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72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驱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向PDP的电极施加电压的PDP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传统的三电极表面放电型PDP。
参考图1,传统的表面放电型PDP 1包括前和后玻璃基板100和106。在前和后玻璃基板100和106之间配置了寻址电极线A1,...,Am、前和后介电层102和110、扫描电极线Y1,...,Yn、维持电极线X1,...,Xn、荧光层112、障肋114、和保护层104。保护层104可由例如,氧化镁(MgO)制成。
寻址电极线A1,...,Am以预定的图案配置在后玻璃基板106的上表面上,并且后介电层110覆盖寻址电极线A1,...,Am。定义了放电室的障肋114配置在后介电层110的上表面上,并且与寻址电极线A1,...,Am基本平行。障肋114防止放电室之间的光学串扰。荧光层112配置在障肋114的侧面和后介电层110的未由障肋114覆盖的上表面上。
维持电极线X1,...,Xn和扫描电极线Y1,...,Yn以预定的图案配置在前玻璃基板100的下表面上,其与寻址电极线A1,...,Am相交。放电室被提供为对应于该交叉点。维持电极线X1,...,Xn和扫描电极线Y1,...,Yn可以分别包括透明电极线Xna,...,Yna和金属电极线Xnb,...,Ynb。透明电极线Xna,...,Yna可由导电透明材料制成,诸如氧化铟锡(ITO)。金属电极线Xnb...,Ynb增加了维持电极线的导电率。前介电层102覆盖维持电极线X1,...,Xn和扫描电极线Y1,...,Yn。保护PDP1抵御强电场的保护层104覆盖前介电层102。放电空间108填充有等离子体形成放电气体。
通常,PDP 1的驱动操作分为重置、寻址和维持放电周期PR、PA和PS,其在独立子场中顺序执行。在重置周期PR中,向所有的放电室提供基本均匀的充电状态。在寻址周期PA中,选择待开启的放电室。在维持放电周期PS中,在所选的放电室中执行维持放电,由此由等离子体形成放电气体生成了等离子体。依次地,由等离子体发射的紫外(UV)光激励放电室中涂覆的荧光层,并且随着其从激发态转换到基态,荧光层发射光。该发射光形成了由PDP显示的图像。
图2示出了用于图1的PDP的传统的PDP驱动装置。
参考图2,PDP驱动装置包括图像处理器200、逻辑控制器202、寻址驱动器206、X驱动器208和Y驱动器204。图像处理器200在处理输入图像信号之后输出图像信号(即内部图像信号)。例如,内部图像信号可以包括8比特R、G、B图像数据、时钟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逻辑控制器202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其包括寻址信号SA、Y驱动控制信号SY和X驱动控制信号SX。寻址驱动器206通过处理寻址信号SA生成显示数据信号,并且将该显示数据信号施加到寻址电极线A1,...,Am。X驱动器208处理X驱动控制信号SX,并且将经处理的X驱动控制信号SX施加到维持电极线X1,...,Xn。Y驱动器204处理Y驱动控制信号SY,并且将经处理的Y驱动控制信号SY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
图3示出了用于图1的PDP的扫描电极线的寻址显示分离(ADS)驱动方案。
为了执行时分灰度显示,单位帧可以分为预定数目的子场,典型地分为8个子场SF1,...,和SF8。每个子场SF1,...,和SF8可以分为重置周期(未示出)、寻址周期A1,...,A8和维持放电周期S1,...,S8。
在寻址周期A1,...,A8中,显示数据信号施加到寻址电极线A1,...,Am,并且扫描脉冲顺序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以在所选放电室中生成壁电荷。
在维持放电周期S1,...,S8中,维持脉冲交替地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和维持电极线X1,...,Xn,以在所选放电室中生成维持放电。
PDP的亮度与一个单位帧的维持放电周期S1,...,S8中的维持放电脉冲的数目成比例。在使用一个具有8个子场的帧将一个图像表示为256个灰度的情况中,可以将具有1、2、4、8、16、32、64和128的不同比率的维持脉冲分别分配给8个子场S1,...,S8。因此,例如,通过在第一、第三和第八子场SF1、SF3和SF8中对放电室寻址并维持放电,可以获得133灰度级的亮度。
在自动功率控制(APC)级中,根据子场的加权因子,可以确定分配给每个子场的维持放电脉冲的数目。此外,根据伽马特性或者面板特性,可以确定分配给子场的维持放电脉冲的数目。例如,分配给第4子场SF4的灰度可以从8下降到6,而分配给第6子场SF6的灰度可以从32增加到34。而且,根据设计规格,可以确定一个帧中的子场的数目。
图4示出了可用于驱动图1的PDP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参考图4,驱动信号施加到寻址电极线A1,...,Am、维持电极线X1,...,Xn和扫描电极线Y1,...,Yn,并且子场SF可以包括重置周期PR、寻址周期PA和维持放电周期PS。
在重置周期PR中,重置脉冲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以初始化所有放电室的壁电荷状态。该重置脉冲可以包括跟随有下降斜波的上升斜波。将上升斜波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使每个扫描电极线Y1,...,Yn的电压从维持放电电压Vs增加到最高上升电压Vset+Vs。将下降斜波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使每个扫描电极线Y1,...,Yn的电压从维持放电电压Vs下降到最低下降电压Vnf。当施加下降斜波时,偏置电压Ve施加到维持电极线X1,...,Xn,并且地电压Vg施加到寻址电极线A1,...,Am。如图4所示,偏置电压Ve可以高于维持放电电压Vs。
在寻址周期PA中,为了选择待开启的放电室,具有电压Vsc1的扫描脉冲顺序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这里,未选中的扫描电极线被偏置在高的扫描电压Vsch。具有寻址电压Va的显示数据信号同时施加到寻址电极线A1,...,Am,以选择对应的放电室。维持电极线X1,...,Xn在寻址周期PA中被偏置在偏置电压Ve。
在维持放电周期PS中,为了使寻址周期PA中选择的放电室维持放电,具有维持放电电压Vs的维持脉冲交替地施加到扫描电极线Y1,...,Yn和维持电极线X1,...,Xn。
图5示出了图2的PDP驱动装置中的X驱动器的示例。
参考图5,X驱动器208包括第一电压开关单元55、第二电压开关单元57、主开关单元59和能量恢复电路53。第一电压开关单元55向维持电极线X1,...,Xn施加具有维持放电电压Vs和地电压Vg的维持脉冲,而第二电压开关单元57向维持电极线X1,...,Xn施加偏置电压Ve。主开关单元59使偏置电压Ve的施加与维持放电电压Vs和地电压Vg的施加分离,而能量恢复电路53收集放电室中的电荷,或者将收集的电荷发射到放电室中。
在下文中,PDP被称为面板电容器。此外,面板电容器可以指放电室。
能量恢复电路53包括电感L1、防过电压钳位单元52、能量恢复开关单元51和能量存储单元54。电感L1具有一个同主开关单元59耦合的端子。防过电压钳位单元52具有两个同连接节点N1(电感L1的另一端子)耦合的二极管D2和D3,以使连接节点N1保持在从维持放电电压Vs到地电压Vg的电压范围中。能量恢复开关单元51具有两个同连接节点N1耦合的二极管D4和D5,以及两个分别同二极管D4和D5耦合的开关元件S5和S6,以收集面板电容器Cp中的电荷,或者将收集的电荷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能量存储单元54存储收集的电荷,并且向面板电容器Cp发射存储的电荷。
如果偏置电压Ve超过维持放电电压Vs,如图4所示,则X驱动器208通过开关主开关单元59来阻止电流从第二电压开关单元57流向第一电压开关单元55。由于大电流在主开关单元59中流动,因此主开关单元59必须具有足够大的电流容量。传统地,主开关单元59典型地由多个串联连接的大电流容量的元件构造。然而,主开关单元59的该构造方案增加了PDP驱动装置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改进PDP驱动装置。
图6示出了用于图2的PDP驱动装置的X驱动器的另一示例。图7是由图6的X驱动器在维持放电周期PS中施加到维持电极线的维持脉冲的波形图。
图6的X驱动器208包括同图5的X驱动器相似的构造。图6的X驱动器208包括第一电压开关单元155、第二电压开关单元157和能量恢复电路153。第一电压开关单元155向面板电容器Cp施加具有维持放电电压Vs和地电压Vg的维持脉冲,而第二电压开关单元157向面板电容器Cp施加偏置电压Ve。能量恢复电路153收集放电室中的电荷,或者将收集的电荷发射到放电室中。能量恢复电路153同图5的能量恢复电路53相似。然而,作为图5的主开关单元59的替换,图6的X驱动器208具有额外的二极管D11,其同第一电压源Vs耦合,以便于防止偏置电压Ve(来自第二开关单元157)对第一电压开关单元155的影响。此外,在防过电压钳位单元152中,第二二极管D12的阴极同第二电压源Ve耦合。因此,可以减少PDP驱动装置的生产成本。此外,可以使偏置电压Ve对第一电压开关单元155的影响最小。然而,防过电压钳位单元152具有从偏置电压Ve到地电压Vg,而非从维持放电电压Vs到地电压Vg的钳位范围(即,钳位性能)。根据该钳位性能的变化,如图7所示,在维持放电周期PS中施加到维持电极线X1,...,Xn的维持脉冲可以增加到偏置电压Ve,由此发生了过冲。由于该过冲在维持放电周期PS中引起了不稳定的光发射,因此其不利地影响了PDP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可以改善钳位性能。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将在后面的描述中叙述,并且将部分地由该描述而变得清晰,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学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向PDP的电极施加电压的PDP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电压开关单元,其具有同第一电压源耦合的阳极;第一开关元件,其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耦合以向电极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二开关元件,其同地耦合以向电极施加地电压。第二电压开关单元具有第三开关元件,其同第二电压源耦合以向电极施加第二电压,其高于第一电压。能量恢复电路具有电感,其耦合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之间;和防过电压钳位单元,用于使通过电感同电极耦合的连接节点保持在从第一电压到地电压之间的电压范围中。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包括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二二极管、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开关元件,其具有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耦合的第一端子和同第一电压源耦合的第二端子。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同地耦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向PDP的电极施加电压的PDP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电压施加单元,用于向电极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三电压;第二电压施加电压,用于向电极施加第二电压,其高于第一电压;和能量恢复电路,其包括电感和防过电压钳位单元。防过电压钳位单元使通过电感同电极耦合的连接节点保持在从第一电压到第三电压之间的电压范围中。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其同连接节点耦合、第三二极管,其同连接节点耦合、和第四开关元件,其具有同第二二极管耦合的第一端子和同提供第一电压的第一电压源耦合的第二端子。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目的在于提供如权利要求的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解释。


所包括的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说明书且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了传统的三电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放电面板(PDP)。
图2示出了用于图1的PDP的传统的PDP驱动装置。
图3示出了用于图1的PDP中扫描电极线的寻址显示分离(ADS)驱动方案。
图4示出了用于图1的PDP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5示出了可用于图2的PDP驱动装置中的X驱动器的示例。
图6示出了可用于图2的PDP驱动装置中的X驱动器的另一示例。
图7是图6的X驱动器输出的维持脉冲的波形。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PDP驱动装置的X驱动器。
图9示出了图8的X驱动器输出的维持脉冲的波形。
图10示出了关于图8的第三和第四开关元件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通过参考附图,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更加全面地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物化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于此处叙述的实施例。而且,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为,本公开内容是彻底的,并且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驱动装置的X驱动器,并且图9示出了由图8的X驱动器施加到维持电极线的维持脉冲的波形。图10示出了关于图8的第三和第四开关元件的时序图。
参考图8,PDP驱动装置包括X驱动器208和Y驱动器204,其同面板电容器Cp耦合。X驱动器208向面板电容器Cp施加X驱动信号。X驱动器208包括第一电压开关单元255、第二电压开关单元257和能量恢复电路253。第一电压开关单元255向面板电容器Cp施加具有维持放电电压Vs和地电压Vg的维持脉冲,而第二电压开关单元257向维持电极线施加偏置电压Ve。能量恢复电路253收集面板电容器Cp中的电荷,并将收集的电荷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
第一电压开关单元255包括第一二极管D21,其具有同维持放电电压源Vs(第一电压源)耦合的阳极;第一开关元件S21,其同第一二极管D21的阴极耦合;和第二开关元件S22,其同地耦合。第一开关元件S21向面板电容器Cp施加维持放电电压Vs。第二开关元件S22向面板电容器Cp施加地电压Vg。
第二电压开关单元257包括第三开关元件S23,其同偏置电压源Ve(第二电压源)耦合。第三开关元件S23向面板电容器Cp施加偏置电压Ve。该偏置电压Ve可以高于维持放电电压Vs。
能量恢复电路253包括电感L21、防过电压钳位单元252、能量恢复开关单元251和能量存储单元254。电感L21具有同面板电容器Cp耦合的第一端子,并且防过电压钳位单元252使连接节点N21(电感L21的第二端子)保持在从维持放电电压Vs到地电压Vg的电压范围中。能量恢复开关单元251收集面板电容器Cp中剩余的电荷,并且将收集的电荷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能量存储单元254存储收集的电荷,并且向面板电容器Cp发射存储的电荷。
防过电压钳位单元252包括第二二极管D22,其同连接节点N21耦合;第三二极管D23,其同连接节点N21耦合;和第四开关元件S24,其具有同第二二极管D22的阴极耦合的第一端子和同维持放电电压源Vs耦合的第二端子。第三二极管D23的阳极接地。
能量恢复开关单元251包括第四二极管D24,其同连接节点N21耦合;第五二极管D25,其同连接节点N21耦合;第五开关元件S25,其同第四二极管D24的阳极串联耦合;和第六开关元件S26,其同第五二极管D25的阴极串联耦合。
能量存储单元254包括电容器Cxerc。
第一到第六开关元件S21~S26可以是场效应晶体管(FET)或执行相似的开关功能的其他器件。向每个FET提供内部二极管。该内部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同FET的源极和漏极耦合。
如图8所示,第一开关元件S21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同面板电容器Cp和第一二极管D21的阴极耦合。第二开关元件S22的源极接地,并且第二开关元件S22的漏极同面板电容器Cp和电感L21耦合。第三开关元件S23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同面板电容器Cp和第二电压源Ve耦合。第四开关元件S24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同第一电压源Vs和第二二极管D22的阴极耦合。第五开关元件S25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同第四二极管D24的阳极和能量存储电容器Cxerc耦合。第六开关元件S26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同能量存储电容器Cxerc和第五二极管D25的阴极耦合。
现在,将通过参考图9和图10,描述X驱动器208的操作。由于图10中示出的可以施加到寻址、维持和扫描电极的波形与图4的波形相似,这里省略了详细描述。
为了在重置周期PR的一部分和寻址周期PA期间将偏置电压Ve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通过使信号从低电平增加到高电平,在时刻t1开启第二电压开关单元257的第三开关元件S23。这里,由于第一电压开关单元255的第一二极管D21,偏置电压Ve基本上不影响第一电压开关单元255。此外,通过使信号从高电平降低到低电平,在时刻t1关闭防过电压钳位单元252的第四开关元件S24,由此偏置电压Ve基本上不影响第一电压源Vs。
为了在维持放电周期PS期间交替地施加维持放电电压Vs和地电压Vg,交替地开启和关闭第一电压开关单元255的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S21和S22,通过使信号从高电平降低到低电平,在时刻t2关闭第三开关元件S23,并且通过使信号从低电平增加到高电平,在时刻t2开启用于钳位的第四开关元件S24。与图6的X驱动器不同,图8的X驱动器的防过电压钳位单元252同第一电压源Vs而非第二电压源Ve耦合。因此,可以改善X驱动器208的钳位性能。此外,由于防过电压钳位单元252包括第四开关元件S24,因此偏置电压Ve基本上不影响第一电压源Vs。图9示出了改善的钳位性能。与图7的维持脉冲不同,采用图9的维持脉冲,基本上不存在由于偏置电压Ve引起的过冲,并且可以获得稳定的维持放电电压Vs。另一方面,尽管在防过电压钳位单元252的第二二极管D22中可能出现浪涌电流(surge current),其引起了电磁干扰(EMI)噪声,但是第四开关元件S24可以通过FET的工作电阻Rds(开启)减小该浪涌电流。与使用低工作电阻FET来减小功耗的传统系统不同,可以使用高工作电阻的FET。
如果连续地施加具有维持放电电压Vs和地电压Vg的维持脉冲,则面板电容器Cp的功耗增加。能量恢复电路253操作以解决该问题。此外,能量存储单元254的电容器Cxerc可以在预定的电压下充电。当维持放电电压Vs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时,开启能量恢复开关单元251的第六开关元件S26,以便于收集面板电容器Cp上的电荷。当地电压Vg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时,开启第五开关元件S25,以便于将收集的电荷施加到面板电容器Cp。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可以获得下列效果。
首先,由于X驱动器中的能量恢复电路的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四开关元件,因此可以改善钳位性能,即使是在偏置电压高于维持放电电压的时候。而且,可以使偏置电压对第一电压源的影响最小。
其次,当第四开关元件包括FET时,典型地使用低工作电阻的FET来减小功耗。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高工作电阻可用于第四开关元件,用于使防过电压钳位单元的第二二极管D22中流动的浪涌电流的影响最小,由此减小由浪涌电流引起的EMI噪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不同的修改和变化。这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涵盖处于本发明的附属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的本发明的修改方案和变化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施加电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压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其具有同第一电压源耦合的阳极;第一开关元件,其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耦合以向电极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二开关元件,其同地耦合以向电极施加地电压;第二电压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元件,其同第二电压源耦合以向电极施加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高于第一电压;以及能量恢复电路,包括电感,其耦合在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之间,以及防过电压钳位单元,用于使通过电感同电极耦合的连接节点保持在从第一电压到地电压之间的电压范围中,其中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包括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二二极管、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开关元件,其具有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耦合的第一端子和同第一电压源耦合的第二端子,并且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同地耦合。
2.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能量恢复电路进一步包括能量恢复开关单元,其包括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四二极管、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五二极管、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串联耦合的第五开关元件、和同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串联耦合的第六开关元件;和能量存储单元,其耦合在第五开关元件和第六开关元件之间,其中能量恢复开关单元收集对应于电极的放电室中剩余的电荷,并且将收集的电荷施加到放电室,并且其中能量存储单元存储收集的电荷,并且根据第五开关元件和第六开关元件的操作来发射存储的电荷。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每个开关元件包括场效应晶体管(FET),其具有源极、漏极和栅极。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电极耦合,第二开关元件的源极同地耦合,第三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电极耦合,第四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第一电压源耦合,第五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耦合,第六开关元件的漏极同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如果第三开关元件开启,则第四开关元件关闭,并且如果第三开关元件关闭,则第四开关元件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压是维持放电电压,其在维持放电周期中施加到电极,以产生维持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二电压是偏置电压,其在重置周期和寻址周期中施加到电极。
8.一种用于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施加电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压施加单元,用于向电极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三电压;第二电压施加电压,用于向电极施加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高于第一电压;和能量恢复电路,包括电感和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其中防过电压钳位单元使通过电感同电极耦合的连接节点保持在从第一电压到第三电压之间的电压范围中,该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其同连接节点耦合,第三二极管,其同连接节点耦合,和第四开关元件,其具有同第二二极管耦合的第一端子和同提供第一电压的第一电压源耦合的第二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压施加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其具有同第一电压源耦合的阳极;第一开关元件,其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耦合,以向电极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二开关元件,其同第三电压源耦合,以向电极施加第三电压;其中第二电压施加单元包括第三开关元件,其同第二电压源耦合,以向电极施加第二电压;其中电感耦合在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之间;并且其中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子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耦合,并且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同第三电压源耦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能量恢复电路进一步包括能量恢复开关单元,包括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四二极管、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五二极管、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串联耦合的第五开关元件、和同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串联耦合的第六开关元件;和能量存储单元,其耦合在第五开关元件和第六开关元件之间,其中能量恢复开关单元收集对应于电极的放电室中剩余的电荷,并且将收集的电荷施加到放电室,并且其中能量存储单元存储收集的电荷,并且根据第五开关元件和第六开关元件的操作,发射存储的电荷。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每个开关元件包括场效应晶体管(FET),其具有源极、漏极和栅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一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电极耦合,第二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第三电压源耦合,第三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电极耦合,第四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第一电压源耦合,第五开关元件的源极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耦合,第六开关元件的漏极同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如果第三开关元件开启,则第四开关元件关闭,并且如果第三开关元件关闭,则第四开关元件开启。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压是维持放电电压,其在维持放电周期中施加到电极,以产生维持放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二电压是偏置电压,其在重置周期和寻址周期中施加到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其中第三电压是地电压。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施加电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压施加单元,用于向电极施加第一电压和第三电压,和第二电压施加单元,用于向电极施加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高于第一电压。能量恢复电路包括电感和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其使连接节点保持在从第一电压到第三电压之间的电压范围中。该防过电压钳位单元包括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二二极管、同连接节点耦合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开关元件,其同第二二极管和提供第一电压的第一电压源耦合。
文档编号G09G3/296GK1773587SQ200510124648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2日
发明者崔学起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