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24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用一有喷墨口的喷墨头,用于在布置于记录区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能大大地减少对所形成的影象质量的不利的影响,例如由于墨滴的沾附所引起的记录介质的皱纹。
一般地说,当油墨被喷在记录介质上时,喷墨记录装置需要减少记录介质上形成的皱纹或波纹变形(后面称为折皱)的影响,以稳定记录质量,并在记录介质的表面和记录头之间保持一恒定的间隙。并且,要求能防止由于其固有特性所引起的记录介质从台板向记录头浮起,如果湿气等存在时,记录介质的固有特性使其易于卷曲。
所以,作为能达到上述目的例子,通常有下面结构的装置。首先,如日本专利申请NO.4-69264说明书所公开的记录装置,其结构是在记录介质的送进方向的上游侧用一压页件将记录介质压在台板上。其次,在日本专利申请NO.61-95966和NO.3-29359的说明书中也公开了一种装置,其中,一组小直径孔形成于台板上,通过负压产生装置产生吸力,而使记录介质和台板紧密接触。
然而,根据第一个先有技术,其通过一压页件在记录区的上游侧压在台板上,其预定的效果大大降低了,虽然如果打印区域较窄,并且在送进方向从打印区域上游侧的施压位置到下一个施压位置(例如排页辊)的距离更短的话,这种布置可能是有效的,但如果记录头的打印宽度更宽,并且从目前的被压位置到下一个要压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更长,则能使记录介质产生折皱或更易于浮起。特别是当记录图象以高密度形成时,大量的油墨冲击在记录介质上。于是,就发生较大的折皱,甚至使记录介质能触到打印头,于是,能形成一受干扰的图象,或堵塞记录头。
根据第二种先有技术,其中,是通过产生负压来吸记录介质,这种装置必然很大,而导致很高的成本,以及在进行吸气和排气时产生很大的噪声。另外,当使用不同型号的记录介质时,对于台板上不被任何记录介质覆盖的小直径孔要重新布置其密封装置,所以要根据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不同型号来进行密封布置,所以使其很难达到所要求的吸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能采用一种简单的布置结构来限制记录介质的折皱(记录介质的折皱是与喷墨记录的进行一同发生的)和记录介质的浮动,而得到一高质量的记录图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通过采用一种结构,能至少在打印区域使记录介质具有波纹形状而具有稳固性,以致不允许即使卷曲的记录介质在朝向记录头的方向浮动,从而得到一高质量的记录图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通过在台板上布置一组凸凹不平的部分,和至少使其凹部形成的部件,使记录介质向台板侧移动而形成一波纹形状,以致在凹部发生确保其朝下的折皱,这就防止了记录介质向喷墨记录头侧浮动,从而能得到一高质量的记录图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使用通过在一记录区域内的记录介质上喷墨而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手段,该装置包括将记录介质送至记录区域的装置,并具有一机构,能使在横向于记录介质送进方向的方向使记录介质具有凸凹不平的部分。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是一部分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台板装置的附近。
图2是一透视图,显示了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3是沿图2中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5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6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7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8是图7中沿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一部分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台板装置的附近。
图10是一部分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台板装置的附近。
图11是一部分正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关系。
图12是一透视图,显示了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13是沿图12中A-A线的剖视图,显示了垂直水印纸在记录之前和之后的状态。
图14是沿图12中A-A线的剖视图,显示了水平水印纸在记录之前和之后的状态。
图15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16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17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18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
图19是沿图18中19-19线的剖视图。
图20是一部分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台板和压页板的附近。
图21是一剖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台板和压页板的附近。
图22是一剖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台板和压页板的附近。
本发明所应用的喷墨记录装置是这样的装置,其有一装在安装组件上的喷墨头,通过喷墨头上的喷墨口在位于记录区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喷墨。因此,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其中,喷墨头和用于将油墨供应到喷墨头上的墨盒整体成形并装在记录头安装组件上;以及另一种方式,其中,喷墨头和墨盒为单独的元件,喷墨头有一墨盒支架,用于装设墨盒,然后安装在记录头安装组件上;或这种方式,其中,仅喷墨头安装在记录头安装组件上,而墨盒布置在记录装置主体一侧。要装在记录头安装组件上的喷墨头包括所谓的全线式喷墨头,其喷墨口在横向于记录区域中的记录介质送进方向的全宽上布置;和所谓的连续式喷墨头,其装在一作为记录头安装组件的滑架上,在横向于记录区域中记录介质送进方向的方向往复运动,以进行一线或多线的线记录。另外,前述的记录装置可以是这样的喷墨头,其能喷射黑色墨液,黄色墨液,洋红墨液,深兰墨液,或在预处理墨液中的几种或所有种墨液。另外,前述的喷墨头可以有电热转换元件,其位于与喷墨口导电连接的油墨通道上,通过电热转换元件产生的热能从喷墨口喷墨或类似物;或具有位于油墨通道上的压电元件,通过压电元件的振动或体积变化而从喷墨口喷墨或类似物。
本发明的优选应用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其具有前述的记录装置(至少记录头安装装置),和相对于记录头安装装置用于支承记录介质的台板,其布置于记录区域。这些装置应具有能将记录介质支承于记录区域的机构,其在横向于记录介质送进方向的方向有一组不平整部。该机构具有至少一组在横向于记录介质送进方向的方向布置于相应位置的突出部,以支承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背面。另外,其可以在前述突出部之间布置另外的有较低高度的单一的或一组突出部,在这方面,其可以使每一组较低的突出部具有不同的高度。
(第一实施例)图1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台板组件的主要部分。
在图1中,标号1表示一喷墨记录头,通过喷墨进行记录;2表示一滑架,可以移动,同时支承记录头1;3表示一导轨,用于支承和引导滑架2;4表示一支承轨,用于支承滑架2;5表示一导辊,其从滑架2上伸出,在支承轨4上运行,同时支承滑架;6表示一定时皮带,其绕一滑轮(未示)拉紧,直接与一电机(未示)相连,以驱动滑架2;7表示一盖,用于在记录头1处于待机状态时,保护和防止记录头1的喷嘴干燥和沾污。
标号8表示一记录介质;9表示在送页侧的驱动辊,用于运送记录介质;10表示一承受辊,其在送页侧随着驱动辊9的转动而转动,其通过偏置机构(未示)偏置于驱动辊9上,并与驱动辊9合作在送页侧形成一对承受辊11。
标号12表示一位于排页侧的驱动辊,用于排出记录介质8;标号13表示一在排页侧随驱动辊12转动而转动的排页辊,其通过一偏置装置(未示)而压在驱动辊12上,于是,与驱动辊12一起在排页侧形成一对排页辊14。用一电机(未示)通过一传动装置来驱动在送页侧的驱动辊9和在排页侧的排页辊12。
标号15表示一台板,其朝向记录头1,其上在平行于记录纸送进的方向形成有一组肋16。在这方面,只要肋16布置于台板上,以至其能在横向于记录介质送进的方向能在记录介质表面上形成不平整部就行,并且其位置相对于台板至少不垂直于记录介质送进的方向。
标号18表示一压页板,其跟随由台板15定形后的记录介质8的表面,其以这种方式布置,使台板15的肋16和压页板18的平的部分20相互接触。向台板15侧突出的突出部19相对于台板15上肋16之间形成的凹部17布置,并通过偏置装置(未示)向台板15侧偏置。
在上述结构的装置中,记录头1利用一电机(未示)通过定时皮带6在记录介质8上往复运动,并通过将墨点喷在记录介质8的特定部位而进行记录。
另一方面,通过供页装置(未示),将记录介质8送到承受辊对11的辊隙位置。在其偏差被校正之后,通过电机(未示)和传动装置(未示)的驱动,由承受辊对11的转动将记录介质8进一步送向记录位置。这时,压页板18在朝向台板15的方向偏置,使记录介质呈波纹形状,通过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和台板15的肋16,使波纹形状的顶部形成于台板15的肋部16,凹部形成于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
现在,参照图2和3描述记录介质8记录前和记录后的状态。
图2是一透视图,显示了图1所示部件的简化的形式。图3是沿图2中3-3线的放大的剖视图。
在上述的记录操作中,已经通过压页板18的记录介质8稍呈波纹形状,如图3的虚线所示,其顶部位于台板15的肋部16,凹部位于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象是以高密度形成,记录介质23处于这种状态主要使用水作为溶剂的大量油墨冲击在其上,由于记录介质的膨胀而使其尺寸变大。这里,在记录区域之前,记录介质23固定地位于台板15的肋16(波纹形的记录介质23的顶部)与压页板18的一组接触点处。于是,即使膨胀发生了,其也不会运动,同时,在一组肋之间的间隙17中也没有调整的运动。所以,由于这种膨胀,使记录介质23主要在肋之间的间隙17中扩展。
另外,在这方面,突出部19预先将记录介质向下压。所以,波纹形状(折皱)没有例外地都朝向下,因此,在高密度的记录已进行之后,能使记录介质处于标号24所表示的状态。并且,记录介质的膨胀是作为均匀地分布在许多肋之间的间隙17中的折皱而发生。所以,能抑制每个单独的折皱使其很小,所以,记录介质不会向记录头1侧浮动。
并且,有一个问题由于大气环境而使记录介质发生卷曲。这一问题特别是与大气环境中湿度的剧烈变化有关。在高湿环境中,由于记录介质吸收水分和膨胀,所以这一问题常常发生。在低湿的情况下,由于包含在记录介质中的水分释放到外界,所以引起记录介质的收缩,而使其出现卷曲。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使记录介质具有波纹形状,而使其具有稳定性,从而减轻了可能发生在记录介质上的卷曲的影响。于是,记录介质不会向记录头1侧浮动。
(第二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标号。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
在第一实施例中,压页板18布置于记录区域的上游侧,但在第二实施例中,一压页板34同样地布置于记录区域的下游侧,如图4所示。
通过一转动装置(未示),压页板34可绕一排页辊13在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在装入记录介质8时,该板处于双点划线35所示的状态。其被退回以致不妨碍记录介质的装入。在其他时间,该板保持实线34所示的状态,以使记录介质8有波纹形状。
以此方式,能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波纹形状,于是能更可靠地得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即使当记录介质8的尾部在记录区域通过压页板18之后,也能持续地使记录介质具有波纹形状。
(第三实施例)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这里,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标号。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
标号25表示一组凸壁,其布置于对着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的位置,并允许其进入台板15的肋之间的间隙17达到与突出部19相同的程度,一由电机(未示)驱动的转轴26支承凸壁25,并使凸壁25以与记录介质8的送进速度的相同圆周速度转动,以致当凸壁25压在记录介质8上时,凸壁25不会阻碍其送进。
标号27表示用于排页的凸壁,其随布置于排页侧的驱动辊12的转动而转动;通过偏置装置(未示)使这些凸壁在朝向排页驱动辊12的方向偏置。轴28作为排页凸壁的转动中心。
采用上述结构,凸壁25用作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的同样目的。所以,能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形成波纹形状,并能可靠地防止记录介质8向记录头1侧浮动。并且,即使在记录介质8的尾部通过压页板18之后,其也能持续地形成波纹形状。
图6是该结构的透视图,其中,对上述结构另外设置了清洁器29,以除去附着在凸壁25和排页凸壁27上的记录油墨。
如图6所示,排页凸壁27和加压凸壁25均匀地压在凸壁清洁器29上。
在上述结构中,凸壁清洁器29随排页凸壁27的转动而转动,并使凸壁25随清洁器的转动而转动。于是,其使凸壁25的圆周速度基本等于排页辊12的圆周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结构已被描述例如通过凸壁25压住记录介质8,虽然这种凸壁是很有效的,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凸壁,只要形成一结构能实现上述功能和特性就行,这是因为即使当油墨喷在记录介质上后的凝固是慢的,不稳定的记录油墨也不容易转移到它们上面。并且,上述的凸壁25进入台板15的肋之间的间隙17的量是与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的相同,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进入量。
(第四实施例)本发明是上面第三实施例描述的凸壁25是布置在排页辊上。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主要部分透视图。图8是沿图7中8-8线的放大剖视图。其中,与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相同部件标以相同的标号。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
在图7和8中,标号31表示一带式排页辊,其具有凹部32和突出部33,并由一电机(未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凹部32布置于台板15上肋之间的间隙17的延长线上,而突出部33形成于肋16的延长线上,并与肋16的高度相同。
凸壁25分别布置于凹部32上,处于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的相同位置和相同的进入量,并通过支架(未示)可转动地支承和固定在各自位置。排页凸壁27由支架(未示)可转动地支承,当这些凸壁压在突出部33上时,其能随排页辊的转动而转动。
凸壁清洁器30是用于除去沾附在凸壁25和排页凸壁27上的油墨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它们各随每个排页凸壁27的转动而转动,并随每个凸壁清洁器的转动而使每对凸壁25转动。
在上述结构中,带式排页辊31的凹部32和凸壁25起着台板15上的肋17之间的间隙17和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的相同作用。突出部33起着台板15的肋16的相同作用。所以,其能可靠地提供波纹形状,直到记录介质8被排出,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记录介质8浮起。
并且,凸壁25和排页凸壁27布置于相同的线上。所以,各排页辊能布置于送页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使其能更早地挤住记录介质。于是,向下游侧方向的送进能更可靠。
在上面所述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如果承受辊对11和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之间的距离较短,由于承受辊对11的挤住可能会妨碍记录介质8形成波纹形状。所以,可以在各驱动辊9上形成在供页侧与波纹形状的凹槽相一致的凹部。
并且,由于翘曲等原因,记录介质的左右边缘易于向记录头1侧浮动,所以,最好在供页方向布置与记录介质边缘一致的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和在下游侧的突出件,以将记录介质边缘向下压,如图3所示。
如果要使用有几种尺寸的记录介质,应将压页板18的突出部19和在下游侧的突出件布置成位置可调的,以使记录介质的各边能可靠地朝向下。
(第五实施例)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标号。重复的描述被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是通过一偏置装置(未示)使一平的压页板21偏置于台板15一侧,以使其靠在台板15的肋16上。本实施例限于使用在垂直水印纸的记录装置中。
当垂直水印纸吸收水分时,其特性使其易于在与送页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膨胀。所以,通过固定垂直水印纸的位置,其能在肋16和平压页板21相接触的若干位置上于肋之间的各间隙17中产生折皱。另外,因为肋之间的各间隙17的上部也由平压页板调节,所以,能使折皱可靠地向下,使记录介质不会向记录头1侧浮起。
(第六实施例)图10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台板附近的部分透视图。
在图10中,一喷墨头101装在滑架102上。滑架102由导轨103支承,一导辊104从滑架102上伸出,其与一支承轨105接触。当滑架由一电机(未示)通过定时皮带106驱动时,其沿导轨103和支承轨105扫描。
另一方面,供页机构(未示)将记录介质107送至承受辊对110的辊隙位置(挤压位置),承受辊对110由驱动辊108和一承受辊109构成,驱动辊108在供页侧用于运送记录介质107,当承受辊109通过偏置装置(未示)而压在驱动辊上时,其随驱动辊108的转动而转动;然后,纠正记录介质的偏差。其后,通过电机(未示)使承受辊对110转动,使记录介质通过朝向记录头101的台板111和压页板112之间的通道而运送到记录位置。这里,一组肋113和高度低于肋113的辅助肋114平行于供页方向布置于台板111上。在这方面,只要肋16被布置在台板上而能沿横向于供页的方向在记录介质表面形成不平整部就行,并且至少这种布置不能垂直于供页方向。并且,突出部116布置于压页板112上,各向台板的对应凹部115伸出,位于台板111的肋113和辅助肋114之间。通过偏置装置(未示)使压页板112的水平部分偏置于肋113从而靠在它们上面。
然而,从台板的凹部115到肋113,辅助肋114的顶部和突出部116之间的相互关系是L2<H<L1其各高度是L1,L2和H,分别如图11所示。当记录介质107与各肋113和突出部116接触时,其呈一连续的波纹形状,顶部处于各肋部113处,并在垂直于供页方向的截面上通过两肋113之间。
现在,对运送到记录位置的记录介质107,用记录头101进行扫描,并在特写位置喷上墨点而进行记录。然后,通过由排页侧的驱动辊118和排页辊119形成的排页辊对120使记录介质在箭头a所示方向排出,驱动辊118由一电机(未示)驱动,排页辊119通过偏置装置(未示)而偏置于驱动辊上,并随驱动辊118向排页侧的转动而转动。于是,被排出的记录介质贮存在一排页盘(未示)中。
现在,参照图12,13和14分别对在垂直水印纸和水平水印纸上记录之前和之后记录装置的状态进行描述。在上述的记录作业中,已经通过压页板112的记录介质107具有波纹形状,其顶部是在与各肋113的接触平面上,处于台板111的肋114之间的各间隙之中,凹部是在其与压页板112的突出部116的接触平面上。这里,由于卷曲等原因,记录介质107的左右边缘易于向记录头101侧浮动。所以,压页板112的突出部116,在供页方向下游侧的突出件布置成与记录介质边缘一致。于是,如图13和14所示,记录介质边缘部被向下压。如果要使用许多种尺寸的记录介质,压页板112的突出部116和下游侧的突出件应被布置成使所要使用的每种记录介质的左右边缘被向下压。然而,当试图将各种尺寸的左右边缘布置成被向下压时,就出现一左右边缘集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肋113的间距太窄,波纹形状的曲率就增加,这就与记录介质107的基本被制成能保持平整的特性相矛盾。于是,在一些肋113之间的间隙中最终不会形成凹部。通过试验已经证实在这种情况下,反而能产生朝向记录头侧的上升的突出部。
所以,就要求肋113相对于压页板112的突出部116和下游的突出件变为稀疏。然而,如果想要通过肋113之间的间隙来吸收其延伸,当使用易于在与供页相垂直的方向扩张的记录介质(垂直水印纸)每个单个的折皱就变的更大,于是,其与记录头1的距离更大。所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另外布置了辅助肋114,以减少在这种记录介质上的折皱。
在图13中,已经通过压页板112的垂直水印纸呈如虚线所示的波纹形状121a。这时,如果图象以高密度形成,垂直水印纸121a就处于这样的状态使用水作为主要溶剂的大量记录油墨落在其上。由于膨胀,垂直水印纸121a的尺寸变的更大。这里,当垂直水印纸吸收水分时,其特性使其易于在与供页相垂直的方向膨胀。现在,通过肋113和压页板112之间的一组接触部位的接触(即,呈波纹形状的垂直水印纸121a的顶部),垂直水印纸被固定地定位,即使其产生膨胀也难于移动。反之,因为运动不能在肋113之间的间隙中调节,所以,由膨胀所引起的垂直水印纸121a的扩张主要发生于肋113之间。另外,如果由于膨胀引起的扩张更大,垂直水印纸121a均匀地靠在辅助肋114上,而在一组肋113和辅助肋114之间的间隙中(即,在台板的凹部115)产生折皱。另外,其被布置成通过突出部116预先使折皱向下移动。于是,使折皱无例外地都朝下,而使垂直水印纸在记录后处于图13中212b所示的状态。以此方式,纸的膨胀被分布在一组肋113中,另外,通过台板上一组凹部115中的辅助肋114而使其成为均匀的折皱。所以,其能减小每个单独的折皱,并且,记录介质不会向记录头101侧浮动。
下面,参照图14,描述水平水印纸在记录前后状态。已以通过压页板112的水平水印纸呈现如虚线所示的波纹形状122a。这时,如果图象以高密度形成,水平水印纸也膨胀而增大尺寸。这里,当水平水印纸吸收水分时,其特性使其易于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膨胀。所以,可以认为水平水印纸122a的折皱是发生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但使其在沿与供页相同方向延伸的肋113之间的间隙中预先具有一波纹形状(如图14所示的水平水印纸),而不允许在供页的相同方向发生折皱。于是,在记录之后,仅有在与供页相垂直方向稍延伸的部分被吸收了,水平水印纸在记录后的状态如图14中122b所示。所以,其能缩小折皱,并且,记录介质不会向记录头侧浮起。
另外,也存在称为卷曲的现象,这在垂直和水平水印纸中都出现。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湿度的剧烈变化所引起的纸的卷曲现象。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使记录介质具有波纹形状。所以,使记录介质具有稳定性,而能克服卷曲,也不存在其向记录头101侧浮起的可能性。
(第七实施例)图15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记录介质通过记录装置的台板和压页板的状态。在第六实施例中,压页板112布置于记录区域的上游侧,但在第七实施例中,一压页板224也布置于记录区域的下游侧,如图15所示。通过一个转动装置(未示),压页板224绕排页辊219在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当记录介质207被装上时,该板处于双点划线224’所示的状态,被退回以防止阻碍记录介质的运送。在其他时间,该板处于实线224所示的状态,而使记录介质207具有波纹形状。于是,其能在记录区域的上游和下游侧提供波纹形状,于是,能更可靠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且,甚至在记录介质207的尾部已通过记录区域上游侧的压页板212之后,其也能持续地使记录介质具有波纹形状。
(第八实施例)图16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记录介质通过记录装置的台板和压页板的状态。这里,省略了对与第六和第七实施例相同部件的描述。
在第八实施例中,凸壁326布置于朝向记录区域下游侧压页板312突出部316的相应位置,以致凸壁进入肋313之间间隙一个相同的量,如图16所示。一凸壁轴327用于支承凸壁326。一电机(未示)驱动凸壁轴327转动。这种布置使凸壁326的圆周速度与记录介质的送进速度相等,以防止凸壁326在记录介质307上运行时会产生任何阻碍。在凸壁326的下游侧,布置有由排页凸壁轴329支承的排页凸壁328,能使记录介质307从记录装置中排出。通过一偏置装置(未示),排页凸壁328偏置于排页侧的驱动辊318,并随驱动辊而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凸壁326起到与压页板312的突出部316相同的作用。所以,其能在记录区域的上游和下游侧提供波纹形状,并能可靠地防止记录介质307向记录头侧浮起。并且,即使在记录介质307的尾部通过压页板312之后,凸壁326也能持续地提供波纹形状。
图17是一透视图,显示了具有清洁器的第八实施例中,记录介质通过记录装置的台板和压页板的状态。清洁器430能除去沾附在第八实施例中的凸壁326和排页凸壁328上的记录油墨。如图17所示,清洁器430均匀地压在凸壁426和排页凸壁428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清洁器430随排页凸壁428而转动,另外,凸壁426随清洁器而转动。所以,凸壁426能以与驱动辊418相同的圆周速度向排页侧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对凸壁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使用凸壁,只要能达到上述目的就行。并且,所描述的凸壁的进入量是与压页板的突出部相同,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进入量。
(第九实施例)图18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九实施例中记录介质通过台板和压页板之间的状态。图19是沿图18中19-19线的剖视图。第九实施例是将第八实施例中的凸壁326布置于排页侧的驱动辊上。与第六和第八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的描述将被省略。
图18和19中,一驱动辊布置在排页侧,一带式排页辊534具有凹部531,第一突出部532和第二突出部533。一电机(未示)驱动带式排页辊534转动。凹部531形成于台板515的凹部延长线上,而第一突出部532分别形成于肋513的延长线上,第二突出部533分别形成于辅助肋514的延长线上。这些突出部的高度与肋513和辅助肋514的高度相同。凸壁526布置于凹部531上,处于和压页板512和突出部516的相同位置,并有相同的进入量,凸壁526由固定架(未示)可转动地支承于一固定位置。排页凸壁528由固定架(未示)可转动地支承,并压在第一突出部532上,随排页辊而转动。清洁器530可除去沾附在凸壁526和排页凸壁528上的记录油墨。在本实施例中,各清洁器随各个排页凸壁528的转动而转动,并使每对凸壁526随相应的清洁器的转动而转动。
在上述结构中,带式排页辊534的凹部531和凸壁526起与台板的凹部515和突出部516的相同作用。第一突出部532和第二突出部533起与肋513和辅助肋514相同的作用。所以,其能可靠地使记录介质507具有波纹形状,直到其被排出,并能更可靠地防止记录介质507浮起。并且,因为凸壁526和排页凸壁528布置于相同的线上,排页辊能在供页方向的上游侧被布置得更向前,而使其能更早地压住记录介质,而更可靠地将它们传送到下游侧。
在上述的第六至第九实施例中,如果承受辊对110,210,310,410或510和压页板112,212,312,412或512的突出部116,216,316,416或516之间的距离较短,在一些情况下,承受辊对110,210,310,410或510的夹住(压紧)可能会妨碍记录介质形成波纹形状,而其能在对应于排页侧108,208,308,408或508的驱动辊的台板凹部115,215,315,415或515的位置提供波纹形状的凹部。
(第十实施例)图20是一部分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十实施例记录装置的台板和压页板的附近。与第六至第九实施例相同部件的描述不再重复。
本实施例的结构是通过一偏置装置(未示)将一平的压页板635偏置于台板611侧,使其能靠在台板611的肋613上。该实施例的装置限用于在垂直水印纸上进行记录。
这里,如前所述,当垂直水印纸吸收水分时,其特性使其易于在与供页相垂直的方向膨胀,所以,仅通过将垂直水印纸的位置固定于肋613和平压页板635之间的一组接触位置,就能在台板的凹部615产生折皱。并且,记录介质的上表面由平压页板635调节,能使折皱可靠地朝向下,所以记录介质不会向记录头侧浮起。
(第十一实施例)图21是一透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台板和压页板的附近。
在上面描述的第六至第十实施例中,已举例说明了肋113,213,313,413,513或613和辅助肋114,214,314,414,514或614为交替布置,但在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其能在肋713之间布置一组辅助肋714。
(第十二实施例)图22是一剖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台板和压页板的附近。
如图22所示,可以使肋813之间的辅助肋814具有不同的高度。在上述结构中,因为在肋813之间布置有一组辅助肋814,所以,其能防止垂直水印纸的折皱更低。
如上所述,根据各实施例,能在通过喷墨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减小由于油墨渗入记录介质而形成的各个单独的折皱,并且,能使折皱朝向下,于是,能达到一有意义的目的防止记录介质和记录头相互接触。
另外,作为本发明这种作用的一个结果,能使记录介质表面和记录头之间的距离更短,所以,能增加所排出的油墨颗粒的喷射准确性。并且,通过使记录介质具有波纹形状而使其具有稳定性,从而能防止记录介质由于本身的卷曲而浮起。
换句话说,本发明能防止由于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卷曲或折皱所引起的记录图象质量的下降,而能通过喷墨进行良好的记录。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采用通过对位于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喷墨而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方式,包括用于将记录介质送至记录区域的装置,并具有一机构,能使所述记录介质在横向于其送进方向的方向形成凸凹不平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具有一压页板,其与所述台板的突出部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朝向所述台板的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元件,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与所述台板的突出部接触的压页板,其具有朝向所述台板的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元件,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台板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一在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上游侧与所述台板的突出部接触的压页板,其具有朝向所述台板的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件,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加压件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下游侧的台板的一组凹部定位,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向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下游侧台板一组凹部的加压件是可转动的凸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一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上游侧与所述台板的突出部接触的压页板,其具有朝向所述台板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件,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一位于所述台板下游端附近,并朝向所述台板一组凸凹不平部定位的辊子,其具有基本与所述凸凹不平部相同的截面;可转动地伸入所述辊子凹部的凸壁;靠在所述辊子突出部的凸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其所述一组突出部的高度是两种或多种;一与所述台板最高的突出部接触的压页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其一组突出部的高度是两种或多种;朝向所述台板上的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件,用于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朝向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其一组突出部的高度是两种或多种;一与所述台板的最高突出部接触的压页板,其具有朝所述台板上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件,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其一组突出部的高度是两种或多种;一与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上游侧的台板最高突出部接触的压页板,其具有朝向所述台板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件,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在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下游侧朝向所述台板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件,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下游侧的朝向台板一组凹部的加压件是可转动的凸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送进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一朝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定位的台板,在与供页相同的方向于朝向喷墨记录装置的平面上提供一组凸凹不平部,其一组突出部的高度是两种或多种;一与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区域上游侧的台板的最高突出部接触的压页板,其具有朝向所述台板一组凹部定位的加压件,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台板侧;一位于所述台板下游端附近,并朝向所述台板的一组凸凹不平部定位的辊子,其截面与所述凸凹不平部基本相同;可转动地伸入所述辊子凹部的凸壁;靠在所述辊子突出部的凸壁。
全文摘要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通过向在记录区域的记录介质上喷墨进行记录的方式,包括送进记录介质至记录区域的装置,并具有一机构,能在横向于供页的方向上使记录介质具有凸凹不平的形状,因此,当用喷墨记录装置记录图象时,能减小因油墨渗入记录介质而形成的各个折皱,并可靠地使折皱朝向下,以防止记录介质与记录头接触,而形成高质量的图象。
文档编号B41J11/02GK1126662SQ951168
公开日1996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日
发明者大山一夫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