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3563发布日期:2019-10-19 02:5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丝印机是线路板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传送装置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下的传送装置一般通过升降装置可隐藏设在机台上,在线路板传输时,通过升降装置将传送装置抬升至高于机台上表面,便于线路板运输;而在线路板丝印时,通过升降装置将传送装置下降至低于机台上表面,避免影响线路板的丝印精度。但是因为升降装置固定的升降行程,往往会使传送装置上升后的高度与线路板进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较难匹配,容易出现传送装置被抬升后高于上料装置的出料口而导致上料困难、影响自动丝印机的丝印效率,或者传送装置抬升后低于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使线路板从上料装置的出料口跌落到传送装置上而导致线路板发生位移,影响自动丝印机的丝印质量。且通过调节升降装置的安装位置来调节传送装置的抬升高度比较麻烦也十分费时,不利于日后设备的保养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简单,无需调节升降装置的安装位置便可实现传送装置与上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配合,便于生产和日后设备的保养维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

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包括自动丝印机的印刷平台、传输带装置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印刷平台上表面凹设有传输凹槽,所述传输带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带装置以及第二传输带装置,所述第一传输带装置通过升降装置设置在传输凹槽上;所述第一传输带装置进料端设有一转轴,所述第二传输带装置通过转轴可上下转动的与第一传输带装置铰接,且工作时,第一传输带装置通过铰接处带动第二传输带装置同向运转;还设有用于支起第二传输带装置进料端的调节支撑座。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带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主动滚轮、第一从动滚轮、驱动电机、第一传输带、驱动齿轮、同步带及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滚轮连接在第一支撑架出料端,所述第一从动滚轮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传输带套装在第一主动滚轮和第一从动滚轮上,所述第一主动滚轮上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支撑架连接固定且其输出轴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同步带套装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

其中,所述第二传输带装置包括与第一支撑架铰接的第二支撑架,安装在第二支撑架进料端的第二从动滚轮及套装在第二从动滚轮和第一从动滚轮上的第二传输带。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下还设有多个用于绷紧第一传输带的张紧轮。

其中,所述第二传输带上均匀凸设有多条与第二传输带转动方向相垂直的凸条。

其中,所述调节支撑座包括Y型支架、支撑滚轴、调节螺母以及底座,所述Y型支架的底端为螺杆,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杆活动连接在通孔中,所述调节螺母套装在螺杆上并配合底座的上表面限制螺杆的活动,所述支撑滚轴转动的安装在Y型支架的两顶端之间并与第二传输带装置的底面滚动抵接。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为分别固定安装在印刷平台传输凹槽两端的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分别与第一传输带装置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升降装置设在印刷平台传输凹槽上的第一传输带装置解决了线路板传送效率和丝印精度的问题;而通过转轴铰接在第一传输带装置进料端的第二传输带装置,在第一传输带装置被升降装置升高或降低时,其出料端通过转轴跟随第一传输带装置升高或降低,其进料端始终通过自重搁置在调节支撑座上,仅需通过调整调节支撑座的支撑高度便可确保传输带装置的进料端的高度与进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齐平,确保线路板上料后传输过程的平稳性,有效避免因传输带装置与进料装置出料口高度落差引起的线路板传输问题,且调节支撑座的设计十分便于日后设备的保养维护,性价比十分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升起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上述图中,1.印刷平台,2.传输凹槽,3.第一传输带装置,301.第一支撑架,302.第一主动滚轮,303.第一从动滚轮,304.驱动电机,305.第一传输带,306.驱动齿轮,307.同步带,308.从动齿轮,4.第二传输带装置,401.第二支撑架,402.第二从动滚轮,403.第二传输带,5.转轴,6.张紧轮,7.凸条,8.Y型支架,9.支架滚轴,10.调节螺母,11.底座,12.通孔,13.第一升降气缸, 14.第二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包括自动丝印机的印刷平台1、传输带装置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印刷平台1上表面凹设有传输凹槽2,所述传输带装置包括第一传输带装置3以及第二传输带装置4,所述第一传输带装置3通过升降装置设置在传输凹槽2上;所述第一传输带装置3进料端设有一转轴5,所述第二传输带装置4通过转轴5可上下转动的与第一传输带装置3铰接,且工作时,第一传输带装置3通过铰接处带动第二传输带装置4同向运转;还设有用于支起第二传输带装置4进料端的调节支撑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丝印机的传送装置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升降装置设在印刷平台1传输凹槽2上的第一传输带装置3解决了线路板传送效率和丝印精度的问题;而通过转轴5铰接在第一传输带装置3进料端的第二传输带装置4,在第一传输带装置3被升降装置升高或降低时,其出料端通过转轴5跟随第一传输带装置3升高或降低,其进料端始终通过自重搁置在调节支撑座上,仅需通过调整调节支撑座的支撑高度便可确保传输带装置的进料端的高度与进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齐平,确保线路板上料后传输过程的平稳性,有效避免因传输带装置与进料装置出料口高度落差引起的线路板传输问题,且调节支撑座的设计十分便于日后设备的保养维护,性价比十分高。

所述第一传输带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架301、第一主动滚轮302、第一从动滚轮303、驱动电机304、第一传输带305、驱动齿轮306、同步带307及从动齿轮308,所述第一主动滚轮302连接在第一支撑架301出料端,所述第一从动滚轮303安装在转轴5上,所述第一传输带305套装在第一主动滚轮302和第一从动滚轮303上,所述第一主动滚轮302上安装有从动齿轮308,所述驱动电机304与第一支撑架301连接固定且其输出轴轴连接有驱动齿轮306,所述同步带307套装在驱动齿轮306和从动齿轮308上。工作时,驱动电机304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306工作,驱动齿轮306通过同步带307带动从动齿轮308转动,从动齿轮308带动第一主动滚轮302转动,第一主动滚轮302带动套装在第一主动滚轮302和第一从动滚轮303上的第一传输带305转动,该装置装置结构简单又可靠,故障率低,仅需根据第一传输带305的磨损程度将其更换便可,维护成本较低。

为了使第二传输带装置4与第一传输带装置3同步运转,保持线路板传输的平稳,所述第二传输带装置4包括与第一支撑架301铰接的第二支撑架401,安装在第二支撑架401进料端的第二从动滚轮402及套装在第二从动滚轮402和第一从动滚轮303上的第二传输带403。当第一传输带装置3运转时,套装在第一从动滚轮303和第二从动滚轮402上的第二传输带403被转动的第一从动滚轮303带动运转,实现第二传输带装置4与第一传输带装置3的同向且同步地运转。

为了避免第一传输带305在运转的过程中发生松动、打滑,所述第一支撑架301下还设有多个用于绷紧第一传输带305的张紧轮6,多个张紧轮6使得第一传输带305更加紧绷的套装在第一主动滚轮302和第一从动滚轮303上。

为了避免当第二传输带装置4随第一传输带装置3提升而倾斜提升时,在倾斜的第二传输带装置4上的线路板出现打滑、位移现象,所述第二传输带403上均匀凸设有多条与第二传输带403转动方向相垂直的凸条7,多条凸条7增加了第二传输带403与线路板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了线路板可能出现的打滑、位移现象。

为了使调节支撑座的调节更加方便,且为了减少第二传输带装置4与调节支撑座之间的摩损,所述调节支撑座包括Y型支架8、支架滚轴9、调节螺母10以及底座11,所述Y型支架8的底端为螺杆,所述底座11上开设有通孔12,所述螺杆活动连接在通孔12中,所述调节螺母10套装在螺杆上并配合底座11的上表面限制螺杆的活动,所述支架滚轴9转动的安装在Y型支架8的两顶端之间并与第二传输带装置4的底面滚动抵接。

为了第一传输带装置3能够平稳的升降,避免设备长时间运行后第一传输带装置3出现一端过重而倾斜升降的现象,所述升降装置为分别固定安装在印刷平台1传输凹槽2两端的第一升降气缸13和第二升降气缸14,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3和第二升降气缸14分别与第一传输带装置3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