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工艺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类纺织材料、布料印染(纤维、纱线、织物)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的总称,包括对纺织材料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过程,统称为印染工艺。布料印染在后整理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即高温烘干定型过程。
在烘干定型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烘干机实现,烘干机被安装在支架上,而需要烘干的布料或者其他产品通过送料装置进行送料,再被传输辊依次传输,从高处垂下再被引至高处,之后在通过收卷装置进行收卷;而烘干机位于下方,布料由高处垂下,经过烘干机烘干后,在引至高出,实现烘干的功能。而送料装置与收卷装置一般通过驱动电机来实现驱动,但是两者无法做到完全同时,会出现收卷的速度慢于送料的速度,从而使得布料会与烘干机不断的贴近,直至相互贴合,从而容易出现火灾隐患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烘干过度的情况,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产品与烘干机之间距离的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还包括底座以及用于固定烘干机且与底座滑移连接的安装支架,所述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于底座上横向滑移的驱动组件;所述烘干机上且位于烘干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产品与烘干机之间距离并输出距离信号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上耦接有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将距离信号与基准值信号相互比较以输出第一比较信号的第一比较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上耦接有用于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比较信号以控制驱动组件工作的第一控制单元;当距离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工作以驱动安装支架沿远离产品的一侧移动。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避免送料装置与收卷装置无法实现完全同步而导致布匹或其他产品下垂的问题,有效保证布匹或其他产品不会过多的靠近烘干机,当发生布匹或者其他产品下垂的问题时,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产品与烘干机表面之间的距离,若过近的情况下,则直接控制驱动组件将安装支架平移以保证烘干机表面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更加的方便实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位于安装支架上的齿条,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齿条相互配合以驱动安装支架横向移动。
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电机与齿条相互配合实现安装支架的横向平移,使得当产品与烘干机表面距离过近时,能够通过移动安装支架,进一步带动烘干机移动,以使得产品与烘干机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当产品与烘干机表面之间的距离再次拉大之后,则断开驱动电机,若出现再次过近,则再次驱动驱动电机;同时采用驱动电机与齿条实现驱动,结构更加的稳定且可靠,有效避免出现皮带轮传动而带来的打滑或者皮带脱落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安装支架是否横向移动至所预设的检测位置的检测装置,当安装支架处于所预设的检测位置,则所述检测装置控制驱动组件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安装支架位置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的检测部与耦接于检测部以接收位置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位置检测信号以启闭驱动组件的执行部。
采用上述方案,检测装置对安装支架横向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判断,若检测部检测到安装支架已经移动到所预设的检测位置时,则直接断开驱动组件,以避免安装支架在移动过程中与送料装置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提高结构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部包括用于输出发光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与用于接收发光信号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至执行部的光敏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安装支架位于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之间,且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支架以阻隔发光信号传输至光敏三极管。
采用上述方案,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来实现检测,即当安装支架格挡在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之间,使得光敏三极管没有接收到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从而实现检测的功能,且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部包括用于发出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用于接收红外线信号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至执行部的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安装支架位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之间,且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支架以阻隔红外线信号传输至红外线接收器。
采用上述方案,即通过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来实现检测,由于安装支架两侧之间的间距较大,所以采用发光二极管以及光敏三极管来进行检测,容易出现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无法照射到光敏三极管上,由于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比较分散,若出现一些外界干扰,例如阳光或者其他灯光的情况,则容易造成误检测,而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更加的聚拢,能够发射较远的距离以供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接收,使得检测的效果更好且更加稳定,避免误检测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距离传感器还耦接有用于警示产品与烘干机之间距离小于所预设的警示距离的警示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装置包括预设有小于基准值信号且与警示距离相互对应的警示预设信号并将警示预设信号与距离信号相互比较以输出警示比较信号的警示比较单元、耦接于警示比较单元以接收警示比较信号并输出警示控制信号的警示控制单元以及耦接有警示控制单元并响应于警示控制单元的警示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通过驱动组件在驱动安装支架移动时,当移动到所预设的检测位置时,驱动组件就会被关断,则此时无法在通过驱动安装支架来保持烘干机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若烘干机表面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继续减小,则通过警示控制单元来控制警示单元进行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调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单元包括声音指示器和/或灯光指示器。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通过声音指示器进行声音指示,也可以通过灯光指示器进行灯光指示,同时也可以采用声音指示器与灯光指示器共同配合进行警示,能够适用多种环境,提高使用的便捷度与可操作性。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单元为频闪灯光指示器。
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于保持常亮状态灯光指示器来说,更加的醒目,能够让工作人员及时的接收到警示的信息,避免出现错漏的情况,同时在普通人的认知中,闪烁的灯光指代的意义一般就是警示,所以能够与工作人员的认知相互接合,给工作人员一种紧迫的信息,需要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驱动组件对烘干机进行驱动,避免产品与烘干机距离过紧而造成危险,且更加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实施例四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烘干机;2、底座;21、限位支架;3、安装支架;4、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齿条;5、距离传感器;51、第一比较单元;52、第一控制单元;6、检测装置;61、检测部;62、执行部;7、警示装置;71、警示比较单元;72、警示控制单元;73、警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烘干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烘干机1、底座2以及用于固定烘干机1且与底座2滑移连接的安装支架3,底座2上设有用于限制安装支架3位置的限位支架21,限位支架21呈对称设置于安装支架3两侧,使得安装支架3位于两个限位支架21之间,从而实现安装支架3于底座2上滑移的功能。底座2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3于底座2上横向滑移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以及位于安装支架3上的齿条42,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与齿条42相互配合以驱动安装支架3横向移动。驱动电机4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而安装支架3上设有供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穿设的安装槽,而齿条42位于安装槽的上侧以与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配合实现横向驱动。
如图4所示,烘干机1上且位于烘干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产品与烘干机1之间距离并输出距离信号的距离传感器5,距离传感器5上耦接有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将距离信号与基准值信号相互比较以输出第一比较信号的第一比较单元51,第一比较单元51上耦接有用于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响应于第一比较信号以控制驱动组件4工作的第一控制单元52;当距离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时,第一控制单元52控制驱动组件4工作以驱动安装支架3沿远离产品的一侧移动。
距离传感器5可以优选采用距离测量传感器GP2Y0A02YK0F;或者红外测距传感器模块:它由PSD和IRED以及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三角测量方法,被测物体的材质、环境温度以及测量时间都不会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传感器输出电压值对应探测的距离,通过测量电压值就可以得出所探测物体的距离,所以这款传感器可以用于距离测量、避障等场合。
第一比较单元51优选为LM393A型号的比较器,第一比较单元51的反相端与距离传感器5连接以接收检测信号,同相端连接有预设的基准值信号Vref1,基准值信号Vref1通过滑动变阻器RP1设置,将检测到的检测信号与基准值信号Vref1相互比较,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当检测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Vref1,输出高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当检测信号大于基准值信号Vref1,输出低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52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1与继电器KM1,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第一比较单元51以接收第一比较信号,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KM1的线圈后连接电源,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耦接于驱动电机41以控制其启闭。
当距离传感器5检测到产品与烘干机1表面之间的距离并输出一个检测信号,若出现检测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Vref1,即处于过近的状态,则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使得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得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以控制驱动电机41启动,进而驱动电机41带动安装支架3向后移动以远离产品,直至检测信号大于基准值信号Vref1时,驱动电机41关闭。
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底座2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安装支架3是否横向移动至所预设的检测位置的检测装置6,当安装支架3处于所预设的检测位置,则检测装置6控制驱动组件4关闭。
检测装置6包括用于检测安装支架3位置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的检测部61与耦接于检测部61以接收位置检测信号并响应于位置检测信号以启闭驱动组件4的执行部62。
检测部61包括用于输出发光信号的发光二极管LED1与用于接收发光信号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至执行部62的光敏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ED1与光敏三极管Q2分别位于底座2的两侧,安装支架3位于发光二极管LED1与光敏三极管Q2之间,且驱动组件4驱动安装支架3以阻隔发光信号传输至光敏三极管Q2。执行部62为继电器KM2,发光二极管LED1通过开关S来控制启闭,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电源,发射极连接于继电器KM2的线圈,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连接于驱动电机41以控制其启闭,通过继电器KM1与继电器KM2同时控制驱动电机41的启闭。
当距离传感器5检测到产品与烘干机1表面之间的距离并输出一个检测信号,若出现检测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Vref1,即处于过近的状态,则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使得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得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以控制驱动电机41启动,进而驱动电机41带动安装支架3向后移动以远离产品,直至检测信号大于基准值信号Vref1时,驱动电机41关闭。依次循环上述工作过程,当安装支架3在横向移动过程中,未将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光线格挡时,则使得光敏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从而驱动电机41能够被继电器KM1控制以启动,当安装支架3位于发光二极管LED1与光敏三极管Q2之间时,使得光敏三极管Q2无法接收到发光二极管LED1所输出的发光信号,光敏三极管Q2断开,使得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由闭合状态变成断开状态,从而使得继电器KM1的闭合也无法启动驱动电机41,避免出现安装支架3移动过头而发生碰撞而损坏的情况。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检测部61的替换,如图6所示,检测部61还可以包括用于发出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发射器与用于接收红外线信号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至执行部62的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位于底座2的两侧,安装支架3位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之间,且驱动组件4驱动安装支架3以阻隔红外线信号传输至红外线接收器。
红外线发射器型号优选为BPS3-MWIP281,红外线发射管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属于二极管类,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近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
红外线接收器型号PNA4602M,红外接收电路通常被厂家集成在一个元件中,成为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部电路包括红外监测二极管,放大器,限幅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红外监测二极管监测到红外线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30khz到60khz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还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则输出高电平的信号,反之,则输出低电平的信号。
执行部62包括有NPN型的三极管Q3与继电器KM3,红外线接收器连接于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M3的线圈,继电器KM3的发射极接地。
当距离传感器5检测到产品与烘干机1表面之间的距离并输出一个检测信号,若出现检测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Vref1,即处于过近的状态,则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使得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得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以控制驱动电机41启动,进而驱动电机41带动安装支架3向后移动以远离产品,直至检测信号大于基准值信号Vref1时,驱动电机41关闭。依次循环上述工作过程,当安装支架3在横向移动过程中,未将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格挡时,即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则使得三极管Q3导通,继电器KM3的线圈得电,从而驱动电机41能够被继电器KM1控制以启动,当安装支架3位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之间时,使得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所输出的红外线信号,三极管Q3断开,使得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由闭合状态变成断开状态,从而使得继电器KM1的闭合也无法启动驱动电机41,避免出现安装支架3移动过头而发生碰撞而损坏的情况。
实施例四,基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距离传感器5还耦接有用于警示产品与烘干机1之间距离小于所预设的警示距离的警示装置7。警示装置7包括预设有小于基准值信号且与警示距离相互对应的警示预设信号并将警示预设信号与距离信号相互比较以输出警示比较信号的警示比较单元71、耦接于警示比较单元71以接收警示比较信号并输出警示控制信号的警示控制单元72以及耦接有警示控制单元72并响应于警示控制单元72的警示单元73。
警示比较单元71优选为LM393A型号的比较器,警示比较单元71的反相端与距离传感器5连接以接收检测信号,同相端连接有预设的警示预设信号Vref2,警示预设信号Vref2通过滑动变阻器RP2设置,将检测到的检测信号与警示预设信号Vref2相互比较,并输出警示比较信号,当检测信号小于警示预设信号Vref2,输出高电平的警示比较信号,当检测信号大于警示预设信号Vref2,输出低电平的警示比较信号。
警示控制单元72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4与继电器KM4,三极管Q4的基极耦接于警示比较单元71以接收警示比较信号,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KM4的线圈后连接电源,且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4的常开触点耦接于警示单元73以控制其启闭警示单元73包括声音指示器和/或灯光指示器。警示单元73优选为频闪灯光指示器。频闪灯光指示器包括振荡器、三极管Q5与警示灯LED2,振荡器的被控端耦接于继电器KM4的常开触点后连接电源,振荡器的输出端耦接于三极管Q5的基极,并控制三极管Q5的通断,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于警示灯LED2后连接电源,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当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为高电平的警示比较信号时,三极管Q4导通,进而使得继电器KM4的线圈得电,控制继电器KM4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得控制振荡器工作,输出一个方波信号,控制三极管Q5交替通断,以使得警示灯LED2间断性报警,实现警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