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80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行业的任务日益艰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其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的增强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为明显的方式,为了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教学设备来提升。

传统的教学装置互动性低,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基于射频识别的这种特性,因此需要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包括教师互动终端和学生互动终端,所述教师互动终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安装有沿箱体宽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切换按钮,所述切换按钮的下方粘附有长条形的学生标签,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教师端控制器、教师端射频标签和教师端RFID读写器,所述教师端控制器通过通讯线缆分别与教师端射频标签和教师端RFID读写器电连接,所述学生互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学生端控制芯片、学生端射频标签和学生端RFID读写器,所述学生端控制芯片通过线缆与学生端射频标签和学生端RFID读写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学生端射频标签与教师端RFID读写器的频段一致,所述学生端RFID读写器与教师端射频标签的频段一致。

优选的,所述教师端控制器采用ARM单片机,所述学生端控制芯片采用ARM芯片。

优选的,所述学生端射频标签和教师端射频标签均采用型号为C113020的高频RFID标签。

优选的,所述教师端RFID读写器和学生端RFID读写器采用型号为C233013的高频RFID读写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还安装有显示屏和指纹录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教师互动终端上安装有教师端RFID读写器和学生互动终端上安装的学生端射频标签,实现了教师终端对学生终端的信息采集,通过在教师互动终端上安装教师端射频标签和学生互动终端上安装的学生端RFID读写器,实现了学生终端对教师终端的信息采集,该设计将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的互动通过RFID技术联系起来,实现了师生双方信息的快速交流,提高了师生教学的互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教师端控制器、3教师端射频标签、4教师端RFID读写器、5显示屏、6切换按钮、7学生标签、8壳体、9学生端控制芯片、10学生端射频标签、11学生端RFID读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互动教学装置,包括教师互动终端和学生互动终端,教师互动终端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方安装有显示屏5,显示屏5的一侧安装有沿箱体1宽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切换按钮6,切换按钮6的下方粘附有长条形的学生标签7,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教师端控制器2、教师端射频标签3和教师端RFID读写器4,教师端控制器2通过通讯线缆分别与教师端射频标签3和教师端RFID读写器4电连接,学生互动终端包括壳体8,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学生端控制芯片9、学生端射频标签10和学生端RFID读写器11,学生端控制芯片9通过线缆与学生端射频标签10和学生端RFID读写器11电连接。

学生端射频标签10与教师端RFID读写器4的频段一致,学生端RFID读写器11与教师端射频标签3的频段一致,教师端控制器2采用ARM单片机,学生端控制芯片9采用ARM芯片,学生端射频标签10和教师端射频标签3均采用型号为C113020的高频RFID标签,教师端RFID读写器4和学生端RFID读写器11采用型号为C233013的高频RFID读写器,壳体8的外侧还安装有显示屏和指纹录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学生终端的信息通过学生端控制芯片9上传至学生端射频标签10,然后通过设置在教师终端的教师端RFID读写器4对学生的信息进行读取查看,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信息处理后,通过教师端控制器2将回复信息上传至教师端射频标签3,然后学生终端通过学生端RFID读写器11接收教师回复的信息,该设计将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的互动通过RFID技术联系起来,实现了师生双方信息的快速交流,提高了师生教学的互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