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射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36356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将从输出部2输出的薄片S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输送。此外,与前驱动辊31相对地设置有夹持辊31η。该夹持辊31η,在向前驱动辊31侧被施力的状态下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在其与前驱动辊31之间夹入薄片S。由此,能够确保前驱动辊31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利用前驱动辊31可靠地进行薄片S的输送。
[0034]旋转鼓30是具有例如400 [mm]的直径的圆筒形状的鼓,其由省略图示的支持机构支持为能够沿输送方向Ds及其相反方向这两个方向旋转,从背面侧卷挂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输送的薄片S。该旋转鼓30,一边受到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而向薄片S的输送方向Ds从动旋转,一边从背面侧支持薄片S。S卩,处理部3,在向旋转鼓30卷挂的卷挂部的两侧设置有将薄片S折返的从动辊33、34。其中,从动辊33在前驱动辊31与旋转鼓30之间卷挂薄片S的表面而将薄片S折返。另一方面,从动辊34在旋转鼓30与后驱动辊32之间卷挂薄片S的表面而将薄片S折返。这样,相对于旋转鼓30分别在输送方向Ds的上.下游侧将薄片S折返,从而能够确保薄片S向旋转鼓30卷挂的卷挂部较长。
[0035]后驱动辊32,在外周面具有通过喷镀形成的多个微小突起,从背面侧卷挂从旋转鼓30经由从动辊34输送来的薄片S。而且,后驱动辊32通过按图1顺时针旋转,将薄片S向卷绕部4输送。此外,与后驱动辊32相对地设置有夹持辊32η。该夹持辊32η在向后驱动辊32侧被施力的状态下与薄片S的表面抵接,在其与后驱动辊32之间夹入薄片S。由此,能够确保后驱动辊32与薄片S之间的摩擦力,利用后驱动辊32可靠地进行薄片S的输送。
[0036]这样,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S被支持于旋转鼓30的外周面。而且,处理部3,为了对被支持于旋转鼓30的薄片S的表面记录彩色图像,而设置有与互不相同的颜色相对应的多个记录头51。具体而言,与黄色、青绿色、洋红色以及黑色相对应的4个记录头51,按该颜色顺序在输送方向Ds上排列。各记录头51,相对于卷挂在旋转鼓30上的薄片S的表面空开些许空隙而相对,从喷嘴按喷墨方式排出对应的颜色的墨水(有色墨水)。而且,各记录头51对向输送方向Ds输送的薄片S排出墨水,从而在薄片S的表面形成彩色图像。
[0037]即,作为墨水,使用因照射紫外线(光)而固化的UV(ultrav1let)墨水(光固化性墨水)。因此,处理部3,为了使墨水固化而附着固定在薄片S上,而设置有UV照射器61、62 (照射装置)。此外,该墨水固化分为暂时固化和彻底固化这两个阶段来执行。在多个记录头51的各个之间配置有暂时固化用的UV照射器61。也就是,UV照射器61照射低照射强度的紫外线,从而使墨水固化(暂时固化)到墨水的润湿扩散与不照射紫外线的情况相比充分延迟的程度,没有使墨水彻底固化。另一方面,相对于多个记录头51在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设置有彻底固化用的UV照射器62。也就是,UV照射器62通过照射比UV照射器61强的照射强度的紫外线,从而使墨水固化(彻底固化)到墨水的润湿扩散停止的程度。
[0038]这样,在多个记录头51的各个之间所配置的UV照射器61,使从输送方向Ds的上流侧的记录头51排出到薄片S上的有色墨水暂时固化。因此,一个记录头51排出到薄片S上的墨水,在到达在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与一个记录头51相邻的记录头51之前被暂时固化。由此,使得不同颜色的有色墨水混合这一混色的发生得到抑制。在这样抑制了混色的状态下,多个记录头51排出颜色互不相同的有色墨水以在薄片S上形成彩色图像。而且,在多个记录头51的输送方向Ds下游侧,设置有彻底固化用的UV照射器62。因此,通过多个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由UV照射器62彻底固化而定影于薄片S。
[0039]进一步,相对于UV照射器62在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设置有记录头52。该记录头52,相对于卷挂在旋转鼓30上的薄片S的表面空开些许空隙而相对,从喷嘴按喷墨方式对薄片S的表面排出透明的UV墨水。也就是,对由4色的量的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还排出透明墨水。该透明墨水排出到彩色图像的整个图像,对彩色图像赋予光泽光或亚光感这一质感。另外,相对于记录头52在输送方向Ds的下游侧,设置有UV照射器63 (照射装置)。该UV照射器63照射强紫外线,从而使记录头52排出的透明墨水彻底固化。由此,能够使透明墨水附着固定在薄片S表面。
[0040]这样,处理部3中,对卷挂在旋转鼓30的外周部的薄片S,适宜地执行墨水的排出以及固化,形成用透明墨水涂层后的彩色图像。接着,该形成有彩色图像的薄片S由后驱动辊32向卷绕部4输送。
[0041]卷绕部4除卷绕薄片S的端部的卷绕轴40外,还具有在卷绕轴40与后驱动辊32之间将薄片S从背面侧卷挂的从动辊41。卷绕轴40,在薄片S的表面朝向外侧的状态下卷绕并支持薄片S的端部。也就是,如果卷绕轴40按图1顺时针旋转,则从后驱动辊32输送来的薄片S经由从动棍41被卷绕到卷绕轴40上。即,薄片S经由相对于卷绕轴40可装卸的管芯42被卷绕到卷绕轴40上。因此,在卷绕到卷绕轴40上的薄片S已卷满时,能够按每个管芯42将薄片S卸下。
[0042]以上为打印机I的装置结构的概要。接下来,关于控制打印机I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例示对图1所示的打印机进行控制的电结构的框图。打印机I中,设置有对打印机I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打印机控制部100。而且,记录头、UV照射器以及薄片输送系统的装置各部分由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打印机控制部100针对这些装置各部分的控制的详情如下所述。
[0043]打印机控制部100,与薄片S的输送相应地控制形成彩色图像的各记录头51的墨水排出定时。具体而言。该墨水排出定时的控制,是基于安装在旋转鼓30的旋转轴上以检测旋转鼓30的旋转位置的鼓编码器E30的输出(检测值)来执行的。也就是,因为旋转鼓30伴随薄片S的输送而从动旋转,所以如果参照对旋转鼓30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鼓编码器E30的输出,就能够把握薄片S的输送位置。因此,打印机控制部100,根据鼓编码器E30的输出生成pts’ (print timing signal,印刷定时信号)信号,基于该pts信号来控制各记录头51的墨水排出定时,从而使各记录头51排出的墨水附着于被输送的薄片S的目标位置,以形成彩色图像。
[0044]另外,记录头52排出透明墨水的定时,也同样由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鼓编码器E30的输出来控制。由此,能够对由多个记录头51形成的彩色图像可靠地排出透明墨水。进而,UV照射器61、62、63的点亮.熄灭的定时和/或照射光量也由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
[0045]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起到控制使用图1详细描绘了的薄片S的输送的功能。也就是,构成薄片输送系统的部件中,相对于输出轴20、前驱动辊31、后驱动辊32以及卷绕轴40分别连接有电机。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 —边使这些电机旋转,一边控制各电机的速度和/或转矩,以控制薄片S的输送。该薄片S的输送控制的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0046]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输出轴20的输出电机M20旋转以从输出轴20向前驱动辊31供给薄片S。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输出电机M20的转矩以调整从输出轴20到前驱动辊31的薄片S的张力(输出张力Ta)。也就是,在配置在输出轴20与前驱动辊31之间的从动辊21上安装有检测输出张力Ta的大小的张力传感器S21。该张力传感器S21,例如能够由检测从薄片S受到的力的大小的载荷检测器(load cell)构成。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张力传感器S21的检测结果(检测值)反馈控制输出电机M20的转矩以调整薄片S的输出张力Ta。
[0047]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前驱动辊31的前驱动电机M31和驱动后驱动辊32的后驱动电机M32旋转。由此,从输出部2输出的薄片S通过处理部3。此时,对前驱动电机M31执行速度控制,另一方面对后驱动电机M32执行转矩控制。也就是,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前驱动电机M31的编码器输出将前驱动电机M31的旋转速度调整为一定。由此,薄片S由前驱动辊31按一定速度输送。
[0048]另一方面,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后驱动电机M32的转矩以调整从前驱动辊31到后驱动辊32的薄片S的张力(处理张力Tb)。也就是,在配置在旋转鼓30与后驱动辊32之间的从动辊34上安装有检测处理张力Tb的大小的张力传感器S34。该张力传感器S34,例如能够由检测从薄片S受到的力的大小的载荷检测器构成。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张力传感器S34的检测结果(检测值)对后驱动电机M32的转矩进行反馈控制以调整薄片S的处理张力Tb。
[0049]另外,打印机控制部100使驱动卷绕轴40的卷绕电机M40旋转以将后驱动辊32输送的薄片S卷绕到卷绕轴40上。此时,打印机控制部100控制卷绕电机M40的转矩以调整从后驱动辊32到卷绕轴40的薄片S的张力(卷绕张力Tc)。也就是,在配置在后驱动辊32与卷绕轴40之间的从动辊41上安装有检测卷绕张力Tc的张力传感器S41。该张力传感器S41例如能够由检测从薄片S受到的力的载荷检测器构成。而且,打印机控制部100,基于张力传感器S41的检测结果对卷绕电机M40的转矩进行反馈控制以调整薄片S的卷绕张力Tc。
[0050]接着,关于彻底固化用的UV照射器62、63所具备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此外,UV照射器62、63具备类似的结构,因此以下的说明以UV照射器62为代表来进行。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UV照射器中的LED的排列的仰视图。该图中,+X方向以及一 X方向平行于输送方向Ds,并且+X方向与输送方向Ds朝向同一侧,-X方向朝向输送方向Ds的相反侧。Y方向是与+X方向以及一 X方向垂直的方向,与薄片S的宽度方向相对应。即,在不特别区分朝向的情况下,也将+X方向以及一 X方向简称为X方向。
[0051]如图3所示,UV照射器62具备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表面的LED支持基板621。在该LED支持基板621的表面,多个LEDlO沿X方向以及Y方向排列成矩阵状,并与上述薄片S相对。具体而言,在X方向(排列方向)上以等间距Px排列有10个LE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