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57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存量日益减少,这促使人们开始对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的不断探索。其中,作为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太阳能在新能源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太阳能电池就是太阳能应用的一个核心代表。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虽然目前其成本相对传统的火力等发电形式要 高出很多,但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21世纪,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将是能源研究领域一个重要角色。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除了对电池基片材料的选择、基片制作工艺的改善外,制作性能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电极以及采取合适的印刷方法也能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作为晶体硅电池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的印刷质量对最终电池片的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的电池电极印刷方法是采用普通网板进行一次或多次印刷,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问题I、一次印刷容易出现虚印(即断点),细栅线的高宽比小;2、多次印刷虽然能避免虚印,但细栅线严重变宽,影响电池光照面积,而且多次重复印刷的结果是细栅线不平整,出现“骆驼峰”。此种多次印刷方式不但成本高,而且没有带来相应的效益,不适合企业的规模性生产;3、高精密网板容易受损,栅线易断裂。所以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进行开发研究,提供一种制作结构合理的印刷网板以及采用相应合适的印刷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包括有网板A和网板B两块配套网板,其中该两配套网板外观结构相同,具有相同数目的栅线,该两块配套网板上设置有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另外,所述两块配套网板还分别设置有标识方向的标志,该两块配套网板栅线的尺寸相同,且经准确对位后,两块网板的栅线主体能完全重合,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相互错开。进一步地,所述两块配套网板的细栅线桥连结构为八字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两块配套网板的细栅线桥连结构为平行结构。[0014]进一步地,所述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分别设在该两块网板的非工作区、固定网板的丝网或者外框上。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的印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网板A、网板B两块网板按照正确的位置方向固定于印刷机上;将印刷基片进行第一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将经过第一次印刷并烘干后的基片进行第二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烧结,从而完成印刷过程。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网板A固定于丝网印刷机上,参照网板A的固定方向,将网板B固定在另一台印刷机上,其中,保证基片两次印刷时,细栅线桥连结构相互错开;将印刷基片在网板A下进行第一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再将基片在网板B下进行第二次印刷,进行烘干、烧结,从而完成印刷。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网板A固定于丝网印刷机上;将印刷基片在网板A下进行第一次印刷,进行烘干;然后将网板A卸除,参照网板A原来的固定方向,将网板B固定在同一台印刷机上,其中,保证基片两次印刷时,细栅线桥连结构相互错开;将基片在网板B下进行第二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烧结,从而完成印刷。由于本实用新型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之特殊结构,按照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方法,第一次印刷后电极细栅线会出现传统印刷方式所显示出的“骆驼峰”,但经第二次印刷后,“骆驼峰”消失。两次印刷后得到的电极栅线均匀平整,且高宽比大,解决了虚印问题,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另外,由于是分为两次交叉式印刷,对于单次印刷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增加栅线桥连的尺寸以增加网板的寿命,而不影响网板性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板A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网板B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图I所示网板A中a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网板B中对应于网板A中al部分的b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图I所示网板A中al部分与图2所示网板B中bl部分经准确对位后重叠在一起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图I所示网板A中a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网板B中对应于网板A中al部分的b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图I所示网板A中al部分与图2所示网板B中bl部分经准确对位后重叠在一起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第一次印刷后细栅线的纵向截面图;[0033]图10为第二次印刷后细栅线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其包括有两块配套网板,该两配套网板外观结构相同,具有相同数目的栅线。所述该两块网板在网板的非工作区、固定网板的丝网或者外框上设置有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另外,所述两块网板还设置有标识方向的标志。所述两块网板栅线的尺寸相同,且经准确对位后,两块网板的栅线主体能完全重合。该两块网板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具有不同的排布方式,以使得当两块网板经准确定位重合后,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相互错开。针对本实用新型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的印刷方法,其包括如 下步骤将两块网板按照正确的位置方向固定于印刷机上;将印刷基片进行第一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将经过第一次印刷并烘干后的基片进行第二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烧结,从而完成印刷过程。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要求可以进行多次印刷,即当需要进一步提高栅线高度,且能够能带来相应的电池转化效率的提高时,可进行多次印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请参照图I-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包括有两块配套网板,分别为网板A和网板B,如图I、图2所示,图I为网板A的整体结构图,而图2为网板B的整体结构图。其中,两块网板的外观结构相同,具有相同数目的栅线。所述两块网板在相同的位置a2、b2上标识有A、B字样,可将其作为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并且可以用其作为固定配套网板方向的标志。所述A、B两块网板栅线的尺寸相同,如图3所示,图3为图I所示网板A中a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细栅线桥连结构all为八字形结构;如图4所示,图4为图2所示网板B中对应于网板A中al部分的b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细栅线桥连结构bll为八字形结构。如图5所示,图5为图I所示网板A中al部分与图2所示网板B中bl部分经准确对位后重叠在一起的放大示意图,经准确对位后,两块网板的栅线主体能完全重合,且网板A中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all与网板B中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bll相互错开,构成栅线互补结构。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进行印刷时,先将所述网板A固定于丝网印刷机上;参照网板A的固定方向,将网板B固定在另一台印刷机上,其中,保证基片两次印刷时,细栅线桥连结构相互错开;将印刷基片在网板A下进行第一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再将基片在网板B下进行第二次印刷,进行烘干、烧结,从而完成印刷。如图9所示,图9为一次印刷后细栅线的纵向截面图,第一次印刷后有“骆驼峰”的出现;如图10所示,图10为第二次印刷后细栅线的纵向截面图,第二次印刷后,“骆驼峰”消失,两次印刷后得到的电极栅线均匀平整,且高宽比大,同时也解决了虚印问题,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请参照图I、图2以及图6-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包括有两块配套网板,分别为网板A和网板B,其中两块网板的外观结构相同,具有相同数目的栅线。所述两块网板在相同的位置a2、b2上标有A、B字样,以作为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同时,也可以作为固定配套网板方向的标志。所述A、B两块网板栅线的尺寸相同。如图6所示,图6为图I所示A网板中a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细栅线桥连结构al2垂直于细栅线主体,为平行结构;如图7所示,图7为图2所示B网板中对应于A网板中al部分的bl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细栅线桥连结构bl2垂直于细栅线主体,为平行结构。如图8所示,图8为图I所示A网板中al部分与图2所示B网板中bl部分经准确对位后重叠在一起的放大示意图,经准确对位后,两块网板的栅线主体能完全重合,且A网板中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al2与B网板中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bl2相互错开,构成栅线互补结构。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进行印刷时,先将所述A网板固定于丝网印刷机上;将印刷基片在A网板下进行第一次印刷,进行烘干;然后将A网板卸除,参照A网板原来的固定方向,将B网板固定在同一台印刷机上,其中,保证基片两次印刷时,细栅线桥连结构相互错开;将基片在B网板下进行第二次印刷,然后进行烘干、烧结,从而完成印刷。如图9所示,图9为一次印刷后细栅线的纵向截面图,第一次印刷后有“骆驼峰”的出现;如图10所示,图10为第二次印刷后细栅线的纵向截面图,第二次印刷后,“骆驼峰”消失,两次印刷后得到的电极栅线均匀平整,且高宽比大,同时也解决了虚印问题,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由于本实用新型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之特殊结构,按照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方法,第一次印刷后电极细栅线会出现传统印刷方式所显示出的“骆驼峰”,但经第二次印刷后,“骆驼峰”消失。两次印刷后得到的电极栅线均匀平整,且高宽比大,解决了虚印问题,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另外,由于是分为两次交叉式印刷,对于单次印刷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增加栅线桥连的尺寸以增加网板的寿命,而不影响网板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包括有网板A和网板B两块配套网板,其特征在于该两配套网板外观结构相同,具有相同数目的栅线,该两块配套网板上设置有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另外,所述两块配套网板还分别设置有标识方向的标志,该两块配套网板栅线的尺寸相同,且经准确对位后,两块网板的栅线主体能完全重合,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相互错开。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配套网板的细栅线桥连结构为八字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配套网板的细栅线桥连结构为平行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分别设在该两块网板的非工作区、固定网板的丝网或者外框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包括有两块配套网板,网板A和网板B,其中该两配套网板外观结构相同,具有相同数目的栅线,且设置有区分两块网板的标志;另外,所述两块配套网板还分别设置有标识方向的标志,该两块配套网板栅线的尺寸相同,且经准确对位后,两块网板的栅线主体能完全重合,细栅线中的桥连结构相互错开。由于本实用新型栅线互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电极配套网板之特殊结构,按照一定的印刷方法,得到的电极栅线均匀平整,且高宽比大,解决了虚印问题,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文档编号B41F15/36GK202528560SQ20112054481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杨志龙, 赵录军, 高小平, 魏志凌 申请人: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