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972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涉及缩小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以达到窄边框设计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为目前主要流行的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更因为具有外型轻薄,省电以及无辐射等特征,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脑屏幕、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面电视等电子产品上。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阵列基板110及彩膜基板(未图示),液晶分子层即夹置于阵列基板110及彩膜基板之间。彩膜基板为彩色滤色片,用来显示彩色画面。阵列基板110包含多条沿平行方向设置的扫描线 150,多条与扫描线垂直设置的数据线130、还包括多条与数据线130平行设置的辅助扫描线155、第一边框区180、第二边框区185、第三边框区188、显示区域195以及驱动芯片101。其中,第一边框区180、第二边框区185、第三边框区188大体环绕显示区域195。 第一边框区180、第二边框区185、第三边框区188邻接于显示区域195的三条侧边、多条数据线130、多条扫描线150与多条辅助扫描线155设置于显示区域195,驱动芯片101设置于第三边框区188。每一条辅助扫描线155—端电连接于对应扫描线150,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芯片101。继续参考图1,每条辅助扫描线155从驱动芯片101走线至对应扫描线150,驱动芯片101电连接于多条辅助扫描线155,用以将所提供的多个扫描信号经多条辅助扫描线 155传输至多条扫描线150。参考图1,所述驱动芯片101还电连接于多条数据线130,用以将所提供的多个数据信号经多条数据线130传输至多个像素单元(未图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即根据多个扫描信号控制多个数据信号写入至多个像素单元,用以显示影像。以上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将辅助扫描线设置在显示区域并且和对应的扫描线电连接用于将驱动芯片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扫描线,以此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窄边框的设计。但是,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有如下问题与驱动芯片连接的数据线连接线和扫描连接线为交错设置,这样的重复设计,增加了布线的开发成本进一步地,现有技术即非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中,数据线的引脚位于中间,连接扫描线的引脚位于数据线引脚的两侧,所以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无法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驱动芯片,需要重新设计相对应的驱动芯片,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降低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的设计成本及驱动芯片的设计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阵列基板及相向设置的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分为显示区域、驱动芯片及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一边框区域及位于显示区域和驱动芯片间的第二边框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呈矩阵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多条扫描线,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多条数据线,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数据线与扫描线绝缘相交;所述驱动芯片包括数据线驱动部分和扫描线驱动部分,所述数据线驱动部分电连接数据线,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用以连接扫描线;位于第二边框区域包括数据线连线区域和扫描线连线区域,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用于连接数据驱动芯片和数据线、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用以连接扫描线及扫描线驱动芯片,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位于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的两侧。可选的,所述驱动芯片中,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位于数据线驱动部分两侧。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域还包括辅助扫描线,所述辅助扫描线用以连接扫描线及扫描线连线区域。可选的,所述辅助扫描连线与数据线为同一金属层。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辅助扫描线与数据线以交错模式设置。可选的,所述连线区域中,所述扫描连接线与数据线连接线存在有交叉区域。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通过框胶与彩膜基板连接,所述框胶设置于所述交叉区域和显示区域间。可选的,所述第二边框区域内,所述数据连接线和扫描连接线间还设置有氧化铟锡。可选的,所述氧化铟锡的电压设置为0V。可选的,还包括液晶分子层,所述液晶层分子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将显示区域交错设置的数据线和辅助扫描线进行布线,在第二边框区域内形成扫描线连线区域和数据线连线区域,其中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位于数据线连线区域两侧,与驱动芯片对应的,所述扫描线连线可以从驱动芯片两侧与驱动芯片连接,同时,所述数据线连线仅从驱动芯片中间与驱动芯片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中,扫描线驱动芯片位于数据线驱动芯片两侧,避免了重复设计,降低了布线的开发成本;进一步地对应的驱动芯片和现有技术的驱动芯片兼容,降低了开模成本。


图1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发明人发现,所述驱动芯片必须对应设计为数据线驱动和扫描线驱动交错设置,这样的重复设计,增加了布线的开发成本。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驱动芯片的设计为两侧为扫描线驱动芯片引脚,中间为数据线驱动芯片引脚,为对应设计图1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则需要增加新的驱动芯片的开发,增加产品成本。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及相向设置的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分为显示区域、驱动芯片及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一边框区域及位于显示区域和驱动芯片间的第二边框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呈矩阵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多条扫描线,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多条数据线,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数据线与扫描线绝缘相交;所述驱动芯片包括数据线驱动部分和扫描线驱动部分,所述数据线驱动部分电连接数据线,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用以连接扫描线;位于第二边框区域包括数据线连线区域和扫描线连线区域,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用于连接数据驱动芯片和数据线、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用以连接扫描线及扫描线驱动芯片,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位于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的两侧。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200及与其对应相向设置的彩膜基板(未图示), 液晶分子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200及彩膜基板之间。所述彩膜基板为彩色滤光片,用来显示彩色画面。所述阵列基板200包括显示区域201、边框区域及驱动芯片230。所述边框区域围绕所述显示区域201设置。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边框区域包括第一边框区域202和第二边框区域203。所述第一边框区域202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201的两侧,第二边框区域203设置于显示区域 201和驱动芯片230间。继续参考图2,所述显示区域201包括多个像素电极(未图示),所述像素电极呈矩阵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201 ;多条扫描线211,平行设置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多条数据线213,和扫描线211垂直设置并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数据线213与扫描线211绝缘相交。还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辅助扫描线212,每一条辅助扫描线212 —端电连接对应的扫描线211,另一端连接于驱动芯片230。其中,所述辅助扫描线212与数据线213与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区域203内形成扫描线连线222区域和数据线连线221区域,其中所述扫描线连线222区域位于数据线连线221区域两侧,所述扫描线连线222用于连接辅助扫描线212和驱动芯片230 ;所述数据线连线221用以连接数据线213和驱动芯片230。参考图2,所述驱动芯片230分为三部分第一扫描线驱动部分2311、数据线驱动部分232和第二扫描线驱动部分2312。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2311和2312用以连接位于显示区域201内的多条辅助扫描线212,所述数据线驱动部分232用以连接位于显示区域 201内的多条数据线213。其中,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231,即第一扫描线驱动部分2311和第二扫描线驱动部分2312分别位于所述数据线驱动部分232的两侧。具体的,位于显示区域201内的数据线213全部连接位于驱动芯片230的数据线驱动部分232,位于显示区域 201左侧内的辅助扫描线212全部连接位于驱动芯片230的第一扫描线驱动部分2311,位于显示区域201右侧内的辅助扫描线212全部连接位于驱动芯片230的第二扫描线驱动部CN 102540525 A分 2312。因为所述驱动芯片230内的第一扫描线驱动部分2311和第二扫描线驱动部分 2312分别位于所述数据线驱动部分232的两侧,对应地,与驱动芯片230对应连接的扫描线连接区域位于所述数据线连接区域的两侧。其中,所述扫描线连接区域电连接有显示区域 201内的所有的辅助扫描线212,所述数据线连接区域电连接有显示区域201内的所有的数据线21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因为在显示区域201内,所述数据线213和辅助扫描线212 为交错设置,即两个数据线213内设置有一根辅助扫描线212。所以在第二边框区域203内的数据线连线221与扫描线连线222存在有交叉区域,本图示出的所述交叉区域240为一交叉位置所在的连线对0。所述液晶显示装置需要将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200通过框胶和与其相向设置的彩膜基板(未图示)连接,所述框胶需要通过紫外光线进行固化。本实施例中,所述框胶优先设置所述交叉区域240和显示区域201间的区域,通过框胶避开所述交叉区域M0,可以避免紫外光线进行固化的时候,发生交叉区域240对紫外光线进行遮挡的问题,提高所述紫外线固化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框区域203内,所述数据连接线221和扫描线连线222间还设置有氧化铟锡,优选地,所述氧化铟锡的电压设置为0V。可以使得所述数据连接线221和扫描线连线222之间进行电学屏蔽,避免数据连接线221和扫描线连线222之间产生信号干扰。本发明中通过将显示区域210交错设置的数据线213和辅助扫描线212进行布线,在第二边框区域203内形成扫描线连线222区域和数据线连线221区域,其中所述扫描线连线222区域位于数据线连线221区域两侧,与驱动芯片230对应的,所述扫描线连线 222可以从驱动芯片230两侧与驱动芯片230连接,同时,所述数据连接线221从驱动芯片 230中间与驱动芯片230连接,避免了重复设计,降低了布线的开发成本;进一步地和现有技术的驱动芯片兼容,降低了开模成本。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及相向设置的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分为显示区域、驱动芯片及边框区域, 所述边框区域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一边框区域及位于显示区域和驱动芯片间的第二边框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呈矩阵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多条扫描线,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多条数据线,位于多个像素电极之间,所述数据线与扫描线绝缘相交;所述驱动芯片包括数据线驱动部分和扫描线驱动部分,所述数据线驱动部分连接数据线,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用以连接扫描线;位于第二边框区域包括数据线连线区域和扫描线连线区域,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用于连接数据驱动芯片和数据线、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用以连接扫描线及扫描线驱动芯片,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位于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中,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位于数据线驱动部分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还包括辅助扫描线, 所述辅助扫描线用以连接扫描线及扫描线连线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扫描连线与数据线为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辅助扫描线与数据线以交错模式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区域中,所述扫描连接线与数据线连接线存在有交叉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通过框胶与彩膜基板连接,所述框胶设置于所述交叉区域和显示区域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区域内,所述数据连接线和扫描连接线间还设置有氧化铟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铟锡的电压设置为0V。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晶分子层,所述液晶层分子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及相向设置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分为显示区域、驱动芯片及边框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多条扫描线及多条数据线;驱动芯片包括数据线驱动部分和扫描线驱动部分,所述数据线驱动部分连接数据线,所述扫描线驱动部分用以连接扫描线;边框区域一部分包括数据线连线区域和扫描线连线区域,所述扫描线连线区域位于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的两侧。本发明通过将扫描线连线区域位于所述数据线连线区域的两侧,减小了扫描线和数据线交错设置的重复设计,降低了设计成本,进一步地对应的驱动芯片和现有技术的驱动芯片兼容,降低了开模成本。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540525SQ20101061660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黄贤军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