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98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为通过向记录介质施加液体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下面的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作为第一施加器的处理液体涂覆部,其被构造为用处理液体涂覆从纸张供应部供应的记录介质;作为第二施加器的喷墨头(喷墨部),其被构造为向已用处理液体涂覆的记录介质喷墨;以及两个辊对,其设置为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将喷墨头夹在中间。专利文献1 JP-A-2010-42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如果在两个辊对之间传送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或长度小于特定长度(对应于两个辊对之间的距离)的记录介质,则记录介质停在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而没有被传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记录介质已由处理液体涂覆部用处理液体涂覆,所以记录介质逐渐弯曲并开始与喷墨头的喷射表面接触,从而涂覆在记录介质上的处理液体附着到喷墨头的喷射表面。如果处理液体附着到喷射表面,则处理液体与喷射表面的喷嘴中的墨水反应,引起凝结。结果,通过反应在喷嘴及其附近形成固体物质。因此,喷墨头发生从喷嘴的喷墨故障。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具有被构造为将第一液体施加到记录介质的第一施加器和被构造为将第二液体施加到记录介质的第二施加器,其中防止施加到记录介质的第一液体附着到第二施加器。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来实现,其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传送器,其被构造为在传送方向上穿过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第一施加器,其被构造为将第一液体施加到由传送器传送的记录介质;以及第二施加器,其布置在传送方向上第一施加器的下游,并被构造为将第二液体施加到由传送器传送的记录介质,其中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中的一个作用于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中的另一个,引起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中的所述另一个的成分发生凝结和沉淀中的一种,其中所述传送器包括第一传送部,其被构造为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第二传送部,其布置在传送方向上第一传送部的下游,并被构造为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以及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其布置在传送方向上第一传送部的上游,并均被构造为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其中第二施加器设置在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并且其中第二传送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组成设置在第二传送部的上游的多个上游侧传送部,并且所述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相邻两个上游侧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包括多个第三传送部,则上游侧传送部的数量为总共至少三个。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三个上游侧传送部中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大于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的距离。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在第一传送部的上游存在由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的相邻两个限定并且位于其间的传送路径段,该传送路径段在传送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的距离。因此,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与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的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对应)的记录介质不会传送到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因此,即使第一施加器将第一液体施加到记录介质,第一施加器施加到记录介质的第一液体也不会附着到第二施加器。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可包括在传送方向上布置为与第一传送部相邻的第三传送部,并且第一传送部与第三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与第二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根据该图像形成设备,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第一传送部和第三传送部之间的距离)的记录介质不会传送到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可包括在传送方向上布置为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三传送部,所述两个第三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与第二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根据该图像形成设备, 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相邻两个第三传送部之间的距离)的记录介质不会传送到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第一施加器可设置在第一传送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中布置为与第一传送部相邻的一个。根据该图像形成设备,不需要在第一施加器的上游设置在传送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的距离的传送路径段。因此,通过其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的总体长度较小,从而减小设备的尺寸。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第一传送部可包括其间保持记录介质的作为一对的两个辊,并且其中所述两个辊中与将要与第二施加器相对的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一个辊可用作第一施加器。根据该图像形成设备,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记录介质没有被传送到第一传送部,从而第一液体没有附着到记录介质。因此,可防止第一液体的浪费。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可包括两个纸张供应器,其均被构造为将记录介质供应至传送器,其中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的相邻两个上游侧传送部可位于接合部的下游,通过其传送由两个纸张供应器中的一个供应的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的部分与通过其传送由所述两个纸张供应器中的另一个供应的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的部分在所述接合部处接合。根据该图像形成设备,不需要为两个纸张供应器中的每一个提供由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的相邻两个限定并且位于其间的传送路径段,该传送路径段在传送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的距离。因此,无论从两个纸张供应器中的哪一个供应记录介质,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记录介质都没有传送到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其中
4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打印机的总体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是示出打印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在打印机的打印操作中传送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纸张的状态的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的局部侧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的局部侧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的局部侧视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涂覆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打印机 1的总体结构。打印机1包括第一外壳Ia和第二外壳lb,每一外壳具有长方体形状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第一外壳Ia的下表面是打开的,而第二外壳Ib的上表面是打开的。第一外壳Ia叠置在第二外壳Ib上,使得第一外壳Ia和第二外壳Ib相应的开口闭合,从而在打印机1内部限定空间。排纸部分31设置在第一外壳Ia的顶板上。在第一外壳Ia和第二外壳Ib所限定的空间中形成有纸张传送路径,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穿过该路径沿着传送方向(图1中由黑色加粗箭头指示)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或第二纸张供应部Id(均作为纸张供应器)传送至排纸部分31。下文中,当不需要彼此区分两个纸张供应部lc、ld时,第一纸张供应部Ic和第二纸张供应部Id中的每一个将简称为“纸张供应部”。第一外壳Ia容纳两个喷墨头10和11、用于各喷墨头10和11的两个墨盒(未示出)、用于控制打印机1的各功能部的操作的控制器100等等。第一外壳Ia还容纳传送机构40的一部分,其被构造为将纸张P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或第二纸张供应部Id传送至排纸部分31。第二外壳Ib容纳第一纸张供应部lc、第二纸张供应部Id的纸张供应辊23、传送机构40的一部分等等。如图1中所示,第一外壳Ia能够绕第一外壳Ia的下端的一侧处设置的铰链部Ih 相对于第二外壳Ib枢转。通过使第一外壳Ia绕铰链部Ih枢转,第一外壳Ia被选择性地置于图1中所示的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第一外壳Ia和第二外壳Ib的各开口闭合,换言之,在该关闭位置,第一外壳Ia和第二外壳Ib彼此接触;或者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 第一外壳Ia远离第二外壳lb。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打开位置是第一外壳Ia绕作为枢转点的铰链部Ih枢转,使得第一外壳Ia以相对于水平面约35°的倾斜角打开的位置。当第一外壳Ia处于打开位置时,纸张传送路径曝露于外部,确保使用者在纸张传送路径上的工作空间。如此确保的工作空间使使用者能够移除掉到与喷墨头10相对的位置(即,如稍后所述,引导件44)的纸张。墨盒分别储存将被供应至相应喷墨头10、11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和黑色墨水。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质量增强液体(作为第一液体)从一个墨盒供应至喷墨头10,而黑色墨水 (作为第二液体)从另一墨盒供应至喷墨头11。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具有防止墨水扩散和墨水透印的功能、改善墨水的颜色显影性质和墨水的快干性质的功能等等。通常,对于颜料墨水使用使颜料着色物质凝结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并且对于染料墨水使用使染料着色物质沉淀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作为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材料,适合使用包含阳离子高聚物的液体或包含多价金属盐(例如,镁盐)的液体。当墨水附着到纸张P的施加有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区域时,图像质量增强液体中的多价金属盐等作用于染料或颜料作为墨水的着色齐U,以引起不溶或难溶的金属络合物等凝结或沉淀。由于喷墨头10、11侧上的负压,各墨盒中的液体(即,墨水和图像质量增强液体)自动从墨盒抽吸到对应喷墨头10、11中。两个喷墨头10、11中的每一个为行式,并在主扫描方向上具有长的尺寸。每一喷墨头10、11具有大致长方体轮廓。这些喷墨头10、11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由第一外壳Ia经由框架3支撑。在传送方向上,喷墨头10设置在喷墨头11的上游。换言之, 喷墨头11设置在喷墨头10的下游。在每一喷墨头10、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柔性管 (未示出)的接头(未示出)。在每一喷墨头10、11的下表面中开有多个喷射开口,使得下表面用作喷射表面10a、lla。在每一喷墨头10、11中,形成有流动通道,从对应墨盒经由对应管和接头供应的液体穿过该流动通道流到喷射开口。第一纸张供应部Ic包括纸张托盘20和纸张供应辊21。纸张托盘20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附接到第一外壳Ia以及从第一外壳Ia脱离。纸张托盘20是向上打开的盒子,并且能够容纳纸张P叠堆。纸张供应辊21被构造为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旋转,并供应纸张托盘20中纸张Pd最上面的一个。第二纸张供应部Id包括手动送纸托盘22和纸张供应辊23。第二纸张供应部Id 被构造为纸张可从该第二纸张供应部Id供应至纸张传送路径的介于第一纸张供应部Ic和喷墨头10之间的部分。手动送纸托盘22是板状构件,其由第二外壳Ib可枢转地支撑。通常,换言之,当不使用第二纸张供应部Id时,手动送纸托盘22被容纳于第一外壳Ia和第二外壳Ib的侧壁中形成的开口中。所述开口的尺寸足以容纳手动送纸托盘22。S卩,当容纳于所述开口中时,手动送纸托盘22构成第一外壳Ia和第二外壳Ib的侧壁的一部分。通过如图1中所示地枢转和打开手动送纸托盘22,能够使用第二纸张供应部Id。在这样打开手动送纸托盘22之后,具有合适尺寸的纸张P被置于其上,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驱动纸张供应辊23,从而手动送纸托盘22上的纸张P的最上面的一个被供应至纸张传送路径。传送机构40包括七个引导件41-47和七个送纸辊对51-57。传送机构40被构造为传送纸张P,使得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或第二纸张供应部Id供应的纸张P经过纸张P与两个喷墨头10、11相对的位置(下文中,适当地将该位置称为“喷墨头-纸张相对位置”), 随后纸张P被传送至排纸部分31。传送机构40限定纸张传送路径。送纸辊对51-57中的每一个具有两个辊,其布置为彼此相对,以在其间夹持纸张P。每一辊对的两个辊中的至少一个由控制器100驱动,从而纸张P在被每一辊对的两个辊夹持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引导件41-43被构造为将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供应的纸张P引导至喷墨头10。 在引导件43中形成有接合部,通过其传送从第二纸张供应部Id供应的纸张P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与通过其传送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供应的纸张P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在该接合部处接合。从第二纸张供应部Id供应的纸张P由引导件43引导至喷墨头10。送纸辊对51设置在两个引导件41、42之间,并将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供应的纸张P传送至送纸辊对52。送纸辊对52设置在两个引导件42、43之间,并将从送纸辊对51送来的纸张P传送至送纸辊对53。送纸辊对53 (作为第三传送部)设置在两个引导件43、44之间,并将从送纸辊对52或第二纸张供应部Id送来的纸张P传送至送纸辊对M。引导件44设置在与喷墨头10的喷射表面IOa相对的位置,并被构造为从纸张P 的下侧支撑由送纸辊对53传送的纸张P。引导件45设置在与喷墨头11的喷射表面Ila相对的位置,并被构造为从纸张P的下侧支撑由送纸辊对M送来的纸张P。引导件46、47被构造为将已经过各如上所述的喷墨头-纸张相对位置的纸张P引导至排纸部分31。送纸辊对M (作为第一传送部)在副扫描方向上设置在两个引导件44、45之间以及喷墨头10、11之间。送纸辊对M被构造为将由送纸辊对53送来的纸张P传送至送纸辊对55。在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送纸辊对M被设置在使喷墨头10介于送纸辊对M 和送纸辊对53之间的位置。送纸辊对55(作为第二传送部)在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 上设置在引导件45、46之间,并被设置在使喷墨头11介于送纸辊对55和送纸辊对M之间的位置。送纸辊对55被构造为将由送纸辊对M送来的纸张P传送至送纸辊对56。在传送方向上送纸辊对53与送纸辊对M间隔开,使得送纸辊对53与送纸辊对M 之间的距离S 1大于送纸辊对M与送纸辊对55之间的距离S2。另外,三个送纸辊对51-53 设置为第一纸张供应部Ic与送纸辊对51之间的距离、送纸辊对51与送纸辊对52之间的距离、送纸辊对52与送纸辊对53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纸张供应部Id与送纸辊对53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S2。在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延伸至送纸辊对53的纸张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中,使传送方向上任何两个相邻部件之间的距离较小,由此可防止可能由于纸张P的韧性导致的纸张P与引导件的接触引起的纸张P的卡纸。送纸辊对56设置在引导件46、47之间,并被构造为将由送纸辊对55送来的纸张 P传送至送纸辊对57。送纸辊对57设置在引导件47与排纸部分31之间,并被构造为将由送纸辊对56送来的纸张P传送至排纸部分31。在传送机构40中,引导件43的上部、各送纸辊对53-55中的上辊、两个送纸辊对 56、57、以及两个引导件46、47由第一外壳Ia支撑。传送机构40的剩余部分由第二外壳Ib 支撑。在此结构中,当第一外壳Ia处于打开位置时,与喷墨头10、11相对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曝露于外部,确保使用者的工作空间。因此,能够移除在纸张与喷墨头10相对的位置处向下掉在引导件44上、而没有被送纸辊对5354夹住并位于其间的纸张。在如此构造的传送机构40中,当纸张P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或第二纸张供应部 Id供应至纸张P与各喷墨头10、11相对的各喷墨头-纸张相对位置时,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驱动喷墨头10、11。即,从喷射表面IOa的喷射开口向纸张P的表面喷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随后从喷射表面Ila的喷射开口向纸张P的已附着有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表面区域喷射墨水。因此,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基于从各传感器32、33输出的检测信号,在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进行从喷射开口的喷墨操作。随后,通过传送机构40将纸张P排出到排纸部分31。连接到控制器100的两个传感器32、33设置在第一外壳Ia中。传感器32设置在送纸辊对52和喷墨头10之间,并被构造为检测纸张P并向控制器100输出检测信号。传感器33设置在送纸辊对M和喷墨头11之间,并被构造为检测纸张P并向控制器100输出检测信号。接下来参照图2,将说明控制器100。控制器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被构造为存储将由CPU执行的程序并可重写地存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的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以及被构造为在程序执行时暂时存储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控制程序存储在各记录介质中,例如软盘、CD-ROM和存储卡。控制程序从那些记录介质安装到EEPROM。CPU对控制程序的执行实现图2中所示的构成控制器100的各功能部。控制器 100经由I/F将数据发送至连接至打印机1的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PC))并从其接收数据。控制器100用于整体控制打印机1,并如图2所示包括传送控制部130、打印数据存储部131、喷墨头控制部132和判断部133。传送控制部130被构造为基于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131中的打印数据中包含的传送数据,控制纸张供应辊21、23和七个送纸辊对51-57,从而在传送方向上传送纸张P。传送控制部130和传送机构40构成传送器。打印数据存储部131存储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包含从外部装置发送的与待打印在纸张P上的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和传送数据。图像数据包括来自喷墨头10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喷射数据以及来自喷墨头11的墨水的喷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喷射数据指示在每一打印周将从各喷射开口喷射的墨水或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量,即,零、少量、中等量、或大量。基于图像数据确定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喷射数据。更具体地,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喷射数据被确定为图像质量增强液体附着到由喷墨头11基于图像数据喷射的墨水将附着到的点区域。即,图像质量增强液体被喷射到纸张P的将形成图像的区域,而不喷射到纸张P的不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墨头控制部132被构造为基于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部131中的喷射数据控制喷墨头10、11,使得从各喷墨头10、11向纸张P喷射所需体积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和墨水。在这种情况下,喷墨头控制部分132控制喷墨头10在从传感器32检测到纸张P开始过去规定时间之后,开始向纸张P喷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这里,通过将传感器32检测到纸张时纸张与喷墨头10的最上游喷射开口之间沿着传送路径的距离除以纸张P的传送速度,来获得所述规定时间。另外,喷墨头控制部132控制喷墨头11在从传感器33检测到纸张P开始过去规定时间之后,开始向纸张P喷射墨水。类似地,通过将传感器33检测到纸张时纸张与喷墨头11的最上游喷射开口之间沿着传送路径的距离除以纸张P的传送速度,来获得所述规定时间。喷墨头10构成第一施加器,而喷墨头11构成第二施加器。判断部133被构造为在传感器32检测到纸张P与传感器33检测到纸张P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断发生纸张P的传送故障。这里,通过将两个传感器32、33之间沿着传送方向的间隔距离除以纸张P的传送速度,来获得所述规定时间。另夕卜,判断部133被构造为在如上所述做出发生纸张传送故障的判断的情况下,控制蜂鸣器8 发出声音。该布置使得能够通知使用者在与喷墨头10相对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中发生纸张P的传送故障。接下来,将说明打印机1的打印操作。当控制器100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来的打印数据时,传送控制部分130控制纸张供应辊21从纸张托盘20供应纸张P,或者控制纸张供应辊23从手动送纸托盘22供应纸张P。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纸张托盘20供应纸张 P,则传送控制部分130控制七个送纸辊对51-57以驱动送纸辊对51-57。另一方面,如果从手动送纸托盘22供应纸张P,则传送控制部分130控制五个送纸辊对53-57以驱动送纸辊对53-57。因此,从纸张托盘20或手动送纸托盘22供应的纸张P被传送至纸张P与各喷墨头10、11相对的喷墨头-纸张相对位置。随后,喷墨头控制部132控制喷墨头10在从传感器32检测到纸张P开始过去规定时间之后向纸张P喷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因此,在纸张P表面的所需位置通过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形成与待形成图像对应的透明图像。随后,喷墨头控制部分132控制喷墨头11 在从传感器33检测到纸张P开始过去规定时间之后向已形成在纸张P的表面上的透明图像喷射墨水。因此,在已喷射有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随后,形成图像的纸张P通过送纸辊对55-57排出到排纸部分31。因此,打印机1 的打印操作完成。在容纳于纸张托盘20和手动送纸托盘22中的每一纸张P具有允许纸张P在送纸辊对5354之间传送的特定尺寸(S卩,纸张尺寸)的情况下,可传送纸张P并可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其中送纸辊对5354沿着传送方向的距离比其他送纸辊对之间的距离均长。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纸张Pl被错误地容纳在纸张托盘20或手动送纸托盘22中,该纸张Pl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离S2并大于以下距离,即,第一纸张供应部Ic与送纸辊对51之间的距离、送纸辊对51与送纸辊对52之间的距离、送纸辊对52与送纸辊对53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纸张供应部Id与送纸辊对53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送纸辊对51-53可将纸张Pl从纸张托盘20或手动送纸托盘22传送至送纸辊对M的上游位置,并且从喷墨头10向纸张Pl喷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然而, 由于送纸辊对5354之间的距离S 1大于纸张Pl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所以纸张Pl掉到引导件44上。换言之,通过在喷墨头11的上游设置的送纸辊对讨的上游侧上提供由彼此间隔开的距离Sl大于距离S2的送纸辊对53、54限定并且位于其间的纸张传送路径段,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离Sl的纸张Pl没有被传送至纸张Pl与喷墨头11相对的位置。 换言之,纸张Pl没有被传送到送纸辊对M、55之间。因此,已由喷墨头10施加到纸张Pl 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没有附着到喷墨头U。在纸张Pl掉到引导件44上的情况下,传感器33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纸张 P1。因此,判断部133控制蜂鸣器8发出声音,从而向使用者通知错误。在错误通知之后, 当使用者使第一外壳Ia枢转以将其置于打开位置时,可移除引导件44上的纸张P1。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使用者移除纸张Pl之前过去了一些时间,因此纸张P由于施加于其上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而弯曲,从而图像质量增强液体附着到喷射表面10a。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从喷射表面IOa的喷射开口喷射的液体是相同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所以即使图像质量增强液体附着到喷射表面IOa也不会发生反应。因此,在喷射开口及其附近不会形成在其他情况下由于反应而形成的固体物质。因此,不会发生从喷墨头10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喷射故障。与上述纸张Pl类似,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离Sl并大于距离S2的纸张类似地掉到引导件44上。因此,可获得如上所述的相同优点。如果纸张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以下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即,第一纸张供应部Ic与送纸辊对51之间的距离、送纸辊对51 与送纸辊对52之间的距离、送纸辊对52与送纸辊对53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纸张供应部Id 与送纸辊对53之间的距离,则该纸张不会被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纸张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的任何两个部件夹持并且位于其间。在这种情况下,纸张P没有被传送到或者没有到达纸张P与喷墨头10相对的位置。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中,即使传送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特定尺寸的纸张,该纸张也不会被传送至纸张P与喷墨头11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可能由于已经由喷墨头10喷射到纸张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附着到喷墨头11引起的喷墨头11 的喷射故障。在图示实施例中,彼此间隔开的距离Sl大于距离S2的两个辊对由以下部件构成 送纸辊对M,其与送纸辊对55 —起限定距离S2 ;和送纸辊对53,其设置在送纸辊对M上游以与其相邻。另外,送纸辊对5354设置为将喷墨头10夹在其间。因此,不需要在喷墨头10 (或送纸辊对53)的上游提供由彼此间隔开距离Sl的两个送纸辊对限定并且位于其间的纸张传送路径段。因此,能够使纸张传送路径相对短,从而减小设备的尺寸。在图示实施例中,彼此间隔开距离Sl (S卩,提供距离Si)的两个送纸辊对5354设置在通过其传送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供应的纸张P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与通过其传送从第二纸张供应部Id供应的纸张P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接合的接合部的下游。因此,不需要为两个纸张供应部lc、ld中的每一个设置提供距离Sl的两个辊对。因此,无论从第一纸张供应部Ic还是第二纸张供应部Id供应纸张,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特定尺寸的纸张均不会被传送至送纸辊对M的下游侧。接下来参照图4,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201。如图4中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201具有传送机构M0,该传送机构240的结构部分地不同于图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传送机构40。更具体地,传送机构MO的结构基本上与传送机构40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送机构MO包括四个送纸辊对252-255和三个引导件M3-M5,以代替图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三个送纸辊对53-55和两个引导件44、45。在第二实施例中,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所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对应部件并省略其说明。送纸辊对252被构造为在传送方向(图4中箭头所指示)上传送从纸张供应部供应的纸张P。送纸辊对253-255被构造为在传送方向上传送送来的纸张P。送纸辊对252 (作为第三传送部之一)设置为与送纸辊对253在传送方向上间隔开,使得送纸辊对252与送纸辊对253之间的距离Sl大于送纸辊对254(作为第一传送部)与送纸辊对255(作为第二传送部)之间的距离S2。送纸辊对253(作为第三传送部之一)设置为与送纸辊对254 在传送方向上间隔开,使得送纸辊对253与送纸辊对2M之间的距离S3不大于距离S2。在第二实施例中,提供比其间布置有喷墨头11的两个送纸辊对254、255之间的距离S2大的距离Sl的两个送纸辊对252、253设置在喷墨头10的上游,以在传送方向上彼此相邻。因此,如果从纸张供应部传送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离S2、S3的纸张,则该纸张掉到引导件243上。因此,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小于距离Si)的纸张不会被传送至纸张与各喷墨头10、11相对的位置,即,不会被传送到送纸辊对253、2M之间以及送纸辊对254、255之间。另外,送纸辊对252、253设置在最上游喷墨头10的上游,从而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纸张不会被传送至纸张与喷墨头10相对的位置。因此,图像质量增强液体不会喷射到有问题的纸张,从而可防止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浪费。接下来参照图5,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301。如图5中所示, 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301具有传送机构340,该传送机构340的结构部分地不同于图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传送机构40。更具体地,传送机构340的结构基本上与传送机构40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送机构340包括三个送纸辊对353-255和两个引导件344-345,来代替图示
10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三个送纸辊对53-55和两个引导件44、45。在打印机301中,两个喷墨头10、11之间在传送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图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距离。另外,仅设置传感器 3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传感器32没有在从纸张供应部开始传送纸张之后的规定时间内检测到纸张,则判断部133判断发生纸张传送故障,并执行与上述类似的控制。在第三实施例中,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所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对应部件并省略其说明。送纸辊对353被构造为在传送方向(图5中箭头所指示)上传送从纸张供应部供应的纸张P。送纸辊对354、355被构造为在传送方向上传送送来的纸张P。送纸辊对353(作为第三传送部)设置为与送纸辊对3M在传送方向上间隔开,使得送纸辊对353与送纸辊对354(作为第一传送部)之间的距离Sl大于送纸辊对354与送纸辊对355(作为第二传送部)之间的距离S2。在第三实施例中,提供比其间布置有喷墨头11的两个送纸辊对354、355之间的距离S2大的距离Sl的两个送纸辊对353、3M设置在喷墨头10的上游,以在传送方向上彼此相邻。因此,如果从纸张供应部传送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离S2的纸张,则该纸张掉到引导件344上。因此,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小于距离Si)的纸张不会被传送至纸张与各喷墨头10、11相对的位置,即,不会被传送到送纸辊对354、355之间。另夕卜,两个送纸辊对353、3M设置在最上游喷墨头10的上游,从而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纸张不会被传送至纸张与各喷墨头10、11相对的位置。因此,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和墨水不会喷射到有问题的纸张上,从而可防止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和墨水的浪费。在图示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最上游喷墨头10喷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设置在喷墨头10的下游的喷墨头11喷射墨水。喷墨头10可被构造为喷射墨水,而喷墨头11可被构造为喷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换言之,第一液体可以是墨水,而第二液体可以是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在这种情况下,可获得与上述类似的优点。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7,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打印机401。如图6中所示,打印机401具有传送机构440,该传送机构440的结构部分地不同于图示的第三实施例的传送机构340。更具体地,传送机构440的结构基本上与传送机构340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送机构340具有被构造为用图像质量增强液体涂覆纸张P的表面的涂覆机构460 (作为第一施加器),以代替图示的第三实施例的送纸辊对354中的上辊。由于打印机401具有用图像质量增强液体涂覆纸张P的表面的涂覆机构460,所以仅设置喷射墨水的喷墨头 11。在第四实施例中,将使用与第三实施例所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对应部件并省略其说明。如图6和图7中所示,涂覆机构460包括涂覆辊461、壳体462和容纳于壳体462 中的吸收件463。涂覆辊461设置为与第三实施例的送纸辊对354的下辊35 相对,使得纸张P可被夹在其间。辊35 和涂覆辊461组成送纸辊对4 (作为第一传送部)。涂覆辊461具有轴461a和覆盖轴461a的外围的覆盖部461b。覆盖部461b由多孔材料(例如, 海绵)形成。涂覆辊461设置为其覆盖部461b通过形成在壳体462中的开口 46 与吸收件463接触。吸收件463也由多孔材料(例如,海绵)形成。在壳体46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附接管的接头(未示出),所述管连接到储存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墨盒(未示出)。当吸收件 463所保持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被覆盖部461b吸收,并且吸收件463所保持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减少时,吸收件463自动吸收储存在墨盒中的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在此结构中,涂覆机构460将图像质量增强液体施加到被夹在涂覆辊461和辊 354a之间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的纸张P的整个表面上。在第四实施例中,提供比其间布置有喷墨头11的两个送纸辊对454、355之间的距离S2大的距离Sl的两个送纸辊对353、妨4设置在喷墨头11的上游,以在传送方向上彼此相邻。因此,如果从纸张供应部传送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距离S2的纸张,则该纸张掉到引导件344上。因此,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特定尺寸(即,小于距离Si)的纸张不会被传送至纸张与喷墨头11相对的位置,即,不会被传送到送纸辊对454、355之间。另外,具有距离Sl的纸张传送路径段设置在送纸辊对4M的上游,从而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纸张不会被传送至送纸辊对妨4的位置。因此,涂覆辊461不会将图像质量增强液体施加到纸张, 使得能够防止图像质量增强液体的浪费。作为修改,送纸辊对妨4可由送纸辊对353代替,送纸辊对353可由送纸辊对454 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尺寸小于特定尺寸的纸张不会被传送至纸张与喷墨头11相对的位置,即,不会被传送到送纸辊对353、355之间。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实施例的细节, 但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各种改变和修改来实施本发明。尽管每一图示的实施例中的传送机构40、240、340、440具有送纸辊对作为传送部,但是传送部可由除了辊对之外的部件构成,例如由传送带构成。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单色打印机,而且适用于彩色打印机。另外,本发明适用于行式打印机和串行打印机。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打印机,而且还适用于传真机、复印机等。每一喷墨头可被构造为喷射除了图像质量增强液体和墨水之外的液体。在这种情况下,液体之一需要通过作用于另一液体来使另一液体的成分凝结或沉淀。图像形成设备的喷墨头的数量可为至少两个。记录介质不限于纸张P,而是可采用任何其他可记录介质。可提供第一纸张供应部Ic和第二纸张供应部Id中的任一个。可提供三个或更多纸张供应部。如图示的实施例中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距离Sl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可设置在通过其传送从各纸张供应部供应的纸张的纸张传送路径的部分接合的接合部的下游。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传送器,所述传送器被构造为在传送方向上通过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第一施加器,所述第一施加器被构造为将第一液体施加到由所述传送器传送的记录介质;以及第二施加器,所述第二施加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施加器的下游,并被构造为将第二液体施加到由所述传送器传送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中的一个作用于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中的另一个,引起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中的所述另一个的成分发生凝结和沉淀中的一种,其中所述传送器包括第一传送部,所述第一传送部被构造为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第二传送部,所述第二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游,并被构造为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以及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所述第三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上游,并且均被构造为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施加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和所述第二传送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二传送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组成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部的上游的多个上游侧传送部,并且所述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相邻两个上游侧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送部和所述第二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包括布置为在所述传送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相邻的第三传送部,并且所述第一传送部与该第三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与所述第二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包括布置为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三传送部,并且所述两个第三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与所述第二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施加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中布置为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相邻的一个第三传送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包括作为一对的两个辊,其中在所述两个辊之间保持记录介质,以及其中所述两个辊中与将要与所述第二施加器相对的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接触的一个辊用作所述第一施加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两个纸张供应器,每个纸张供应器被构造为将记录介质供应至所述传送器,其中所述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送部和所述第二传送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的相邻两个上游侧传送部位于接合部的下游,其中由所述两个纸张供应器中的一个供应的记录介质被传送通过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与由所述两个纸张供应器中的另一个供应的记录介质被传送通过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在所述接合部处接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传送器、第一施加器和第二施加器,其中传送器包括第一传送部,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第二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传送部的下游,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设置在第一传送部的上游,均在保持记录介质的同时在传送方向上传送记录介质,第二施加器设置在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之间,第二传送部和至少一个第三传送部组成设置在第二传送部的上游的多个上游侧传送部,多个上游侧传送部中相邻两个上游侧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大于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在传送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距离。
文档编号B41J13/00GK102476504SQ201110305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坂野雄治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