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634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反应液提供给记录介质之后、再将包含颜色材料的墨水提供给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的技术,其中,该颜色材料通过反应液被凝集。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将使墨水所包含的颜色材料凝集的反应液向记录介质喷出之后,将墨水向记录介质喷出。该印刷装置能够通过反应液使被喷出到记录介质上的墨水的颜色材料凝集,且使其快速地定影到记录介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5-11679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被提供给记录介质的反应液的量变得重要。也就是说,当记录介质表面的反应液过少时,存在反应没有进行充分而在图像中发生渗色的情况。相反地,当记录介质表面的反应液过多时,存在在落点到记录介质上的墨水的液滴的周围产生反应液的膜、墨水的液滴没有充分散开、在图像中发生模糊的情况。或者,也存在由于过剩的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引起的对流、位于一端的墨水被引向中央、在图像的一端产生凹陷的情况。

由于这样的理由,在墨水被提供给记录介质时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量对图像的品质带来大的影响。然而,由于记录介质渗透性不同,因此,在渗透性高的记录介质中反应液没有充分地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相反地,在渗透性低的记录介质中反应液过剩地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其结果是,存在难以形成良好的品质的图像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将墨水提供给记录介质时能够使适当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技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包括:反应液提供部,所述反应液提供部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墨水提供部,所述墨水提供部向提供有反应液的所述记录介质提供墨水,所述墨水包含通过反应液凝集的颜色材料;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从反应液提供部向记录介质提供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包括: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的工序;以及向提供有反应液的所述记录介质提供墨水的工序,其中,所述墨水包含通过反应液凝集的颜色材料,其中,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提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进行调整。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式中,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提供给记录介质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进行调整。其结果是,能够在将墨水向记录介质提供时,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具体来说,当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越高时,提供给记录介质的反应液从记录介质的表面向内部越快地渗透,因此,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减少越快。于是,控制部优选以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越高时使从反应液提供部向记录介质提供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越多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在将墨水向记录介质提供时,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另外,也可以如下地构成: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使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反应液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喷出反应液,由此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墨水提供部相对于反应液提供部在预定方向的上游侧、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喷出墨水,由此向由反应液提供部提供了反应液的记录介质提供墨水,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速度进行调整。

在该构成中,反应液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向记录介质喷出反应液,墨水提供部以追赶反应液提供部的方式、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水。由此,向提供有反应液的记录介质提供墨水。这时,根据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移动的速度,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之后开始到提供墨水为止的时间发生变化,在提供墨水时残留在记录介质上的反应液的量也变化。于是,在该构成中,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速度进行调整。其结果是,在将墨水向记录介质提供时,能够可靠地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具体来说,当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越高时,提供给记录介质的反应液从记录介质的表面向内部越快地渗透,因此,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减少越快。于是,控制部优选以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越高时、使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速度越大的方式构成。由此,在将墨水提供记录介质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这时,能够如下构成:驱动部使对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进行保持的托架向预定方向移动,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托架向预定方向移动的速度进行调整。或者,能够如下构成:驱动部使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的反向移动,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记录介质向该反向移动的速度进行调整。

另外,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干燥部,所述干燥部在由所述反应液提供部提供反应液之后开始到由所述墨水提供部提供所述墨水为止的期间,使提供有反应液的记录介质干燥,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干燥部的干燥能力进行调整。在该构成中,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在反应液被提供之后开始到墨水被提供为止的期间使记录介质干燥时的干燥能力进行调整。其结果是,在将墨水向记录介质提供时,能够更可靠地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具体来说,当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越高时,提供给记录介质的反应液从记录介质的表面向内部越快地渗透,因此,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减少越快。于是,控制部优选以在记录介质的渗透性越高时、使干燥部的干燥能力越低的方式构成。由此,在将墨水向记录介质提供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包括:反应液提供部,所述反应液提供部喷出反应液;墨水提供部,所述墨水提供部喷出墨水,所述墨水包含通过反应液凝集的颜色材料;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使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驱动部进行控制,反应液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喷出反应液,由此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墨水提供部相对于反应液提供部在预定方向的上游侧、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喷出墨水,由此向由反应液提供部提供了反应液的记录介质提供墨水,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速度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包括:开始喷出反应液的反应液提供部和喷出墨水的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的向预定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工序;通过从反应液提供部喷出反应液、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的工序;以及从相对于反应液提供部位于预定方向的上游侧的墨水提供部喷出墨水、由此向提供有反应液的记录介质提供墨水的工序,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速度进行调整。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式中,反应液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向记录介质喷出反应液,墨水提供部以追赶反应液提供部的方式相对于记录介质向预定方向相对移动并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水。由此,向提供有反应液的记录介质提供墨水。这时,根据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移动的速度,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之后开始到提供墨水为止的时间发生变化,在提供墨水时残留在记录介质上的反应液的量也变化。于是,在该构成中,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反应液提供部和墨水提供部相对于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速度进行调整。其结果是,在将墨水向记录介质提供时,能够可靠地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包括:反应液提供部,所述反应液提供部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墨水提供部,所述墨水提供部向提供有反应液的所述记录介质提供墨水,所述墨水包含通过反应液凝集的颜色材料;干燥部,所述干燥部在由所述反应液提供部提供反应液之后开始、到由所述墨水提供部提供所述墨水为止的期间,使提供有反应液的所述记录介质干燥;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干燥部的干燥能力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包括:向记录介质提供反应液的工序;使提供有反应液的记录介质干燥的工序;以及将墨水提供给在提供反应液之后进行了干燥的记录介质的工序,其中,所述墨水包含通过反应液凝集的颜色材料,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使记录介质干燥时的干燥能力进行调整。

在被这样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六方式中,根据记录介质的渗透性,对在反应液被提供之后开始直到墨水被提供为止的期间使记录介质干燥时的干燥能力进行调整。其结果是,在将墨水向记录介质提供时,能够更可靠地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记录介质的表面。

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方式所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非全部是必须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为了达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要素进行改变、删除、与新的其它构成要素进行替换、删除限定内容的一部分。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为了达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将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含有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上述的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所含有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组合,将其作为本发明的独立的一个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印刷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局部地示出记录单元的构成的仰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印刷装置所包括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4是示出在印刷处理中执行的动作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片材的种类的渗透性的区别的图;

图6是示出从喷出反应液到喷出墨水为止的时间与图像弊病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7是示出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二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三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印刷系统的一例的主视图。在图1或以下的附图中,根据需要,为了使装置各部分的配置关系明确,一并记载有以z轴为铅垂轴的xyz正交坐标。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坐标轴(的箭头)朝向的方向作为正方向,将其相反方向作为负方向,而适宜地使用。

印刷系统100包括:主机装置200,所述主机装置200根据从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位图数据)来生成印刷数据;以及打印机300,所述打印机300基于从主机装置200接收的印刷数据来印刷图像。该打印机300以卷对卷的方式运送长条的片材s,并且使用喷墨方式对片材s的表面印刷图像。

如图1所示,打印机300包括主体壳体1,该主体壳体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主体壳体1内部配置有:连续放出部2,所述连续放出部2从卷绕有片材s的卷r1连续放出片材s;印刷室3,所述印刷室3向被连续放出的片材s的表面喷出墨水进行印刷;干燥部4,所述干燥部4对附着有墨水的片材s进行干燥;卷绕部5,所述卷绕部5将干燥后的片材s作为卷r2来卷绕。

更详细地,主体壳体1内通过被与xy平面平行地(即水平地)配置的平板状的基台6在z轴方向上划分成上下,基台6的上侧成为印刷室3。在印刷室3内的大致中央部,压板30被固定在基台6的上表面。压板30具有矩形形状,通过与xy平面平行的其上表面,从下侧支承片材s。并且,记录单元31对被支承在压板30上的片材s的表面进行印刷。

另一方面,在基台6的下侧配置有连续放出部2、干燥部4和卷绕部5。连续放出部2相对于压板30被配置在x轴负方向的下侧(图1的左斜下),并包括能够旋转的连续放出轴21。并且,片材s被卷绕在该连续放出轴21上,卷r1被支承。另一方面,卷绕部5相对于压板30被配置在x轴正方向的下侧(图1的右斜下),并包括能够旋转的卷绕轴51。并且,片材s被卷绕在卷绕轴51上,从而卷r2被支承。另外,干燥部4在x轴方向上的连续放出部2和卷绕部5之间被配置在压板30的正下方。

并且,被从连续放出部2的连续放出轴21连续放出的片材s在一边由辊71~77引导一边依次通过印刷室3和干燥部4之后被卷绕在卷绕部5的卷绕轴51上。顺便说一下,辊72、73以隔着压板30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笔直排列(即水平地)配置,以各个顶部与压板30的上表面(支承片材s的面)成同一高度的方式被位置调整。从而,被卷挂在辊72上的片材s直到抵达辊73为止的期间与压板30的上表面滑动接触并在该上表面上水平(x轴方向)地移动。

在印刷室3中,通过被配置在压板30的上侧的记录单元31执行向片材s的印刷处理。该记录单元31通过向片材s的表面喷出反应液之后再向片材s的表面喷出墨水来对片材s的表面印刷图像。也就是说,在印刷室3内的x轴负方向的端部(图1的左端部)设置有盒安装部8,在盒安装部8中能够拆装地安装有贮存反应液的反应液盒81和贮存彼此不同的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盒82。并且,记录单元31能够分别将从反应液盒81供应的反应液和从墨水盒82供应的墨水通过喷墨方式向片材s的表面喷出。

顺便说一下,反应液是使凝集剂溶解到溶剂中的液体,所述凝集剂使墨水所包含的颜色材料凝集。作为凝集剂,能够适宜地使用多价金属盐。作为多价金属盐,例如能够适宜地使用硝酸钙、氯化钙、氯化镁、乙酸钙、乙酸镁和甲酸钙之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作为反应液的溶剂优选为水,除了水之外也可以添加多价醇类、多价醇衍生物等水溶性有机溶剂。

图2是局部地示出记录单元的构成的仰视图。此处,在使用图1和图2,并对记录单元31的细节进行说明。该记录单元31具有:托架32;平板状的支承板33,所述支承板33被安装在托架32的下表面;记录头34、35,所述记录头34、35被安装在支承板33的下表面。在支承板33的下表面,一个记录头34、四个记录头35和一个记录头34在x轴方向上等间距地排列,在各记录头34、35中多个喷嘴n与y轴方向平行地排列。并且,两端的记录头34中的每一个从喷嘴n喷出反应液,被配置在这些记录头34之间的四个记录头35中的每一个从喷嘴n喷出彼此不同颜色的墨水。

返回图1继续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记录单元31的托架32能够与支承板33和记录头34、35一体地移动。也就是说,在印刷室3内设置有与x轴方向平行地延伸的x轴导轨37,托架32当受到x轴马达mx(图3)的驱动力时,沿着x轴导轨37向x轴方向移动。并且,在印刷室3内设置有向y轴方向延伸的y轴导轨(图示省略),托架32当受到y轴马达my(图3)的驱动力时,沿着y轴导轨向y轴方向移动。

并且,例如通过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3-000997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横向扫描方式执行印刷。根据该方式,相对于在压板30的上表面停止的片材s,使记录单元31的托架32在xy面内二维地移动,从而执行印刷。具体来说,记录单元31在使托架32在x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同时执行从记录头35的各喷嘴n向片材s的表面喷出墨水的动作(主扫描)。在该主扫描中,由一个喷嘴n喷出的墨水形成的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一行的图像(线图像)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有多个,从而印刷二维的图像。并且,该主扫描和使托架32在y轴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副扫描被交替地执行,从而执行多次主扫描。

也就是说,记录单元31一旦结束一次主扫描,则进行副扫描使托架32在y轴方向上移动。接着,记录单元31从通过该副扫描移动的位置使托架32在x轴方向(与之前的主扫描相反的朝向)上移动。由此,在已经通过前面的主扫描形成的多个行图像各自之间形成基于新的主扫描的行图像。并且,打印机300通过交替地执行这些主扫描和副扫描,在使托架32往复移动的同时执行多次主扫描,印刷一帧的图像。

尤其是,在该实施方式的各主扫描中,从位于托架32的移动方向的开头的记录头34喷出反应液。也就是说,该记录头34针对在正在执行中的主扫描中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各记录头35喷出墨水的预定的范围喷出反应液。从而,在主扫描中被印刷的各行图像的墨水的颜色材料通过被预先喷出到片材s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作用而凝集,从而定影到片材s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一帧的印刷一边使片材s在x轴方向上间歇地移动一边被反复执行。具体地,遍及压板30的上表面的几乎全域的预定范围成为印刷区域。并且,以与该印刷区域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对应的距离(间歇运送距离)为单位,将片材s向x轴方向间歇地运送,并且对在间歇运送中停止在压板30的上表面的片材s进行一帧的印刷。换言之,当对停止在压板30上的片材s上的一帧的印刷结束时,片材s在x轴方向上只被运送间歇运送距离,片材s的未印刷的表面停止在压板30上。接下来,在该未印刷面上再执行一帧的印刷,当该印刷结束时,片材s再次在x轴方向上被运送间歇运送距离。然后,该一系列动作被反复执行。

为了使在间歇运送中停止在压板30的上表面的片材s保持平坦,压板30包括对停止在其上表面的片材s进行吸引的机构。具体地,在压板30的上表面开设有未图示的多个吸引孔,在压板30的下表面安装有吸引部38。并且,通过吸引部38动作,在压板30的上表面的吸引孔产生负压,从而片材s被向压板30的上表面吸引。并且,为了进行印刷而片材s停止在压板30上的期间,通过吸引部38对片材s进行吸引,由此使片材s保持平坦。另一方面,当印刷结束时,停止吸引部38对片材s的吸引,由此能够实现片材s的流畅的运送。

并且,在压板30的下表面安装有加热器39。该加热器39将压板30加热到预定温度(例如45度)。由此,片材s在接受由记录头34、35进行的印刷处理的同时由压板30的热进行一次干燥。并且,通过该一次干燥促进落点到片材s上的反应液或墨水的干燥。

这样,在接受一帧的印刷的同时被一次干燥后片材s随着片材s的间歇运送而从压板30向干燥部4移动。该干燥部4通过被加热到干燥用的空气来执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处理使落点到片材s上的反应液或墨水完全干燥。然后,接受了干燥处理的片材s随着片材s的间歇运送到达卷绕部5,作为卷r2被卷绕。

以上是印刷系统100所包括的机械构成的概要。接下来,在上述的图1上加上图3,对图1的印刷系统100所包括的电构成进行详细说明。此处,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印刷装置所包括的电构成的框图。

如上所述,印刷系统100包括对打印机300进行控制的主机装置200。该主机装置20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包括对打印机3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打印机驱动器210。顺便说一下,打印机驱动器210通过主机装置200所包括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执行打印机驱动器210用的程序来构建。并且,主机装置200包括以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的存储部220、以及掌管与打印机300的通信功能的通信控制部230。

另外,主机装置200作为与操作员的界面,包括: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监控器240、以及由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输入设备250。顺便说一下,监控器240和输入设备250也可以通过触控面板式的显示器一体地构成。在监控器240上除了印刷对象的图像以外还显示有菜单画面。从而,操作员通过在确认监控器240的同时操作输入设备250,能够从菜单画面打开印刷设定画面来设定片材s的种类、片材s的尺寸、印刷品质、版数等各种印刷条件。

打印机驱动器210具有主控制部211,主控制部211对监控器240的显示、来自输入设备250的输入的处理进行控制。具体地,主控制部211使监控器240显示菜单画面或印刷设定画面等各种画面,并且进行与在各种画面中从输入设备250输入的内容对应的处理。由此,主控制部211根据来自操作员的输入来生成为了控制打印机300而需要的控制信号。

并且,打印机驱动器210具有图像处理部213,所述图像处理部213对于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13生成为了根据图像数据驱动记录头35而需要的印刷数据。具体地,图像处理部213对于该图像数据执行颜色转换处理和半色调处理。也就是说,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图像数据由r、g、b三个颜色成分构成,将各像素的像素值以多个灰度级(例如256灰度级)表示。于是,图像处理部213对图像数据执行颜色转换处理,所述颜色转换处理将r、g、b的颜色成分转换成能够由打印机300印刷的多种颜色成分(例如,y、m、c、k)。并且,图像处理部213对于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执行使用了抖动矩阵的半色调处理。通过该半色调处理,将以多个灰度级表示各像素的像素值的图像数据被转换成印刷数据,所述印刷数据是示出向各像素的墨水点的喷出的有无的二进制数据。

并且,由主控制部211生成的控制信号、由图像处理部213生成的印刷数据经由通信控制部230被转送给设置于打印机300的主体壳体1内的打印机控制部400。该通信控制部230与打印机控制部400之间能够进行双向的串行通信,向打印机控制部400转送控制信号或印刷数据,并且从打印机控制部400接收其响应信号并向主控制部211发送。

该打印机控制部400包括:存储部410、头控制器420和机械控制器430。存储部410由hdd等构成,对印刷处理的执行所需要的程序或从主机装置200发送来的控制信号和印刷数据进行存储。

头控制器420基于从打印机驱动器210发送来的控制信号、印刷数据控制记录头34、35。具体地,头控制器420以适量的反应液被提供给片材s的预定的位置的方式对记录头34的反应液的喷出进行控制。另外,头控制器420基于印刷数据对从记录头35的墨水的喷出进行控制,由此使墨水向印刷数据示出的位置落点。

这时,基于托架32向x轴方向的移动对从记录头34、35的喷出时机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在印刷室3内设置有对托架32的x轴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线性编码器e32。并且,头控制器420通过参考线性编码器e32的输出,以与托架32向x轴方向的移动对应的时机,使反应液或墨水从记录头34、35喷出。

顺便说一下,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来对从记录头34向片材s喷出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占空比)进行控制。具体地,通过将片材s的种类和反应液的占空比对应起来,在存储部410存储有示出与各种片材s的渗透性对应的反应液的占空比的表格411。并且,头控制器420基于将示出印刷对象的片材s的种类的片材信息从控制信号提取的结果和表格411来确定反应液的占空比,以该占空比使记录头34喷出反应液。

另一方面,机械控制器430主要控制片材s的间歇运送和托架32的驱动。具体地,机械控制器430对驱动片材运送系统的运送马达ms进行控制,执行片材s的间歇运送,该片材运送系统由连续放出部2、辊71~77和卷绕部5构成。另外,机械控制器430通过控制x轴马达mx来使托架32执行用于主扫描的向x轴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控制y轴马达my来使托架32执行用于副扫描的向y轴方向的移动。

并且,机械控制器430除了用于印刷处理的上述控制以外能够执行各种控制。例如机械控制器430执行以下的温度控制:基于检测压板30上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s30的输出对加热器39进行反馈控制,或者基于检测干燥部4的内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s4的输出对干燥部4进行反馈控制。

以上是图1的印刷系统所包括的电构成的概要。如上所述,在打印机300执行的印刷处理中,从记录头34将反应液向片材s的表面喷出之后,再从记录头35将墨水向片材s的表面喷出,由此,通过反应液的作用使墨水凝集,从而使其定影到片材s的表面上。在这样的印刷处理中,在反应液落点到片材s的某个范围之后到墨水落点到该范围为止,产生时间滞后。并且,在该时间滞后期间,落点到片材s的表面上的反应液渗透到片材s的内部。这时,需要控制印刷处理,使得在将墨水喷出到片材s的表面时适量的反应液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上。接着,对这点进行说明。

图4是示意性的示出在印刷处理中执行的动作的图。此处,为了区别四个记录头35标注不同的符号35a~35d。在印刷处理中执行的各主扫描中,托架32的移动方向dv的最上游(即末尾)的记录头34不进行反应液的喷出,因此该记录头34的图示被省略。

如图4所示,记录头34、35a~35d从移动方向dv的下流侧以该顺序与移动方向dv平行地等间距p排列,记录头34和记录头35d之间的距离l为i×p。此处,“i”是记录头35的个数(=4),间距p或距离l例如能够作为在各记录头34、35中的喷嘴n的配设范围的几何重心之间的在移动方向dv上的长度来求出。并且,在印刷处理中,记录头34、35a~35d在向移动方向dv以速度v移动的同时向片材s依次喷出反应液或墨水。

尤其,在此处,以将反应液和墨水向片材s的预定范围a喷出的动作为例进行说明。在该例子中,比记录头34设置在靠移动方向dv的上游侧的各记录头35a~35d跟着记录头34,并将墨水喷出到记录头34喷出了反应液的范围a。

也就是说,在t1时刻,记录头34到达范围a的正上方将反应液向范围a喷出。接下来,记录头35a~35d之中,移动方向dv的最下流(即开头)的记录头35a在t2时刻到达范围a的正上方,将墨水向范围a喷出。接下来,在t3、t4时刻,记录头35b、35c分别达到范围a的正上方,将墨水向范围a喷出。最后,记录头35a~35d之中,移动方向dv的最上游(即末尾)的记录头35d在t5时刻到达范围a的正上方,将墨水向范围a喷出。

这时,在t1时刻被提供给片材s的表面的反应液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向片材s渗透,因此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量随着时间经过t2~t5时刻而减少。对此,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产生图像弊病,因此,对于范围a喷出反应液之后、再到喷出墨水为止的时间滞后存在适当范围。但是,记录头35a~35d各自喷出墨水的时刻t2~t5不同,因此需要考虑下面的点。

也就是说,在记录头35a喷出墨水的t2时刻残留在范围a的表面上的反应液多,与此相对,在记录头35d喷出墨水的t5时刻残留在范围a的表面上的反应液少。这时,有可能:当在t2时刻残留的反应液过多时,在图像中发生由从记录头35a喷出的墨水造成的模糊或一端的凹陷,另一方面,当在t5时刻残留的反应液过少时,在图像中发生由从记录头35d喷出的墨水造成的渗色。

因此,当将从反应液的喷出到墨水的喷出为止的时间滞后的适当范围的最小时间作为tn、且将最大时间作为tx时,当从t1时刻到t2时刻为止的时间滞后小于时间tn时,产生由滞留反应液过多而造成的图像弊病,当从t1时刻到t5时刻为止的时间滞后比时间tx长时,产生由残留反应液过少造成的图像弊病。从而,需要从t1时刻到t2时刻为止的时间滞后为时间tn以上从t1时刻到t5时刻为止的时间滞后为时间tx以下。

此处,对于间距p、速度v和距离l,从t1时刻到t2时刻为止的时间滞后以p/v给出,从t1时刻到t5时刻为止的时间滞后以l/v给出。从而,得到如下条件式:

p/v≥tn…(式1)

tx≥l/v…(式2)

当对于速度v求解时,得到如下条件式:

p/tn≥v≥l/tx…(式3)

从而,以满足该式3的方式对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进行调整即可。

在此处,如上所述,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是对能够抑制图像弊病的产生的适当范围进行规定的时间,换言之,表示片材s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剩余量为适量的时间范围。这时,反应液的剩余量依赖于由记录头34提供给片材s的表面的反应液的初始的液量(每单位面积的液量)和片材s的渗透性。从而,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成为通过记录头34提供给片材s的每单位面积的液量和片材s的渗透性来确定的值。

但是,如图5所示,片材s的渗透性根据片材s的种类而不同。在此处,图5是示出根据片材的种类的渗透性的区别的图。在该图的纵轴示出片材s(基材)的种类,在横轴示出片材s的渗透性(吸水速度)。顺便说一下,在渗透性的测定中能够使用由协和精工株式会社的km350d动态扫描吸液计进行的布里斯托法。

从而,为了将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设定为恰当值,需要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来确定提供给片材s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并且,该液量例如能够基于预先进行如下的实验的结果来确定。

图6是示出对喷出反应液之后、再到喷出墨水为止的时间与图像弊病产生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的结果的图。在该图中,示出了:对渗透性不同的3种片材s(片材a、片材g、片材m)进行了一边使从反应液的喷出到墨水的喷出的经过时间t(s)和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即占空比(%)变化、一边确认图像弊病的产生的实验的结果。尤其是,在该图中,第一部分的表是确认到了由于反应液过少引起的图像弊病的产生的结果,第二部分的表是确认到了由于反应液过多引起的图像弊病的产生的结果,第三部分的表是合并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表的结果。在实验中使用的墨水是粘度为3.2cps且表面张力为27.9mn/m的染料墨水,通过眼睛观察被形成的图像,如果没有图像弊病,则实验结果为“○”,如果产生了允许范围的图像弊病,则实验结果为“△”,如果产生了超过允许范围的图像弊病,则实验结果为“×”。

如第一部分的表所示,由于反应液过少引起的图像弊病(渗色)在使用渗透性高的片材s且占空比小的情况下表现显著。另一方面,如第二部分的表所示,由于反应液过多引起的图像弊病(模糊、一端的凹陷)在使用渗透性低的片材s且占空比大的情况下表现显著。其结果是,任何图像弊病的产生都被抑制从而能够形成画质良好的图像的条件为符合第三部分的表中的粗框内的条件。

由此可知,在使用渗透性最小的片材a的片材s的情况下,通过使反应液的占空比(比例)为40%,能够将最小时间tn~最大时间tx设定为0.7秒~1.4秒。在使用渗透性为中程度的片材g的片材s的情况下,通过使反应液的占空比为40%,能够将最小时间tn~最大时间tx设定为0.35秒~1.4秒。另外,在使用渗透性最大的片材m的片材s的情况下,通过使反应液的占空比为80%,能够将最小时间tn~最大时间tx设定为0.35秒~1.4秒。如上所述,通过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调整反应液的占空比,能够确保最小时间tn~最大时间tx宽,能够可靠地满足上面的式3。

于是,打印机控制部400通过执行图7所示的反应液的渗透控制来优化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的反应液的量。图7是示出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一例的流程图。在该渗透控制中,从主机装置200接收的控制信号中提取表示片材s的种类的信息(步骤s101),片材信息所表示的片材s的种类和表格411被进行对比(步骤s102)。在此处,如上所述,表格411对应地示出片材s的种类和反应液的占空比,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示出越大的占空比。然后,确定以与片材s的种类对应的占空比喷出反应液确定(步骤s103)。由此,在印刷处理中,反应液被以与片材s的渗透性对应地确定的占空比来向片材s喷出。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给片材s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被调整。由此,能够以满足上面的式3的方式调整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其结果是,在将墨水提供给片材s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

具体地,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被提供给片材s的反应液从片材s的表面向内部越快地渗透,因此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的反应液的减少变快。于是,当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时,头控制器420使从记录头34提供给片材s的反应液的每单位面积的量越多。由此,在将墨水提供给片材s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

然而,在满足从反应液的喷出到墨水的喷出为止的时间滞后的适当范围时所要求的上面的式3可以认为示出对移动速度v的条件。于是,在接下来示出的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二例中,图8所示的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由打印机控制部400执行。

图8是示出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二例的流程图。在第二例中,也与第一例的步骤s101同样地,获取片材信息,确认片材s的种类(步骤s201)。并且,片材信息所表示的片材s的种类和表格411被进行对比(步骤s202)。但是,与第一例不同的是,第二例的表格411通过将片材s的种类和移动速度v对应起来,示出与各种片材s的渗透性对应的移动速度v。也就是说,移动速度v由式3确定其上限值(=p/tn)和下限值(l/tx)。这时,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越短,其结果是,移动速度v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越大。相反地,片材s的渗透性越低,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越长,其结果是,移动速度v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越小。于是,在表格411中,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越使移动速度v增大。并且,在步骤s203中,基于该表格411确定与片材s的种类对应的移动速度v。

在该实施方式中,记录头34在向移动方向dv移动的同时向片材s喷出反应液,记录头35在以追赶记录头34的方式移动的同时向片材s喷出墨水。由此,向提供了反应液的片材s提供墨水。这时,根据记录头34和记录头35移动的移动速度v,向片材s提供反应液之后、再到提供墨水为止的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在提供墨水时残留在片材s上的反应液的量也发生变化。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记录头34和记录头35的移动速度v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被调整。其结果是,在将墨水提供给片材s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

具体地,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被提供给片材s的反应液从片材s的表面向内部越快地渗透,因此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的反应液的减少越快。于是,当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时,机械控制器430使记录头34和记录头35相对于片材s相对移动的移动速度v越大。由此,在将墨水赋予片材s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

可是,上述的打印机300包括使压板30上的片材s一次干燥的加热器39。从而,通过对加热器39的输出的控制使压板30的温度上下变化,能够调整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量。于是,在接下来示出的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三例中,图9所示的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由打印机控制部400执行。

图9是示出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三例的流程图。在第三例中,也与第一例的步骤s101同样地,获取片材信息,确认片材s的种类(步骤s301)。并且,片材信息所表示的片材s的种类和表格411被进行对比(步骤s302)。但是,与第一例不同的是,第三例的表格411通过将片材s的种类和压板30的温度对应起来,示出与各种片材s的渗透性对应的压板30的温度。具体地,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表格411使压板30的温度越下降。并且,在步骤s303中,基于该表格411确定与片材s的种类对应的压板30的温度。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由记录头34提供反应液之后、再到由记录头35提供墨水为止的期间,加热器39使提供有反应液的片材s干燥。并且,机械控制器430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调整加热器39的干燥能力(即加热器39的输出,进而压板30的温度)。其结果是,在将墨水提供给片材s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

具体来说,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被提供给片材s的反应液从片材s的表面向内部越快地渗透,因此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上的反应液的减少越快。于是,当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时,机械控制器430使加热器39的干燥能力越降低。由此,在将墨水提供给片材s时,能够使合适的量的反应液残留在片材s的表面。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300相当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记录头34相当于本发明的“反应液提供部”的一例,记录头35或记录头35a~35d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墨水提供部”的一例,打印机控制部400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x轴马达mx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部”的一例,移动方向dv相当于本发明的“预定方向”的一例,托架32相当于本发明的“托架”的一例,加热器39相当于本发明的“干燥部”的一例,片材s相当于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一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别示出了: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改变反应液的占空比的控制(第一例)、改变记录头34、35的移动速度v的控制(第二例)、改变加热器39的干燥能力的控制(第三例)。然而,能够适当地组合这些控制。

例如,按照第一例,也可以在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调整了反应液的占空比之后,进一步调整记录头34、35的移动速度v。具体来说,一旦反应液的占空比被确定,则由式3规定的移动速度v的上限值(=p/tn)和下限值(l/tx)被确定。这时,片材s的渗透性越高,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越短,移动速度v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越大。于是,也可以将移动速度v调整为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中央值。或者,也可以在设定中的移动速度v脱离以该中央值为中心的预定范围的情况下,以收敛到该预定范围的方式调整移动速度v。

或者,也可以在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调整了反应液的占空比之后,进一步调整加热器39的干燥能力。也就是说,通过调整加热器39的干燥能力,能够改变上述的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换言之,能够调整移动速度v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于是,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在设定中的移动速度v相对于由调整后的反应液的占空比确定的移动速度v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中央值脱离预定以上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加热器39的干燥能力,使移动速度v靠近该中央值。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使片材s停止了的状态下,使记录头34和记录头35以移动速度v移动。然而,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5-13446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能够以在对喷出反应液的头和喷出墨水的头进行固定并运送记录介质的方式构成打印机300。在相关构成中,通过在将片材s向运送方向运送的同时从记录头34、35喷出反应液或墨水来执行印刷处理。这时,通过根据片材s的渗透性调整片材s的移动速度,能够执行与上述的反应液的渗透控制的第二例同样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记录头34、35a~35d以从移动方向dv的下流侧以该顺序与移动方向dv平行地以等间距p排列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在需要的印刷速度的目标值被预先确定的情况下,得不到满足式3的记录头间间距的解。于是,也可以独立地设定记录头间间距。但是,考虑控制的难易度或画质的提高,喷出含有颜色材料的墨水的记录头35a~35d之间的记录头间间距优选设定为等间距。于是,可以使记录头34和35a之间的记录头间间距与记录头35a~35d间的记录头间间距不同。这时,为了满足式3,最好使记录头34和35a之间的记录头间间距比记录头35a~35d之间的各记录头间间距大。并且,也可以包括记录头间间距调整部,该记录头间间距调整部能够基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400的控制信号对记录头34和35a之间的记录头间间距进行调整,通过基于印刷速度、片材信息所表示的片材s的种类和与其对应的表格411的数据(反应液的占空比、加热器39的干燥能力、最小时间tn和最大时间tx之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头35a~35d间的各记录头间间距等信息,对记录头间间距调整部进行控制,由此以满足式3的方式对记录头34和35a之间的记录头间间距进行调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多次主扫描与副扫描交替地执行来印刷一帧的图像。然而,也可以以用一次主扫描印刷一份的图像的方式构成打印机300。在该情况下,以根据图像所要求的分辨率、多个喷嘴n在y轴方向上等间距排列的方式构成记录头34、35,一边使记录头34、35向x轴方向移动,一边从各喷嘴n喷出反应液或墨水,由此能够执行一帧份的印刷。

符号说明

300…打印机、34…(反应液的)记录头、35、35a~35d…(墨水的)记录头、400…打印机控制部、mx…x轴马达、dv…移动方向、32…托架、39…加热器、s…片材、s101~s103…渗透控制的各工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