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设备高度的单驱动双工位钻孔压铆装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327发布日期:2018-06-19 21:0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设备高度的单驱动双工位钻孔压铆装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订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降低设备高度的单驱动双工位钻孔压铆装订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钻孔装订机按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钻孔装订机、自动钻孔装订机、半自动钻孔装订机和手动钻孔装订机,除全自动钻孔装订机外,自动钻孔装订机和半自动钻孔装订机等装订机的打孔装置和压铆装置都是并排设置在左右两个工位的,是左右双工位的钻孔压铆装订机。传统的钻孔压铆装订机设置有两套驱动机构,在钻孔和压铆时,分别通过两套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打孔装置和压铆装置上行或下行,为了减少驱动机构及电机,现有技术开发一种使用一个电机分别带动打孔装置和压铆装置上行和下行的技术方案。

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11205082293、专利名称为一种改良结构的装订机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公开了一种改良结构的装订机,包括机架、钻孔装置、第一齿条、压铆装置、第二齿条、齿轮传动电机和齿轮,钻孔装置和压铆装置分别活动安装于机架上,第一齿条固定于钻孔装置,齿轮传动电机安装于机架,齿轮传动电机连接齿轮,齿轮分别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铆接齿条与压铆装置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压铆装置设置有复位装置,在铆接齿条向下移动时,传动装置连接铆接齿条与压铆装置,铆接齿条驱动压铆装置下移压铆;在铆接齿条向上移动时,传动装置断开铆接齿条或压铆装置,复位装置驱动压铆装置向上复位。这种装订机采用一个电机同时带动齿条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向上移动的齿条会上升到较高的位置,使得装订机的整体高度增高,装订机体积增大。

另外,目前有中国专利号为ZL201610077385的中国发明专利,它是对中国专利号为ZL2011205082293、专利名称为一种改良结构的装订机的中国发明专利的进一步改进,克服其“向上移动的齿条会上升到较高的位置,使得装订机的整体高度增高,装订机体积增大”的问题,但是的中国发明专利ZL201610077385中钻孔装置的第一齿条、压铆装置的第二齿条均采用双齿条设置,其结构繁琐,因此,本专利在上述基础上对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驱动机构进行简化,能够有效地降低装订机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降低设备高度的单驱动双工位钻孔压铆装订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降低设备高度的单驱动双工位钻孔压铆装订机,包括机架、齿轮驱动装置、钻孔装置和压铆装置,钻孔装置和压铆装置左右并排安装于机架,齿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的升降电机、传动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固定于钻孔装置,第二齿条固定于压铆装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位于传动齿轮的相对两侧,升降电机传动连接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分别啮合传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传动齿轮的背部固定有至少一与传动齿轮同步旋转的分齿轮板,分齿轮板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滑槽,第一齿条设置有销轴,第一齿条上移至传动齿轮抵住第一齿条的销轴,销轴进入环形滑槽,第一齿条被挂起不再与传动齿轮齿合,第一齿条保持高度不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条上半部设置有锯齿,下半部光面设置,传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上半部啮合;第一齿条的背面滑动安装有第三齿条,第三齿条重叠在第一齿条的背面,传动齿轮全时段啮合传动第三齿条。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齿轮板有环形壁,分齿轮板旋转时环形壁抵住销轴,保持第一齿条高度位置不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三齿条上对应设置有滑槽和导柱,导柱嵌入滑槽中,使第一齿条和第三齿条间导向滑移设置,第三齿条下行拉动销轴脱离环形滑槽,第一齿条与传动齿轮重新啮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齿轮板外边沿设置有连通环形滑槽的槽口,销轴经槽口进入环形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驱动装置同时驱动钻孔装置和压铆装置运行,通过一个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个工位运行,令整个设备结构简化、减少设备体积;

2、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传动齿轮以及升降电机,压铆装置由第二齿条带动下行压铆时,第一齿条上行至传动齿轮抵住第一齿条的销轴,销轴进入环形滑槽,第一齿条被挂起不再与传动齿轮齿合,能够在压铆装置下行压铆时保持第一齿条高度不变,则钻孔装置高度不再上升,有效降低设备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销轴进入环形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齿轮驱动第一齿条上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条停止上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降低设备高度的单驱动双工位钻孔压铆装订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的钻孔装置2、压铆装置3和齿轮驱动装置4,钻孔装置2和压铆装置3左右并排安装于机架1,齿轮驱动装置4安装于钻孔装置2和压铆装置3之间,齿轮驱动装置4同时驱动钻孔装置2和压铆装置3运行。

齿轮驱动装置4包括:固定于机架1的升降电机41、传动齿轮42、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竖直设置,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分别位于传动齿轮42的相对两则。钻孔装置2安装于第一齿条43,压铆装置3安装于第二齿条44,升降电机41传动连接传动齿轮42,传动齿轮42分别啮合传动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传动齿轮42转动时带动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相对反向移动。

传动齿轮42的背部固定有一与传动齿轮42同步旋转的分齿轮板45,分齿轮板45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滑槽451或环形壁,这里设置为环形滑槽451,第一齿条43设置有销轴431,分齿轮板45外边沿设置有连通环形滑槽451的槽口452,销轴431经槽口452进入环形滑槽451。第一齿条43的背面滑动安装有第三齿条46,第三齿条46重叠在第一齿条43的背面;第一齿条43上半部设置有锯齿,下半部光面设置,传动齿轮42与第一齿条43上半部啮合,传动齿轮42全时段啮合传动第二齿条44、第三齿条46。

本设备中具有钻孔装置2和压铆装置3,钻孔装置2下行进行钻孔动作,压铆装置3下行进行压铆,齿轮驱动装置4分别驱动两者下行运作。

如图2所示,钻孔装置2位于初始位置,在进行钻孔动作时,升降电机41驱动传动齿轮42逆时针转动,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第三齿条46同时与传动齿轮42啮合,第一齿条43、第三齿条46同步下移,带动钻孔装置2下移钻孔,第二齿条44上移;钻孔装置2钻孔后复位,传动齿轮42顺时针转动,第一齿条43、第三齿条46同步上移带动钻孔装置2上移复位,第二齿条44下移带动压铆装置3下移复位。

钻孔后进行压铆动作,传动齿轮42顺时针转动,第一齿条43和第三齿条46同时上移,如图3所示,当分齿轮板45转动至抵住第一齿条43上的销轴431时,销轴431通过槽口452进入环形滑槽451中,第一齿条43下半部为光面,第一齿条43不与传动齿轮42啮合,销轴431挂于环形滑槽451中,第一齿条43停止不再上移;见图4-5所示,在压铆过程中,传动齿轮42顺时针转动,压铆装置3在第二齿条44带动下移压铆,第一齿条43不动,第三齿条46上移。压铆后复位,传动齿轮42逆时针转动,第二齿条44上移,第三齿条46下移,在销轴431脱离环形轨道451前第一齿条43不动,在达到初始位置前,销轴431从槽口452脱出,第一齿条43与传动齿轮42重新啮合,第一齿条43、第三齿条46同步下移,并复位至如图2所示位置,等待下一次的钻孔动作进行。

第一齿条43和第三齿条46上对应设置有滑槽460和导柱430,导柱430嵌入滑槽460中,使第一齿条43和第三齿条46间导向滑移设置,第三齿条46对第一齿条43起辅助作用,在压铆后复位时,遇到销轴431未脱出的情况,在下一次执行钻孔动作时,传动齿轮42逆时针转动,传动齿轮42带动第三齿条46向下运动,第一齿条43上的导柱430滑动至滑槽460的顶端,第三齿条46继续下移时拉动第一齿条43下移,使销轴431从槽口452处脱出,重复钻孔动作。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