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及液晶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90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及液晶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电视电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控制
电路及应用该控制电路的液晶电视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液晶电视中,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是由图2中所示的电路进行控制的。参 见图2, PBIAS是由主芯片发出的控制电压,电压通常为3. 3V ;BKLT_EN是液晶面板背光源 的开关控制脚,大多数液晶面板要求BKL乙EN引脚的电压为+4至+5V。因此,PBIAS需要通 过三极管V6进行反向输出电压转换。PBIAS经由电阻R55连接三极管V6的基极,当PBIAS 为低电平时,三极管V6截止,使+5V输入电压通过电阻R50和R51接入液晶面板背光源的 BKL乙EN控制脚,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打开。当PBIAS为低电平时,三极管V6导通,控制脚 BKLT_EN经电阻R51连接到地GND,使得背光源关闭。可见,在传统液晶电视的液晶面板控 制电路中,仅通过PBIAS控制电压来决定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打开和关闭。 为了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传统的液晶电视一般会在主芯片的内部把控制背 光源开关的PBIAS引脚与对液晶面板的供电进行控制的供电控制引脚PPWR做成一个关联 电路,如通过一个寄存器进行控制,以便于对液晶面板背光的时序控制。但是,由于主芯片 内部设计的限制,PBIAS引脚与PPWR引脚之间延时是有限的。这样会导致在主芯片直接输 出时,PBIAS引脚与PPWR引脚的控制输出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但经过外部应用电路 的延时,往往就会变得不能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 在出现上述问题的情况下,由于图2中所示的传统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控制电路只 有一个三极管控制,控制形式比较单一,依靠该电路无法对背光源控制电压的时序进行调 整以便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 而且,不同厂家的液晶面板,或同一厂家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对于背光上电时序 的要求以及背光开关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因此,采用图2中传统的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控 制电路,面对同一机芯方案搭配不同的液晶面板时,往往需要重新设计电路原理图及更改 PCB,不便于液晶电视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控制电路,其与传统的一个三极管的控 制方式相比,能够方便地调整背光源的控制电压,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液晶面板背光的时 序和开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控制电路,该 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其中 第一开关三极管,其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 一方面连接一直流电源,另一方面连接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 第二开关三极管,其基极还经过一限流电阻连接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发射极连接一直流电源,集电极连接所述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采用NPN型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采用PNP型三极
管;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由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端其中之一控制导
通或截止,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由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控制导通或截止;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液晶电视主芯片的一背光源开关控制引脚;所述第二
控制端连接液晶电视主芯片预留的一可编程背光控制引脚。 并且,第二控制端可以由所述可编程背光控制引脚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导通 或截止的延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电视机,该液晶电视机具有液晶面板和主芯片,并 且具有上述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控制电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及电视机,采用上述简单 易行的控制电路结构,能够有效地调整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满足各种不同类型液 晶面板对背光开关和时序的控制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液晶显示装置当中,简化了液晶 显示装置的设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 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的背光源控制电路中增加一个三 极管,并且预留一个单独GPIO控制背光的开关。采用两个三极管配合的控制电路,可以利 用两个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兼容各种不同类型液晶面板的背光开关要求;利用增加地GPIO 控制信号,可以有效调整背光的开关,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液晶 面板背光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更好的兼容各类液晶面板对背光的开关和时序 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的结构如图l所示。NPN型三极管V6作 为第一开关三极管,基极经过串联的限流电阻R55连接到作为第一控制端的PBIAS控制端, PBIAS控制端可以是电视主芯片背光源开关控制引脚,输出背光源的开关控制电压;三极 管V6的基极还经过限流电阻R59之后,连接到作为第二控制端的GPIO端,该GPIO同样可 以采用电视主芯片的输出引脚,用于控制三极管V6的导通和截止。三极管V6的发射极接 地,集地极一方面通过电阻R50连接+5¥直流电源,另一方面通过电阻R51连接PNP型三极 管V5的基极;三极管V5作为第二开关三极管,其发射极经过电阻R48连接+5V直流电源, 集电极连接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BKLT_EN ;基极除如上面所述的通过电阻R51 连接三极管V6的集电极以外,还通过电阻R58连接到开关控制引脚BKLT_EN。[0021] 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传统的控制液晶背光开关的 电路都是仅通过PBIAS引脚来控制,这样输出时往往不会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而图1 所示的电路预留了一个单独GPIO控制输出端,该GPIO端口输出的控制电压可以由电视的 主芯片通过其内部的软件来确定,利用该控制电压同样可以控制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 这样就能够通过软件修改GPIO的延时。因此,若PBIAS端输出的控制电压能满足液晶面板 的时序要求时,则选择接通R55,并关断R59,选用PBIAS端控制三极管V6的导通和截止;若 PBAIS端不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此时令R55关断,而使R59接通,选用GPIO进行控制。 然后通过软件控制GPIO的输出延时,以满足液晶面板的时序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的兼容性,使之能够满足对不同液晶面 板背光的时序及开关的控制要求,图1的控制电路增加了三极管V5,做第二次输出反向。若 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BKL乙EN在高电平时有效,根据三极管的开关原理,这种 情况下若PBIAS/GPIO输出为高电平,则三极管V5经R48导通,R58关断;若PBIAS/GPIO输 出为低电平,则V5和R48截止。反之,若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BKL乙EN在低电 平时有效,根据三极管的开关原理,若PBIAS/GPIO的输出为高电平,则V5和R48截止;若 PBIAS/GPIO的输出为低电平,则三极管V5经过R48接通,R58截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在其它控制 设备中,如电脑系统、游戏系统、手机系统等。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 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 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一方面连接一直流电源,另一方面连接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还经过一限流电阻连接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发射极连接一直流电源,集电极连接所述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 管采用NPN型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采用PNP型三极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 接液晶电视主芯片的一背光源开关控制引脚;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液晶电视主芯片预留的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导通或截止的延时的一可编程背光控制引脚。
4. 一种液晶电视机,包括液晶面板、主芯片和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 制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 一方面连接一直流电源,另一方面连接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还经过一限流电阻连接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 发射极连接一直流电源,集电极连接所述液晶面板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引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采用NPN型三 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采用PNP型三极管。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液晶电视主芯 片的一背光源开关控制引脚;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液晶电视主芯片预留的控制所述第一开 关三极管导通或截止的延时的一可编程背光控制引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其中第一开关三极管由所述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其中之一控制导通或截止,并且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液晶电视主芯片预留的一可编程背光控制引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液晶面板背光源控制电路的液晶电视机。与传统的一个三极管的控制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调整背光源的控制电压,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液晶面板背光的时序和开关要求。
文档编号G09G3/36GK201522839SQ20092004246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徐卫, 杨元成, 王伟, 肖龙光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