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956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已广泛的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无人机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固定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等。由于操控简单、可靠性高,并且不需要跑道便可以垂直起降,起飞后可以在空中悬停,因此相对于固定翼无人机和扑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多旋翼无人机通常有3个以上的旋翼,其机动性能是通过改变不同旋翼的扭力和转速来实现。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如四旋翼、六旋翼和八旋翼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影视航拍、安全监控、农业植保和电力巡线等领域。

旋翼无人机要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精准性是必要的。无人机的操作涉及起飞、降落、上升、下降、俯仰、横滚和偏航等。例如,无人机在下降操作时,其旋翼的转速会降低,无人机因缺乏升力开始降低高度,如果无人机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则需要减小无人机的下降速度,否则会出现无人机偏斜的情况,同时要不要让无人机过于接近地面,在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要使得无人机的下降速度减慢,直到无人机停止下降。

对于无人机的初学者来说,要熟练的掌握无人机的操作,则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而直接使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训练,则容易由于操作不熟练或者操作不当而导致无人机损坏。因此,较好的无人机操作培训方式是使用无人机训练平台。无人机训练架一般包括底座、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杆和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的用于安装无人机的安装座。使用时将无人机固定在安装座上,即可实现无人机的各种飞行姿态的训练。无人机训练架要能够实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则需要支撑杆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具有特定的连接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能够实现连接在固定座上的支撑杆可以向任意方向自由摆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所述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杆和通过第一球铰接轴承与所述安装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无人机训练架的支撑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杆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呈上下敞口的管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杆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的内圈中,并且所述安装杆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第一固定螺栓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的内圈中并且与所述安装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栓头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无人机训练架的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球铰接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的内圈中,并且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第二固定螺栓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的内圈中并且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栓头与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和第二球铰接轴承均为关节轴承。

优选地,所述安装杆的下端外圆周面向外凸出形成用于将所述安装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通过在无人机训练架的底座上设置安装杆,并通过第一球铰接轴承将安装杆与连接部连接在一起,连接部又与支撑杆连接,因为连接部可以相对底座在前后左右方向上任意转动,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可以向任意方向自由摆动,从而,安装在支撑杆上端的安装座上的无人机可以实现前后左右任意方向的飞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安装杆;12-第一球铰接轴承;13-连接部;14-第一固定螺栓;15-第一垫圈;16-第二球铰接轴承;17-第二固定螺栓;18-第二垫圈;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是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附图1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适当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可以包括底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安装杆11和通过第一球铰接轴承12与所述安装杆11连接的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与无人机训练架的支撑杆2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杆1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安装在底座1上,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或者当安装杆11由于强度等问题不便于开设螺栓孔或者焊接时,也可以采用固定板固定在底座1上,此时,所述安装杆11的下端外圆周面向外凸出形成用于将所述安装杆1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凸缘。

以上列举了一些可以将安装杆11安装在底座1上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训练架旋转固定座通过在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杆11,并通过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将所述安装杆11与所述连接部13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部13又与所述支撑杆2连接。因为连接部13与安装杆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连接,可以相对所述底座1在前后左右方向上任意转动,所述能够实现连接在底座1上的支撑杆2可以向任意方向自由摆动,从而,安装在支撑杆2上端的安装座上的无人机可以实现前后左右任意方向的飞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杆11与第一球铰接轴承12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例如在安装杆1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安装孔,然后将第一球铰接轴承12固定在该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杆11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3呈上下敞口的管状,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外圈固定连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安装杆11、连接部13与第一球铰接轴承12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支撑杆2的下端不必设置安装连接部13的安装孔,从而可以简化支撑杆2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杆11与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内圈可以通过紧配合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杆11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内圈中,并且所述安装杆11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第一固定螺栓14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内圈中并且与所述安装杆11螺纹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4进一步固定安装杆11,可以使得安装杆11与第一球铰接轴承12连接的更加牢固,从而提高无人机训练架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4的螺栓头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15,从而增大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接触面积,同时避免在拧紧第一固定螺栓14时可能出现的损坏第一球铰接轴承12的情况。所述第一垫圈15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状,例如圆环形,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垫圈15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第一固定螺栓14的螺栓头的凹槽,并且所述第一垫圈15的下端面内侧部分向下凸出,形成插入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内圈内凸环,从而使得第一球铰接轴承12与安装杆11固定的更加牢靠。

为了增大所述支撑杆2的自由摆动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3与无人机训练架的支撑杆2之间通过第二球铰接轴承16连接。通过连接部13将两个球铰接轴承串联连接在支撑杆2与底座1之间,可以有效地增加支撑杆2相对于底座1的摆动的范围,因此可以增大无人机训练架上安装的无人机的前后左右飞行的范围。

进一步地,为了与第一球铰接轴承12与连接部13的连接方式相配合,简化连接结构,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16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16的内圈固定连接。这样,所述连接部13可以为圆筒状,并且可以方便的加工出用于固定球铰接轴承的安装槽。

与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与安装杆11的固定方式类似,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16的内圈中,并且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第二固定螺栓17的上端插入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16的内圈中并且与所述支撑杆2螺纹连接。

同样地,所述第二固定螺栓17的螺栓头与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16的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18。以增大与所述第二球铰接轴承16的接触面积,同时避免在拧紧第二固定螺栓17时可能出现的损坏第二球铰接轴承16的情况。第二垫圈18的结构和形状与第一垫圈15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球铰接轴承12和第二球铰接轴承16均为关节轴承。

以上实施方式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方式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