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学数学空间几何用方便组装拆卸的矩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9965发布日期:2021-05-07 19:5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学数学空间几何用方便组装拆卸的矩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学数学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学数学空间几何用方便组装拆卸的矩形板。



背景技术:

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数学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需要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使儿童学得更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传统的矩形板功能单一,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拆装演示,教师常常需要携带多个教学工具,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转动块、压杆以及压簧,转动块通过销轴在转动腔内转动打开,压杆带动环形块向上运动,并挤压着压簧,压杆的一端进入到孔腔的内部,将转动块进入到放置槽中,保持定位孔与孔腔竖直共线,压杆的一端进入到定位孔中,实现了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的固定连接,便于对矩形板的拆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学数学空间几何用方便组装拆卸的矩形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学数学空间几何用方便组装拆卸的矩形板,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分为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所述第一三角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三角板,且第一三角板的一侧表面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且转动腔与转动块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所述转动腔与转动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所述转动块的表面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三角板的一侧表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转动块匹配设置,所述第二三角板的表面设有孔腔,所述孔腔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进入到定位孔的内部,且压杆的周向侧外壁固定设置有环形块,所述压杆的周向侧外壁靠近环形块的一侧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孔腔的内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榫块,所述榫块的一端与第二三角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腔的两侧对应榫块的位置均设有卯槽,所述卯槽与榫块之间卯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角板的一边设置有长边,且第一三角板的另一边设置有短边,所述第一三角板的第三边设置有对角边。

优选的,所述长边和短边的顶端均设置有刻度线,且长边与短边之间垂直。

优选的,所述对角边与第二三角板的第三边贴合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了转动块、压杆以及压簧,转动块通过销轴在转动腔内转动打开,压杆带动环形块向上运动,并挤压着压簧,压杆的一端进入到孔腔的内部,将转动块进入到放置槽中,保持定位孔与孔腔竖直共线,压杆的一端进入到定位孔中,实现了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的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板,便于对矩形板的拆接,可单独使用第一三角板或矩形板。

2、通过设置了榫块、卯槽以及刻度线,榫块进入到卯槽中,精准对接,转动块进入到放置槽中,实现了第二三角板与第一三角板的连接,通过刻度线可对线段的长度进行确定,便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展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杆与第二三角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三角板;2、长边;3、短边;4、刻度线;5、第二三角板;6、孔腔;7、榫块;8、卯槽;9、对角边;10、转动腔;11、转动块;12、定位孔;13、销轴;14、放置槽;15、压杆;16、环形块;17、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学数学空间几何用方便组装拆卸的矩形板,包括矩形板,矩形板分为第一三角板1和第二三角板5,第一三角板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三角板5,且第一三角板1的一侧表面设有转动腔10,转动腔1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11,且转动腔10与转动块11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13,转动腔10与转动块11通过销轴13活动连接;

转动块11的表面设有定位孔12,第二三角板5的一侧表面设有放置槽14,放置槽14与转动块11匹配设置,第二三角板5的表面设有孔腔6,孔腔6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压杆15,压杆15的一端进入到定位孔12的内部,且压杆15的周向侧外壁固定设置有环形块16,压杆15的周向侧外壁靠近环形块16的一侧套设有压簧17,压簧17的一端与孔腔6的内腔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放置槽14的两侧均设置有榫块7,榫块7的一端与第二三角板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实现了榫块7与第二三角板5的连接。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第一三角板1和第二三角板5贴合,拨动着转动块11,转动块11通过销轴13在转动腔10内转动打开,向上拉动压杆15,压杆15带动环形块16向上运动,并挤压着压簧17,压簧17产生弹性形变,此时压杆15的一端进入到孔腔6的内部,随后将转动块11进入到放置槽14中,保持定位孔12与孔腔6竖直共线,将压杆15上的外力撤去,压簧17恢复形变,压杆15的一端进入到定位孔12中,实现了第一三角板1和第二三角板5的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板,便于对矩形板的拆接。

如图2所示,转动腔10的两侧对应榫块7的位置均设有卯槽8,卯槽8与榫块7之间卯接,实现了第一三角板1和第二三角板5的插接。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三角板1的一边设置有长边2,且第一三角板1的另一边设置有短边3,第一三角板1的第三边设置有对角边9,便于对第一三角板1的使用。

如图1所示,长边2和短边3的顶端均设置有刻度线4,且长边2与短边3之间垂直,便于对线段的长度进行确定。

如图2所示,对角边9与第二三角板5的第三边贴合设置,便于连接。

如图1-2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将榫块7与卯槽8的位置对接,随后对第二三角板5施加外力,榫块7进入到卯槽8中,精准对接,转动块11进入到放置槽14中,实现了第二三角板5与第一三角板1的连接,通过刻度线4可对线段的长度进行确定,便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展示。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3和图4,设置了转动块11、压杆15以及压簧17,转动块11通过销轴13在转动腔10内转动打开,压杆15带动环形块16向上运动,并挤压着压簧17,压杆15的一端进入到孔腔6的内部,将转动块11进入到放置槽14中,保持定位孔12与孔腔6竖直共线,压杆15的一端进入到定位孔12中,实现了第一三角板1和第二三角板5的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板,便于对矩形板的拆接。

参照说明书附图1-2,设置了榫块7、卯槽8以及刻度线4,榫块7进入到卯槽8中,精准对接,转动块11进入到放置槽14中,实现了第二三角板5与第一三角板1的连接,通过刻度线4可对线段的长度进行确定,便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展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