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装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2751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手动装订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装订机,属于财务文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塑料管作为装订体的热铆式装订机己在各企事业单位中普遍使用,将文件进行打孔后装订好。

申请人发现,现有手动装订机的打孔装置的上下运动,一般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导致整个装订机的高度增高、结构臃肿以及占用空间大,并因此带来了机械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易出故障、传动效率低的缺陷。

授权公告号为CN2039373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装订机,该装订机的打孔机构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将钻刀设置在滑套(滑块)上,可以显著降低装订机的高度,但申请人发现,该装订机中手柄直接与滑块相连(即手柄设置在连杆上),这样在手柄用力进行打孔操作时,如用力出现偏斜则刀头容易晃动,导致打出的孔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而且该装订机直接将手柄铰接在底座上,铰接点在滑块下方,这样在操作时也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打孔精确度高且省力的装订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装订机,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机架和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握把,所述手柄远离握把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所述底座上固接有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圆柱形导柱,所有圆柱形导柱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固接在一起;所述导柱上套设有可沿导柱上下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安装有钻刀;所述手柄与机架的铰接点高于滑块的顶部,所述手柄与滑块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手柄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铰接。

优选的,所述钻刀为圆柱状钻刀或角状钻刀。为了使所述滑块在打孔后复位,还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可以是拉簧、压簧或者扭簧。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滑块套设在导柱上,然后通过连杆与手柄相连,形成曲柄滑块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与滑块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连杆与滑块连接,手柄在进行打孔操作时,施加在手柄上的力通过连杆进行缓冲后再施加在滑块上,因此即使手柄上的用力出现偏斜,滑块也不会晃动,保证了刀头的稳定性,从而使减小了打孔的误差。

2)申请人在试验时,首先在机架上设置滑轨使滑块沿机架上的滑轨移动,但申请人在打孔时发现,滑块在沿滑轨的运动过程中容易晃动偏移,导致打孔时出现偏差,而且滑块晃动也增加了打孔的难度。因此,为了避免滑块在移动过程中因晃动导致的打孔误差,本实用新型对滑块与滑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滑块套设在至少两个导柱上,结构较滑块与滑轨的结构显著稳定,而且将导柱设置为圆柱形,不但容易加工,而且节省材料,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导柱为两个或三个,当导柱有两个时,所述手柄与两个导柱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平行;当所述导柱有三个时,三个导柱呈三角形分布。

3)本实用新型将手柄与机架的铰接点设置在滑块上方,而且打孔后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对滑块进行回位,因此打孔时相较现有技术也更为省力。尽管如此,打孔时钻刀的受力还是很大(可能超过300公斤),因此本实用新型将铰接点设置在机架上而不是导柱上,也可以避免打孔时因导柱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更进一步保证了打孔精度。为了进一步限制导柱的受力变形,本实用新型将所有圆柱形导柱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固接在一起,这样也在成本基本不变情况下,提高了导柱的刚度。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改进导柱的刚度,所述连接片与机架固接。

为了保证打孔时待打孔的文件不会滑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压纸板,所述压纸板固接有向上延伸的导杆,所述导杆插入滑块内且可沿滑块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与压纸板之间的导杆上还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相抵,另一端与压纸板相抵。

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钻刀包括刀头和刀杆,所述刀杆远离刀头的一端为三段阶梯轴,其中中间一段的阶梯轴的直径最小;相应地,所述滑块上设有与三段阶梯轴相匹配的台阶孔,所述三段阶梯轴自上向下插入到台阶孔内。这样在打孔时,滑块先带动压纸板移动将文件压紧(此时刀头受力较小),然后滑块带动刀头向下施力从而完成打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动装订机,包括底座3、安装于底座3上的机架7和手柄1,手柄1上设有握把,手柄1远离握把的一端铰接在机架7上;底座3上固接有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圆柱形导柱4,所有圆柱形导柱4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固接在一起;导柱4上套设有可沿导柱上下滑动的滑块2,滑块2的下端安装有钻刀8;手柄1与机架7的铰接点高于滑块2的顶部,手柄1与滑块2之间设有连杆6,连杆6的一端与手柄1的中部铰接,连杆6的另一端与滑块2铰接,滑块2中间设有穿心轴,连杆6的端部套入穿心轴内。优选地,连接片11与机架7固接。

为了使滑块2在打孔后迅速复位,增加第一复位弹簧5,第一复位弹簧5可以采用压簧、拉簧,甚至扭簧。当第一复位弹簧5采用压簧时,压簧套设在导柱4上,第一复位弹簧5的一端与滑块2相抵,第一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与底座3相抵。当第一复位弹簧5第一复位弹簧5采用拉簧时,可以将拉簧作用于滑块和滑块顶端上的连接片11之间。

优选地,导柱4为两个或三个。当导柱4有两个时,手柄1与两个导柱4的轴线确定的平面平行;当导柱4有三个时,三个导柱4呈三角形分布。

本实施例可以作以下改进:

1)还包括压纸板9,压纸板9固接有向上延伸的两个导杆10,导杆10插入滑块2内且可沿滑块2上下滑动,导杆10上还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块2相抵,另一端与压纸板9相抵。导杆10顶部伸出滑块2的部分设有限位块防止导杆10脱离滑块2。

2)钻刀9包括刀头和刀杆,如图1和图2所示,刀杆远离刀头的一端为三段阶梯轴,其中中间一段的阶梯轴的直径最小;相应地,滑块上设有与三段阶梯轴相匹配的台阶孔,三段阶梯轴自上向下插入到台阶孔内。这样在打孔时,钻刀的下移分成两段,在第一段,滑块先带动压纸板移动将文件压紧(此时刀头受力较小),然后在第二段滑块带动刀头向下施力(此时刀头受力较大)从而完成打孔。

3)如图1所示,打孔装置的左边另一个手柄处设有热铆装置,热铆装置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已授权专利中公开的热铆装置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热铆装置的曲柄滑块机构与热铆装置的打孔机构中的曲柄滑块机构一致,即手柄设置在曲柄上而不是连杆上,手柄与机架的铰接点位于滑块上方,导柱通过顶部的连接片固接地一起。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