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导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62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传导胶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传导胶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通过提高热能传导效率来提高灵敏度从而提高图象质量的热传导胶片。
激光传导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印刷、排版、照像及其他类似行业。此方法应用的原理是通过将目标材料从一种具有要被转移的目标材料层的传导胶片推进到受体上,从而将目标材料转移到受体上。
由于将目标材料转移到受体上需要大量能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稳定、高效地传递能量的传导胶片。通常根据目标材料的类型、所含目标材料层的物理性质和所使用的转移能源传导胶片在的结构有所不同。
如附

图1所示,传统的传导胶片具有以下结构,通过吸收光能来提供转移能量的吸光层12和叠加在支撑层11上的内含目标物质的传导层13。
然而,上述热传导胶片将光能转化成热能传递到传导层的效率是相当低的。换句话说,由光能转化而成的热能被反向传递到了支撑层,因此,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传导胶片,此胶片可将在吸光层转化的热能高效地传递到传导层。
因此,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传导胶片,它由一支撑层,在支撑层上形成的吸光层(吸收的光能在此层转化成热能)以及在吸光层上形成的传导层组成,传导层具有待转移的目标材料,另外,在支撑层和吸光层之间还包含一保温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热传导胶片包含一支撑层,在支撑层上形成的吸光层(吸收的光能在此层转化成热能)以及在吸光层上形成的具有待转移的目标材料的传导层,其中,支撑层包含构成支撑层的材料和保温材料。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得以更清楚地反映出来。其中,附图1所示为传统的热传导胶片;附图2和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热传导胶片。
根据本发明的热传导胶片,保温层夹在支撑层和吸光层之间,其构成材料所具有的热导率比构成支撑层和吸光层的聚合物的热导率低得多。或者,将内含保温材料的保温支撑层作为支撑层。结果,被反向传递到支撑层的热能减到最小,从而提高了热能的传递效率。而且,传导过程的高效进行由此提高了图象质量。
保温材料基本上须具有低热导率和良好的透光度。能够满足上述需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异丁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对氯代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其中优选具有热导率为0.100~0.150w/mk的聚合物。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热传导胶片进行说明。
参见附图2,在支撑层21上相继形成保温层24,吸光层22和传导层23。如果保温层24是在支撑层21和吸光层22之间形成的,则吸收的光能在吸光层22转化成热能之后,热能从吸光层向支撑层21的反向传递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此,从吸光层向传导层23传递的热能的传递效率可达最高。
热保温层24与吸光层22的厚度几乎相同,优选1~20μm,3~4μm更优。如果热保温层24的厚度小于1μm,保温层的保温效果是不够的。如果热保温层24的厚度大于20μm,保温效果极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热传导胶片的整个厚度增加,这在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对激光造成干扰,或可能会减弱胶片的结构强度。最终有损于图象质量。
支撑层21对其他各层起支持作用,优选具有90%或更高的透光度。支撑层由聚酯、聚碳酸酯、聚烯烃、聚乙烯树脂、或者最好是具有极好透明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构成。
附图3所示为具有内含保温材料的保温支撑层的热传导胶片。
参见附图3,在保温支撑层31上相继形成吸光层32和传导层,该保温支撑层除具有传统支撑层的构成材料外,还具有一种预定的保温材料成份。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热传导胶片中,热保温层也可以在保温支撑层31和吸光层33之间形成。
在保温支撑层31中,支撑层构成材料与保温材料的重量比在3∶2和19∶1之间。如果保温材料的重量比低于此范围,将不能获得足够的保温效果。但是,如果保温材料的重量比超出此范围,将会降低热传导胶片的机械强度。
保温支撑层31的优选厚度为10-100μm。同时为提高保温支撑层31的结构强度和抗反射性能,在含有支撑层的构成材料和保温材料之外,还可以加入添加剂。例如,通过向保温支撑层引入抗反射物质来防止光的不规则反射,则能提高热传导胶片的性能。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
将35mg聚异丁烯(重均分子量为47,000,000,热导率为0.130w/mk)溶于700μl二氯甲烷中,制备成保温层的一种成份。
用一迈尔棒(R&I Specialties)将该保温层成份涂覆于厚度为100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上,然后干燥,以形成保温层。
将5份(重量)碳黑(Regal 300TM,Cabol),1份(重量)聚四氟乙烯乳液(Hostaflon,Hochest AG)和1份(重量)聚乙烯醇(Gelvatol 20-90,Monsanto化学公司)溶于水中制备成吸光层组合物,涂覆于保温层上,然后干燥以形成吸光层。
将35%(重量)丙烯酸树脂(GL-100,mft,Soken,Kagaku K.K.),15%(重量)丙二醇(Aldrich Co.),45%(重量)Sunfast Blue # 249-1282(Sun ChemicalCompany)和5%(重量)过氧化苯甲酰(Aldrich Co.)以体积比85∶15的比例溶于一种含有甲醚醋酸纤维素(Aldrich Co.)和环己烷(Aldrich Co.)的混合溶剂中,制备成一种传导层成份。用迈尔棒将此传导层成份涂覆于吸光层上,然后进行于干燥以形成厚度为1.2μm的传导层,于是制成了热传导胶片。<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热传导胶片,但保温层成份是通过将40mg聚对氯代苯乙烯(Aldrich Co.重均分子量为75,000,热导率为0.116w/mk)溶解于800μl环己酮中而制备的。<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热传导胶片,但保温层成份是通过将40mg聚氯乙烯(BF Goodrich Chem.Group,商品标号GEON 178,热导率为0.130w/mk)溶解于700μl的二氯甲烷中而制备成的。<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热传导胶片,但保温层成份是通过将20mg聚异丁烯(热导率为0.130w/mk)和20mg聚氯乙烯(热导率为0.130w/mk)溶解于700μl二氯甲烷中而制备成的。
利用实施例1-4的热传导胶片加工成一种胶片式样(film pattern)。结果,利用实施例1~4热传导胶片形成的式样的宽度比现有的胶片大。
如上所述,如果保温层是在支撑层和吸光层之间形成的或将保温材料引入热传导胶片的支撑层中,热量的反向传递减小了,因而增加了向传导层的热传递,结果,能量传导的最低限度降低。也就是说,低于传统工艺的光源能量也可使用。因此,由于使用高能量光源引起的图象质量低劣(如图象边缘变形,或受损图象)可以被避免。
本发明的热传导胶片可应用于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热传导胶片可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滤色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传导胶片,由支撑层,在支撑层上形成的可将所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热能的吸光层以及在吸光层上形成的具有待转移的目标物的传导层组成,该热传导胶片还包含一处于支撑层和吸光层之间的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导胶片,其中,形成的保温层至少选自下列物组中的一种物质聚异丁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对氯代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导胶片,其中保温层由热导率为0.100~0.150w/mk的聚合物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导胶片,其中保温层厚度为1~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传导胶片,其中热传导胶片被用于制造显示装置。
6.一种热传导胶片,由支撑层,在支撑层上形成的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热能的吸光层以及在吸光层上形成的具有待转移的目标物的传导层组成,其中,在支撑层中含有形成支撑层的材料和保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热传导胶片,其中支撑层内还含有一种抗反射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热传导胶片,在支撑层和吸光层之间还包括一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6的热传导胶片,其中的保温材料为至少选自下列物组中的一种物质聚异丁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对氯代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热传导胶片,其中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为0.100~0.150w/mk。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热传导胶片,其中构成支撑层的材料与保温材料的重量比在3∶2和19∶1之间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6的热传导胶片,其中支撑层厚度为10~1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热传导胶片,该热传导胶片被用于制造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传导胶片。该热传导胶片除具有支撑层,吸光层和传导层外,还在支撑层和吸光层之间包含一保温层。热量的反向传递被减至最低限度,由此提高了热能从吸光层到传导层的传递效率,能有效进行传导过程。进而使得图像质量得以改善。
文档编号B41M5/40GK1203377SQ981070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3日
发明者李 城 申请人: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