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97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
理装置。
背景技术
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通常有打印装置、磁读写装置等,用于在薄片类介质(如纸 或磁性介质)上执行切纸、打印、写入或读取磁信息等处理过程。为了避免缺纸、频繁更换 介质对处理介质过程的影响,出现了一种具有双入纸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可以交 替使用不同入纸通道供纸,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缺纸几率,又可以在介质处理的同时更换 其他通道的介质。传统的双入纸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第一 入纸通道101与第二入纸通道201汇合至第三走纸通道301的入纸端。第一入纸通道101 的入纸端设置第一供纸机构100和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02和第一 送纸辊103。第一电机102能够驱动第一送纸辊103将第一供纸机构100存放的卷纸Pl 由第一入纸通道101输送至第三走纸通道301入纸端。第二入纸通道201的入纸端设置第 二供纸机构200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02和第二送纸辊203。第 二电机202能够驱动第二送纸辊203将第二供纸机构200存放的卷纸P2由第二入纸通道 201输送至第三走纸通道301入纸端。第三走纸通道301内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构。第三输 送机构包括第三电机300、第三送纸辊302和第四送纸辊303。第三电机300能够驱动第三 送纸辊302、第四送纸辊303运动,将介质由第三走纸通道301的入纸端输送至第三走纸通 道301的出纸端。第三走纸通道301的出纸端还设置有用于切断介质的切刀装置304和用 于在介质上打印文字或图像的打印装置305。该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第一供纸机构100的卷纸Pl从第一入 纸通道101输送至第三走纸通道301,经过切纸装置304切断后进入打印装置305,实现了 对介质的切断及打印处理。当第一供纸机构100的卷纸P 1即将用完时,控制装置(图中 未显示)控制第二输送机构将第二供纸机构200的卷纸P2由第二入纸通道201输送至第 三走纸通道301,经过切纸装置304切断后进入打印装置305,实现了对介质的切断及打印 处理。在使用第二入纸通道201供纸的同时,可以向第一供纸机构更换介质。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两个入纸通道 和一公用走纸通道设置有三个独立的输送机构,增加了装置部件数量和成本,增加了设备 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双进 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通道机构部件多、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通道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其包括第一进入通道、第二进入通道、公用通道、传动机 构;第一进入通道和第二进入通道汇集于公用通道的入口处;第一进入通道内设置第一主 动辊,第二入纸通道内设置有第二主动辊;公用通道内设置有一对送纸辊;浮动辊,可移动 地设置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之间;用于分别与第一主动辊相配合形成第一进入通道 的输送机构或与第二主动辊相配合形成第二进入通道的的输送机构;切换机构,用于驱动 浮动辊与第一主动辊或第二主动辊相配合;传动机构,用于输送进入通道机构的介质。优选地,切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凸轮和摆臂机构;驱动机构与凸轮连接,用于驱 动凸轮转动;摆臂机构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上,分别与浮动辊和凸轮相连接。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安装在机架上;齿轮组,与第一电机连接;凸轮 与齿轮组连接;摆臂机构包括摆臂和第一弹性元件;摆臂铰接在机架上;摆臂的凸缘和凸 轮可搭接连接,摆臂的长孔与浮动辊的转轴连接;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 与摆臂连接。优选地,摆臂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其一端 与浮动辊连接。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过渡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 第三主动齿轮;第二电机设置在机架上;第二过渡齿轮与第二电机齿轮啮合;第二主动齿 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二过渡齿轮啮合;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第一主 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送纸辊固定连接。优选地,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剪切机构,设置在公用 通道出口处。优选地,起预紧作用的第一压力辊,设置在第一进入通道的入口处。优选地,起预紧作用的第二压力辊,设置在第二进入通道的入口处。优选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磁读写装置。优选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打印装置。因为采用了浮动辊,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之间;切换机构, 与浮动辊相连接,用于驱动浮动辊;所以通过切换机构的控制切换,使浮动辊能够分别与所 述第一主动辊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进入通道的输送机构或与所述第二主动辊配合形成所述 第二进入通道的输送机构;仅用浮动辊就代替了现有的两个独立的输送部件,克服了现有 的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通道机构部件多、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进而达到了 部件少、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的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传统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其中浮动辊位 于第一进入通道;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其中浮动辊位 于第二进入通道;
图4示出了浮动辊位于图2中的所示位置时切换机构的状态;图5示出了浮动辊位于图3中的所示位置时切换机构的状态;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结构,其中浮 动辊位于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 100、通道机构1、切换机构2、传动机构14。通道机构1设置在机架100上,其包括第一进入通道11、第二进入通道12、公用 通道13、传动机构14 ;第一进入通道11和第二进入通道12汇集于公用通道13 ;第一进入 通道11内设置第一主动辊11a,第二进入通道12内设置有第二主动辊12a ;公用通道13内 设置有一对送纸辊13a,13a’,浮动辊15,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主动辊Ila和第二主动辊12a 之间;用于分别与第一主动辊Ila配合形成第一进入通道11的输送机构或与第二主动辊 12a配合形成第二进入通道12的输送机构。例如,浮动辊15在切换机构2(见图4)作用下 可以分别与第一主动辊Ila或第二主动辊12a相切或基本相切而接触,以保证输送介质,如 纸等(以下类似)。当需要介质由第一入纸通道11进入公用通道13时,切换机构2驱动浮 动辊15与第一主动辊Ila相切而接触,介质由第一入纸通道11入纸口 lib进入,第一主动 辊Ila带动浮动辊15共同转动,将介质由第一入纸通道11送入公用通道13。当需要介质 由第二入纸通道12进入公用通道13时,切换机构2驱动浮动辊15与第二主动辊12a相切 而接触,介质由第二通道入纸口 12b进入,传动机构14驱动第二主动辊12a带动浮动辊15 共同转动,将介质由第二入纸通道12送入公用通道13。切换机构2,与浮动辊15相连接,用于驱动浮动辊15。优选地,切换机构包括驱动 机构、凸轮和摆臂机构;驱动机构与凸轮连接,用于驱动凸轮转动;摆臂机构可旋转地设置 于机架上,分别与浮动辊和凸轮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1,安装在机架100上; 齿轮组23,与第一电机21连接;凸轮22与齿轮组23连接;摆臂机构包括摆臂24和第一 弹性元件25 ;摆臂24铰接在机架100上;摆臂24的凸缘24a和凸轮22可搭接连接,摆臂 24的长孔24b与浮动辊15的转轴15a连接;第一弹性元件25,一端与机架100连接,另一 端与摆臂24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浮动辊15的驱动比较可靠。优选地,摆臂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27,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机架100上, 其一端与浮动辊15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电机21通过齿轮组23与凸轮22连接。齿轮组23包括 电机齿轮23a、过渡齿轮23b和驱动齿轮23c。电机齿轮23a与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固定 连接,过渡齿轮23b与电机齿轮23a啮合,驱动齿轮23c与过渡齿轮23b啮合,凸轮22与驱 动齿轮23c固定连接。这样,第一电机21通过电机齿轮23a、过渡齿轮23b带动驱动齿轮 23转动,使凸轮22可以随驱动齿轮23a同步旋转。摆臂24通过转轴26与安装第一电机 21和齿轮组23的机架100铰接,其一端设置凸缘24a,凸缘24能够与凸轮22外表面接触, 其另一端设置长孔24b,浮动辊15轴端15a穿过长孔24b。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形状的孔 来代替长孔24b,只要该孔的孔径适合浮动辊15轴端15a在其中有运动的幅度即可。
6
第一弹性元件25,优选地,为弹簧,如拉伸弹簧,这样,结构简单,效果好。第一弹 性元件25—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摆臂24连接,在第一弹性元件25弹性力的作用下,摆 臂24始终有将浮动辊15推向第一主动辊Ila的趋势。凸轮22外表面为非圆形轮廓,具有 低点22a和高点22b。根据凸轮22外表面低点22a和高点22b与摆臂24凸缘24a的对应 关系,将凸轮22位置分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凸轮22外表面低点22a与摆臂24凸缘 24a对应时,凸轮22位于第一位置,摆臂24的凸缘24a与凸轮22分离一定距离,摆臂24在 第一弹性元件25作用下,摆臂长孔24b将浮动辊15推向第一主动辊11a,使浮动辊15与第 一主动辊Ila相接触,形成第一通道的输送机构。当介质进入第一主动辊Ila和浮动辊15 之间时,介质挤压浮动辊15以克服第一弹性元件25弹力,摆臂24在浮动辊15挤压作用向 远离第一主动辊Ila方向旋转以增加弹性元件弹力平衡介质挤压,因此,通过摆臂24旋转, 浮动辊15能够浮动,与第一主动辊Ila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保证介质在第一 进入通道顺畅运行,有效防止打滑现象发生。如图5所示;当凸轮22外表面高点22b与摆臂24的凸缘24a对应时,凸轮22位 于第二位置,凸缘24a搭接在凸轮22外表面,在凸轮22支撑作用下,摆臂24克服弹性元件 25弹力,绕转轴26顺势针旋转,摆臂长孔24b将浮动辊15推向第二主动辊12a,使浮动辊 15与第二主动辊12a相接触,形成第二通道的输送机构。优选地,可以在摆臂上设置第二 弹性元件26,第二弹性元件26 —端与机架100连接,另一端与浮动辊15连接,使浮动辊15 始终有向第二主动辊12a运动的趋势。当介质进入第二主动辊12a和浮动辊15之间时,介 质挤压浮动辊15以克服第二弹性元件27弹力,使得浮动辊15沿摆臂24的长孔24b长度 方向运动,这样,在第二弹性元件27弹力作用下,浮动辊15能够在摆臂24的长孔24b内浮 动,与第二主动辊12a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保证介质在第二进入通道顺畅运 行,有效防止打滑现象发生。第二弹性元件27具体是扭簧或板簧。传动机构14,用于输送进入通道机构1的介质。如图6所示,通道机构的传动机 构14包括第二电机141、第二过渡齿轮142、第一主动齿轮143、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 动齿轮145。第一主动齿轮143、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动齿轮145分别与第一主动辊 11a、第二主动辊12a和送纸辊13a’轴端固定连接,通过过渡齿轮142将电机141动力传递 给第一主动齿轮143、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动齿轮145,从而带动第一主动辊11a、第 二主动辊12a和送纸辊13a’转动。这样,仅设置一个电机即可实现通道机构中各输送辊的 传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了装置成本。优选地,起预紧作用的第一压力辊16,设置在第一进入通道11的入口 lib处。通 过设置弹性部件(图中未显示)使得第一压力辊16与通道板之间具有一定预紧力,用于夹 持进入第一进入通道11的介质,防止介质从脱离通道;起预紧作用的第二压力辊17,设置 在第二进入通道12的入口 12b处。通过设置弹性部件件(图中未显示)使得第二压力辊 17与通道板之间具有一定预紧力,用于夹持进入第二进入通道12的介质,防止介质从脱离 通道。优选地,传动机构14包括第二电机141、第二过渡齿轮142、第一主动齿轮143、 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动齿轮145 ;第二电机141设置在机架100上;第二过渡齿轮 142与第二电机141连接;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动齿轮145分别与第二过渡齿轮142 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43与第二主动齿轮144连接;第一主动齿轮143、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动齿轮145的轴端分别与第一主动辊11a、第二主动辊12a和送纸辊13a’固定连接。优选地,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还包括剪切机构3,设置在公 用通道13出口处。切纸机构3能够按设定长度切断介质,生成单张介质,以便薄片类介质 处理装置进行后续的打印或读、写磁信息等处理。优选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磁读写装置或纸张打印机。这样,能在薄片类介质 (如纸或磁性介质)上更好地执行切纸、打印、写入或读取磁信息等处理过程。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用 浮动辊代替了现有的两个独立的输送部件,克服了现有的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 置通道机构部件多、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进而达到了部件少、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 的效果。而且,第一进入通道、第二进入通道、公用通道由同一电机(第二电机)驱动,所以 减少了电机的数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了装置成本、减少了通道长度,减小了装置的体 积,使装置得以小型化。另外,本发明通过采用凸轮和摆臂机构的配合,控制浮动辊和第一主动辊11a、第 二主动辊12a相配合,使浮动辊和第一主动辊Ila或与第二主动辊12a之间始终保持一定 的预紧力,从而保证介质在第一进入通道或第二进入通道顺畅运行,有效防止打滑现象发 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通道机构(1),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其包括第一进入通道(11)、第二进入通道(12)、公用通道(13)、传动机构(14);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和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汇集于所述公用通道(13)的入口处;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内设置有第一主动辊(11a),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内设置有第二主动辊(12a);所述公用通道(13)内设置有一对送纸辊(13a,13a’);浮动辊(1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辊(11a)和所述第二主动辊(12a)之间;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辊(11a)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的输送机构或与所述第二主动辊(12a)配合形成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的输送机构;切换机构(2),与所述浮动辊(15)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浮动辊(15)与所述第一主动辊或所述第二主动辊相配合;所述传动机构(14),用于输送进入所述通道机构(1)的所述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凸轮和摆臂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凸轮连接,用于驱动凸轮转动;所述摆臂机构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上,分别与所述浮动辊和所述凸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1),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齿轮组(23),与所述第一电机(21)连接;所述凸轮(22)与所述齿轮组(23)连接;所述摆臂机构包括摆臂(24)和第一弹性元件(25);所述摆臂(24)铰接在机架(100) 上;摆臂(24)的凸缘(24a)和所述凸轮(22)可搭接连接,所述摆臂(24)的长孔(24b)与 所述浮动辊(15)的转轴(15a)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5),一端与所述机架(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臂(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27),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00)上,其一端与所述浮动辊(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第二电机(141)、第二过渡齿轮(142)、第一主动齿轮(143)、第二主动齿轮(144)和第三主动齿轮(145);所述第二电机(141)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 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42)与所述第二电机(141)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44)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145)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42) 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43)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44)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43)、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44)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145)分别与 所述第一主动辊(11a)、所述第二主动辊(12a)和所述送纸辊(13a’ )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切机构(3),设置在所述公用通道(13)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起预紧作用的第一压力辊(16),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入通道(11)的入口(lib)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起预紧作用的第二压力辊(17),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入通道(12)的入口(12b)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磁读写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为打印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进入通道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机架;通道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其包括第一进入通道、第二进入通道、公用通道、传动机构;第一进入通道和第二进入通道汇集于公用通道的入口处;第一进入通道内设置第一主动辊,第二入纸通道内设置有第二主动辊;公用通道内设置有一对送纸辊;浮动辊,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之间;用于分别与第一主动辊相配合形成第一进入通道的输送机构或与第二主动辊相配合形成第二进入通道的的输送机构;切换机构,用于驱动浮动辊与第一主动辊或第二主动辊相配合;传动机构,用于输送进入通道机构的介质。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同类装置通道机构部件多、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
文档编号B41J29/38GK101941335SQ200910158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6日
发明者丛强滋, 姜天信, 徐志刚, 杨民, 高明 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