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剩余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7455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盒、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剩余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内部贮存有液体的盒、具备该盒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盒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喷射装置有例如喷墨式打印机、喷墨式绘图机等图像记录装置,而在最近,液体喷射装置还发挥能够将极少量的液体准确地喷落于预定位置的优点而被应用于各种制造装置中。例如,被应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显示器制造装置、形成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fed(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的电极形成装置、制造生物芯片(生物化学元件)的芯片制造装置。而且,在图像记录装置中,从液体喷射头喷射液状的油墨,在显示器制造装置中,从液体喷射头喷射r(红色)、g(绿色)、b(蓝色)的各种颜色材料的溶液。此外,在电极形成装置中,从液体喷射头喷射液状的电极材料,在芯片制造装置中,从液体喷射头喷射生物体有机物的溶液。

向上述的液体喷射头供给的液体被贮存在以能够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拆装的方式而被构成的盒的内部。而且,与从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体的量、即液体的消耗量相对应地从盒向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此外,开发有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对盒内的液体剩余量进行预测,并且在液体剩余量低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进行向用户催促盒的更换的通知等。作为对盒内的液体剩余量进行预测的方法有如下的方法,即,使所喷射的液滴的重量乘以所喷射的液滴的数量从而计算消耗量,并基于该消耗量来计算液体剩余量。此外,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即,对液体喷射头内的液体的粘度进行检测,并基于表示液滴的消耗量与液滴的粘度的关系的表格,而对盒内的液体剩余量进行计算(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方法中,需要设置对液体喷射头内的液体的粘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等粘度检测构件,因此不仅液体喷射装置会复杂化,而且还存在液体喷射装置大型化的可能。此外,在由于制造偏差等而导致被贮存在盒中的液体的初始粘度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液滴的消耗量与液滴的粘度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偏离,因此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墨盒内的液体剩余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93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被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液体剩余量的盒、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剩余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盒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被提出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为贮存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的液体,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拆装的盒,所述盒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对与被贮存的所述液体相关的液体信息进行存储,所述液体信息包含与被安装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之前的状态下的所述液体的初始粘度相关的初始粘度信息。

根据该结构,即使由于制造偏差等而导致被贮存在盒中的液体的初始粘度存在偏差,也能够对该盒内的液体的初始粘度信息进行读取,并基于该初始粘度信息来对液体的消耗量进行修正。由此,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液体的消耗量,从而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此外,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为具备上述结构的盒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具有被供给所述液体的压力室以及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并且从所述喷嘴朝向喷落对象喷射所述液体;和控制电路,其基于相对于所述喷落对象形成的图像信息,来对由所述液体喷射头实施的所述液体的喷射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从所述存储部获得的所述初始粘度信息,来对所述液体的粘度为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每一滴液体对应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并且基于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以及所述图像信息来对从所述喷嘴喷射出的液体的消耗量进行计算,并且基于该消耗量来对所述盒内的液体的剩余量进行预测。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此外,由于无需设置传感器等粘度检测构件,因此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为,在所述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所述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下,与所述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所述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下相比,将所述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设为较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此外,在上述各个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优选为,所述图像信息包含与形成在所述喷落对象上的点的大小相关的信息,基于与所述点的大小相关的信息来对所述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另外,在上述各个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优选为,具备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液体的喷射频率相对较高的高频率模式和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液体的喷射频率相对较低的低频率模式,在选择了所述高频率模式的情况下,与选择了所述低频率模式的情况相比,将所述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设为较大。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改变液体的喷射频率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此外,在上述各个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优选为,具备多个上述结构的盒,在各个盒中贮存有种类各不相同的液体,所述控制电路针对每个所述盒,基于从所述存储部获得的所述初始粘度信息,来对所述液体的粘度为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每一滴液体对应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并基于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及所述图像信息来对从所述喷嘴喷射出的液体的消耗量进行计算,并且基于该消耗量来对所述盒内的液体的剩余量进行预测。

根据该结构,能够针对每个盒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另外,在上述各个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优选为,具备多个盒,在各个所述盒中贮存有种类各不相同的液体,多个所述盒中的至少贮存有黑色的液体的黑色盒为上述结构的盒,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从所述存储部获得的所述黑色盒内的液体的所述初始粘度信息,来对被贮存在所述黑色盒中的所述黑色的液体的粘度为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从与所述黑色盒连通的所述喷嘴喷射的每一滴黑色的液体对应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并基于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以及所述图像信息来对从所述喷嘴喷射出的黑色的液体的消耗量进行计算,并且基于该消耗量来对所述黑色盒内的液体的剩余量进行预测。

根据该结构,在至少黑色盒中,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此外,在上述各个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优选为,具备多个盒,多个所述盒中的至少容量最大的大容量盒为上述结构的盒,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从所述存储部获得的所述大容量盒内的液体的所述初始粘度信息,来对被贮存在所述大容量盒中的液体的粘度为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从与所述大容量盒连通的所述喷嘴喷射的每一滴液体对应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并基于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以及所述图像信息来对从所述喷嘴喷射出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进行计算,并且基于该消耗量来对所述大容量盒内的液体的剩余量进行预测。

根据该结构,在至少大容量盒中,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此外,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结构的盒;和对所述初始粘度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

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对盒内的液体的初始粘度信息进行把握。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为液体喷射装置中的盒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方法,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盒,其具备对与被贮存的液体相关的液体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液体喷射头,其具有被供给所述液体的压力室以及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并从所述喷嘴朝向喷落对象喷射所述液体;和控制电路,其基于相对于所述喷落对象形成的图像信息而对由所述液体喷射头实施的所述液体的喷射进行控制,所述液体信息包含与被安装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之前的状态下的所述液体的初始粘度相关的初始粘度信息,在所述液体剩余量检测方法中,基于从所述存储部获得的所述初始粘度信息,来对所述液体的粘度为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每一滴液体对应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并基于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以及所述图像信息来对从所述喷嘴喷射出的液体的消耗量进行计算,并且基于该消耗量来对所述盒内的液体的剩余量进行预测。

根据该方法,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液体剩余量的计算。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打印机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为对打印机的电结构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3为对记录头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对头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5为对墨盒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对初始粘度进行显示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为表示改变了驱动频率时的油墨滴的喷出量的变化的图表。

图8为表示改变了驱动频率时的油墨滴的喷出量的变化的图表。

图9为对修正系数表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为对修正系数表的其他示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虽然在以下所叙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示例而进行了各种限定,但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旨在特别地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喷墨式记录装置(以下称为打印机)为例而进行说明。

图1为对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主视图,图2为对打印机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的框图。作为液体喷射头的一种的记录头2被安装在搭载有墨盒10(本发明的盒的一种)的滑架3的底面侧。墨盒10相对于滑架3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而被安装。而且,该滑架3被构成为,通过滑架移动机构18的驱动而能够沿着导杆4往复移动。即,打印机1通过送纸机构17的驱动而将记录介质(本发明的喷落对象的一种)依次输送到压印板5上,并且使记录头2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同时从该记录头2的喷嘴35(参照图4)喷射油墨(本发明的液体的一种),并喷落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对图像等进行记录。另外,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使墨盒被配置在打印机的主体侧,并且使该墨盒的油墨经过供给管而被输送到记录头2侧。

在打印机1的内部,在相对于压印板5而向主扫描方向的一端侧(图1中右侧)偏离的位置处,设置有作为记录头2的待机位置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处,从一端侧起依次设置有压盖机构6以及擦拭机构7。压盖机构6为,例如具备对待机状态的记录头2的喷嘴面34(参照图4)进行密封的盖等的机构。擦拭机构7为具备在维护工作中对喷嘴面34进行擦拭的擦拭器等的机构。

接下来,对打印机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通过打印机控制器11来实施各部的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控制器11具有接口(i/f)部12、控制电路13、主体侧存储部14以及驱动信号生成部15。接口部12从计算机或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等外部装置45接收印刷数据或印刷命令,或者将打印机1的状态信息输出到外部装置45侧。主体侧存储部14为,对控制电路13的程序以及各种控制所使用的数据进行存储的元件,包含rom、ram、nvram(非易失性存储元件)等。

控制电路13根据被存储在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程序来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13基于从外部装置45输送的包含相对于记录介质形成的图像信息等在内的印刷数据,生成表示在记录动作时从记录头2的哪一个喷嘴35在哪个定时喷射油墨的喷射数据,并将该喷射数据向记录头2的头控制电路16进行发送。此外,根据从线性编码器19输出的编码器脉冲,而生成定时脉冲pts。而且,控制电路13与该定时脉冲pts同步地对印刷数据的传送、由驱动信号生成部15实施的驱动信号的生成等进行控制。此外,控制电路13基于定时脉冲pts,而生成锁存信号lat等定时信号,并向记录头2的头控制电路16进行输出。头控制电路16基于上述喷射数据以及定时信号,而将驱动信号中的驱动脉冲选择性地向压电元件32(参照图4)进行施加。由此,压电元件32被驱动,从而从喷嘴35喷射(喷出)油墨滴,或者以油墨滴不会被喷射出的程度而实施微振动动作。驱动信号生成部15生成包含用于相对于记录介质喷射油墨滴而对图像等进行记录的驱动脉冲在内的驱动信号。

此外,控制电路13还作为油墨消耗量计算构件(喷出计数器)而发挥功能,根据由记录头2实施的油墨滴的喷射(喷出),而对各个颜色的墨盒10的油墨消耗量进行计算。即,该控制电路13针对各个墨盒10,基于图像信息而对油墨滴的喷射次数(驱动脉冲向压电元件32的供给次数)进行计数,并通过使该喷出计数值乘以通过一次喷射动作而喷射的油墨滴喷出量(重量),从而针对油墨的每个颜色来计算油墨的消耗量(以下称为油墨消耗量)。此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特征在于,基于被存储于墨盒10的盒侧存储部49中的初始粘度信息,来对通过一次喷射动作而喷射的设计上的油墨滴喷出量(以下称为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关于这一点,在下文进行详细叙述。该油墨消耗量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而且,控制电路13在该油墨消耗量超过了预先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即,墨盒10内的油墨的剩余量变得较少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显示装置27而向用户通知墨盒10内的油墨剩余量变少的消息。此外,由控制电路13计算出的油墨消耗量的信息还经由i/f12而被输出到外部装置45中。在外部装置45的显示部中,例如,基于来自打印机1侧的油墨消耗量而实施与各个墨盒10内的油墨剩余量相关的显示。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对墨盒10的更换时机进行把握。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送纸机构17、滑架移动机构18、线性编码器19、显示装置27、墨盒10以及记录头2等。滑架移动机构18由安装有记录头2的滑架3以及经由同步带等而使该滑架3移动的驱动电机(例如,dc(直流)电机)等构成(未图示),并且使被搭载在滑架3上的记录头2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送纸机构17由送纸电机以及送纸辊等(均未图示)构成,并且将记录介质依次输送到压印板5上,并使该压印板5上的记录介质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线性编码器19将与被搭载在滑架3上的记录头2的扫描位置相对应的编码器脉冲作为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信息,而向打印机控制器11进行输出。打印机控制器11的控制电路13能够基于从线性编码器19侧接收到的编码器脉冲来对记录头2的扫描位置(当前位置)进行把握。

接下来,对记录头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对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2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对头单元20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2具备支架21、多个头单元20以及固定板22。支架21为对头单元20以及将油墨向该头单元20进行供给的供给流道(未图示)进行收纳的箱体状部件,并且在上表面侧形成有油墨导入单元2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油墨导入单元24上分别安装有合计4种颜色(例如,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的墨盒10。因此,在油墨导入单元24的上表面上,与4种颜色的墨盒10相对应地,竖立设置有合计4根油墨导入针25。油墨导入针25为与墨盒10的油墨供给口48(参照图5)连接的中空针状的部件。墨盒10的内部的油墨从油墨导入针25而被导入至支架21内的供给流道中,并经过该供给流道而被供给到各个头单元20侧。另外,不限定于将油墨导入针25插入到墨盒10中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使被设置在油墨导入单元侧的流道入口处的多孔质部件和被设置在墨盒侧的油墨供给口(油墨导出口)处的多孔质部件进行接触,从而对油墨进行授受。

此外,在支架21的底面侧安装有多个头单元20。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与4种颜色的墨盒10相对应地,在使长度方向和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沿着主扫描方向而并排设置有4个。各个头单元20在相互被定位的状态下而被粘合固定在固定板22上。固定板22为通过例如不锈钢(sus)等形成的金属制的板材,并对头单元20的下表面以及侧面进行保护。此外,在固定板22上,与各个头单元20相对应地形成有4个使各个头单元20的喷嘴板30(即,喷嘴面34)露出的开口部23。因此,被固定在支架21上的各个头单元20的喷嘴35在开口部23处露出。另外,被安装在记录头2上的头单元20并不限定于4个,只要为一个以上即可。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具备喷嘴板30、流道基板31、压电元件32以及头外壳33等,并被构成为这些部件被层压的状态。喷嘴板30为,以预定的间距沿着副扫描方向呈列状地开设有多个喷嘴35的板状的部件,例如,由硅基板或金属制的板材等构成。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板30上,在主扫描方向上并排设置有2条由多个喷嘴35构成的喷嘴列(喷嘴组)。而且,在该喷嘴板30中从喷嘴35喷出油墨的一侧的面为喷嘴面34。即,在喷嘴面34上开口形成有多个喷嘴35。

在流道基板31中,以与各个喷嘴35相对应的方式而形成有多个由多个隔壁划分出的压力室37。在该流道基板31中的压力室37的列的外侧,形成有向各个压力室37供给油墨的共用液室38。该共用液室38经由与该共用液室38相比流道面积较窄的油墨供给口42而与各个压力室37连通。此外,共用液室38在与喷嘴板30相反的一侧,与形成于头外壳33中的油墨导入通道39连通。由此,来自墨盒10侧的油墨经过头外壳33的油墨导入通道39而被导入至共用液室38中。

另外,在流道基板31的与喷嘴板30侧相反的一侧的上表面上,隔着具有弹性的振动板40而形成有压电元件32(致动器的一种)。压电元件32通过依次层压例如由金属构成的下电极膜、由锆钛酸铅等构成的压电体层以及由金属构成的上电极膜(均未图示)而形成。该压电元件32为所谓挠曲模式的压电元件,并且被形成为对压力室37的上部进行覆盖。在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中,与2条喷嘴列相对应地并排设置有2列压电元件列。该2列压电元件列被配置成,在喷嘴列方向上进行观察时压电元件32相互交错的状态。而且,各个压电元件32通过从打印机控制器11经柔性电缆等配线部件41而被施加驱动信号从而变形。由此,在与该压电元件32相对应的压力室37内的油墨中产生压力变动,通过对该油墨的压力变动进行控制,从而从与压力室37连通的喷嘴35朝向记录介质喷射油墨。

接下来,对于向上述的记录头2供给油墨的墨盒10进行说明。图5为示意性地表示墨盒10的结构的立体图。墨盒10具备:外壳46;被形成在该外壳46的内部,并贮存有油墨的油墨室47;具有盒侧存储部49的电路基板50等。外壳46为由树脂等构成的箱体状部件。在该外壳46的下端面(记录头2侧的面)上形成有油墨供给口48。油墨供给口48为与油墨导入针25连接的部分,并与油墨室47连通。因此,当向墨盒10插入油墨导入针25时,被贮存在油墨室47内的油墨会通过油墨导入针25而被供给到记录头2侧。另外,油墨供给口48的开口在初始状态(未被安装在打印机1上的状态)下,被未图示的薄膜密封。由此,能够防止油墨从油墨供给口48的泄漏。此外,能够抑制油墨室47内的油墨的增粘。而且,当将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1上时,油墨供给口48的薄膜会被油墨导入针25破开,从而油墨导入针25被插入到油墨室47内。

电路基板50具备与滑架3侧的未图示的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51,并且在使该连接端子51露出的状态下而被安装在外壳46上。即,通过将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1上,从而连接端子51与滑架3侧的端子连接。由此,打印机1的控制电路13与电路基板50被电连接。在被设置于该电路基板50上的盒侧存储部49中,存储有与被贮存在油墨室47内的油墨相关的油墨信息(本发明的液体信息的一种)。例如,油墨的颜色、油墨的封入日期时间、墨盒10的识别号码等作为油墨信息而被存储于盒侧存储部49中。此外,与墨盒10被安装在打印机1之前的初始状态下的油墨的初始粘度(即,在制造墨盒10时于某个标准温度下所测量的油墨的粘度)相关的初始粘度信息也作为油墨信息而被存储于盒侧存储部49中。另外,作为初始粘度信息,例如,既可以为油墨的初始粘度的值本身,也可以为表示相对于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较高或较低的指标(相对于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设计值)的比例)。此外,油墨的初始粘度处于某一个范围内的情况(例如,标准粘度±2%以内)作为容许范围而存储为“标准”,并且在处于与该范围相比粘度较高的一侧的情况下,作为信息而存储为“高”,在处于与该范围相比粘度较低的一侧的情况下,作为信息而存储为“低”。

这种初始粘度信息被发送至控制电路13中,并且在对油墨消耗量进行计算时被参照。此外,初始粘度信息还被输出到显示装置27或外部装置45的显示部上。例如,图6为表示对初始粘度进行显示的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6的示例中,与蓝绿色(c)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为标准粘度的95%,与品红色(m)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为标准粘度的99%,与黄色(y)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为标准粘度的101%,与黑色(k)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为标准粘度的108%。即,针对被搭载在打印机1上的每个盒而显示有初始粘度信息。另外,作为初始粘度信息,可以显示油墨的初始粘度的值本身,或显示“高”、“低”等指标等。例如,与品红色(m)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以及与黄色(y)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处于容许范围内,从而显示为“标准”。此外,与蓝绿色(c)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由于与容许范围相比较低,因此显示为“低”,与黑色(k)相对应的油墨的初始粘度由于与容许范围相比较高,因此显示为“高”。此外,不仅初始粘度信息,各个颜色的油墨的剩余量等也可以一起显示在画面上。由此,用户能够对各个墨盒10内的油墨的初始粘度信息等进行把握。

接下来,对由控制电路13实施的墨盒10内的油墨的剩余量检测方法进行说明。首先,控制电路13从主体侧存储部14获得在油墨的粘度为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通过一次喷射动作而从喷嘴35喷射的单位喷射量(还称为油墨滴喷出量)。即,获得从喷嘴35喷射的每一滴油墨滴对应的单位喷射量。此处,当驱动频率发生变化时,由于喷嘴35内的弯液面的残留振动的影响等,单位喷射量(油墨滴喷出量)会发生变化(参照图7所示的图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预先使用的驱动频率模式相对应的油墨的标准粘度下的单位喷射量,例如作为表格而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而且,与已确定的驱动频率模式相对应地从主体侧存储部14获得单位喷射量。

具体而言,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信息获得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点的大小相关的信息。由此,驱动频率(即,从喷嘴35喷射的油墨的喷射频率)被确定。例如,在从喷嘴35喷射一次油墨滴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小点的模式下,驱动频率比较慢。此外,在从喷嘴35喷射两次油墨滴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中点的模式下,驱动频率与形成小点的模式相比较快。另外,在从喷嘴35喷射4次油墨滴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大点的模式下,驱动频率与形成中点的模式相比更快。即,形成大点的模式与驱动频率相对较高的高频率模式相对应,形成小点的模式与驱动频率相对较低的低频率模式相对应,驱动频率处于它们之间的形成中点的模式与标准模式相对应。总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形成大点的模式、形成中点的模式以及形成小点的模式中,将油墨的标准粘度下的单位喷射量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而且,根据所要形成的点尺寸,而从主体侧存储部14获得单位喷射量。另外,在主体侧存储部14中存储与驱动频率模式(或者点尺寸)相对应的单位喷射量的修正值,并基于修正值而对预先规定的标准驱动频率以及标准粘度下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从而也能够求出与驱动频率(所要形成的点尺寸)相对应的单位喷射量。

此处,单位喷射量还随着油墨的粘度变化而变化。关于这一点,基于图7及图8所示的表示驱动频率与油墨滴喷出量(即,单位喷射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进行说明。图7及图8的图表中的横轴为驱动频率。此外,图7的图表中的纵轴为绝对的油墨滴喷出量。另外,图8的图表中的纵轴为相对的油墨滴喷出量,详细而言,为相对于标准粘度下的油墨滴喷出量的偏离量(%)。即,图8为表示在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粘度高的一侧)的油墨以及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粘度低的一侧)的油墨中,油墨滴喷出量相对于标准粘度下的油墨滴喷出量偏离了多少百分比的图表。此外,在图7的图表中,针对标准粘度的油墨、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粘度高的一侧)的油墨、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粘度低的一侧)的油墨这三种油墨,绘制了驱动频率与油墨滴喷出量之间的关系。另外,图7及图8所示的粘度高的一侧的油墨的粘度以及粘度低的一侧的油墨的粘度相对于标准粘度的偏离量大致相同。换言之,粘度高的一侧的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之差的绝对值和粘度低的一侧的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之差的绝对值大致相同。

如图7的图表所示,可以得出,油墨滴喷出量以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粘度高的一侧)、标准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粘度低的一侧)的顺序而变多。此外,可以得出,无论油墨为哪种粘度(即,标准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粘度高的一侧)、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粘度低的一侧)),都存在驱动频率较低的一方油墨滴喷出量较少,驱动频率较高的一方油墨滴喷出量较多的倾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某一频率(例如,20(khz))下,油墨滴喷出量达到峰值,并且存在随着驱动频率由此变高,油墨滴喷出量减少的倾向。

此外,如图8的图表所示,可以得出,无论油墨的粘度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一侧以及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一侧中的哪一种,都存在随着驱动频率变高,油墨滴喷出量的偏离量(即,与标准粘度下的油墨滴喷出量之差的绝对值)变大的倾向。另外,可以得出,该油墨滴喷出量的偏离量存在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一侧大于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一侧的倾向。例如,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一侧的偏离量的峰值约为13%,相对于此,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一侧的偏离量的峰值约为7%。认为其原因是,油墨的粘度越低则弯液面的残留振动越难以衰减,从而喷射油墨滴时由于残留振动而导致的影响变大。

以此方式,对应于油墨的粘度,油墨滴喷出量(单位喷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实际的油墨滴喷出量相对于标准粘度下的设计上的油墨滴喷出量发生偏离,因此,基于从盒侧存储部49获得的初始粘度信息来对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例如,将与初始粘度信息相对应的修正系数作为表格而预先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并且从该表格获得与初始粘度信息相对应的修正系数。而且,通过该获得的修正系数来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对于这种使用了修正系数表的修正方法,参照图9所示的修正系数表的一个示例而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同或者在容许范围内(以下,适当地将该范围内的粘度称为标准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图9的表格中的“标准”),由于每一滴油墨滴对应的单位喷射量与标准粘度下的单位喷射量,即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设计值)大致相同,因此不实施单位喷射量的修正。即,无论是形成哪一种点尺寸的模式,即,无论是哪一种频率模式,修正系数都为0%。

此外,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图9的表格中的“高”),每一滴油墨滴对应的单位喷射量与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相比较少。因此,以使单位喷射量变小的方式进行修正。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无论在形成哪一种点尺寸的模式下修正系数都成为负数。而且,从图9所示的与较高的粘度相对应的修正系数中,选择与形成所选择的点尺寸的模式相对应的修正系数。例如,当选择了形成大点的模式时,选择-6%的修正系数。此外,当选择了形成中点的模式时,选择-4%的修正系数。另外,当选择了形成小点的模式时,选择-4%的修正系数。将该选择的修正系数与单位喷射量相乘,并将由此获得的值与该单位喷射量相加(在该情况下,由于修正系数为负值,因此从该单位喷射量中减去所获得的值的绝对值),从而获得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

此处,如上所述,存在随着驱动频率变高,油墨滴喷出量的偏离量(即,与标准粘度下的油墨滴喷出量之差的绝对值)变大的倾向(参照图8),因此,优选为,以随着与此相对应地形成的点尺寸变大而使修正系数的绝对值变大的方式来对表格进行设定。换言之,优选为,在选择了形成大点的模式(高频率模式)的情况下,与选择了形成小点的模式(低频率模式)的情况相比,将针对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即,修正系数的绝对值)设为较大。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较高的粘度下,形成大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与形成中点及小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相比较大。另外,形成中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与形成小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相同。

另一方面,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图9的表格中的“低”),每一滴油墨滴对应的单位喷射量与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相比变多。因此,以使单位喷射量变大的方式进行修正。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无论在形成哪一种点尺寸的模式下,修正系数都成为正数。而且,从图9所示的与较低的粘度相对应的修正系数中,选择与形成所选择的点尺寸的模式相对应的修正系数。例如,当选择了形成大点的模式时,选择+9%的修正系数。当选择了形成中点的模式时,选择+7%的修正系数。当选择了形成小点的模式时,选择+6%的修正系数。将该选择的修正系数与单位喷射量相乘,并且将由此获得的值与该单位喷射量相加,从而获得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

此处,也与初始粘度信息为较高的粘度的情况相同,优选为,以随着点尺寸变大而使修正系数的绝对值变大的方式,对表格进行设定。换言之,优选为,在选择了形成大点的模式(高频率模式)的情况下,与选择了形成小点的模式(低频率模式)的情况相比,将针对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即,修正系数的绝对值)设为较大。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较低的粘度下,形成大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与形成中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相比较大。此外,形成中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与形成小点的模式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相比较大。

而且,如上所述,油墨滴喷出量的偏离量存在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一侧大于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一侧的倾向(参照图8),因此,优选为,在点尺寸(驱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以使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一侧的绝对值大于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一侧的方式而对修正系数进行设定。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形成大点、中点及小点的各模式中,较低的粘度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大于较高的粘度的修正系数的绝对值。总之,优选为,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下,与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相比,将针对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换言之,修正系数的绝对值)设为较大。

如上所述,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而且,控制电路13基于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以及图像信息,而对从喷嘴35喷射出的油墨的消耗量(油墨消耗量)进行计算。具体而言,通过使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与从图像信息获得的油墨滴的喷射次数相乘,从而对油墨消耗量进行计算。该油墨消耗量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并被累计。而且,控制电路13基于该累计值来对墨盒10内的油墨的剩余量进行预测。这种油墨的剩余量预测针对每个墨盒10而实施。此外,例如基于用户的指示等,各个墨盒10的油墨的剩余量被显示在显示装置27等上。另外,对于油墨的剩余量变少的墨盒10,例如通过显示装置27等通知给用户。另外,所获得的油墨的剩余量还可以存储于对应的墨盒10的盒侧存储部49中。

以此方式,基于初始粘度信息来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并基于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求出油墨消耗量,因此,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油墨消耗量。其结果为,能够对墨盒10内的油墨的剩余量更准确地进行把握。即,基于初始粘度信息来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并且基于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来对墨盒10内的油墨的剩余量进行预测,因此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此外,由于无需设置传感器等粘度检测构件,因此打印机1的结构变得简单。另外,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下,与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相比,将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设为较大,从而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另外,由于根据与点的大小相关的信息(即,驱动频率)而改变了修正系数,换言之,基于与点的大小相关的信息而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了修正,因此,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即,在根据点的大小而改变驱动频率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在选择了驱动频率相对较高的模式(高频率模式)的情况下,与选择了驱动频率相对较低的模式(低频率模式)的情况相比,将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设为较大,从而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此外,由于油墨的剩余量预测针对每个墨盒10实施,因此能够对每个墨盒而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驱动频率(频率模式)而求出单位喷射量,并基于从盒侧存储部49获得的初始粘度信息来对该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无论驱动频率如何都将单位喷射量设为固定的值,并使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包含改变了驱动频率的情况下的偏离量。对于基于这种修正系数实施的墨盒10内的油墨的剩余量检测方法,参照图10所示的修正系数表的其他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电路13从主体侧存储部14获得在油墨的粘度为预先规定的标准粘度的情况下,且以预先规定的标准驱动频率喷射油墨的情况下(例如,选择了形成中点的模式(标准模式)的情况下)的单位喷射量(设计值)。基于从盒侧存储部49获得的初始粘度信息而对该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即,从图10所示的修正系数表获得与初始粘度信息相对应的修正系数,并且根据该修正系数与单位喷射量而对油墨消耗量进行计算。

例如,在将驱动频率设为与标准驱动频率相同的值的情况下(例如,选择了标准模式的情况下),并且在从盒侧存储部49获得的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同或在容许范围内(以下称为标准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图10的表格中的初始粘度与驱动频率双方均为“标准”),修正系数为0%。即,在该情况下,每一滴油墨滴对应的单位喷射量与标准驱动频率及标准粘度下的单位喷射量、即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设计值)大致相同,因此不实施单位喷射量的修正。另一方面,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标准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将驱动频率设为与标准驱动频率相比较高的值的情况下(例如,选择了高频率模式的情况下),单位喷射量与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设计值)相比变大。因此,以使单位喷射量变大的方式进行修正。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初始粘度为“标准”且驱动频率为“高”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4%。此外,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标准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将驱动频率设为与标准驱动频率相比较低的值的情况下(例如,选择了低频率模式的情况下),单位喷射量与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设计值)相比变小。因此,以使单位喷射量变小的方式进行修正。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初始粘度为“标准”并且驱动频率为“低”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3%。

此外,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图10的表格中的初始粘度为“高”),若以相同的驱动频率进行比较,则单位喷射量与为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单位喷射量相比变少。具体而言,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将驱动频率设为与标准驱动频率相同的值的情况下,单位喷射量与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设计值)相比变小。因此,以使单位喷射量变小的方式进行修正。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初始粘度为“高”并且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4%。而且,在较高的粘度下将驱动频率设为较高的情况下,修正系数与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的值相比变大,在将驱动频率设为较低的情况下,修正系数与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的值相比变小。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初始粘度为“高”并且驱动频率为“高”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2%。此外,在初始粘度为“高”并且驱动频率为“低”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7%。

另外,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图10的表格中的初始粘度为“低”),若以相同驱动频率进行比较,则单位喷射量与为标准粘度的情况下的单位喷射量相比变多。具体而言,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将驱动频率设为与标准驱动频率相同的值的情况下,单位喷射量与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的单位喷射量(设计值)相比变大。因此,以使单位喷射量变大的方式进行修正。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初始粘度为“低”并且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7%。而且,在较低的粘度下,在将驱动频率设为较高的情况下,修正系数与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的值相比变大,在将驱动频率设为较低的情况下,修正系数与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的值相比变小。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初始粘度为“低”并且驱动频率为“高”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14%。此外,在初始粘度为“低”并且驱动频率为“低”的情况下,修正系数选择+2%。

而且,通过将该选择的修正系数与单位喷射量相乘,并将由此获得的值与单位喷射量相加(在修正系数为负值的情况下,从单位喷射量减去修正系数的绝对值),从而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控制电路13使该修正后的单位喷射量与从图像信息获得的油墨滴的喷射次数相乘,从而对油墨消耗量进行计算。该油墨消耗量被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14中,并被累计。而且,控制电路13基于该累计值来对墨盒10内的油墨的剩余量进行预测。

另外,如上所述,存在随着驱动频率变高,油墨滴喷出量(单位喷射量)的偏离量(即,油墨滴喷出量之差的绝对值)变大的倾向(参照图8),因此,在本示例的油墨的剩余量检测方法中,也优选为,在初始粘度相同的情况下,以随着驱动频率变高而使修正系数的绝对值变大的方式来对表格进行设定。换言之,优选为,在相同的初始粘度下,在选择了驱动频率相对较高的模式(高频率模式)的情况下,与选择了驱动频率相对较低的模式(低频率模式)的情况相比,将针对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设为较大。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标准粘度及较低的粘度下,驱动频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的修正系数相对于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的修正系数的偏离量(两个修正系数之差的绝对值),与驱动频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的修正系数相对于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的修正系数的偏离量相比较大。

此外,如上所述,油墨滴喷出量的偏离量存在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一侧大于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一侧的倾向(参照图8),因此,在本示例的油墨的剩余量检测方法中,也优选为,在驱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以使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一侧的绝对值大于油墨的粘度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一侧的绝对值的方式来对修正系数进行设定。即,优选为,在相同的驱动频率下,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下,与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相比,将针对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换言之,与标准粘度的修正系数之差的绝对值)设为较大。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驱动频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驱动频率为标准的情况下以及驱动频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的各模式下,初始粘度较低的情况下的修正系数相对于标准粘度的修正系数的偏离量(两个修正系数之差的绝对值),与初始粘度较高的情况下的修正系数相对于标准粘度的修正系数的偏离量相比较大。

以此方式,由于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中包含改变了驱动频率的情况下的偏离量,因此,无论驱动频率如何,被修正之前的单位喷射量都为固定的值,从而不需要对单位喷射量进行计算的工序。其结果为,油墨消耗量的计算变得容易。而且,在图10所示的修正系数表中也是,在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低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下,与初始粘度信息为表示与标准粘度相比较高的粘度的信息的情况相比,将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设为较大,因此,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此外,在选择了驱动频率相对较高的模式(高频率模式)的情况下,与选择了驱动频率相对较低的模式(低频率模式)的情况相比,将单位喷射量的修正量设为较大,因此,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另外,即使在根据点的大小而改变驱动频率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参照被存储于盒侧存储部49中的修正系数表,来获得与驱动频率(点尺寸)及初始粘度相对应的修正系数,并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了修正,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求出单位喷射量的计算式预先存储于主体侧存储部中,并将驱动频率(点尺寸)及初始粘度信息代入计算式中从而求出单位喷射量。此外,虽然在上述方式中所例示的修正系数表为,驱动频率(点尺寸)及初始粘度分别被分为3个分区(范围)的3×3的表格,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具备驱动频率(点尺寸)及初始粘度分别被分为更细的分区的修正系数表。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油墨的剩余量预测针对每个墨盒10而被实施,但并不限定于此。优选为,至少针对贮存有与黑色(k)相对应的油墨的墨盒(黑色墨盒),实施油墨的剩余量预测。由此,至少在与消耗量较多的黑色(k)相对应的墨盒中,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黑色油墨的剩余量)的计算。另外,在多个墨盒中,在被贮存的油墨的容量不同的情况下,优选为,至少针对容量最大的墨盒(大容量盒),实施油墨的剩余量预测。由此,至少在容量最大的墨盒中,能够实现更准确的油墨剩余量的计算。

另外,由于油墨的粘度会根据温度而发生变化,即,单位喷射量也会根据记录头2内的油墨的温度而发生变化,因此也可以根据温度而进一步对油墨消耗量进行修正。例如,在记录头2内具备温度测量构件,并基于由该温度测量构件测量出的温度,进一步对基于初始粘度信息而被修正了的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此外,作为这种修正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即,针对每个温度而具备如图9或图10中所例示的修正系数表,并选择与所测量出的温度相对应的修正系数表来对初始粘度信息进行修正。或者,也可以采用根据温度而进一步对如图9或图10中所例示的修正系数表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的方法,或将求出单位喷射量的计算式预先存储于盒侧存储部中,并将驱动频率(点尺寸)、初始粘度信息以及温度信息代入计算式中从而求出单位喷射量的方法等。另外,只需至少基于初始粘度信息而对单位喷射量进行修正即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与单位喷射量相关的参数来实施该单位喷射量的修正。在该情况下,既可以配合基于初始粘度信息的修正,与此同时实施基于其他参数的修正,也可以与基于初始粘度信息的修正分开,而另行实施基于其他参数的修正。总之,只要是至少基于初始粘度信息来对油墨剩余量进行计算,则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而且,虽然在上述内容中作为液体喷射装置而列举喷墨式记录装置1为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即: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的制造的具备颜色材料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于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fed(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的具备电极材料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于生物芯片(生物化学元件)的制造的具备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等。通过显示器制造装置用的颜色材料喷射头,作为液体的一种而喷射r(red)、g(green)、b(blue)的各个颜色材料的溶液。此外,通过电极形成装置用的电极材料喷射头,作为液体的一种而喷射液状的电极材料,并且,通过芯片制造装置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作为液体的一种而喷射生物体有机物的溶液。

符号说明

1…打印机;2…记录头;3…滑架;4…导杆;5…压印板;6…压盖机构;7…擦拭机构;10…墨盒;11…打印机控制器;12…接口部;13…控制电路;14…主体侧存储部;15…驱动信号生成部;16…头控制电路;17…送纸机构;18…滑架移动机构;19…线性编码器;20…头单元;21…支架;22…固定板;23…开口部;24…油墨导入单元;25…油墨导入针;27…显示装置;30…喷嘴板;31…流道基板;32…压电元件;33…头外壳;34…喷嘴面;35…喷嘴;37…压力室;38…共用液室;39…油墨导入通道;40…振动板;41…配线部件;42…油墨供给口;45…外部装置;46…外壳;47…油墨室;48…油墨供给口;49…盒侧存储部;50…电路基板;51…连接端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