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发光装置、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08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面发光装置、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ー种平面发光装置、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冷阴极灯管(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领域。如图I所示,现有的冷阴极灯管一般包括由第一玻璃基板100和第二玻璃基板101对接密封形成的密封腔室,涂覆在第一玻璃基板100内侧上的第一荧光层110,涂覆在第二玻璃基板101内侧上的第二突光层111,在密封腔室的两端靠近第一突光层110和第二突光层11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21,填充在密封腔室中的氖氩;混合气体及汞蒸气130。把高压高频电场加在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21上,利用电场的作用使阴极内的电子把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向外发射,电子射出后与汞原子发生碰撞,汞原子获得 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由于激发状态不稳定,所以汞原子会回到稳定状态(低能级),释放能量产生紫外光,所述紫外光经荧光层吸收后产生可见光。但现有的冷阴极灯管发出的可见光不能保持ー个方向射出,使得发出的光线密度有很大的差异,即现有的冷阴极灯管发出的光不均匀,而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想要获得亮度均匀的平面光,则需要使用导光板、发射片等将冷阴极灯管发出的可见光进行转换,如此降低了背光源亮度和光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平面发光装置,用于提供均匀性良好的平面光。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包括对接形成密封腔室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的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两根外引线,填充在所述密封腔室内的惰性气体和放电气体;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层上的聚光层,位于所述聚光层上的荧光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二反射层。优选地,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氖氩混合气体。优选地,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中,所述放电气体为汞蒸气、氙气或氖氙混合气体。 较佳地,上述冷平面发光装置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所述放电气体为氖氙气。优选地,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条形电极,材质为镍铜
ム今
I=I -Wl O优选地,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中,,所述保护层材质为聚丙烯酸。优选地,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一反射层材质为ニ氧化钛。优选地,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二反射层材质为镍。
优选地,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中,进ー步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一反射层之间的保护层。本发明同时还提供ー种背光源,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平面发光装置。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ー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背光源。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当有高压高频电场加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射出的电子会与放电气体原子发生碰撞,导致放电气体原子发生能量跃迁而发出紫外光,所述紫外光一部分经荧光粉吸收转化为可见光,可见光被聚光层汇聚,另外,第一反射层也可減少可见光的散射,从第一玻璃基板射出;另一部分经第二反射层反射到所述荧光层,重复上述过程,最終转化为可见光从第一玻璃基板均匀射出。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利用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減少了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散射,同时通过聚光层的作用使光线汇聚均匀的从第一玻璃基板射出。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可提供均匀性良好的平面光。


图I为现有技术中冷阴极灯管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面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有冷阴极灯管中,激发状态下汞原子从高能级回到稳定状态,会释放能量产生紫外光,所述紫外光会被第一荧光层110和第二荧光层111吸收转化成可见光,可见光会从第一玻璃基板100和第二玻璃基板101两个方向射出,这样会降低了冷阴极灯管的发光强度。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ー种平面发光装置,包括对接形成密封腔室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的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两根外引线,填充在所述密封腔室内的惰性气体和放电气体;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层上的聚光层,位于所述聚光层上的荧光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二反射层。当有高压高频电场加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射出的电子会与放电气体原子发生碰撞,导致放电气体原子发生能量跃迁而发出紫外光,所述紫外光一部分经荧光粉吸收转化为可见光,可见光被聚光层汇聚,另外,第一反射层也可減少可见光的散射,从第一玻璃基板射出;另一部分经第二反射层反射到所述荧光层,重复上述过程,最终转化为可见光从第一玻璃基板均匀射出,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減少了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散射,同时利用聚光层使光线均匀射出,从而提高了平面发光装置的发光均匀性。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面发光装置的剖视图。该平面发光装置包括对接形成密封腔室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的两端的第一电极260和第ニ电极261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极260和第二电极261连接的两根外引线(图中未画出),填充在所述密封腔室内的惰性气体和放电气体的混合气体270 ;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玻璃基板200,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00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层220,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层220上的聚光层230,位于所述聚光层230上的突光层240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20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201内表面上的第二反射层250。具体地,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接形成密封腔室中,在第一玻璃基板200上依次有第一反射层220、聚光层230、荧光层240 ;其中,荧光层240用于吸收紫外光并转化为可见光。聚光层230用于将荧光层产生的可见光汇聚,从而提高光的 均匀性。第一反射层220也称为低反射层,是由ニ氧化钛(TiO2)材料形成的,用于降低入射光线的折反射,減少光线损失;此外,还可减少可见光的散射;从而提高平面发光装置发光亮度和均匀性。优选地,在第一玻璃基板200和第一反射层220之间具有一保护层210,材质为聚丙烯酸,用于保护第一反射层220,同时还能提高涂层之间的粘附力。在第二玻璃基板201上设置有第二反射层260,第二反射层260为镍反射层,是通过化学镀镍エ艺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201上。第一电极260和第二电极261的材料为镍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抗氧化性。与第一电极260和第二电极261连接的为外引线,在外引线的表面涂覆有防氧化、低熔点的锡铜合金焊料,而且外引线中不含铅等有害金属元素,符合环保理念。包括惰性气体和放电气体的混合气体270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的密封腔室内,优选地,在混合气体270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氖氩混合气体;所述放电气体为汞蒸气、氙气或氖氙混合气体。较佳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所述放电气体为氖氙气。值得ー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平面结构,通过密封胶对接形成密封腔;但不限于此,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ー个基板可以为四周边缘具有凸台的半封闭结构,与另ー个基板配合形成密封腔。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的外形轮廓可以为长方体结构,也可以为其它外形轮廓,只需保证出射光面所在的基板为平面结构即可,较佳地,平面发光装置的外形轮廓为长方体结构,如此便于生产制造上述平面发光装置,也便于将平面发光装置安装在背光源上。上述结构的平面发光装置是这样发光的在平面发光装置的第一电极260和第二电极261上施加高压高频电场,利用电场的作用使阴极内的电子把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向外发射,电子射出后与氖氙气体原子发生碰撞,氖氙气体原子获得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由于激发状态不稳定,所以氖氙气体原子会回到稳定状态,从高能级到低能级会释放能量产生紫外光,一部分紫外光被荧光层240吸收转化后形成可见光,聚光层230把荧光层240产生的可见光汇聚,另外,第一反射层220也会减小可见光的散射,从而使可见光从第一玻璃基板200射出;另一部分紫外光经第二反射层260反射到荧光层240,重复上述过程,使可见光集中从第一玻璃基板200射出,減少了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损失,同时利用聚光层使光线均匀射出,从而提高了平面发光装置的发光均匀性。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ー种背光源,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平面发光装置。因平面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为面光源,因此在背光源中不需要导光板和扩散片等光学器件,从而节约了背光源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ー种液晶 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背光源。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放电气体原子在从高能级降到低能级时产生的紫外光,一部分紫外光被荧光层吸收转化后形成可见光,聚光层把荧光层产生的可见光汇聚,另外,第一反射层也会减小可见光的散射,从而使可见光从第一玻璃基板射出;另一部分紫外光经第二反射层反射到荧光层,重复上述过程,使可见光集中从第一玻璃基板射出,減少了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损失,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发光装置,通过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减少了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散射,同时利用聚光层使光线均匀射出,从而提高了平面发光装置的发光均匀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ー种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形成密封腔室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的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两根外引线,填充在所述密封腔室内的惰性气体和放电气体;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层上的聚光层,位于所述聚光层上的荧光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二反射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氖氩混合气体。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气体为汞蒸气、氙气或氖氙混合气体。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条形电极,材质为镍铜合金。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材质为聚丙烯酸。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材质为ニ氧化钛。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材质为镍。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一反射层之间的保护层。
9.ー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面发光装置。
10.ー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发光装置、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于提供均匀性良好的平面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发光装置,包括对接形成密封腔室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的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两根外引线,填充在所述密封腔室内的惰性气体和放电气体;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位于第一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层,位于第一反射层上的聚光层,位于聚光层上的荧光层;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板以及位于第二玻璃基板内表面上的第二反射层。通过第一反射层、第二反射层及聚光层的作用,获得均匀性良好的平面光。
文档编号G09F9/35GK102867730SQ20121027937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龚占双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