作中,从装载在压板41上的多张记录纸张中抽出一张张的记录纸张,并送往输送部的自动给纸部构成。在给纸动作开始时,ASF马达46向正方向旋转,其动力经由齿轮系使保持压板41的凸轮旋转。当由于ASF马达46的旋转,凸轮脱开时,压板41借助图中未示出的压板弹簧的作用向给纸辊39加载。同时,由于给纸辊39向输送记录纸张的方向旋转,所以,最上面的记录纸张的输送开始。这时,根据给纸辊39和记录纸张4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记录纸张彼此之间的摩擦力的条件,有可能同时将多张记录纸张送出。
在这种情况下,压接到给纸辊39上、并且具有规定的返回转矩的分离辊40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起作用,该分离辊40将除位于最靠近给纸辊侧39侧的记录纸张之外的记录纸张推回到原来的压板上。此外,在ASF给纸动作结束时,借助凸轮的动作,解除分离辊40与给纸辊39的压接状态,离开规定的距离,这时,为了将记录纸张可靠地推回到压板上规定的位置,复位爪(图中未示出)旋转,完成该任务。借助上述动作,只将一张记录纸张输送到输送部。
此外,从主ASF37输送一张记录纸张时,记录纸张的前端,与借助ASF挡板弹簧向妨碍走纸路径的方向加载的ASF挡板44接触,推开并通过ASF挡板44。由于当记录纸张的记录动作结束,记录纸张的后端通过ASF挡板44时,ASF挡板44返回到原来的加载状态,将走纸路径关闭,所以,即使将记录纸张向相反方向输送,也不会返回到主ASF37侧。
从给纸部输送的记录纸张4,被向作为输送部的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的辊隙部输送。由于夹送辊22的中心相对于送纸辊21的中心,向接近第一排纸辊30的方向具有一定偏离的安装,所以,记录纸张插入的切线方向的角度,相对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倾斜。因而,为了将纸张的前端可靠地导向辊隙部,在利用夹送辊保持器23和导向构件(走纸导向件)70形成的走纸路径上带有一定的角度地输送纸张。
利用ASF37输送的纸张,碰到停止状态的送纸辊21的辊隙部。这时,通过利用主ASF37输送比规定的走纸路径的长度稍长的距离,在给纸辊39和送纸辊21之间形成纸环。该纸环通过利用想要恢复笔直的记录纸张本身的力将纸张的前端推压到送纸辊21的辊隙部上,纸张前端仿照送纸辊21变成平行的,所谓的进行对准动作完毕。进行对准动作结束后,沿着记录纸张向正方向(向第一排纸辊30前进的方向)移动的方向,开始LF马达26的旋转。
然后,切断驱动力,给纸辊39和记录纸张一起旋转。在该时刻,只用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输送记录纸张。记录纸张向正方向前进一个规定的换行量,沿着设置在台板29上的肋前进。
纸张前端,逐渐地进入到第一排纸辊30及第一小正齿轮32的辊隙部,以及第二排纸辊31及第一小正齿轮33的辊隙部,但由于将第一排纸辊30和第二排纸辊31的圆周速度设定成大致等于送纸辊21的圆周速度,并且,从送纸辊21起,用齿轮系将第一排纸辊30及第二排纸辊31连接起来,所以,第一排纸辊30及第二排纸辊31与送纸辊21同步旋转,因此,不会松弛也不会拉伸地输送记录纸张4。
记录部主要由记录头11、和装载记录头11并沿着与记录纸张输送方向交叉(通常为正交)的方向扫描(移动)的滑架13构成。滑架13由固定到机架10上的导向轴14和作为机架10的一部分的导轨15导向支承,经由架设在滑架马达17和空转皮带轮20之间的滑架皮带16传递滑架马达17的驱动力,往复移动(扫描)。
在记录头11上,形成连接到油墨容器12上的多个油墨流路,油墨流路一直连通到配置在与台板29对向的面(喷射面)上的喷射口上。在形成喷射口列的多个喷射口的每一个的内部,配置油墨喷射用致动器(能量发生机构)。作为致动器,例如,可以采用由电热交换体(发热元件)造成的液体的面沸腾压力的元件,以及压电元件等电-机械变换体(电-压力变换元件)等。
作为记录装置,在使用如上所述的记录头1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经由柔性扁平电缆73将头驱动器307的信号传递到记录头11上,可以根据记录数据喷射出墨滴。此外,通过利用装载在滑架13上的CR编码器19读取架设在机架10上的编码带18,可以在恰当的时刻向记录纸张上喷射墨滴。这样,当一行记录结束时,利用输送部输送必要量的记录纸张。通过重复这一动作,可以在记录纸张的整个面上进行记录动作。
维修单元36,通过防止记录头11的喷射口堵塞,或者消除记录头11的喷射口面被纸粉等污染,可以保持恢复记录头11的记录动作。此外,维修单元36还担负着在更换油墨容器12时吸引油墨的作用。因此,在滑架13的初始位置与记录头11对向地设置的维修单元36,例如由以下部分构成配备有与记录头11的喷射口面接触、保护喷射口的盖的加盖机构,使盖内发生负压、从喷射口吸引并排出油墨的吸引恢复机构,擦拭清扫喷射口的周边部的擦拭机构。
即,在想要更新记录头11的喷射口内的油墨而吸出油墨时,通过将盖推压到喷射口面上,驱动吸引泵,使盖内变成负压,吸引排出油墨。此外,吸引油墨后,在喷射口面上附着有油墨时,以及,在纸粉等异物附着在喷射口面上时,为了将其清除,通过使擦拭器与喷射口面接触进行平行移动,擦拭喷射口面,除去附着物。以上是记录装置的概况。
其次,详细说明包含纸张反转部2的结构在内的、本实施形式特有的结构。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无需麻烦操作者动手,可以在片状的单张纸构成的记录纸张的表面和背面上,自动地进行记录,进行所谓的自动双面记录。
首先,利用图2,说明记录纸张的通过路径。在图2中,标号104表示为了决定记录纸张的走纸方向,由可旋转地支承的可动挡板构成的切换挡板,标号106表示可旋转地支承、在记录纸张从纸张反转部2出来时开闭的出口挡板,标号108表示在纸张反转部2内,作为输送记录纸张的反转辊的第一双面辊,标号109表示作为在纸张反转部2内输送记录纸张的反转辊的第二双面辊,标号112表示从动于第一双面辊108的第一双面夹送辊,标号113表示从动于第二双面辊109的第二双面夹送辊。
当记录动作开始时,利用给纸辊39,从装载于主ASF37上的多张记录纸张中,一张张地将记录纸张给纸,向送纸辊21输送。将被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夹持的记录纸张向图2中箭头a的方向输送。在实行双面记录时,表面记录结束后,在设于主ASF37下方的水平通道内,沿着图2中箭头b的方向输送记录纸张。由于纸张反转部2配置在主ASF37的后方,所以记录纸张从水平通道被导入纸张反转部2内,向图2中箭头c的方向输送。
在纸张反转部2内,记录纸张被第二双面辊109和第二双面夹送辊113夹持,转换行进方向,进而,被第一双面辊108和第一双面夹送辊112夹持,向图2中箭头d的方向输送,最后,将行进方向改变180度,返回水平通道。在水平通道内被沿着图2中箭头a的方向输送的记录纸张,再次被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夹持,进行背面的记录。如上所述,利用位于主ASF37下方的水平通道和位于主ASF后方的纸张反转部2,对表面记录完毕后的记录纸张进行表面、背面反转,再对背面进行记录,借此自动地在表面、背面上进行记录。
这里,对于在进行表面(第一面)记录时的记录范围进行说明。记录头11,在送纸辊21和第一排纸辊30之间具有喷射口区域N,但是,由于油墨流路向喷射口上的配置,配置到喷射油墨的致动器(喷射能量发生机构)上的配线等的原因,在紧靠送纸辊21的辊隙部处配置喷射口区域N通常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在记录纸张被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夹持的范围内,只能在从送纸辊21的辊隙部起、到下游侧中距离为图2中所示的长度L的范围内进行记录。
为了缩小该表面下端的空白,在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中,在从送纸辊21的辊隙部起,直到记录纸张脱离、只用第一排纸辊30及第二排纸辊31夹持输送的部分,连续进行记录。借此,可以进行表面的下端空白成为零的记录操作。但是,当从这种状态向前述图2中的箭头b的方向输送记录纸张时,有可能不能(或者很难)将记录纸张向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的辊隙内导向引导,即,有可能发生所谓的纸张的阻塞(塞纸)。在本实施形式中,为了避免这种纸张的阻塞,利用下面说明的机构使夹送辊22离开送纸辊21,形成规定的间隙,通过将记录纸张的端部引入到该间隙内之后,再次将夹送辊22压接到送纸辊21上,能够向图2中箭头b的方向输送记录纸张。
其次,对于作为本实施形式的特征结构的夹送辊22的释放机构、PE传感器杆66的释放机构、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机构、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以及滑架13的升降机构进行说明。
如前面所述,为了再次引入记录纸张,以使夹送辊22从送纸辊21上释放的方式进行操作,将记录纸张再次引入后,为了使记录纸张的表面和背面反转,还设置另外一些机构。
其中之一,是PE传感器杆66的释放机构。在记录纸张沿正方向行进时,为了正确地检测出记录纸张的前端及后端的位置,通常的PE传感器杆66,相对于记录纸张的纸面以规定的角度摆动地安装。由于这样设定,所以在纸张沿反方向进行时,存在着记录纸张的前端被挡住,或者,PE传感器杆66的前端会侵入正在输送的记录纸张上的技术课题。因此,在本实施形式中,其结构为,直到记录纸张的表面、背面反转工序的中途,PE传感器杆66与走纸面分离,不与记录纸张接触。
此外,上述PE传感器杆66的释放机构也可以换成其它的机构或结构。即,作为解决前述课题的手段,也可以采用在PE传感器杆66的前端设置滚轮等,即使记录纸张沿反方向行进,通过滚轮旋转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方案。此外,也可以采用加大PE传感器杆66的偏转角,在沿反方向输送记录纸张时,PE传感器杆66向与通常相反的方向的角度偏转解决前述技术课题的方案。
另一个是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机构,即,用于改变将夹送辊22压接到送纸辊21上的弹簧力的压力调整机构。在本实施形式中,为了释放夹送辊22,采用使整个夹送辊保持器23旋转、将其释放的结构。在将夹送辊22压接到送纸辊21上的状态下,由于用夹送辊弹簧24推压送纸辊保持器23,所以,存在着在使夹送辊保持器23向释放的方向旋转时,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向提高的方向变化,用于释放夹送辊保持器23所需的负荷增大,施加到夹送辊保持器23本身上的应力增大等弊端。为了防止这些弊端,设置在释放夹送辊保持器23时,减小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的机构。
再有一个是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为了将从主ASF37给纸的记录纸张导向到送纸辊21内,如前面所述,为了将记录纸张顺滑地导入到相对于水平方向带有一定角度的LF辊21的辊隙部,通常,走纸导向件70位于比水平通道高出一定的角度的部位处(图2所示的状态)。但是,就保持这样不动的话,在向图2中箭头b的方向输送记录纸张时,由于记录纸张会再次被导向主ASF37,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顺滑地导向到水平通道内,最合适的结构是,改变走纸导向件70的角度,使之变成水平的。因此,设置升降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
最后一个是滑架13的升降机构。这是由于当夹送辊保持器23变成释放状态时,夹送辊保持器23的前端靠近滑架13,所以,该机构可以用于防止两者接触,以防止滑架13不能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因此,设置用于与夹送辊保持器23的释放动作同步地使滑架13上升的升降机构。此外,该滑架13的升降机构,也可以用于其它用途,例如,在向厚的被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时,可以用于记录头11的退避,以便不与记录纸张接触。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五种机构(夹送辊22的释放机构,PE传感器杆66的释放机构,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机构,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滑架13的升降机构)。
图4是表示夹送辊释放机构,PE传感器杆释放机构,夹送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以及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的简略结构的示意透视图。
在图4中,标号59表示与夹送辊保持器23接触的夹送辊保持器推压凸轮,标号60表示成为夹送辊弹簧24的作用点的夹送辊弹簧推压凸轮,标号61表示与PE传感器杆66接触的PE传感器杆推压凸轮,标号62表示指示升降凸轮轴58的角度的升降凸轮轴遮蔽板,标号65表示与走纸导向件70接触的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标号66表示与记录纸张接触、检测其前端和后端的PE传感器杆,标号67表示由PE传感器杆66透过/遮蔽的PE传感器,标号68表示将PE传感器杆66向规定方向加载的PE传感器杆弹簧,标号69表示利用升降凸轮轴遮蔽板62透过/遮蔽的升降凸轮传感器,标号71表示将走纸导向件70向规定的方向加载的走纸导向件弹簧。
夹送辊释放机构,PE传感器杆释放机构,夹送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及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借助升降凸轮轴58的旋转动作。在本实施形式的机构中,由于夹送辊保持器推压凸轮59,夹送辊弹簧推压凸轮60,PE传感器杆推压凸轮61,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分别固定到升降凸轮轴58上,所以,各个凸轮分别与升降凸轮轴58的旋转一周同步地动作。这里,升降凸轮轴58的初始角度及旋转一周,通过升降凸轮轴遮蔽板62将升降凸轮传感器69遮蔽或使之透过来辨别。此外,本发明的主旨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分别独立地驱动它们的机构。
其次,对各个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A~5C是示意地表示夹送辊释放机构及夹送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的动作的局部侧视图。图5A是夹送辊保持器压力凸轮59处于初始位置、夹送辊22压接到送纸辊21上的状态,表示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处于标准状态时的情况。夹送辊保持器23,其结构为,在其夹送辊保持器轴23a上由机架10的轴承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可以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摆动。夹送辊22可旋转地支承在夹送辊保持器23的一端上,在另一端上设置与夹送辊保持器推压凸轮59接触的区域。
在图5A中,夹送辊弹簧24是一种扭转盘簧,将其一端作为力点,使之与夹送辊保持器23的夹送辊22侧接触,用夹送辊弹簧推压凸轮60支承另一端,利用机架10的支承部支承弹簧的中间部。借助这种支承形式,夹送辊22以规定的压力压接到送纸辊21上。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送纸辊21的旋转驱动机构动作的话,可以输送被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的辊隙部夹持的记录纸张。
图5B表示夹送辊22处于释放状态,并且夹送辊弹簧24处于卸载状态时的情况。即,通过升降机轴58向图中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夹送辊保持器推压凸轮59与夹送辊保持器23接触,夹送辊保持器23慢慢地向图中箭头b的方向转动,夹送辊22从送纸辊21上被释放。此外,由于在图5B的状态下,夹送辊弹簧推压凸轮60与夹送辊弹簧24的接触面变成小直径部,夹送辊弹簧24的扭转角θ2变得比图5A时的角度θ1大,所以,弹簧的负荷降低,变成几乎不向夹送辊保持器23上施加负荷的状态。借此,变成几乎不向夹送辊保持器23施加应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之间形成规定量的间隙H,即使被凹凸不平地导入的记录纸张,也可以很容易将其前端插入到辊隙部。
在图5C中夹送辊22和图5A一样,压接到送纸辊22上,但是,表示的是压接力比较弱的轻压接状态。在图5C的状态下,通过升降机轴58进一步向图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解除夹送辊保持器推压凸轮59与夹送辊保持器23的接触,夹送辊保持器23向图中箭头c的方向旋转,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夹送辊弹簧的推压凸轮60与夹送辊弹簧24的接触面,变成介于图5A的情况和图5B的情况的中间的半径。
借此,由于夹送辊弹簧24的扭转角θ3处于比图5A的角度θ1稍小的状态,所以,使夹送辊22压接到送纸辊21上的力也稍小。根据这种结构,在将比通常厚的记录纸张夹持在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之间时,夹送辊弹簧24的扭转角度比通常变大,从而,可以防止相对于夹送辊保持器23发生的负荷增大。因而,不管是在通常厚度的记录纸张的情况下,还是在厚的被记录媒体的情况下,都可以将由于送纸辊21的轴变形引起的旋转负荷正常化。
当经过以上状态,使升降机轴58旋转一周时,夹送辊释放机构和夹送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返回到图5A的状态,变成标准状态。
图6A及图6B,是示意地表示PE传感器杆升降机构的动作的局部侧视图。图6A表示PE传感器杆推压凸轮61处于初始位置,PE传感器杆66变成自由状态时的情况。PE传感器杆66,通过利用机架10的轴承部轴支承该PE传感器杆轴66a,被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图6A的状态,PE传感器杆66借助PE传感器杆弹簧68的作用,被向图中所示的位置加载,PE传感器杆66的遮蔽板部遮蔽PE传感器67。当从这种状态起,记录纸张通过PE传感器杆66的部位时,PE传感器杆66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PE传感器67变成透过状态,可以检测出记录纸张的存在。在这种遮光及透过状态下,可以检测出记录纸张的前端及后端。
图6B是示意地表示将PE传感器杆66锁定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在图6B中,通过PE传感器杆推压凸轮61向箭头a方向转动,将PE传感器杆66的凸轮随动件部上推,向箭头b方向转动。在这种状态下,PE传感器杆66的纸张检测部隐蔽到夹送辊保持器23的内侧,即使记录纸张存在于通过通道中,记录纸张也不会与PE传感器杆66接触。因而,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将记录纸张向图2中箭头b的方向输送,记录纸张也不会碰到PE传感器杆66,不会造成堵塞。
图7A及图7B是示意地表示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的动作的局部侧视图。图7A表示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上升状态时的情况。在图7A中,通常,利用走纸导向件弹簧71向提升的方向加载,碰到图中未示出的止动件,对走纸导向件进行定位。在借助走纸弹簧71的作用,由主ASF37给纸的记录纸张通过时,走纸导向件70变成这种姿势(上升状态),但是,在施加比通常大的力的情况下,走纸导向件70可以抗拒走纸导向件弹簧71的弹簧力下降。
图7B表示走纸导向件70位于下降状态时的情况。在图7B中,通过固定在升降凸轮轴58上的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65向图中箭头a方向旋转,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65逐渐地推压到作为走纸导向件70的一部分的走纸导向件凸轮随动件部70a上。借此,走纸导向件70向图中箭头b方向旋转,抗拒走纸导向件弹簧71的弹簧力而被向下推。在这种状态下,走纸导向件70的面对走纸通道的部分变为大致水平,走纸通道完全变成直的。借此,在图2中,在利用送纸辊21向箭头b的方向输送纸张时,将记录纸张水平地输送,在记录纸张的表面(第一面)已经进行过记录的部分,不会被按压到走纸通道的上方。
图8是表示滑架升降机构的示意透视图。在图8中,标号14a表示安装在导向轴14上的右导向轴凸轮,标号14b表示安装在导向轴14上的左导向轴凸轮,标号53表示连接升降凸轮齿轮52和导向轴凸轮14a的齿轮部的凸轮空转齿轮。如图1所示,导向轴14支承在机架10的两个侧面上,图中未示出的上下方向的导向长孔和导向轴14配合,可以沿着图8中的箭头Z的方向自由运动,但是,图8中箭头X方向和Y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图8所示的机构中,通常,导向轴14被导向轴弹簧74向下方(与箭头Z相反的方向)加载,但是,当凸轮空转齿轮53旋转时,通过右导向轴凸轮14a及左导向轴凸轮14b与导向斜面56接触,导向轴14一面旋转一面沿上下方向移动。
图9A~9C是示意地表示滑架升降机构的动作的局部侧视图。图9A表示滑架13位于作为标准位置的第一滑架位置时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导向轴14碰到机架10的导向长孔57的下限之后,进行定位,导向轴凸轮14a和导向斜面56相互不接触。
图9B表示滑架13移动到稍高的第二滑架位置时的状态。从第一滑架位置,通过升降凸轮轴58的旋转,固定到升降凸轮轴58上的升降凸轮齿轮52旋转,经由与升降凸轮齿轮52配合的凸轮空转齿轮53,导向轴凸轮R齿轮14c旋转。这时,当升降凸轮齿轮52和导向轴凸轮R齿轮14c制成相同的齿数时,升降凸轮轴58和导向轴14沿相同方向基本上旋转相同的角度。之所以不是以完全相同的角度旋转,是因为,升降凸轮齿轮52和凸轮空转齿轮53其旋转轴是固定的,与此相对,导向轴凸轮R齿轮14c,通过作为旋转轴的导向轴14本身伴随着上下移动,齿轮间距会发生变化。
如上所述,当升降凸轮轴58向图中箭头a的方向旋转时,导向轴14也向图中箭头b方向旋转。借助这种旋转,导向轴凸轮R14a及导向轴凸轮L14b,分别与固定的导向斜面56接触,如前面所述,由于导向轴14的移动方向被机架10的导向长孔57限制在上下方向,所以导向轴14移动到第二滑架位置。该第二滑架位置,适合于在记录纸张变形大、在第一滑架位置记录纸张会与记录头11接触的情况下设定。
图9C表示滑架13处于最高的第三位置时的情况。通过升降轴58从第二滑架位置进一步旋转,导向轴凸轮R14a及导向轴凸轮L14b的凸轮面的半径变大,导向轴14向更高的位置移动。该第三滑架位置,适合于使用具有比通常厚度厚的记录纸张时的情况。
上面,对五个机构,即,夹送辊释放机构、PE传感器杆释放机构、夹送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及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进行了详细说明。
图10是表示升降凸轮轴的驱动机构的示意透视图。其次,对于升降凸轮轴58的驱动机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式中,升降凸轮轴58的驱动源,是驱动主ASF的ASF马达46。通过ASF马达46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的控制,使适当的主ASF(自动给纸部)37动作,使升降凸轮轴58动作。
在图10中,标号46表示作为驱动源的ASF马达(为了表示齿轮类,将上半部分切除进行表示),标号47表示位于安装在ASF马达46上的齿轮的下一级处的ASF摆臂,标号48表示安装在ASF摆臂47的中心处的ASF中心齿轮,标号49表示安装在ASF摆臂47的端部上、与ASF中心齿轮48配合的ASF行星齿轮,标号63表示固定到升降凸轮轴58上的摆锁定凸轮,标号64表示作用到摆锁定凸轮63上并进行摆动的摆锁定杆。
如前面所述,利用ASF马达46的旋转方向决定驱动力传递方向,但在为了使升降凸轮轴58动作的情况下,使ASF马达46向图10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这样,安装在ASF马达46上的齿轮使ASF中心齿轮48旋转。由于ASF中心齿轮48和ASF摆臂47具有规定的摩擦力、可旋转地配合,所以,ASF摆臂47向中心齿轮48的旋转方向(图10中的箭头b方向)偏转。这样,ASF行星齿轮49与下一级升降输入齿轮50配合。借此,ASF马达46的驱动力,经由升降减速齿轮系51被传递到升降凸轮齿轮52。此外,这时,通过ASF摆臂47向图10中的箭头b方向偏转,向驱动主ASF37的齿轮系传递的驱动力变成被切断的状态。
反之,在驱动主ASF37时,通过使ASF马达46向与图10中的箭头a相反的方向旋转,与前面所述相反,ASF摆臂47向与图10中箭头b相反的方向偏转。借此,ASF行星齿轮49和升降输入齿轮50的配合被解除,设置在ASF摆臂47上的另一个ASF行星齿轮49,与主ASF37侧的齿轮系配合,主ASF37被驱动。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ASF马达46,使用所谓步进马达,用开口回路对其进行控制。此外,不言而喻,作为ASF马达46,也可以使用DC马达,使用编码器作为闭合环路控制。
这里,在使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驱动力传递时,在被驱动侧变成负的负荷时,存在着摆锁定杆64移动,齿轮的配合脱开,被驱动侧比驱动源相位超前,引起所谓的提前到达的可能性。为了阻止这种情况,在本实施形式中,配置摆锁定凸轮63和摆锁定杆64。当升降轴58处于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时,根据摆锁定凸轮63的凸轮面的形状,摆锁定杆64向图10中箭头c方向摆动,摆锁定杆64与ASF摆臂47配合,将主ASF37以不返回到驱动侧的方式固定。借此,由于ASF行星齿轮49变成总是与升降输入齿轮50啮合的状态,所以,ASF马达46与升降凸轮轴58总是同步旋转。
此外,如果当摆锁定凸轮63返回到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时,摆锁定杆64向与图10中箭头c相反的方向返回,解除ASF摆臂47的锁定,使ASF马达46反转的话,恢复到可以将驱动传递到主ASF侧的状态。
借助上面说明的升降凸轮轴58的驱动机构,可以进行夹送辊22的释放,PE传感器杆66的锁定,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动作,滑架13的升降动作。此外,在下面,将前述五种可动机构统称为升降机构。
其次,说明这五种升降机构如何相关地动作。图11A~11D,是表示滑架13、夹送辊22、PE传感器杆66、走纸导向件70的动作的示意的局部侧视图。
图11A表示升降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的情况。在这种状态,夹送辊22处于压接到送纸辊21上的状态,PE传感器杆66处于自由状态,夹送辊弹簧24(参照图5A~5C)以通常的压力被压接,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上升状态,滑架13处于第一位置。
该图11A的状态,是用于通常的记录纸张进采用行记录动作的位置,或者,是在纸张反转部2、将记录纸张反转后进行对准等使用的位置。此外,滑架13可沿着导向轴14移动地被导向支承,通过使导向轴14沿着形成在机架10上的导向长孔57上下移动,可以使滑架13上下移动。
图11B表示升降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情况。在这种状态,夹送辊22处于被送纸辊21压接的状态,PE传感器杆66处于自由状态,夹送辊弹簧24以通常的压力压接,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上升状态,滑架13处于第二位置上。这种状态,与升降机构的第一位置相比,只是滑架13的高度位置不同。这种状态,是在记录纸张的变形大、为了消除记录纸张和记录头11的摩擦、以及使用具有一定的厚度的被记录媒体等情况下使用的位置。
图11C表示升降机构处于第三位置时的情况。在该状态,夹送辊22处于被从送纸辊21上释放、空出规定的间隙的状态,PE传感器杆66处于退避到上方、被锁定的状态,夹送辊弹簧24(图5A~5C)处于压接力减弱的状态,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的状态,滑架13处于最高的第三位置处。当与升降机构的第二位置比较时,全部状态发生变化,走纸通道打开成直线,成为记录纸张能够引入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记录纸张的表面记录结束后,将记录纸张向图2中箭头b方向输送时,以及插入厚的被记录媒体时等使用的位置。
图11D表示升降机构处于第四位置时的情况。在这种状态,夹送辊22被压接到送纸辊21上,PE传感器66处于退避到上方、被锁定的状态,夹送辊弹簧24(图5A~5C)以稍弱的压力被压接,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的状态,滑架13处于最高的第三滑架位置。这种状态,与升降机构的第三位置相比,夹送辊返回到压接状态,夹送辊弹簧24变化成以弱的压接力被压接。这种状态,是自动双面记录时的记录纸张再次引入之后,向纸张反转部2输送记录纸张时,以及使用厚的被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时使用的位置。
在本实施形式中,适应于记录装置的动作,作为一个例子,通过限定图11A~图11D所示的四种升降机构的位置来简化机构。即,在升降凸轮轴58旋转一周的期间内,以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第一位置的方式循环,进行位置变化。此外,本发明的主旨并不局限于此,各个机构部件也可以适当独立地动作。此外,夹送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机构并不是必须的,在夹送辊保持器23的刚性足够高的情况下,以及LF马达26的负荷变化不会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此外,通过主ASF37的配置等,即使走纸导向件70是水平的,如果是能够很好地将记录纸张的前端导向到送纸辊21的辊隙部的机构的话,也可以没有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
图12是表示升降机构的动作状态的脉冲波形图。为了更容易理解,参照图5A~图11D说明的内容,用图12的脉冲波形图再次进行说明。
图12的横轴表示在360度的范围内升降凸轮轴58的角度,在纵轴上表示各个机构部件及其位置。在图12中,通过使升降凸轮轴58及导向轴14同步动作,利用升降凸轮传感器69(图4)检测升降凸轮轴58的角度,通过只控制ASF马达46(图3)的旋转角度,可以使多个机构同时动作。
上面是升降机构的动作的说明。
图13A~13C是用于说明在记录纸张的表面(第一面)的记录结束后,将记录纸张再次引入送纸辊21的辊隙部的过程的示意侧视图。其次,参照图13A~13C,具体地说明如何在记录纸张上进行自动双面记录。
图13A表示在记录纸张4的表面(第一面)的记录结束,利用第一排纸辊30及第一小正齿轮系32、第二排纸辊31系第二小正齿轮33夹持记录纸张4的状态。第一小正齿轮系32系第二小正齿轮系33,由推压对应的排纸辊并从动旋转的旋转体构成。这时,升降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状态。如前面所述,当使记录纸张4前进到这种状态进行记录时,由于可以将记录头11的喷射口列与记录纸张4的全部后端部对向,所以,能够在记录纸张4上不形成下端空白地进行记录。
其次,使升降机构移动到图13B所示的第三位置,通过在夹送辊22和送纸辊21之间空出规定量的大的间隙,即使记录纸张4的后端稍稍起伏或者向上弯曲,也可以很容易引入。此外,这时,由于夹送辊保持器23与滑架13不相互干扰,所以,滑架13处于主扫描方向的任何位置都没有关系。
图13B表示,通过从图13A的状态使第一排纸辊30向图中箭头的方向旋转,将记录纸张4向图2中箭头b的方向输送(下面,将向该方向输送记录纸张4,称之为反向馈送或反方向输送),使之一直移动到夹送辊22的下部,停止在该处的状态。以这种状态停止的理由,主要是因为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采用的是湿式喷墨记录方式。即,记录纸张4的记录完毕的面(图13A~13C的上面),在刚刚进行过记录动作之后,处于被油墨润湿的状态,如果立即用夹送辊22和送纸辊21压接的话,有可能油墨会转印到夹送辊22上,该油墨再次转印到记录纸张4上,在记录纸张4上会发生污染。
油墨是否转印到了夹送辊22上,换句话说,射到记录纸张4上的油墨是否干燥,由多个条件决定。即,被记录媒体的种类、使用的油墨的种类、使用的油墨的反复射入的方法、使用的油墨的单位面积的射入量(例如,记录的数据的单位面积的密度)、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温度、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湿度、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的气体的流速等条件。简而言之,如果使用在表面上具有油墨接受层,能够很快地将油墨导入到内部的被记录媒体时,油墨容易很快的干燥。此外,如果使用染料等油墨粒子小、容易浸透到被记录媒体的内部的油墨的话,易于很快地干燥。此外,作为使用化学反应油墨,通过反复输入到被记录媒体的表面上使之固化的系统,容易快速干燥。
此外,如果减少单位面积射入的油墨量,易于快速干燥。此外,如果提高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温度,易于快速干燥。此外,如果降低进行记录动作的的环境湿度,易于快速干燥。此外,如果加快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的气体的流速,易于快速干燥。如上所述,由于由几个条件决定必要的干燥时间,所以在本实施形式中采用以下的结构,即,将利用规定的喷墨系统,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一般的记录纸张,一般的记录环境)下进行记录时所必需的干燥时间指定为标准值,利用可以预测的条件使干燥时间发生变动。
这种可以预测的条件,是单位面积的射入油墨量,但,除此之外,如果同时一并使用环境温度检测机构、环境湿度检测机构、环境风速检测机构等的话,还可以更详细地预测干燥时间。例如,可以采用将从主机装置308(图3)接收的数据存储在RAM312(图3)上,计算出单位面积的射入油墨量,将其最大值与记录在ROM311(图3)上的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决定干燥待机时间的方式。即,通过在单位面积射入的油墨量的最大值比较大时,延长干燥待机时间,反之该最大值较小的情况下,缩短干燥待机时间,可以根据记录图形将干燥待机时间最佳化。
此外,根据在记录时使用的油墨的种类是染料系油墨、还是颜料系油墨,干燥待机时间不同,由于在染料油墨的情况下容易干燥,所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由于在颜料油墨的情况下难以干燥,所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此外,由于当周围温度高时容易干燥,所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由于在周围温度低时难以干燥,所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此外,由于周围湿度高时难以干燥,所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由于周围湿度低时容易干燥,所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此外,在表面上具有油墨接受层、射入的油墨立即进入纸张内部的被记录媒体的情况下,由于被记录媒体的表面容易干燥,所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在憎水性强的记录纸张的情况下,由于难以干燥,所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
此外,也可以在图13A所示的位置干燥待机,但是,不在该处干燥待机,而是使送纸辊21向反方向旋转,将记录纸张4反向馈送到图13B的位置待机更加优选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记录纸张4的变形引起的。即,在湿式喷墨过程中,在记录纸张上进行记录时,由记录纸张吸收水分,纸张的纤维膨胀,记录纸张会伸长。根据记录的图形,在纸张上有时会产生伸长的部分和未伸长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显著地形成纸面的凹凸。凹凸量主要依赖于记录纸张开始吸收水分之后所经过的时间,随着时间的进展,凹凸量增加,收敛于规定的变形量。
当经过一段时间纸张端部的变形量变大时,即使令夹送辊22远离送纸辊21,将其放松,也有纸张端部与夹送辊22干扰、引起塞纸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记录结束后,在记录纸张的凹凸变形尚未变大时进行反向馈送使记录纸张移动到夹送辊22的下方。由于上述原因,将记录纸张4的表面后端反向馈送到图13B的位置处,等待记录纸张的记录完毕的部分干燥。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分离开时的两者之间的间隙,通常设定成比记录纸张的第一面(表面)记录后的记录纸张的变形量大。
图13C表示将记录纸张4向反转部2输送的状态。记录纸张4的记录部分干燥,即使压接到夹送辊22上,如果处于油墨不能转印到夹送辊22上的状态的话,使升降机构移动到图11D所示的第四位置,用夹送辊22和送纸辊21夹持记录纸张4。在这种状态下,将送纸辊21向反方向驱动,将记录纸张4反向馈送。这时,由于使PE传感器杆66向上方旋转并被锁定,所以,PE传感器杆66的前端不会侵入记录纸张4,也不会摩擦剥掉已经记录完毕的部分。
此外,由于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的状态,所以,其走纸面变成基本上水平的,可以笔直地将记录纸张4向纸张反转部2输送。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通常,走纸导向件70以上升的状态作为基本状态,但本发明的主旨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走纸导向件的通常状态作为下降的状态。即,也可以将通常的待机状态作为升降机构的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在进行从主ASF37的给纸动作时,移动到第一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在将刚性强的被记录媒体从排纸辊侧插入时,可以顺滑地插入。
以上,是对从记录纸张4的表面记录完毕起向纸张反转部2输送的过程的说明。
图14是表示纸张反转部2的走纸通道及输送用辊的设置状态的示意侧视剖面图。下面,参照图14说明纸张反转部2的内部的输送形式。
在图14中,标号101表示构成纸张反转部2的结构体及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双面单元框架,标号102表示固定在双面单元框架101的内部、构成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内导向件,标号103表示可自由开闭地配置在双面单元框架101的后方、构成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后盖,标号105表示将切换挡板(可动挡板)104向规定的方向加载的切换挡板弹簧,标号107表示将出口挡板106向规定方向加载的出口挡板弹簧,标号110表示作为第一双面辊108的橡胶部分的第一双面辊橡胶,标号111表示作为第二双面辊109的橡胶部分的第二双面辊橡胶。
从图13C的状态通过送纸辊21的反方向旋转,将记录纸张4输送到纸张反转部2时,由于借助出口挡板弹簧107的作用将出口挡板106向图14所示的位置加载,所以唯一地确定导入路径。因此,记录纸张4向图14中箭头a方向行进。其次,记录纸张4碰到切换挡板104,但在通常的能够进行双面记录的记录纸张的情况下,由于以切换挡板104不旋转的方式设定切换挡板弹簧105的负荷,所以,记录纸张4沿着切换挡板104和双面单元框架101之间的走纸路径行进。原封不动地保持这种状态,记录纸张4的记录完毕的面(第一面,表面)与第二双面辊109的第二辊橡胶111接触,未记录面(背面)在与高润滑性的高分子树脂制的第二双面夹送辊113接触的方向,被夹持在两者之间。
这时,由于通过后面描述的驱动机构,将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与送纸辊21的圆周速度设定成大致相同地旋转,所以,在记录纸张4和第二双面辊109之间不会发生打滑地进行输送。此外,通过圆周速度基本上相同,记录纸张4不会变成松弛或者施加张力的状态。当利用第二双面辊109改变行进方向时,记录纸张4沿着后盖103行进,同样地,被夹持在第一辊橡胶110和第一双面夹送辊112之间。
再次利用第一双面辊108改变行进方向,将记录纸张4向图14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这些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构成使记录纸张4的表面、背面或者输送方向反转用的反转辊。当记录纸张这样原封不动地行进时,记录纸张4的前端与出口挡板106接触。由于出口挡板弹簧106被负荷非常弱的出口挡板弹簧107加载,所以,记录纸张4本身将出口挡板106推开,离开纸张反转部2。由于将纸张反转部2内的走纸通道的长度设定成,在记录纸张4的行进方向的前端离开出口挡板106时,记录纸张4的行进方向的后端已经通过出口挡板106的下方,所以记录纸张4本身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不会相互摩擦。
此外,详细的流程图将在后面描述,但是,其结构为,在被记录媒体的表面上进行记录时,由于能够利用PE传感器66测定被记录媒体的长度,所以,在插入比从送纸辊21至第二双面辊109的距离,或者从第一双面辊108至送纸辊21的距离短的被记录媒体,以及插入比从纸张反转部2的出口挡板106起转一圈返回到出口挡板106的距离长的被记录媒体时,在表面记录结束的阶段发出警告,不向纸张反转部2输送被记录媒体地进行排纸。
这里,对于使记录纸张4的记录完毕的面位于第一辊橡胶110及第二辊橡胶111侧进行输送的原因进行说明。由于第一辊橡胶110及第二辊橡胶111是驱动侧,第一双面夹送辊112及第二双面夹送辊113是从动侧,所以,记录纸张4追随驱动侧辊被输送,从动侧借助与记录纸张4的摩擦力旋转。这时,支承第一双面夹送辊112及第二双面夹送辊113的旋转轴的轴变形足够小即可,但由于某种原因轴变形上升时,在记录纸张4与第一双面夹送辊112及第二双面夹送辊113之间,有发生打滑的可能性。记录在记录纸张4上的部分,油墨干燥到不会因为与辊接触而发生转印的程度,但是,在发生摩擦的情况下,有可能从记录纸张4的表面上将油墨剥离。
假如记录纸张4的记录完毕的面与第一双面夹送辊112及第二双面夹送辊113侧接触,在与这些辊之间发生打滑的情况下,记录完毕的面上的油墨有剥离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如本实施形式那样,将其配置成驱动侧构件与记录完毕的面(表面侧)接触,从动构件与未记录面(背面)侧接触。
进而,作为有关配置方面的其它理由,可以列举出以下的原因。即,由于受到记录纸张4的弯曲半径的制约,所以,驱动侧的第一双面辊108或者第二双面辊109,其直径不能小于某种程度以下,但由于第一双面夹送辊112及第二双面夹送辊113能够小直径化,为了将自动双面单元设计得更加紧凑,所以,大多将第一双面夹送辊112及第二双面夹送辊113设计成小直径的。
此外,油墨基本上不会从被记录媒体的记录完毕的面上转印到辊侧,但是,每次很少量的转印,与记录完毕的面接触的辊也会慢慢地被油墨污染。在小直径的辊的情况下,由于辊的外周与被记录媒体接触的频度高,所以,与大直径的辊相比,被污染的速度快,所以,可以说,小直径的辊对于污染而言是不利的。根据上升理由,在本实施形式中,从装置小型化及辊污染的观点出发,将直径大的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配置在与记录媒体的记录完毕的面(表面)接触侧。
进而,作为有关配置方面的其它理由可以列举出以下原因。即,在利用驱动其中一个的一对辊夹持纸张进行输送的情况下,为了使输送量正确,大多将摩擦系数高的材质作为驱动侧,将摩擦系数低的材质作为从动侧,为了获得辊隙部的面积,将其中之一用弹性材料制成。通常,将以低的成本获得高的摩擦系数,并富有弹性的橡胶类原材料,作为驱动侧的材质。此外,为了增加输送力,采用在含有弹性体等的橡胶类的表面上进行研磨,故意地赋予研磨孔微小的凹凸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用表面摩擦系数比较低的高分子树脂制作从动侧。
在对带有微小凹凸的橡胶类与平滑的高分子树脂的表面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当使之与记录纸张的已经记录完毕的面接触时,都会附着油墨的污渍,但是,由于在带有微小的凹凸的橡胶类中,将污渍保持在其凹凸中,所以,较少地将污渍再次转印到记录纸张上,与此相对,在平滑的高分子树脂中,由于污渍剥离并再次转印到记录纸张上,所以,可以说,使橡胶类与记录纸张的记录完毕的面接触更有利。根据上面所述,在本实施形式中,在与记录纸张的记录完毕的面(表面,第一面)接触侧配置橡胶类材料的辊,在与未记录面(背面)接触侧,配置高分子材料的辊。
上面,是对为了在通常的记录纸张上进行双面记录所进行的反转动作的说明。
下面,说明不进行自动双面记录,想要在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时,纸张反转部2的动作。所谓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例如,可以设想是厚度为2mm~3mm的厚纸,或者将圆盘状及异形的被记录媒体载置在规定的托盘上进行输送时的情况。这种被记录媒体,由于其刚性高,所以不能弯曲到模仿纸张反转部2的双面辊直径的程度,所以,不能进行自动的双面记录,但是,在将纸张反转部2安装在记录装置上不动的状态下,可以在这种被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由于在记录媒体的刚性高的情况下,也不能利用主ASF37给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利用直的走纸通道,从排纸辊侧向送纸辊21侧供应被记录媒体。下面,说明这时的纸张反转部2的动作。
图15A及图15B是说明切换挡板104的动作的示意侧视剖面图。图15A表示使用前述通常的记录纸张4进行自动双面记录时的状态。这时,由于切换挡板弹簧105抗拒记录纸张4的推压力,将切换挡板104继续向止动件上加载,所以,记录纸张4被导向到使之反转的走纸通道内。
图15B表示使用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4时的状态。当将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4输送到自动双面单元2上时,被记录媒体通过出口挡板106的下方,与切换挡板104接触。将切换挡板弹簧105的弹簧负荷程度设定为当将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插入、推压切换挡板104时,该推压力使切换挡板104退避,从而,随着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的行进,切换挡板104沿着图15B中的逆时针方向(箭头方向)旋转退避。因此,将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4导入到设置在第一双面辊108和第二双面辊109之间的作为第二走纸通道的退避通道131中。由于在相当于后盖103的退避通道131的部位开孔,所以即使在使用长的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时,也不会与纸张反转部2干扰,输送不会受到限制。
此外,本发明的主旨并不局限于参照图15B说明的上述结构。即,在实施本发明时,不必将退避通道131设置在上下两个双面辊108、109之间,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
图16是表示在大致水平的通道的上方,配置大直径的双面辊构成的纸张反转部的示意侧视剖面图。在图16中,切换挡板104由图中未示出的切换挡板弹簧向图16所示的位置加载,将该切换挡板弹簧的弹簧力设定成在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接触时切换挡板104可以旋转的负荷。在图16中,与图14及图15A~15B中的各个部分对应的部分,分别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对于它们的详细情况,可以参照前面的说明,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借助上述结构,在刚性低的被记录媒体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双面辊108向图16中的箭头c方向的旋转,被记录媒体向图16中的箭头a方向行进,但是,在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的情况下,将切换挡板104推开,向图16中箭头b方向的退避通道131中行进。从而,即使在使用很长的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的情况下,也不会与纸张反转部干扰,输送不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本实施形式的自动双面单元中,不必卸下自动双面单元,就可以向刚性高、不能弯曲的被记录媒体上进行单面记录。上面,是具有两种走纸通道的纸张反转部2的说明。
其次,对纸张反转部2的辊类的驱动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从与图2相反侧观察时看到的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图1)的、纸张反转部2的辊类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在图17中,标号115表示将动力从LF马达26传递到双面中心齿轮116的双面齿轮系,标号116表示位于双面摆臂的中心的双面中心齿轮,标号117表示以双面中心齿轮116作为旋转中心、可摆动的双面摆臂,标号118表示可旋转地安装在双面摆臂117上、与双面中心齿轮116配合的第一双面行星齿轮,标号119表示同样的第二双面行星齿轮。
进而,在图17中,标号120表示经由双面中心齿轮116和空转齿轮配合的螺旋槽齿轮,标号121表示与双面行星齿轮B119配合的第一反转延时齿轮,标号122表示与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位于同一个轴上的第二反转延时齿轮,标号123表示在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和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之间给予相对的加载力的反转延时弹簧,标号124表示连接两个双面辊齿轮的双面辊空转齿轮,标号125表示固定在第一双面齿轮108上的第一双面辊齿轮,标号126表示固定在第二双面辊109上的双面辊齿轮,标号127表示配合到螺旋槽齿轮120上、并且摆动的止动臂,标号128表示将止动臂127对中的止动臂弹簧,标号132表示安装在双面摆臂117上的双面摆臂弹簧。
如前面所述,在本实施形式中,由驱动送纸辊21的LF马达26获得纸张反转部2的驱动力。通过这种结构,在送纸辊21和双面辊108、109协同动作输送记录纸张时,可以使起动停止的定时及输送速度基本上完全同步,采用这种结构是很合适的。
从LF马达26来的驱动力,经由双面传动齿轮系115传递到双面中心齿轮116上。在双面中心齿轮116上,安装有可自由摆动的双面摆臂117,进而,在双面摆臂117上安装有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第二双面齿轮119。
由于在双面中心齿轮116和双面摆臂117之间作用有适度的摩擦力,所以,双面摆臂117根据双面中心齿轮116的旋转方向进行摆动。这里,将使LF马达26朝着一个方向旋转时的方向作为正方向,所述一个方向是纸张输送辊21向排纸方向输送记录用纸的方向,将向纸张反转部2侧输送记录纸张的方向作为反方向,当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时,双面中心齿轮116向图17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伴随着双面中心齿轮116的旋转,双面摆臂117也基本上向图17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
这样,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配合到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上,使双面辊空转齿轮124旋转。伴随着双面空转齿轮124的旋转,第一双面辊齿轮125向图17中的箭头c方向旋转,同样,第二双面辊126向图17中的箭头d方向旋转。图17中的箭头c方向和箭头d方向,分别是双面辊108、109在纸张反转部2内输送记录纸张4的方向。
当LF马达26向反方向旋转时,双面中心齿轮116向图17中箭头b的方向旋转。伴随着双面中心齿轮116的旋转,双面摆臂117也基本上向图17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这样,第二双面行星齿轮119配合到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上。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和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从相互面对的滑动面相互突起地突出,起着离合器的作用,使得当想要固定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时,如果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旋转一圈,则突起彼此之间相互啮合。
第二行星齿轮119与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配合之前,在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和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之间,利用反转延时齿轮弹簧123向前述突起彼此离开的方向加载,从而,从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开始旋转起,大约旋转一圈之后,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开始旋转。这样,从LF马达26开始向反方向旋转起,直到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开始旋转为止的期间,成为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停止的延时期间。
当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旋转时,经由双面空转齿轮124,使第一双面辊齿轮向图17中的箭头c方向旋转,使第二双面辊齿轮向图17中箭头d方向旋转。这是使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利用这种机构,不管LF马达26的旋转方向如何,总是可以使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向被记录媒体的输送方向旋转。
这里,对螺旋槽齿轮120的作用进行说明。螺旋齿轮120,其齿面形成在外周上,在一个端面上,形成被切削成螺旋状的槽的凸轮,所述螺旋状的槽,在最内周及最外周上备有环形轨道。该螺旋槽齿轮120,在本实施形式中,经由空转齿轮与双面中心齿轮116直接连接,所以,与双面中心齿轮116沿相同的方向同步地旋转。由于作为止动臂127的一部分的随动销127a配合到螺旋槽齿轮120的槽内,所以,伴随着螺旋槽齿轮120的旋转,止动臂127摆动。例如,当螺旋槽齿轮120向图17中箭头e的方向旋转时,随动销127a被引入到内周中,从而,止动臂127向图17中箭头g的方向摆动。即使螺旋槽齿轮120仍然向图17中箭头e的方向继续旋转,但由于随动销127a进入最内周的环形轨道,所以止动臂127停止在规定的位置。
反之,当螺旋槽齿轮120向图17中的箭头f方向旋转时,由于随动销127a向外周方向移动,所以,止动臂127向图17中箭头h方向摆动。这时,同样地,当螺旋槽齿轮120向图17中的箭头f方向继续旋转时,随动销127a进入最外周的环形轨道,随动销127停止在规定的位置。此外,当螺旋槽120的旋转方向变化时,为了从最外周及最内周的环形轨道顺滑地移动到螺旋状槽内,在止动臂127上安装以止动臂127移动范围的中央附近作为中心对中的止动臂弹簧128。
进行这种动作的止动臂127,作用到安装在双面摆臂117上的双面摆臂弹簧132上。双面摆臂弹簧132是安装在双面摆臂117上、向止动臂127方向伸长的弹性构件。此外,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前端,总是位于比止动臂127更靠近螺旋槽齿轮120的中心方向的位置处。
借助上述位置关系,当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时,产生如下的作用。即,在LF马达26向反方向旋转、将记录纸张4向纸张反转部2输送,使之表面和背面反转,当记录纸张4返回到送纸辊21时,如后面的图18C所示,止动臂127相对于螺旋槽齿轮120在最外周的环形轨道中旋转。然后,在使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进行背面记录时,止动臂127向螺旋槽齿轮120的内周移动。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时,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进行动力传动,所以如图18D所示,在止动臂127朝内周行进的途中,与双面摆臂弹簧132接触。
进而,当LF马达26正方向旋转时,由于止动臂127进一步向内周移动,使双面摆臂弹簧132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双面摆臂117,在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齿面相互啮合时,由向压力角方向作用的力及使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的力、与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回弹力之间的力的平衡,决定双面摆臂117的姿势。在本实施形式的情况下,由于将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回弹力设定得较小,所以,即使止动臂127如图18E所示进入到最内周的环形轨道的位置,只需使双面摆臂弹簧132发生弹性变形,就可以继续进行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之间的动力传递。
即使通过间歇式地驱动,LF马达26的动作处于反复进行旋转、停止时的停止状态,由于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齿面彼此仍然保持重叠,所以,两者的啮合不会脱开。但是,在记录纸张4的背面记录结束,向自动双面单元2的驱动传动变成不需要时,从降低LF马达26的负荷的观点出发,最好是将驱动断开。从而,在不断开驱动的情况下,实施以下的方案。
即,在止动臂127进入最内周的环形轨道、双面摆臂弹簧132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如图18F所示,使LF马达26向反方向稍稍旋转。由于利用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回弹力,使得从借助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啮合面彼此重叠阻止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的状态,向齿面彼此的重叠脱离的方向旋转,所以,双面摆臂117一下子向图17中箭头b的方向旋转。
一旦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完毕时,曾经弹性变形的双面摆臂弹簧132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即使令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双面摆臂弹簧132和止动臂127也不会相互干扰,从而,双面摆臂117不能摆动到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啮合的位置,因此,从这种状态出发,如果不经过LF马达26向反方向的规定量旋转,就不会将驱动力传递到纸张反转部2内的双面摆臂117之后。由于直到双面摆臂117的驱动,仅仅是使齿轮系旋转,所以,加到LF马达26上的负荷很少,与不附加纸张反转部2时的负荷几乎没有差别。
此外,当从止动臂127位于最内周的环形轨道上的状态起反方向旋转LF马达26时,由于在双面摆臂弹簧132和止动臂127之间不会受到任何作用,所以,如前面所述,可以向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进行驱动传动。
以上是对纸张反转部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简略说明。
即,如从以上的说明中可以看出的,根据图17及图18A~18F的结构,在配备有送纸辊21和记录部N和纸张反转部2、由记录部在记录纸张4的第一面(表面)上记录之后,用送纸辊将记录纸张输送到纸张反转部,用送纸辊再次夹持反转后的记录纸张,在记录纸张的第二面(背面)上进行记录的双面记录装置中,在第一面上记录后,在从开始送纸辊的驱动时起、直到记录纸张的前端被夹持在纸张反转部的双面辊109上为止的期间内,双面辊开始和送纸辊同步地旋转。此外,在向纸张反转部2上输送记录纸张4的第一旋转方向(反方向的旋转)上,借助通过旋转规定的量连接送纸辊21的第一离合器装置,双面辊108、109开始和送纸辊21同步旋转。
图18A~18F,是说明图17的纸张反转部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的示意侧视剖面图,图19是表示自动双面记录的动作的顺序的流程图。其次,一并使用图19的流程图,说明纸张反转部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以及自动双面记录的动作的详细情况。
如图18A~18F及图19所示,当自动双面记录开始时,在步骤S1中进行记录纸张4的给纸。例如,从主ASF37等向送纸辊21供应记录纸张4。其次,在步骤S2中进行表面的记录。这是和只在单面上进行记录时同样的动作。这时的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是图18A所示的状态。
图18A表示,在将自动双面单元2的驱动机构初始化之后,LF马达26正处于向正方向旋转时的状态。即,表示正处于自动双面记录时的表面记录动作当中、以及正处于不使用自动双面记录的通常的记录动作当中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止动臂127的随动销127a位于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的环形轨道中,当双面摆臂117向图17及图18A~18F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时,双面摆臂117,其臂弹簧132与止动臂127接触,不能再进一步旋转,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不能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配合,所以,不能将来自LF马达26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双面辊齿轮125及第二双面辊齿轮126。在这种状态,由于受到第一双面辊112或第二双面辊B113的压力,发生轴变形的第一双面辊108或第二双面辊109不旋转,所以,LF马达26受到的负荷很小。
其次,在步骤S3中,在表面记录结束的时刻,确认用PE传感器67是否可以检测到记录纸张的后端。这时,如果PE传感器67仍检测到存在记录纸张4的话,就还不能检测到记录纸张4的表面后端,所以,在步骤S4中,依旧使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记录纸张4的表面后端通过PE传感器杆66,并进一步使之移动到稍稍移过的位置p2处。其次,在步骤S5中,根据从PE传感器67检测到记录纸张4的表面前端起、直到检测出表面后端为止所输送的记录纸张4的量,计算出记录纸张4的长度。
如前面所述,当记录纸张4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L1短时,由于在从送纸辊21输送到第二双面辊109的期间内,或者从第一双面辊108输送到送纸辊21的期间内,记录纸张够不着辊,所以,有必要将其从自动双面记录动作中除去。此外,当记录纸张4的长度比规定长度L2长时,在从送纸辊21到自动双面单元2的走纸通道中,记录纸张的记录完毕的面彼此产生交叉,是不理想的,所以,有必要从自动双面记录动作中除去。在这种条件下,在作出从自动双面记录动作中除去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6,使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按照原来的样子将记录纸张4排纸。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进入步骤7,使升降机构处于图11C所示的第三位置,使夹送辊22释放。
其次,在步骤S8,确认记录纸张4的表面后端是否已经被输送到夹送辊22附近的位置p1的下游侧。在已经被输送到下游侧的情况下,在返回到压接夹送辊22的状态时,为了能够可靠地被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夹持,在步骤S9中,使LF马达26反方向旋转,进行反向馈送,直到表面后端到达p1。这时的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是图18B所示的状态。此外,为了从步骤S2到步骤S8,动作尽可能地不停止,如前面所述,优选在记录纸张变形之前实施步骤S9。此外,在表面后端位于p1的上游侧时,如果原封不动地压接夹送辊22的话,能够可靠地夹持记录纸张,保持这种状态不变地进入步骤S10。
图18B表示LF马达26的反方向旋转刚刚开始之后的状态。即,在自动双面记录的表面记录结束之后,反向馈送刚刚开始后(图13B的状态)的状态,以及为了调整从主ASF37的给纸后的顶部露出量(头出し量),使LF马达26反方向旋转时的状态等。这时,由于对双面摆臂117向图17及图18A~18F中的箭头b方向的摆动没有任何妨碍,所以,第二双面行星齿轮119配合到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上。与此相伴,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开始旋转,但由于一直到大致旋转一圈,都不能将驱动力传动到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上,所以,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不旋转,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不动作。
从而,即使在这种状态,LF马达26受到的负荷还是很小。之所以设定这种状态,是因为在自动双面记录时,由于使记录纸张4反向馈送时,从送纸辊21到第二双面辊109具有一定的距离,一直到记录纸张4的前端到达第2双面辊109为止,第二双面辊109没有必要旋转。此外,如前面所述,也是为了在通常记录时进行顶部露出量调整时等的情况下,第一双面辊108或第二双面辊109不会无意中发生旋转。
其次,在步骤S10中,设置直到记录纸张4的表面记录完毕的油墨干燥的待机时间。如前面所述,由于必要的干燥时间依赖于几个主要因素变化,所以,干燥待机时间t1能够作为可变的参数。具体地说,通过考虑到记录纸张的种类,油墨的种类,油墨的重复射入方法,单位面积的油墨射入量、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风速等条件,决定t1。
其次,在步骤S11,将升降机构移动到图11D所示的第四位置。借此,再次用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夹持记录纸张4。
其次,在步骤S12,设定干燥待机时间t2。在步骤S10中实施干燥待机时间t1时,也可以不使用该时间,令t2=0,进入下一个步骤。之所以使用t2是因为,例如在记录纸张4的后端部不进行记录动作而存在空白部分的情况下,即使进行控制使得在步骤S10中令t1=0,立即将夹送辊22压接到空白部分上,也不会有任何障碍。但是,当原封不动地反向馈送、进行记录纸张4的输送时,干燥前的油墨有转印到夹送辊22上的可能性,所以,在此可以使用干燥待机时间t2。
其次,在步骤S13,使LF马达26反方向旋转,将记录纸张4反向馈送规定的量x1。在该步骤中,将记录纸张4输送到纸张反转部2,使之表面、背面反转。当该步骤结束时,背面前端返回到比送纸辊21稍稍靠近身边处。到此为止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是图18C所示的状态。
图18C表示进一步使LF马达26继续向反方向旋转时的情况。即,表示将记录纸张4反向馈送、用纸张反转部2使之反转期间的状态。在图18B的状态之后,当反转延时齿轮121大致旋转一圈时,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的向滑动方向突出的突起,与对向设置的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的突起配合,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和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变成一个整体,开始旋转。由于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总是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配合,所以,当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开始旋转时,双面辊空转齿轮124及第一双面辊齿轮125,第二双面辊齿轮126旋转。因此,第一双面辊108向图17中的箭头c方向旋转,第二双面辊109向图17中箭头d反方向旋转。
即,在本实施形式中,在配备有送纸辊21和记录部11及纸张反转部2、用记录部记录完被记录媒体的第一面(表面)之后,用送纸辊将被记录媒体输送到纸张反转部,再次用送纸辊夹持反转后的被记录媒体,在被记录媒体的第二面(背面)上进行记录的双面记录装置中,其结构为,在记录完第一面(表面)之后,从开始驱动送纸辊21起,直到被记录媒体的前端被纸张反转部的双面辊109夹持的期间内,双面辊109开始与送纸辊21同步的旋转。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借助通过沿着把被记录媒体输送到纸张反转部2的第一旋转方向(反方向的旋转)、将送纸辊21旋转规定的量连接的第一离合器装置(图17、图18A~18F),双面辊109开始与送纸辊21同步的旋转。同时,作为第一离合器装置,采用包含有对保持行星齿轮118、119的双面摆臂117进行约束的机构120,127,132结构。
其次,对将背面前端夹持在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的辊隙时的所谓对准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14中,根据目前正在使用的记录纸张4是刚性弱的薄纸,还是刚性强的厚纸,对控制进行切换。对记录纸张4的刚性的判断,可以根据在打印机驱动器等中使用者设定的记录纸张的种类进行,也可以使用测定记录纸张的厚度的检测机构进行判断。此外,这里之所以将控制分成两种,是因为根据记录纸张的刚性不同,使记录纸张4挠曲、形成环时的行为不同。
首先,说明刚性较弱的薄记录纸张时的情况。图20A~20C,是表示使用薄的记录纸张时、背面前端的对准动作的示意侧视剖面图。
如图19及图20A~20C所示,通过在步骤S13中的LF马达26的反方向旋转,进行如图20A所示的纸张的反转输送。当步骤S13结束时,记录纸张的背面前端,大体上返回到走纸导向件70的附近。在薄的记录纸张的情况下,进入下一个步骤S15。在步骤S15中,使升降机构动作,使之转移到图11A所示的第一位置。借此,使走纸导向件70上升。
图20B表示步骤S15结束时的状态。如前面所述,由于相对于送纸辊21的中心,夹送辊22的中心稍稍偏移地配置在第一排纸辊30侧,所以,送纸辊21与夹送辊22的辊隙(部)相对于输送记录纸张4的大致水平线具有一定的角度。在对准前,通过将走纸导向件70返回到上升位置,能够将记录纸张4的背面前端顺滑地导入到该倾斜的辊隙部。其次,在步骤S16中,使LF马达26反方向旋转,进一步将记录纸张4向送纸辊21输送。接着,在步骤S17中,用PE传感器67检测记录纸张4的背面前端。如果能够借检测出背面前端的话,则进入步骤S18。
其次,在步骤S18中,将记录纸张4输送一个距离x2,该距离x2比从用PE传感器67检测出的背面前端的位置起到送纸辊21的距离稍长。从而,记录纸张4的背面前端,到达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的辊隙部,进而,被多余地输送的部分的记录纸张4挠曲,形成环。图20C表示步骤S18结束时的状态。通过使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上升位置,减少走纸通道的高度方向的间隙,但由于记录纸张4的刚性比较低,所以,容易形成环,推动纸张,因此,记录纸张4的背面前端部模仿继续反转的送纸辊21和夹送辊22的辊隙部,变成与送纸辊21平行的,所谓的对准动作完成。然后,在步骤S19,使LF马达26的旋转方向改变成正方向的旋转,用辊隙部夹持纸张4的背面前端,输送规定的距离x3,完成背面记录开始的准备。
其次,说明刚性比较强、厚的被记录媒体时的情况。图21A~21C,是表示使用厚的记录纸张时,背面前端对准动作的示意的侧视剖面图。图21A表示与图20A同样的在步骤S13的中途的状态,图21B表示步骤S13结束时的状态。
其次,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位置不变的状态下,使LF马达26向反方向旋转,将记录纸张4输送一个距离x4,该距离x4比从步骤S13中停止位置的记录纸张4的背面前端起、至送纸辊21的辊隙的距离稍长。借此,与薄的记录纸张时的情况一样,记录纸张4的背面前端,到达反转的送纸辊21的辊隙部,用被进一步塞入的纸张的部分形成环,所以,记录纸张4的背面的前端,变成与送纸辊21平行,对准动作结束。图21C表示步骤S20结束时的状态。
接着,在步骤S21中,将LF马达26的旋转方向改变成正方向,用辊隙部夹持记录纸张4的背面前端,输送规定的距离x3,进行背面记录开始的准备。此外,在步骤S19或步骤S21中,将在此前进行反方向旋转的LF马达26改变旋转方向,变成正方向旋转。这时,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箭头a方向摆动。这样,第二双面行星齿轮119和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的配合脱开。在LF马达26反方向旋转时,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和第二反转延时齿轮122借助突起相互配合,但同时,通过作为被夹持在两者之间的扭转盘簧的反转延时齿轮弹簧123变成被压缩状态,而由于通过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变成自由状态,反转延时弹簧123伸张,所以,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大致反向旋转一圈,返回到图18F所示的初始状态。
其次,在步骤S22中,使升降机构处于图11A所示的第一位置,完成背面记录开始的准备。这里,对于在使用厚的被记录媒体的情况下,在进行对准动作期间,使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位置的原因进行说明。与薄的记录纸张时的情况同样,如图20C所示,想要生成环时,由于被记录媒体的刚性很强,所以,从到达辊隙部之前起,被记录媒体4被沿着夹送辊保持器23输送。从而,即使在被记录媒体到达辊隙部之后被进一步输送,想要生成环,也已经没有环的生成空间,从而不能生成环。因此,有时不能很好地进行对准。
此外,当不生成环时,在被同时夹持在第一双面辊108和送纸辊21之间的被记录媒体上,不能产生松弛。这样,如本实施形式所述,作为双面辊类驱动机构,在使用双面摆臂117这样的机构的情况下,在从步骤S20中的LF马达26的反转起、至步骤S21中LF马达26的正转期间,双面摆臂117摆动的时间是必要的,在该期间内,双面辊108、109停止。
由于送纸辊21直接与LF马达26连接,没有这种停止期间,所以,在纸张输送速度上会发生矛盾。如果记录纸张有松弛的话,在步骤S21正在进行的过程当中,利用相当于消除该松弛的量可以吸收纸张输送速度的矛盾,但在没有松弛的情况下,不能吸收纸张输送速度的矛盾,送纸辊21侧想要硬性地输送被记录媒体,但是,由于被记录媒体4的后方被第一双面辊108夹持,所以,造成在实际上不能进行输送的局面。从而,有可能使得被记录媒体4的背面前端的输送量发生错乱,变成比设想的短的背面上端空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位置,与夹送辊保持器23的高度方向留有足够的间隙,可以确保环生成空间。从而,即使在使用刚性比较高的被记录媒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进行对准动作。
其次,在步骤S23中,进行记录纸张4的背面的记录。这时,在大致的记录纸张4的背面后端部,还被夹持在第一双面辊108的辊隙部。当就这样停止第一双面辊108的旋转时,会成为将记录纸张向后方牵引的负荷,所以有可能使输送精度恶化,是不理想的。因此,至少在记录纸张4的背面后端部被夹持在第一双面辊108的辊隙部的期间内,继续进行第一双面辊108的驱动。这时的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变成图18D所示的状态。
图18D是表示记录纸张的反转动作后,LF马达26正在向正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的纸张反转部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状态的示意的侧视剖面图。即,当LF马达26从图18C的状态改变成正方向旋转时,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箭头a的方向摆动。这时,止动臂127向图17中箭头h方向摆动,由于即使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箭头a方向摆动,双面摆臂弹簧132也不会与止动臂127接触,所以,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配合到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上,传递驱动力。
然后,当LF马达26继续向正方向旋转时,随动销127a被导入到螺旋槽齿轮120内,向内周移动,止动臂127向图17中箭头g方向摆动。在摆动的途中,止动臂127与双面摆臂弹簧132接触,使双面摆臂弹簧132发生变形。借助该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双面摆臂117上作用使之向图17中箭头b方向摆动的力,但是,由于在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之间,在驱动传动当中,齿轮的齿面彼此啮合的力更强,所以,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配合不会脱开,继续进行驱动。图18D就表示这种状态。
此外,如前面所述,在进行伴随着旋转、停止的间歇式的驱动的情况下,由于齿轮的齿面彼此重叠,所以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配合不会脱开。进而,继续进行记录纸张4的背面的记录动作,使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随动销127a到达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部。这时的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是图18E所示的状态。这时,双面摆臂弹簧132变成最大位移的状态,但是尽管如此,由于将双面摆臂弹簧132的负荷设定成齿轮的齿面彼此啮合的力大于使双面摆臂117摆动的力,所以,只要使LF马达26继续向正方向旋转,齿轮彼此的配合就不会脱开。当通过上述方式,向记录纸张4背面上的记录动作结束时,进入步骤S24。
然后,在步骤S24中,执行将记录纸张4排出到图中未示出的排纸托盘上的排纸动作。排纸动作通过继续LF马达26的正方向旋转,利用第二排纸辊31将记录纸张4输送到记录单元主体1之外来实施。
然后,在步骤S25中,实行背面前端绝对位置的检查。是因为在使用短的记录纸张时,随动销127a不能达到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LF马达26旋转规定量的长度,在记录纸张4的背面记录动作结束时,随动销127a一定到达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
然后,在步骤S26中,实施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初始化。如前面所述,由于借助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与双面辊齿轮124的配合保持双面摆臂弹簧132加载的力,所以,只需将LF马达26向反方向旋转微小的量,配合就会解除。即,当使LF马达26向反方向旋转时,由于双面摆臂117向图17及图18A~18F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所以,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配合脱离,被加载的双面摆臂弹簧132借助复原力一下子向图17及图18A~18F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这时的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是图18F所示的状态。
在图18F所示的状态,由于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姿势恢复原状,所以,从这与状态开始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时,双面摆臂117将要向图17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但是,由于随动销127a进入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附近,双面摆臂弹簧132与止动臂127接触,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不能配合到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上。即使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由于随动销127a继续在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上旋转,所以,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不被驱动。
即,根据本实施形式的双面记录装置,在配备有送纸辊21和记录部11及纸张反转部2、用记录部记录完被记录媒体的第一面(表面)之后,用送纸辊将被记录媒体输送到纸张反转部,再次用送纸辊夹持反转后的被记录媒体,在被记录媒体的第二面(背面)上进行记录的双面记录装置中,其结构为,从纸张反转部2输送记录纸张4、再次用送纸辊21夹持记录纸张之后,从记录纸张的后端脱离双面辊108起、直到记录纸张的排纸动作结束的期间内,双面辊108不与送纸辊21同步地旋转。
在上述结构中,利用第二离合器装置(图17、图18A~18F),使双面辊108不与送纸辊同步地旋转,其中,通过沿着将记录纸张4从纸张反转部2向送纸辊21的方向输送的第二旋转方向(正方向旋转)使送纸辊旋转规定的量之后,沿着第一旋转方向(反方向旋转)使送纸辊旋转规定的量,将所述离合器装置切断。此外,第二离合器装置包含有对保持行星齿轮118、119的双面摆臂117进行约束的机构120,127,132。进而,该第二离合器装置,包括利用螺旋状的端面凸轮(螺旋槽齿轮120)和凸轮随动件(止动臂127)的时差机构。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如前面所述,在第一面(表面)上记录过之后,在从开始送纸辊21的驱动开始起至记录纸张4的前端被纸张反转部2的双面辊109夹持为止的期间内,开始双面辊109与送纸辊21的同步旋转,进而,利用第一离合器装置(图17、图18A~18F),开始双面辊109与送纸辊21的同步旋转,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装置,通过沿着记录纸张输送到纸张反转部2的第一旋转方向(反方向的旋转)将送纸辊21旋转规定的量进行连接。
此外,在图18F的状态,由于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在步骤S19或步骤S21被初始化,所以,到该步骤S26,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全部初始化结束。
至此,自动双面记录动作结束。在连续地实施自动双面记录动作的情况下,可以重复相同的程序。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借助上面说明的双面摆臂弹簧132的作用,实现双面摆臂117及止动臂127之间的弹性接触关系,但代替这一结构,也可以采用图22A~22E所示的结构。图22A~22E与图18A~18F一样,是表示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剖面。图22A~22E的双面摆臂117,具有弹性小的臂,具有该臂和止动臂127可以接触的关系。下面。简单地对这种结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由于从图22A至图22C的动作,和从图18A至图18C的动作相同,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22D表示止动臂127正在向螺旋槽齿轮120的内周移动,已经与双面摆臂117的臂142接触的状态。由于在双面摆臂117的臂142上没有多余的弹性,所以,当被止动臂127推压时,使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箭头b方向旋转的力起作用。该力向着解除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配合的方向作用。
用于解除配合的力,与作用在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齿面之间的压力以及齿轮的齿面的弹性及滑动力平衡,但是,不久,随着随动销127a向内周移动,用于解除配合的力增大,战胜齿面间的力,强制地解除第一双面行星齿轮118和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配合。与解除配合同时,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的旋转停止。图22E表示这种状态。此外,在使该辊的旋转停止的时刻,在步骤S23中,实行记录纸张4的背面后端通过第一双面辊108之后的适当的时期。
即,在图22A~22E的结构中,通过代替在图18A~18F中说明的第二离合器装置,借助使送纸辊21向第二旋转方向(正方向的旋转)旋转规定的量切断的第三离合器装置120、127、142,使双面辊108不与送纸辊21同步旋转。此外,在图22A~22E的结构中的第三离合器装置,包括强制性地使保持行星齿轮118、119的双面摆臂117位移的机构,进而,还包括由螺旋形状的端面凸轮(螺旋槽齿轮120)和凸轮随动件(止动臂127)构成的时差机构。
此外,在具有图17的机构的双面记录装置中,如前面所述,在记录完第一面(表面)之后,在从开始送纸辊21的驱动开始起,直到记录纸张4的前端被纸张反转部2的双面辊109夹持的期间内,双面辊109开始与送纸辊21同步旋转,进而,借助第一离合器装置(图17、图18A~18F),双面辊109开始与送纸辊21同步旋转,其中,所述第一离合装置,通过沿着向纸张反转部2输送记录纸张4的第一旋转方向(反方向的旋转)使送纸辊21旋转规定的量进行连接。
在图22C所示的齿轮的配合解除之后,即使LF马达26向正方向旋转,因为由止动臂127妨碍双面摆臂117向图17中箭头a方向的摆动,所以,直到下一次LF马达26向反方向旋转规定的量为止,纸张反转部2不被驱动。此外,和图18A~图F所示的结构同样,由于第一反转延时齿轮121也在步骤S19或步骤S21被初始化,所以,在该时刻,纸张反转部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初始化结束。从而,在背面的记录动作中,可以消除使第一双面辊108及第二双面辊109旋转的负荷,可以降低LF马达26的旋转负荷。
其次,对厚记录纸张的给纸方法及记录方法进行说明。
如前面多次谈到的那样,在本实施形式的双面记录装置中,也可以将刚性高、厚度厚的记录纸张给纸,进行记录。图23表示将厚的记录纸张专用的给纸导向件安装到记录装置上的状态,是示意的侧视剖面图。
由于从主ASF起,走纸通道是弯曲的,厚的记录纸张的走纸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将作为导向机构的专用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安装到记录装置的排纸口侧。与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向主体上的安装动作连动,为了不会妨碍从厚纸给纸导向件200侧的走纸,在记录装置主体侧配备使第一小正齿轮32系及第二小正齿轮系退避的机构(图中未示出)。从而,可以很容易将厚纸从厚纸给纸导向件200侧插入到送纸辊21的跟前。
但是,在被记录媒体是厚的记录纸张201的情况下,由于厚度有时到达几个毫米,所以,在该厚度超过夹送辊22的半径的情况下,即使想要塞入夹送辊辊隙部,前端只能与夹送辊22接触,不能塞入。此外,即使是能够塞入厚度厚的记录纸张201,为了塞入需要用力,操作者的操作性能也不好。此外,也可以采用由使用者用手动的方式将夹送辊22释放,在给纸后,再次用手动压接夹送辊22的结构,但在这种结构中,作业性能不好。
因此,在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中,作为使夹送辊22在压接到送纸辊21上的位置与离开送纸辊21的位置上移动的夹送辊移动机构,使用夹送辊22释放机构,可以很容易插入厚的记录纸张201。即,如已经用图5A~5C说明过的那样,通过升降凸轮轴58的旋转作用,夹送辊22能够从通常输送时的图5A的初始状态,变成图5B的释放状态。
这里,将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安装在记录装置上的状态,定义为在将记录媒体从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游侧供应给输送部(送纸辊21的辊隙部)时,引导被记录媒体的第一种形态,将把厚纸给纸导向件200从记录装置上卸下的状态,定义为从输送部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被记录媒体时的从被记录媒体的输送路径上退避的第二种形态。
利用配备在记录装置主体上的、作为检测厚纸给纸导向件200是否安装在记录装置主体上的检测机构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出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安装在记录装置主体上(厚纸给纸导向件200从第一种形态变化到第二种形态)、并且从记录装置的控制部输出记录动作开始信号时,将夹送辊22从初始状态变成释放状态,通过使送纸辊21、第一排纸辊30、以及第二排纸辊31向与排纸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可以将厚的纸张201自动地给纸。这时,这些排纸辊30、31,起着反方向输送机构的作用,该反方向输送机构,能够将被记录媒体向与记录动作时的通常的输送方向(图2的a方向)相反的方向(图2的b方向)输送,换句话说,能够从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游侧输送被记录媒体。
此外,夹送辊22的释放定时,并不受上面所述的限制,例如,假定用上述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出厚纸导向件200安装在记录装置上的话,也可以使夹送辊22处于释放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从控制部输出记录动作开始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原封不动地将排纸辊向反方向旋转,供应厚的记录纸张201。
如果厚纸记录纸张201的前端通过送纸辊21与夹送辊22的辊隙部的话,将夹送辊22从释放状态变成图5C的轻压状态。在这种状态,当压接厚纸记录纸张201时,如前面所述,变成和在夹送辊22的初始状态压接普通纸时基本上相同的压接力,LF马达26的驱动负荷几乎不发生变化。从而,通过保持这种状态不变地使送纸辊21反转,能够将厚纸记录纸张201导入到记录装置的纸张反转部2侧。
这样,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由于只要将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安装到记录装置上,就自动地进行夹送辊22的分离·压接动作,以及将厚纸记录纸张201向与通常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并将厚纸记录纸张201供应给输送部(送纸辊21的辊隙部)的动作,所以,在使用厚纸记录纸张201的情况下,在记录操作时,使用者可以减少进行夹送辊22的分离·压接动作的工作,可提高记录装置的操作性能。进而,在从厚纸给纸导向件200供应厚纸记录纸张201时,由于夹送辊22离开送纸辊21,所以,即使不是将前端减薄形成锥形的专用的厚纸记录纸张,也可以进行供应和记录。
此外,这时,如参照图12说明的,由于装载记录部11的滑架13位于第三位置,所以,即使在厚纸记录纸张201进入输送路径的情况下,也不会使记录部11和厚纸记录纸张201之间的间隙过分狭窄,保持恰当的距离。
更详细地说,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具有作为记录部位置变更装置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能够将装载记录部11的滑架13变更到与利用作为输送部的送纸辊21向与记录部11对向的位置上输送的记录纸张的距离比较远的第一位置(图11C的第三位置),以及与记录纸张的距离比较近的第二位置(图11A的第一位置),该升降机构的结构为,在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处于第一种形式时),将滑架13配置在第一位置,在厚纸导向件200未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处于第二种形态时),将滑架13配置在第二位置,所以,在作为被记录媒体供应厚纸记录纸张201时,可以将记录部11和被记录媒体(厚纸记录纸张201)的纸间距离保持在恰当的距离,作为被记录媒体供应比较薄的普通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记录部11和被记录媒体(普通纸)的纸间距离保持在恰当的距离。
此外,夹送辊22的释放机构,以及升降机构,由配备在记录装置上的作为同一个驱动源的ASF马达46相互同步地操作(参照图12)。
此外,当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处于第一种形式时),在构成被记录媒体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输送路径结构构件中,作为输送路径结构构件的走纸导向件70变成下降状态,所以走纸导向件可以采取构成笔直的输送路径的第一路径形态(图7B所示的下降状态)、和构成弯曲的输送路径的第二路径形态(图7A所示的上升状态),所以,输送通路变成直的,可以不用使厚纸记录纸张201弯曲地进行输送,从而,可以不向厚纸记录纸张201的输送机构和驱动源上施加负荷地输送厚纸记录纸张201。此外,当从记录装置上卸下厚纸给纸导向件200时(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处于第二种形态),走纸导向件70变成上升的状态。
进而如参照图6A及6B说明的那样,本实施形式的记录装置包括构成被记录媒体检测机构的PE传感器杆66,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在输送通路中是否存在被记录媒体。PE传感器杆66,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通路中,可以配置在作为能够检测输送通路中有无被记录媒体的位置的检测位置的初始状态(图6A),以及作为从输送通路中退避的位置的退避位置的锁定状态(图6B)。由于当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安装在记录装置上时(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处于第一种形态),PE传感器杆66变成作为退避位置的锁定状态,所以,即使厚纸记录纸张201沿着作为与通常输送方法相反方向的图2的箭头b方向通过,PE传感器杆66也不会与厚纸记录纸张201干扰。此外,当厚纸给纸导向件200被从记录装置上卸下时(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处于第二种形态),PE传感器杆66变成初始状态。
根据以上所述,厚纸记录纸张201可以向图2中箭头a方向及箭头b方向顺滑地移动,可以实施恰当的记录动作。
此外,根据厚纸记录纸张201的种类,夹送辊22的位置,不是在轻压状态,而是在初始状态下,也能够进行输送。在这种情况下,走纸导向件70变成上升状态,厚纸记录纸张201通过本身具有的刚性战胜走纸导向件弹簧71的力,使走纸导向件70变成下降的状态,输送厚纸记录纸张210。
图24表示正在输送厚纸记录纸张210的过程当中的示意侧视剖面图。在厚纸记录纸张201的长度长的情况下,如图参照图15A及15B说明的,穿过纸张反转部2进行输送。这样,当将厚纸记录纸张201的后端(排纸口侧端部)相对于记录部11输送到记录动作没有开始的位置处时,引入动作结束,等待进行记录动作。
其次,反转厚纸记录纸张201的输送方向,通过一面使送纸辊21正转一面实行记录动作,能够和通常的记录动作同样地在厚纸记录纸张201上实行记录。一旦记录结束,在这种状态下,向正方向旋转排纸辊,通过将厚纸记录纸张201排出到厚纸给纸导向件200上,全部记录动作完毕。然后,通过将夹送辊22返回到初始状态,可以将记录装置主体也返回到初始状态。即,滑架13返回到第一滑架位置,走纸导向件70变成上升状态,PE传感器杆66变成自由姿势。在多个厚纸记录纸张201上连续地进行记录时,通过将记录完毕的厚纸记录纸张201从厚纸给纸导向件上卸下,装上新的厚纸记录纸张,可以和前次一样地进行记录。
此外,夹送辊22的状态并不局限于上面所述的状态,例如,也可以在记录纸张201的排出动作后变成释放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出厚纸给纸导向件200被从记录装置主体上卸下时,可以将夹送辊22返回到初始状态。
此外,作为厚纸记录纸张201,不仅是用单一的原材料制成的厚纸,例如,也可以将CD-R及DVD等的圆盘状的记录介质载置支承在专用的保持托盘上,将保持托盘作为厚纸记录纸张201进行处理。同样地,对于异形的媒体,也可以通过准备专用的保持托盘,向各种原材料及形式的媒体上进行记录。
此外,上面说明的厚纸给纸导向件200采用的是能够在记录装置主体上拆装的结构,但本发明的主旨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利用将厚纸导向件相对于记录装置主体进行折叠、或收容等装置,在将厚纸给纸导向件安装记录装置主体上不动的情况下,改变其形式。
例如,可以使排纸托盘高度是可变的,使得安装在记录装置的各个排纸辊30、31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排纸托盘(图中未示出),起着能够从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将被记录媒体供应给输送部(送纸辊21的辊隙部)的导向机构的作用。更具体地说,可以使作为导向机构的排纸托盘在下面所述的两个高度之间变化,所述高度为在从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将被记录媒体供应给输送部(送纸辊21的辊隙部)时,对被记录媒体进行导向的成为第一种形态的高度,以及,输送部从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被记录媒体时,从被记录媒体的输送通路上退避的成为第二种形态的高度。当排纸托盘位于成为第一种形态的高度时,排纸托盘起着作为导向机构的作用,在排纸托盘位于成为第二种形式的高度时,排纸托盘和通常一样,起着排纸托盘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记录装置主体上,装配用于检测作为导向机构的排纸辊位于成为第一种形态的高度还是位于成为第二种形态的高度的、作为检测机构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同时,利用该传感器,检测排纸辊处于第一及第二形态中的哪一种形态。利用传感器检测出排纸辊处于第一及第二形态中的哪一种形态之后的记录装置的动作,和上面对于配备有厚纸给纸导向件200时的情况所说明的内容一样。
上面,是对于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实施形式的说明,包括对根据表示动作程序的流程图进行的自动双面记录动作的说明。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以使记录头一面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面进行记录的串行型记录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采用覆盖被记录媒体的整个宽度或其一部分的长度的宽行式记录机构、只用副扫描(送纸)进行记录的宽行方式的记录装置,能够到达同样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是可以与记录机构的数目无关、自由实施的,除利用一个记录机构的记录装置之外,对于利用使用不同颜色的油墨的多个记录机构的彩色记录装置,或者对于利用以同一种颜色使用不同浓度的多个记录机构的灰度等级记录用记录装置,进而,对于将它们组合的记录装置,本发明同样是适用的,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进而,本发明,在记录装置是喷墨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对于采用将记录头和油墨容器一体化的可更换的喷墨头盒的结构,对于将记录头和油墨容器分开、在它们之间用油墨供应用的管等连接起来的结构等,记录头及油墨容器的配置结构是任何一种结构,本发明都是适用的,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在记录装置是喷墨记录装置的情况下,除了使用借助热能喷射油墨的方式的喷墨记录头的记录装置之外,例如,同样可以提供给使用借助压电元件等电机械变换体等喷射油墨的方式的喷墨记录头的记录装置等,以及,利用其它喷射油墨的方式喷墨记录装置,可以到达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可以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在作为记录媒体使用厚纸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在进行记录操作时,可以减少由使用者进行的操作步骤,提高记录装置的操作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它包括输送部,该输送部利用进给辊和压接到该进给辊上的夹送辊夹持被记录媒体,将被记录媒体输送到与记录部对向的位置上;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可装拆地配置在前述记录装置上,在由前述记录部进行的记录动作中,相对于前述输送部输送被记录媒体的方向,能够从下游侧供应被记录媒体,该导向机构可以采取能够从前述下游侧供应被记录媒体的第一形态,以及不能从前述下游侧供应被记录媒体的第二形态;检测前述导向机构处于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中的哪一形态的检测机构;使前述夹送辊移动至压接到前述进给辊上的位置和移动至离开前述进给辊的位置的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前述导向机构从前述第二形态向前述第一形态的变化,利用前述移动机构使前述夹送辊离开前述进给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前述检测机构检测出前述导向机构已经从前述第二形态变化到前述第一形态、输出记录动作的开始信号时,利用前述移动机构使前述夹送辊离开前述进给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将前述记录部变更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的变更机构,所述第一位置是与利用前述输送部输送到和前述记录部对向的位置处的被记录媒体的距离相对比较大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前述距离比前述第一距离小的第二位置,前述变更机构,在前述导向机构为第一形态时将前述记录部配置在第一位置,在前述导向机构为第二形态时将前述记录部配置在前述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移动机构和前述变更机构由同一个驱动源驱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移动至构成大致直线状的输送路径的第一形态,和移动至构成弯曲的输送路径的第二形态的走纸导向件,当前述导向机构采取前述第一形态时,前述走纸导向件采取前述第一形态,当前述导向机构采取前述第二形态时,前述走纸导向件采取前述第二形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前述送纸辊和前述记录部之间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能够移动至可检测出被记录媒体的有无的检测位置,和移动至从被记录媒体的输送通路上退避开的退避位置,当前述导向机构采取前述第一形态时,前述检测机构被配置在前述退避位置,当前述导向机构采取前述第二形态时,前述检测机构被配置前述检测位置上。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在作为被记录媒体使用厚纸被记录用纸时,可以减少由使用者进行的操作步骤、能够提高操作性能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能够安装厚纸给纸导向件200,在将记录纸张从通常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供应给输送部21、22时,该厚纸给纸导向件200采取对记录用纸的第一形态,当向通常的输送方向输送记录纸张时,该厚纸给纸导向件200采取从输送通路中退避的第二形态。该记录装置的结构为,当利用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出厚纸导向件200从第二形态变化到第一形态时,使夹送辊22离开送纸辊21。
文档编号B41J13/10GK1590090SQ20041005799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9日
发明者大桥哲洋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