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及记录介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39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及记录介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记录介质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
构及记录介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巻筒状记录介质(以下简称巻纸)根据材质柔韧性不同,用于支撑记录介质 的芯轴直径也不同。通常,柔而薄的记录介质,如用于超市、银行打印凭证的纸张,因其柔韧 性好,不易断裂,所以巻纸芯轴内径小,常见的芯轴直径有。12. 5mm、①25mm,为叙述方便, 此类巻纸简称为小芯轴巻纸;而厚而硬记录介质,如用于地铁、火车站打印车票的纸张,因 其柔韧性差,易折易裂,为防止票纸折伤或票纸之间连接处断裂,所以巻纸芯轴内径大,常 见的有芯轴直径有①50mm、①100mm,为叙述方便,将此类巻纸简称为大芯轴巻纸。传统的 巻纸支撑机构,一般包括机架和垂直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轴。 支撑轴设置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支撑轴外径与巻纸芯轴内径相当。另一种是 支撑轴外径小于巻纸芯轴内径。对于第一种形式的巻纸支撑机构,在使用大芯轴巻纸情况 下,由于支撑轴外径与巻纸芯轴内径相当,一方面浪费支撑轴材料,另一方面因支撑轴与巻 纸芯轴接触面积大而增加了巻纸传动负载,造成装置成本和功耗的增加;所以,经常采用第 二种形式的巻纸支撑机构。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对于第二种形式的巻纸支撑机构,在使 用大芯轴巻纸情况下,由于芯轴内径远大于支撑轴外径,巻纸芯轴与支撑轴线接触,虽然二 者之间摩擦力较第一种形式小,但由于巻纸体积大惯性大,因而在转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在 支撑轴上攒动的现象,使记录介质抖动大,造成传动不稳定,影响打印或其它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巻筒状记录介 质支撑机构在转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在支撑轴上攒动的现象,使记录介质抖动大,造成传动 不稳定,影响打印或其它处理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包括机架;支 撑部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支撑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其包括支撑轴,与机架大体垂 直,可沿其轴线自由转动;弹性卡爪,包括固定端和卡抵端,固定端固定在支撑轴上,卡抵端 用于弹性卡抵在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的内壁上。 优选地,支撑轴由机架支撑,并可绕其轴线自由旋转。 优选地,支撑部件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轴,支撑轴套接在固定轴上,并可绕 固定轴轴线自由旋转。 优选地,弹性卡爪为弹片组,弹片组包括至少三个弹片,至少三个弹片设置在支撑
轴上,用于弹性卡抵住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 优选地,至少三个弹片沿支撑轴大体均匀分布。[0011] 优选地,至少三个弹片之间成相同夹角并沿支撑轴均匀分布。 优选地,弹片的卡抵端边缘与支撑轴轴心的距离大于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的内 壁的半径,并且弹片的卡抵端具有折弯。 优选地,弹片组包括三个弹片,三个弹片互成120度角并沿支撑轴均匀分布。 优选地,弹片组包括六个弹片,六个弹片之间成60度角并沿支撑轴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包括前面任意一项技术方案 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于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上。 因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采用了弹性卡爪,其包括 固定端和卡抵端,固定端固定在支撑轴上,卡抵端用于弹性卡抵在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 的内壁上,弹性卡爪与支撑轴固定连接,通过利用弹力使巻纸与支撑部件连接成一体,所以 克服了现有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在转动过程中容易产生记录介质在支撑轴上攒动、 记录介质抖动大、传动不稳定、影响打印或其它处理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巻筒状记录介质支 撑机构在转动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好、传动负载小的效果。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立体结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所示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主视结构;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1所示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侧视结构;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1所示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与巻纸配合的结构;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立体
结构; 图6示意性示出了图5所示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爆炸结构;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主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图5和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 撑机构主视结构。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包括 机架2 ;支撑部件1,设置在机架2上,用于支撑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其包括支撑轴11, 与机架2大体垂直,可沿其轴线自由转动,例如其可以设置在机架2上;弹性卡爪,包括固定
端和卡抵端,固定端固定在支撑轴11上,卡抵端用于弹性卡抵在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的 内壁上。 机架2用于支撑支撑部件1。支撑部件1大体垂直安装于机架2侧面或垂直安装 于机架2侧面。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机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二支 架22 —侧面与第一支架21 —侧面相互平行且设置一定距离,其通过铆柱23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当然,机架2还可以有其他各种合适形状,只要适宜支撑支撑部件1即可。 弹性卡爪,可以有各种合适形状,例如,杆状等,优选地,弹性卡爪为弹片组,弹片
组包括至少三个弹片121,至少三个弹片121设置在支撑轴11上,用于弹性卡抵住巻筒状记
录介质的芯轴。例如,至少三个弹片121均匀或不均匀地以支撑轴11为中心,以向四周辐
射的形式分布在支撑轴11上,这几个弹片与支撑轴11相交处(即固定端)之间的距离可
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几个弹片之间形成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弹性卡抵住巻
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即可。 优选地,至少三个弹片121沿支撑轴11大体均匀分布,弹片与支撑轴11相交处之 间的距离大体相同。这样,弹片组能较为稳定地弹性卡抵住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 优选地,至少三个弹片121互成相同夹角并沿支撑轴11均匀分布。采用弹片组形 式的弹性卡爪,便于拆卸安装,结构轻便,转动阻力小。 优选地,弹片组包括三个弹片,三个弹片互成120度角并沿支撑轴11均匀分布。这 样,结构简单,能够稳定地卡住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支撑轴11由机架2支撑,并可绕其轴线自由旋转。 支撑轴11第一轴段lla垂直穿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由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 22支撑,并可绕支撑轴轴线自由旋转。在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与第一轴端lla配合部 分分别设置轴套23,以减少支撑轴11旋转时与支架之间的摩擦力。支撑轴11的第二轴段 lib伸出第二支架22侧面形成悬臂,用于支撑弹片组。 弹片组包括三个相同的弹片121,每个弹片121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固定在第二轴 段llb外圆周上,另一端(即卡抵端)悬空。优选地,弹片121的卡抵端边缘与支撑轴11 轴心的距离大于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的内壁的半径,并且弹片121的卡抵端具有折弯 121a。这样,当安装巻纸芯轴时,巻纸芯轴挤压弹片121向折弯121a方向变形,使外接圆A 直径与巻纸芯轴直径相等,从而可以顺利安装巻纸,并且将巻纸弹性卡紧。 下面结合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的工 作原理。巻筒状记录介质P的巻纸芯轴P1插入支撑部件1,其中,支撑部件1的弹片组与巻 纸芯轴Pl接触。由于弹片组中各弹片121沿支撑轴外圆周均匀分布,因此在巻纸芯轴Pl 内部形成均匀分布的支点,将巻纸芯轴撑起。同时,因各弹片121悬空端(即卡抵端)以支 撑轴轴线为圆心形成的外接圆A稍大于巻纸芯轴P1,因此各弹片121与巻纸芯轴P1内壁之 间具有一定的预紧力,该预紧力使巻纸芯轴P1与各弹片121卡接成一体。当发放缠绕在巻 纸芯轴P1外表面的记录介质P时,支撑轴ll在机架转动带动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运动, 从而实现记录介质的发放。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当巻纸芯轴 与支撑部件配合后,通过弹片组支撑巻纸芯轴,利用弹片弹力使巻纸与支撑部件连接成一 体,利用支撑部件在机架上转动发放记录介质, 一方面,在节约支撑轴材料的同时又避免记 录介质发放过程产生攒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支撑轴与机架接触面积小,其转动过程摩擦 力小,因此不会增加巻纸发放的负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在 发放巻筒状记录介质,特别是大芯轴巻纸时具有稳定性好、传动负载小的特点。 优选地,如图7所示,弹片组包括六个弹片,六个弹片之间成60度角并沿支撑轴11 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片组设置六个相同的弹片121,弹片的数量增加了 3个,这样,弹片组能更稳定地卡住巻筒状记录介质。当然,弹片组中弹片121 的数量部局限于3个,6个,其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如5个、7个等,只要弹片121均匀分布在 支撑轴11外圆周上,保证巻纸芯轴稳定的被弹片组支撑即可。 与图1和图2所示的支撑轴11不同,图5和图6示出了另一种支撑轴11的结构。 此实施例中,支撑部件l还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固定轴111,支撑轴11套接在固定轴111 上,并可绕固定轴lll轴线自由旋转。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中弹片组的结 构与前两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弹片组可包括3个弹片,也可以包括6个弹片,相同之处不 再赘述,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当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运动,支撑轴ll绕固定轴lll旋转,从 而实现记录介质的发放。其中,支撑轴11套装在固定轴111上,而不是直接设置机架2上, 这样,可以将支撑轴11和弹片组先行组装,然后安装在固定轴111上,安装和拆卸更加方 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包括前面任一技术方案 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于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巻纸芯轴与支撑部件配合后,通过弹片组支撑巻纸芯轴,利用弹片弹力使巻纸 与支撑部件连接成一体,利用支撑部件在机架上转动发放记录介质。一方面,在节约支撑轴 材料的同时又避免记录介质发放过程产生攒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支撑轴与机架接触面 积小,其转动过程摩擦力小,因此不会增加巻纸发放的负载。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在发放巻筒状记录介质,特别是大芯轴巻纸时具有稳定性好、 传动负载小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卷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支撑部件(1),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用于支撑所述卷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其包括支撑轴(11),与所述机架(2)大体垂直,可沿其轴线自由转动;弹性卡爪,包括固定端和卡抵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支撑轴(11)上,所述卡抵端用于弹性卡抵在所述卷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的内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11)由所述机架(2)支撑,并可绕其轴线自由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轴(lll),所述支撑轴(11)套接在 所述固定轴(111)上,并可绕所述固定轴(111)轴线自由旋转。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卡爪为弹片组,所述弹片组包括至少三个弹片(121),所述至少三个弹片(121)设置在所述支撑轴(11)上,用于弹性卡抵住所述巻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弹片(121)沿所述支撑轴(11)大体均匀分布。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弹片(121)之间成相同夹角并沿所述支撑轴(11)均匀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121)的所述卡抵端边缘与所述支撑轴(11)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巻筒状记 录介质的芯轴的内壁的半径,并且所述弹片(121)的所述卡抵端具有折弯(121a)。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组包括三个弹片(121),所述三个弹片(121)互成120度角并沿所述支撑轴(11)均匀分布。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12)包括六个弹片(121),所述六个弹片(121)之间成60度角并沿所述支 撑轴(11)均匀分布。
10. —种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 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所述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于所述巻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包括机架;支撑部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支撑卷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其包括支撑轴,与机架大体垂直,可沿其轴线自由转动;弹性卡爪,包括固定端和卡抵端,固定端固定在支撑轴上,卡抵端用于弹性卡抵在卷筒状记录介质的芯轴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卷筒状记录介质处理装置,其包括前面所述的卷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卷筒状记录介质支撑于卷筒状记录介质支撑机构上。
文档编号B41J15/04GK201485095SQ20092017058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吕洪波, 姜青山, 杨民, 许逢博 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