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2634发布日期:2018-06-08 19:1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



背景技术: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数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专科普系的学清特点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把数学的概念法则和解题方法进行模型化,使学生既能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数学建模教学教具只能绘出半圆弧形曲线,对于函数类的曲线、抛物线及波纹线等往往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然而,在数学建模的实际课堂授课时,经常遇到的绘制函数类的曲线图的情况,该种情况往往令教师们束手无策,个别教师采用手工绘制曲线图,比如抛物线、波纹线等,手工绘制不仅困难,且绘出的图形差强人意,因此,在数学建模的教学中迫切需要能够绘制多种曲线图的教学教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其能够灵活地用于绘制满足要求的多种曲线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包括具有弯折功能的教具本体,所述教具本体为软质材料制条状结构;

所述教具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拱形桥状手柄,所述拱形桥状手柄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教具本体上、并与教具本体形成有能使手掌穿过其中的容纳空间,所述教具本体上间隔地设置有供手指穿过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教具本体为塑料制教具本体,且其沿长度方向的外边缘位置设置有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教具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内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件,所述第一弹性结构件为一弹簧:

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弯曲后的教具本体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教具本体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且第一螺母靠近教具本体的一面设置有与教具本体外表面相贴合的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教具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内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件:

所述第二弹性结构件为三根弹簧,所述三根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教具本体的内表面,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一平板后通过第二螺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具有以下专利法意义的有益效果:

1、通过直接在教具本体上设置手柄和通孔,通过将手伸入容纳空间,手指穿过通孔,通过手掌的用力使得教具本体弯曲成需要的形状,从而使其可以绘制相应的曲线图。

2、通过在教具本体上设置第一弹性结构件,通过调整弹性结构件的长度,从而使其弯曲绘制相应的曲线图。

3、通过设置第二弹性结构件,通过调整不同弹簧与教具本体的距离,使得教具本体弯曲成波纹型,从而绘制出满足要求的图形。

4、整体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的Ⅰ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的Ⅱ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教具本体;2、弹簧;3、手柄;4、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请参看图1所示,包括具有弯折功能的教具本体1,教具本体1呈条状结构,教具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拱形桥状手柄3,拱形桥状手柄3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教具本体上、并与教具本体1形成有能使手掌穿过其中的容纳空间,教具本体1上设置有供手指穿过的通孔,实际作图时,可以将手掌穿过容纳空间,手指穿过通孔,手掌用力握,此时教具本体1可以弯曲,从而绘制抛物线这种图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有不同之处在于:教具本体1为塑料制教具本体,其沿长度方向的外边缘位置设置有刻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有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1所示,所述教具本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内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件,所述第一弹性结构件为一弹簧2:

所述弹簧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穿过弯曲后的教具本体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教具本体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且第一螺母靠近教具本体的一面设置有与教具本体外表面相贴合的斜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数学建模用教学教具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有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2所示,所述教具本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内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件:所述第二弹性结构件为三根弹簧2,所述三根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教具本体的内表面,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一平板4后通过第二螺母固定。通过调整不同弹簧距离教具本体1的距离,使得教具本体1弯曲成抛物线状或波纹状图形,帮助绘图。例如,当需要绘制波纹线时,此时将中间的弹簧的长度缩短,由于教具本体为软质材料,其在弹簧的作用下会被朝平板方向弯曲,此时即可绘出波纹线图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