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制造生产线用打钢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059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管制造生产线用打钢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打钢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不锈钢管制造生产线用打钢印装置大多包括一上钢印轮、下钢印轮,及支架,所述上钢印轮、下钢印轮分别通过辊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为了调节上钢印轮、下钢印轮之间的缝隙,以适应不同厚度的不锈钢片通过,在支架上还设有调节上钢印轮进行升降的手轮组件。这样的打钢印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当不锈钢片被传入到打钢印装置时,打钢印装置只能以钢印轮的周向作为间距在不锈钢片上打印出钢印,这样的结构使用户不能根据其所生产的不锈钢管的长度设置钢印与钢印之间的间距和在产品上钢印的数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钢印轮不停转动打钢印,还会导致上钢印轮、下钢印轮、与上钢印轮、下钢印轮的辊轴、支架等磨损较快,大大地缩短了使用寿命短;二是,现有的打钢印装置还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来调节上钢印与下钢印之间的缝隙,采用手动的调节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且调节工序也较为繁琐,同时调节起来也很难保证调整的精准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制造生产线用打钢印装置,该打钢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用户可控制钢印的产品上的钢印与钢印之间的间距、间歇式的打印工序,有效地减少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磨损,大大增长了产品使用寿命、自动化调节,使用方便,调节精准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锈钢管制造生产线用打钢印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支架、升降气缸、升降架、上辊轴、下辊轴、上压轮、下打印轮、计米器,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左导向架、右导向架及连接左导向架、右导向架的安装板;所述升降架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左导向架、右导向架上;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安装板上,且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与升降架连接,以驱动升降架沿左导向架、右导向架作上下升降运动;所述上压轮套装在上辊轴上,该上辊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架上;所述下打印轮套装在下辊轴上,该下辊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导向架、右导向架上,且所述下打印轮位于上压轮的下方;所述计米器安装在安装板上,该计米器与升降气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包括左滑块、右滑块及连接左滑块、右滑块的顶板,所述左滑块、右滑块上分别设有滑槽,在左导向架、右导向架的上部分别相对应地设有滑轨,所述左滑块通过滑槽与滑轨相套装而安装在左导向架上,所述右滑块通过滑槽与滑轨相套装而安装在右导向架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顶板连接;所述上辊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滑块、右滑块之间。

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左遮挡块、右遮挡块,所述左滑块、右滑块还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上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滑块、右滑块的通孔中,所述左遮挡块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左滑块上并将左滑块上的通孔遮挡住,所述右遮挡块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右滑块上并将右滑块上的通孔遮挡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计米器与升降气缸,通过计米器控制升降气缸驱动上压轮下降来实现打钢印的工序,令到在往产品上打钢印时,使钢印与钢印之间的间距得到控制,使用户可以根据所需制造的不锈钢管成品的长度来设置钢印与钢印之间的间距和产品上钢印的数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间歇式的打钢印工序,有效地减少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磨损,大大增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打钢印时,是通过升降气缸来控制上压轮的下降距离,从而控制了打钢印时上压轮与下打印轮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要厚度的不锈钢片通过,不需要手动调节,使用方便,调节精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左导向架、12-右导向架、13-安装板、14-转轴孔、15-滑轨、2-升降气缸、3-升降架、31-左滑块、32-右滑块、33-顶板、34-通孔、4-上辊轴、5-下辊轴、51-转轴头、52-限位槽、6-上压轮、7-下打印轮、71-钢印模具、8-计米器、9、左遮挡块、10-右遮挡块、2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不锈钢管制造生产线用打钢印装置,包括支架1、升降气缸2、升降架3、上辊轴4、下辊轴5、上压轮6、下打印轮7、计米器8,所述支架1包括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及连接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的安装板13;所述升降架3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上;所述升降气缸2安装在安装板13上,且该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13与升降架3连接,以驱动升降架3沿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作上下升降运动;所述上压轮6套装在上辊轴4上,该上辊轴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架3上;所述下打印轮7套装在下辊轴5上,在下打印轮7上设有钢印模具71,该钢印模具71可以是字模或者图案模,该下辊轴5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上,且所述下打印轮7位于上压轮6的下方;所述计米器8安装在安装板13上,该计米器8与升降气缸2连接,在实际实施时,在计米器8与升降气缸2之间设有控制电路模块,该控制电路模块所应用的是常规电器电路,在控制电路模块中会设有一电磁阀,该控制电路模块接收到计米器8的信号后,控制电磁阀开合,使与升降气缸2动作,实现对升降气缸2的控制。通过计米器8控制升降气缸2驱动上压轮6下降来实现打钢印的工序,令到在往产品上打钢印时,使钢印与钢印之间的间距得到控制,使用户可以根据所需制造的不锈钢管成品的长度来设置钢印与钢印之间的间距和产品上钢印的数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间歇式的打钢印工序,有效地减少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磨损,大大增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打钢印时,是通过升降气缸2来控制上压轮6的下降距离,从而控制了打钢印时上压轮6与下打印轮7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要厚度的不锈钢片通过,不需要手动调节,使用方便,调节精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架3与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合理,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升降架3包括左滑块31、右滑块32及连接左滑块31、右滑块32的顶板33,所述左滑块31、右滑块32上分别设有滑槽,在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的上部分别相对应地设有滑轨15,所述左滑块31通过滑槽与滑轨15相套装而安装在左导向架11上,所述右滑块32通过滑槽与滑轨15相套装而安装在右导向架12上;所述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与顶板33连接;所述上辊轴4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滑块31、右滑块32之间。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辊轴4与升降架3之间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左遮挡块9、右遮挡块10,所述左滑块31、右滑块32还分别设有通孔34,所述上辊轴4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滑块31、右滑块32的通孔34中,所述左遮挡块9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左滑块31上并将左滑块31上的通孔34遮挡住,所述右遮挡块10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右滑块32上并将右滑块32上的通孔34遮挡住,所述的左遮挡块9、右遮挡块10还具有将上辊轴4进行限位的作用,以避免上辊轴4在转动时发生较大幅度的偏移。

为了使下辊轴5与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合理,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左导向架11、右导向架12的下部上分别设有转轴孔14,所述下辊轴5穿置于左导向架11的转轴孔14与右导向架12的转轴孔14中。

为了方便用户更换下打印轮7,以方便用户根据产品的型号或品牌打印出不同的钢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两种方便用户更换下打印轮7的方案:

一种是: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限位块20,所述下辊轴5的其中一端设有转轴头51,在转轴头51的侧旁设有限位槽52,所述限位块20套置在限位槽52中,且该限位块20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右导向架12上,当需要更换下打印轮7时,只需要松开固定限位块20的螺丝,再拔动转轴头51,使下辊轴5从左导向架11的转轴孔14中取出,并将旧的下打印轮7取下,再更换上新下打印轮7后再下辊轴5的端部再次插入到左导向架11的转轴孔14中,最后再将限位块20固定在右导向架12上,即可完成更换工序。

二种是:该方案同样有包括限位块20,所述下辊轴5的其中一端设有转轴头51,在转轴头51的侧旁设有限位槽52,所述限位块20套置在限位槽52中,且该限位块20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左导向架11上。该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结构是一样的,更换下打印轮7的步骤同样相同,只是因为下辊轴5在安装时先穿过左导向架11的转轴孔14,在插入到右导向架12的转轴孔14中,所以造成了转轴头51设置的位置与第一种方案相反。该方案在附图中没有示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