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印刷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01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头110C、110M、110Y、110K。在通过输送辊在装置内输送纸张之后,一边通过设置于喷墨头110C、110M、110Y、110K的对置面的环状的输送带(未图示)将纸张以根据印刷条件决定的速度输送,一边利用从喷墨头110C、110M、110Y、IlOK喷出的墨对该纸张以行为单位进行印刷。
[0035]从能够装卸的墨瓶供给各墨。在喷墨印刷装置I中具备供给C(青色)墨的墨瓶151C、供给M(品红色)墨的墨瓶151M、供给Y (黄色)墨的墨瓶151Y、供给K (黑色)墨的墨瓶151K。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考虑墨颜色的情况下以墨瓶151为代表进行说明。关于其它的功能部也同样。
[0036]从墨瓶151供给的墨通过由树脂、金属等的管形成的墨循环路径后暂时蓄积在设置于喷墨头110的下游侧的下游容器中。因此,在喷墨印刷装置I中具备蓄积C(青色)墨的下游容器159C、蓄积M(品红色)墨的下游容器159M、蓄积Y(黄色)墨的下游容器159Y以及蓄积K (黑色)墨的下游容器159K。
[0037]下游容器159中蓄积的墨通过栗被送到设置于喷墨头110的上游侧的上游容器中。因此,在喷墨印刷装置I中具备栗170C、栗170M、栗170Y、栗170K以及上游容器158C、上游容器158M、上游容器158Y、上游容器158K。被送到上游容器158中的墨被输送至设置有多个喷出墨的喷嘴的喷墨头110。
[0038]未被喷墨头110喷出的墨返回至下游容器159。利用上游容器158与下游容器159之间的水头差(日语:水頭差)来进行从上游容器158经由喷墨头110向下游容器159返回墨。
[0039]在上游容器158处连接有共用空气室172。利用共用空气室172所具备的栗173向上游容器158送入空气。
[0040]关于墨,已经确定能够保证印刷品质的温度范围。如果环境温度低而墨温度低于能够印刷的下限温度,则需要对墨进行加热。另一方面,设置在喷墨头110内的驱动器、压电元件由于进行动作而发热,需要抑制由于它们的发热、墨振动的焦耳热而产生的高温时的墨温度上升的影响等。因此,在墨循环路径上设置有温度调节器161。通过温度调节器161来对墨进行加温或冷却。
[0041]接着,对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喷嘴喷出的墨进行循环的墨循环路径和使用该墨循环路径进行的吹扫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0042]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喷墨印刷装置I中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喷嘴喷出的墨进行循环的墨循环路径的图。此外,在此,以C(青色)墨的墨循环路径为代表进行说明,但M(品红色)、Y (黄色)、K (黑色)的墨循环路径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0043]如图2所示,喷墨印刷装置I如上所述那样具备贮存有墨IK的上游容器158。上游容器158与墨供给室123经由墨供给路径155进行连接,该墨供给室123设置于喷出墨的喷墨头110的上游侧。
[0044]设置于喷墨头110的下游侧的墨回收室124、贮存有从该墨回收室124回收的墨IK的下游容器159、栗160、温度调节器161以及上游容器158经由墨回收路径156进行连接。由此,通过启动栗160将下游容器159中贮存的墨向温度调节器161侧送出。
[0045]在上游容器158处连接有空气连通路径171。设置有经由空气连通路径171而与上游容器158的上部的空气层连接的共用空气室172。
[0046]在共用空气室172处连接有大气释放管175。大气释放管175具备大气释放阀174。通过打开大气释放阀174来向共用空气室172的气室内释放大气。也能够通过关闭大气释放阀174来将共用空气室172封闭。在共用空气室172处设置有用于向共用空气室172内送入空气的栗173。
[0047]由于像这样在共用空气室172处设置有大气释放阀174和栗173,因此能够调整共用空气室172内的空气压,能够调整与该共用空气室172连通的上游容器158上部的空气层的压力。
[0048]在大气释放管175处设置有用于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大气释放管175的空气过滤器176,在大气释放管175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回收从下游容器159溢出并流入大气释放管175的墨的溢流盘(日语:才一/《一7 口一/《V )177。
[0049]下游容器159与填充有墨IK的墨瓶151连接。通过打开墨补给阀152来向下游容器159供给墨瓶151内贮存的新鲜的墨IK。
[0050]此外,以成为在下游容器159正保持大气压时通过下游容器159与喷墨头110的喷嘴之间的水头差在喷嘴处产生弯液面的适当的压力的方式确定下游容器159的高度位置。
[0051]因而,在使墨IK在包括墨供给路径155和墨回收路径156的墨循环路径157内进行循环的情况下,当使设置于共用空气室172的大气释放阀174打开时,上游容器158内贮存的墨IK由于上游容器158与下游容器159之间的水头差而在墨供给路径155内经过,之后被供给到喷墨头单元的墨供给室123内。然后,墨IK从墨供给室123被分配给二维地配置的多个喷墨头110,进而墨IK被选择性地从各喷墨头110喷出到纸张上。
[0052]具备与下游容器159的空气层连通的下游共用气室101。在下游共用气室101处连接有压力调整器105。压力调整器105的伸缩升降机构105a进行升降,由此伸缩主体部105b进行伸缩。由此,能够调整下游共用气室101的内压。
[0053]在下游共用气室101处连接有大气释放管175。大气释放管175具备大气释放阀104。通过打开大气释放阀104来向下游共用气室101的气室内释放大气。另外,也能够通过关闭大气释放阀104来将下游共用气室101内封闭。
[0054]在关闭了大气释放阀104的状态下,能够对压力调整器105进行使下游共用气室101的内部的压力上升的吹扫动作。具体地说,下游共用气室101与大气之间断开,与下游共用气室101连通的下游容器159的空气层的压力上升,墨变得难以从墨回收室124流入下游容器159。而且,墨从喷墨头110的喷嘴被推出,墨滞留在喷墨头110的喷嘴表面上。由此,能够防止喷墨头110的喷嘴表面上的干燥,能够防止堵塞。
[0055]通过该压力调整器105的伸缩升降机构105a的升降来调整下游共用气室101的内压,由此能够控制吹扫动作的强弱。
[0056]图3是说明喷墨印刷装置I的功能的说明图。
[0057]如图3所示,喷墨印刷装置I具备墨盒150K、150C、150M、150Y、设置于主体装置的控制部10、存储器11、操作面板12、计时器13以及压力调整驱动部106。
[0058]与K (黑色)墨对应的墨盒150K分别具备墨瓶151K和非接触IC (附图标记152K)。此外,在此列举与K(黑色)墨对应的墨盒150Κ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其它墨色的墨也同样。
[0059]非接触IC(附图标记152K)具有存储器153K,该非接触IC与主体装置的控制部10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0060]存储器153K中存储有制造出墨盒150K的制造年月日、墨盒150K被安装于主体装置的使用开始日、墨瓶151K中贮存的墨的墨剩余量、表示报告警示的日期和时间的警示信息、作为在推荐期限后执行吹扫动作的周期的期限后吹扫周期、作为推荐期限后的吹扫动作的吹扫压力的期限后吹扫压力。此外,周期表示在对几张纸张进行印刷后执行吹扫动作。墨剩余量例如能够通过从初始的量减去从喷墨头110喷出墨的喷出量等计算出来。另外,警示信息的初始值为“null”值(空),当报告警示时,对警示信息写入初次报告警示的日期和时间。之后,每当报告警示时都用新的报告警示的日期和时间进行覆盖来更新。另外,对与C(青色)、M(品红色)、Y (黄色)墨对应的墨盒150C、150Μ、150Υ也同样存储有制造年月日、墨剩余量、警示信息、期限后吹扫周期、期限后吹扫压力,这些墨盒与主体装置的控制部10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0061]存储器11中按墨盒150K、150C、150M、150Y存储有正常消耗期间和推荐停止期间,该正常消耗期间表示能够正常使用墨盒的期间,该推荐停止期间是虽然能够使用墨盒但推荐更换的期间。
[0062]图4示出了喷墨印刷装置I的存储器11中存储的正常消耗期间和推荐停止期间的一例。
[0063]如图4所示,关于正常消耗期间111,按C (青色)、M (品红色)、Y (黄色)、K (黑色)的墨颜色的各名称Ila相关联地存储有表示能够设定正常消耗期间111的范围的设定范围(月)11b、作为能够设定的单位的设定单位(月)11c、不设定的情况下的默认值(月)lid。
[0064]同样地,关于推荐停止期间112,按C(青色)、M(品红色)、Y(黄色)、K(黑色)的墨颜色的各名称Ila相关联地存储有表示能够设定推荐停止期间112的范围的设定范围(月)11b、作为能够设定的单位的设定单位(月)11c、不设定的情况下的默认值(月)lid。
[0065]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存储器11中存储有表示报告警示的间隔的警告周期。例如在将警告周期设定为“2”(月)等月的一倍或多倍的值的情况下,每两个月报告警示。在后面详细说明该每两个月的报告。
[0066]图5是说明正常消耗期间和推荐停止期间的图。
[0067]如图5所示,在非接触IC所具有的存储器中,按墨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