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32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带打印设备。
本发明所涉及的此类带打印设备是已知的。它们利用准备接收印刷影像的一定量的带和用于将图像转印至带上的装置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盛装带子的壳体或带盒装有一定量的图像接收带和一定量的图像转移带。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移带(色带)重叠地穿过带打印设备的印字区。例如在欧洲专利EP-A-0267890(Vartronics Inc.)中公开了这种与带盒一同运行的带打印设备。已经制造出其它的印刷设备,其中借助于干文字压印工艺或软片压印工艺将文字转印至图像接收带上。在所有这些打印设备中,图像接收带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即它包括一适于接收印刷影像的上层,该上层借助于一层粘结剂固定在一可剥离的底层上。
在如例如欧洲专利EP-A-0487313(Esselte Dymo.N.V)所述的另一种带打印设备中,带盒装有一定量的图像接收带和一定量的图像转移带,图像接收带具有与参照欧洲专利EP-A-0267890在上文中所述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为了利用现有的带打印设备进行印刷操作,必须使一热的印刷头和一共同运转的压印辊处于操作位置,在此位置,图像接收带靠在压印辊上,而印刷头靠在图像转移带或(通常)色带上。在操作位置,印刷头和压印辊相互作用,产生了实施印刷操作所必需的接触压力。为了能安装不同的带盒,设有用于将印刷头和压印辊移至非操作位置的装置,在此位置,印刷头和压印辊之间相互保持一定间距。具体而言,可通过移动印刷头或压印辊达到此目的。根据欧洲专利EP-A-0487313,该移动可与一盖子相关联;上述盖子可相对于外侧关闭带打印设备的带盒安装座。
现有的带打印设备的一个缺点是即使在未装入带盒并且使盖子闭合的情况下,压印辊和印刷头仍然相互接触。由于印刷头对弹性的压印辊作用以接触力,压印辊所产生的变形明显大于装有带盒时所产生的变形。显然,采用一个不是精确的圆柱体构形的压印辊是不可能获得高的印刷质量的。
根据先有技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发明一种带打印设备,在其中可实现始终良好的印刷质量。
根据本发明,可由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实现此目的。
本发明的要点是检查带盒是否恰当地装入带打印设备的带盒安装座内,并仅在装入带盒时才允许印刷头和压印辊移至其相应的操作位置。换言之,当未装入带盒时,可防止发生印刷头和压印辊移入操作位置的情况,由此消除压印辊和印刷头接触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无须再担心压印辊出现不希望有的变形,以致总是保持始终如一的印刷质量。
另一建议涉及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方式将印刷头和压印辊安装在一支承装置上,该支承装置可在印刷头和压印辊处于操作位置的位置与印刷头和压印辊处于非操作位置的位置之间移动。于是,构成一用于检测有无带盒的装置,以致它们按下述方式限制支承装置的移动,即,如果未装入带盒,则不允许支承装置到达与操作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相反,在装上带盒时,对支承装置的移动的限制自然失效,由此使印刷头和压印辊能像往常一样移至其操作位置。在这方面,可以理解卸除带盒的动作必定要求支承装置处于一个对应于印刷头和压印辊的非操作位置的位置,因为否则不能取下带盒。为此,限制支承装置在其路程上从非操作位置沿操作位置的方向的运动就已足够。
此外,足以通过未装载带盒来限制支承装置的移动,以致使印刷头和压印辊不接触,从而防止压印辊发生不希望有的变形。另一种方案是(但不是绝对必要的),可以设想将支承装置锁定在一个对应于非操作位置的位置上。
从设计方面考虑,最好设置支承装置,从而使其可围绕一支点转动。
具体而言,建议在用于检测带盒安装座内是否存在带盒的装置上配备一可动元件,靠一插入的带盒使该元件产生移动。该元件能占据两个位置。第一位置是未装载带盒时的位置,可防止印刷头和压印辊移至其操作位置。与此相反,当恰当地装入带盒时,上述可动元件占据第二位置,在此,印刷头和压印辊可移至操作位置。通常,可滑动地或可旋转地安装该元件。
为了使所述元件在未装载带盒时处于适当的位置,而且在此位置限制支承装置移动,采用一合适的弹簧可能是很有效的。
为了在装入的带盒中使该元件横向对准,可以在带盒上设置一开孔或凹槽。为此,该元件设有一可进入该开孔或凹槽的合适的头部。
考虑到该元件将与装入的带盒接触,必须将该元件(或该元件的一部分)设置在带盒安装座中。与此相反,保持机构,例如装有印刷头或压印辊的可移动的支承装置,通常不在带盒安装座内,而是在位于上述带盒安装座的底板之外的一个地方。因此,上述元件最好穿过底板上的一对应的开孔伸出;另外该元件还可以按被导向的关系在上述开孔中移动。
印刷头(或压印辊)与盖子之间的连接最好采用弹簧形式来实现,该弹簧的第一端与印刷头(或压印辊)相连,其第二端至少在盖子处于其闭合位置时与盖子相连。弹簧拉动处于其操作位置的印刷头(或压印辊),由此施加用于印刷的恰当的力;但是,在未插入带盒时,用于检测带盒安装座中有无带盒的装置则限制印刷头(或压印辊)的支承装置移动,以致它们不能运行到其操作位置。
另外,可以设置一可转动的支承件,该支承件与弹簧的第二端相连并且当盖子处于其闭合位置时与盖子接合。盖子的闭合运动的结果将使可转动的支承件转动,以致使弹簧的第二端与它一同移动并作用一所需的力,使印刷头(或压印辊)移至其操作位置。当盖子接近其闭合位置时使可转动的支承件仅与盖子接触即可;不必使可转动的支承件与盖子固定地联接。
本发明还组合地包括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打印设备;以及一种在带盒安装座中装入的或适于插入的带盒,所述带盒与用于检测带盒是否存在的装置配合工作,以便允许印刷头和压印辊在带盒处于插入状态时移入其操作位置。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示意性地表示其特征的附图中,

图1是其中插入了带盒的带打印设备的视图;图2是与压印辊接触的印刷头的视图;图3是用于印刷头的安装机构的视图;图4是处于锁定位置的印刷头安装机构的视图;图5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带盒的锁定机构的视图;图6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插入的带盒的锁定机构的视图;图7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带打印设备的视图;图8是图7所示设备沿线A-A的剖视图;图9是图7所示设备沿线B-B的剖视图;图10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装有插入的带盒的设备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设备沿线A-A的剖视图;以及图12是图10所示设备沿线B-B的剖视图。
图1示出了带打印设备的带盒安装座的平面图。带盒安装座2用虚线表示。该安装座可盛装一(热)印刷头支承装置4和一压印辊6,该印刷头支承装置4和压印辊6按本领域中已知的方式共同限定一印刷区P。印刷头支承装置4可围绕一中心点8摆动,由此使印刷头能与压印辊6接触和远离该压印辊,以便卸除和更换带盒10。
插入带盒安装座2的带盒用序号10标注。带盒10装有图像接收带14的供带盘12,该图像接收带包括一借助于粘结剂层固定在底层上的图像接收层。图像接收带14由一图中未示出的导向机构导向,穿过带盒10,在刚通过印刷区P之后就经出口O排出带盒,并被顺序地送至切割区C。带盒10还装有一色带供带盘16和一色带卷取盘18。引导色带20从色带供带盘16通过印刷区P并缠绕在色带卷取盘18上。图像接收带14与色带20一同穿过印刷区P,而且图像接收层与色带20接触。
在图1所示的带打印设备中,驱动压印辊6以使其旋转,在印刷过程中引导图像接收带14穿过印刷区P。与此同时,对带14进行印刷,然后使带14从印刷区P移出,将其送至切割区C。在带盒10的壁上,靠近印刷区P之处设置切割区C。由于通过驱动压印辊6而将带14拉出带盒10,无需另设一带的进给机构;切割区C配置在紧靠印刷区之处。用序号22标出了带盒10的一部分壁,在此处限定了切割区C。在此壁部分22中限定一狭槽24。使图像接收带14从印刷区P送往切割区C,在此,带14通过相面对的壁部分支承在狭槽24的两侧上。
带打印设备包括一用序号26标注的切割机构,该机构26包括一装有一刀片30的切刀支承件28。刀片30切断带14,然后进入狭槽24。图1示出了处于准备切割状态的切割机构26,即,该切割机构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即刀片30与带14相隔一定距离。这就允许带14的自由前端被输送通过切割区C,而无被刀片截住或由刀片偏转的危险。
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的带式印刷设备的缺点。在未装入带盒10时,即在印刷头32和压印辊6之间没有带14时,迫使印刷头32与用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压印辊6压力接触,造成压印辊永久地变形的危险。由非圆形的变形的压印辊6带来的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是导致印刷质量不合要求。但是,当装入带盒10并且在印刷头32和压印辊6之间存在带14时,由于带14具有较大的刚性,接触压力沿较大的面积分布;在压印辊6和印刷头32的锐边(如果有的话)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接触,因此,无须担心压印辊的不良变形。
图3是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示意图(在从图1的底部看去时),该支承装置4可按本领域中已知的方式围绕中心点8在两个位置34,36之间转动。在如虚线所示的第一位置34,将可绕枢轴转动的印刷头支承装置4设置成使印刷头32与压印辊6相隔一定距离。在由实线所示的第二位置36,即印刷位置,印刷头支承装置4按由箭头4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印刷头32与压印辊6接触。借助于设在印刷头32对面的双臂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端部的弹簧38产生印刷头32的接触压力。通常,由一铰接盖实施上述转动,该铰接盖相对于外侧关闭带盒安装座2,并以这样一种方式与热印刷头支承装置4相互作用,即当盖子打开时,印刷头支承装置4占据位置34,而当盖子关闭时,印刷头支承装置4转动至位置36。借助于如图7至图12所示的与盖子相联的构件57实现上述功能。在欧洲专利EP-A-0487313中公开了一相应的机构,该专利的内容在此文中将引入作为参考文献。应注意的是,在中心点8右侧的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臂配置在带打印设备的带盒安装座2的下方,因此被带盒安装座2的底部挡住而在图1中看不见。
图4所示视图与图3相同;但是它包括附加的设施,即一限位装置46,印刷头支承装置4在其与印刷头32相对的右臂的区域中抵靠在该限位装置上。限位装置46的功能是防止弹簧38将印刷头支承装置4移入位置36。该印刷头支承装置4由此处于使印刷头32与压印辊6保持不接触的位置42,防止压印辊变形。可将位置42配置成至少大致地与位置34一致,但是,如果印刷头32不与压印辊6接触,它也可以与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一个转动角相对应,该转动角对应于一个位于位置34和36中间的位置。
从图5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中可以显而易见,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限位装置46具有基本上呈U型的构形。伸向右侧的一短臂用于限制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转动,而限位装置46的第二个同样垂直地对准的臂穿过形成带盒安装座2的底部的底板48伸出。在带盒安装座2的内部设置在限位装置46的第二臂上侧的圆柱形头部50带有一环状凸缘51,该凸缘51与头端部相隔一定距离。凸缘51的功能是作为螺旋弹簧52的一止动座,该弹簧52围绕第二臂周向地延伸并且其另一端支承在底板48上。用于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限位装置46可垂直滑动地安装在底板48上,并穿过该底板伸出。在图5中,限位装置46紧靠印刷头支承装置4,使印刷头支承装置位于图4中所示的位置42。
图6示出了在带盒安装座2中处于插入状态的带盒10。带盒上设有一开孔53,用于印刷头支承装置的限位装置46的第二臂的头部50伸入该开孔中。由于对头部50产生一横向导向功能,开孔53可防止装入错误的带盒10。由于紧贴带盒10,迫使环形凸缘51沿底板48的方向向下移。其结果是,使用于印刷头支承装置的限位装置46垂直向下地位移(相对于图5),从而使螺旋弹簧52被压缩,并且限位装置46的第一短臂允许印刷头支承装置4在第一位置34和第二位置36之间移动。由于插入一带盒10,不涉及迫使印刷头32与压印辊6之间产生压力接触的危险。然后,可如图3所示的进行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转动-例如借助于带盒安装座2的盖子或一适用的操纵杆实施。
当拆除带盒10时,螺旋弹簧52操作,使限位装置46返回图5中所示的位置42,从而防止压印辊6和印刷头接触。
在图7至10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了便于参照,相应的零部件用与上述附图中相同的序号标注。
在图7中,带盒安装座2中未插入带盒。将印刷头32装在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第一臂上,而印刷头支承装置4围绕垂直延伸的中心点8可旋转地受到支承。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与(装有印刷头32的)第一臂相对置的第二臂在图7的底部示出。该臂与弹簧38的第一(左)端相连,该弹簧的第二端与一可旋转地受到支承的构件57相连,该构件57具有一个垂直于图7所示的平面延伸的枢轴中心点。构件57的转动使弹簧38的第二端移动,从而影响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位置。如下面将参照图9所述的那样,构件57逐渐与带盒安装座2的盖子55接触。带盒安装座2的底板48在图7中以局部剖视图(打开)的形式示出,以便显示弹簧38和印刷头支承装置的第二臂;实际上,此处是封闭的。在底板48的下方可以看见一支承板59,该板通常用金属制成并且其上还支承中心点8和压印辊6。支承板59相对于底板48平行地取向。用于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限位装置46是一个重要的部件,该装置的位置靠近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第二臂的端部,并且由于在带盒安装座2中未装入带盒10,限位装置46处于与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第二臂相接触的位置,从而印刷头32位于对应于图4所示状态的非操作位置35。
在是表示沿图7所示设备的线A-A剖切的剖视图的图8中可以看到用于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限位装置46。限位装置46穿过底板48伸入带盒安装座2,并且将其如此支承,以便它可以在图8的平面中水平地移动。借助于一弹簧52对其作用一载荷,由此迫使它进入图8所示的支承位置。插入带盒10使限位装置46克服弹簧52的作用力向左移动,如图11所示。图8还示出了罩住带盒安装座2的盖子55。该盖子55可围绕中心点56转动,并且其下端接触与弹簧38的第二端相连的被可旋转地支承的构件57。
被可旋转地支承的构件57可围绕图9中所示的中心点58旋转,图9是沿图7所示设备的线B-B剖切的剖视图。盖子55的移动(即在盖子55闭合之前转动的最后一些角度)使其与构件57接触,并使构件57转动,从而当盖子55关闭时拉紧弹簧38,而在盖子不关闭时,则不拉紧弹簧38。图9示出了印刷头支承装置的第二臂与限位装置46接触,这样,虽然使盖子55闭合,但印刷头32不能到达其操作位置。带盒安装座2的侧壁用序号60标注。
在图10中示出了与图7相同的设备,但其中插入了带盒10,用于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限位装置46已由插入的带盒10压下。当盖子55关闭时,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处于其操作位置36,准备进行印刷。带盒10在其底侧有一凹槽61,其中容纳限位装置46的头部50。
由于插入带盒10,限位装置50克服弹簧52的作用力被压下,从而,使它在图11中向左移动。该移动与图12中的向下移动相对应。如图12所示,位于限位装置46左下部的台肩不再阻止印刷头支承装置4的移动,由此盖子55的关闭移动使印刷头32进入其操作位置36。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打印设备,包括一适于安装一带盒(10)的带盒安装座(2),所述带盒装有一图像接收带(14),在上述设备中设有一位于上述带盒安装座(2)上的可打开的盖子(55),而且,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可相对地运动,移入准备进行印刷的操作位置,在此,印刷头(32)和压印辊(6)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盖子(55)操作地相联接,以便当打开盖子(55)时,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处于其非操作位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检测带盒安装座(2)中是否存在带盒(10)的装置,当在带盒安装座(2)中没有带盒(10)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盖子(55)时,上述装置防止印刷头(32)和压印辊(6)移入其操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印刷头(32)或压印辊(6)安装在一支承装置上,该支承装置可在位置(36)和位置(34)之间移动,在位置(36)上,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处于其操作位置,而在位置(34)上,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处于其非操作位置;用于检测在带盒安装座(2)中是否存在带盒的装置可移入一个限制支承装置的移动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未装入带盒(10)时,用于检测带盒安装座(2)中是否存在带盒(10)的装置仅允许支承装置在位置(34)和位置(42)之间移动,在位置(34)上,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处于其非操作位置,在位置(42)上,印刷头(32)和压印辊(6)不发生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支承装置设置成可围绕一中心点(8)转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在带盒安装座(2)中是否存在带盒(10)的装置包括一可动元件,它由一插入的带盒(10)使其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元件是可滑动地安装的。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带盒安装座(2)中未装入带盒(10)时,一弹簧(52)使所述元件移入一个限制支承装置的移动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元件包括一头部(50),该头部(50)位于装入带盒安装座(2)中的带盒(10)的一个凹槽(53)中。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元件经上述带盒安装座(2)的一底板(48)伸出。
l0.如权利要求l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一弹簧(38),印刷头(32)和压印辊(6)之一与盖子(55)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弹簧(38)的一端与一被可旋转地支承的构件(57)相联,该构件(57)当盖子(55)处于其关闭位置时与上述盖子(55)接合。
12.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时的权利要求1l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与上述被可旋转地支承的构件(57)相对的上述弹簧(38)的端部与上述支承装置相连。
13.一种组合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打印设备;和一在带盒安装座(2)中插入的或适于插入的带盒(10),所述带盒与用于检测带盒(10)是否存在的装置配合工作,以便在带盒(10)处于插入状态时允许印刷头(32)和压印辊(6)移入其操作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带打印设备,它包括一适于安装一带盒(10)的带盒安装座(2),该带盒中装有一图像接收带(14),而且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可相对地移至准备印刷的操作位置。印刷头和压印辊(6)中的至少一个与能关闭带盒安装座(2)的盖(55)操作地相联,以便当打开盖(55)时,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处于其非操作位置。为了防止在未插入带盒时压印辊产生不良变形,建议设置用于检测带盒安装座(2)中是否存在带盒(10)的装置,上述装置防止印刷头(32)和压印辊(6)在带盒安装座(2)中没有带盒(10)时移入其操作位置。
文档编号B41J3/36GK1204985SQ97191303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7日
发明者谢锐波 申请人:埃赛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