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14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包括阵列状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该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色光源、第一感光元件及覆盖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偏振元件,当发出第一偏振光的外界光源在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上移动时,被外界光源所照射的像素单元的第一偏振元件允许第一偏振光通过而激活第一感光元件,第一感光元件将侦测到的光转换成控制信号传递至该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该驱动电路点亮该第一色光源,从而使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上呈现出与外界光源的移动对应的轨迹。由于该发光二极管显示板是通过接收光信号来控制该像素单元出光的,使用过程中无需用到会产生粉层的物质,避免了粉尘的产生。
【专利说明】发光二极管显示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书写装置,尤其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黑板是利用粉笔在玻璃质的平板上书写,书写或擦拭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层。该粉层不但污染环境,甚至直接提高使用者的呼吸道疾病病发率。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粉尘的黑板。
[0004]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包括阵列状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该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色光源、第一感光元件及覆盖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偏振元件,当发出第一偏振光的外界光源在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上移动时,被外界光源所照射的像素单元的第一偏振元件允许第一偏振光通过而激活第一感光元件,第一感光元件将侦测到的光转换成控制信号传递至该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该驱动电路点亮该第一色光源,从而使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上呈现出与外界光源的移动对应的轨迹。
[0005]由于该发光二极管显示板是通过接收光信号来控制该像素单元出光的,使用过程中无需用到会产生粉层的物质,避免了粉尘的产生。由于点亮该像素单元是通过第一感光兀件控制,该第一感光兀件由第一偏振兀件覆盖,第一偏振兀件只允许与其具有相同偏振角度的第一偏振光通过。因此,该像素单元的点亮不会受到其他光源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显示板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板的局部放大图。
[0008]图3-4是光线穿过本发明的发光二级管显示板的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0009]图5是配合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使用的书写笔。
[001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包括阵列状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色光源、第一感光元件及覆盖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偏振元件,当发出第一偏振光的外界光源在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上移动时,被外界光源所照射的像素单元的第一偏振元件允许第一偏振光通过而激活第一感光元件,第一感光元件将侦测到的光转换成控制信号传递至该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该驱动电路点亮该第一色光源,从而使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上呈现出与外界光源的移动对应的轨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二感光元件,该第二感光元件根据是否接受到光信号而熄灭该第一色光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光元件上覆盖有第二偏振元件,该第二偏振元件的偏振角度异于该第一偏振元件的偏振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元件与该第二偏振元件的偏振角度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元件为线偏振器件,其只能通过偏振方向为TE方向的光,该第二偏振元件为线偏振器件,其只能通过偏振方向为TM方向的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当发出第一偏振光的外界光源在发光二极管显示板上移动时,第二偏振元件阻挡第一偏振光照射第二感光元件,当外界光源发出第二偏振光时,被外界光源所照射的像素单元的第二偏振元件允许第二偏振光通过而激活第二感光元件,使第一色光源熄灭,此时第一偏振元件阻挡第二偏振光照射第一感光元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二色光源及第三色光源,该发光二极管显示板还包括颜色选择按钮,第一感光元件根据颜色选择按钮选择的颜色选择性地点亮第一、第二及第三色光源中的一个、两个或全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光源为红光光源,该第二色光源为绿光光源,该第三色光源为蓝光光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光源、第二色光源、第三色光源以及该第一感光元件与第二感光元件呈“田”字排列。
【文档编号】G09G3/32GK103903522SQ20121057374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林辰翰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